李富春(1900-1975),湖南省长沙市人,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入党的老党员,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等要职。
在中央苏区,流传着一个关于李富春纠冤救人的故事。
1931年初冬,李富春通过我党的地下秘密交通线,从上海辗转来到中央苏区,担任中共江西省委书记一职。
李富春到任第一件事,便召开省委机关和兴国县委机关干部座谈会。他耐心细致地听完同志们的座谈发言后,总体上对全省的革命斗争形势和主要任务有了深度的了解。但是,也发现有些机关干部的发言要么是不够切合实际,要么就是打官腔说空话。李富春严肃指出:省委和县委的各级机关干部,不能高高在上,要少坐机关,多下基层;少指手画脚,多深入群众;少夸夸其谈,多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会后,他就背着袋干粮、辣椒,离开了驻在兴国县牛坑塘的省委机关,深入到高兴圩、江背、龙沙等乡村与老表同吃同住同劳动。
有一次,李富春去兴国县鼎龙区搞调查,行李还没来得及放下,一位年长的老伯就闯了进来:“请问,您是省委李书记吗?”李富春仔细打量了一下老伯,只见他身着粗布长衫,面容清瘦苍白,不像个种田人。李富春点点头,亲切地回答说:“老先生,我是李富春。”随即为老伯端来一把竹椅,“您请坐!”老伯犹犹豫豫坐下后又站起,嘴唇动了几下又没听到什么,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李富春见状,忙给他倒了一杯开水,说:“老先生,不要急,您有话慢慢说,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要有任何顾虑。我们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老伯听到李富春的一席话,疑虑顿消,于是就竹筒倒黄豆似的,将他的来意和“冤情”毫无保留地向李富春诉说了。
老伯叫黄家楫,是个老秀才,长期执教私塾,一家老小十口人吃饭,可只有八分谷田,生活比较贫困。在土地革命“分田地”的时候,因为分田一事当众与区苏维埃主席发生了争吵,由此两人结下冤仇。不久,临时中央政府要求各县、乡苏维埃政府对上一轮的分田开展复查运动。区苏主席就趁机公报私仇,把黄家楫划为“土豪”,列为“处决”对象。
说完这些,老秀才起身紧紧攥着李富春的手说:“我刚听乡亲们说,省委来了一个新书记,叫李书记,来了我们区搞调查。我是万般无奈啊,才来找您的。我一介老夫,别无他意,只是请求共产党为我主持公道,还我一个清白啊。”李富春表情凝重地说:“老先生,您先不要急,容我一些时间,我会调查清楚的。”
之后,李富春立即就此事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查,了解到黄家楫自幼苦读好学,书生意气,因为有点学问,凡事喜欢问个为什么,特别爱挑干部的毛病,因此,不少人说他孤傲清高。李富春说:傲而无理要不得,傲而有理应该听。特别是作为党的干部、苏维埃的领导更不应该去计较人家的态度。黄家楫与区苏主席关于分田不公的事争吵,是据理力争,点到了对方的痛处,也是点了我们苏区干部的“穴”啊。为了稳妥,李富春还派专人对分田一事进行调查。当核实清楚区苏维埃主席确实是捏报数据、谎造历史,对黄家楫恶意打击报复后,李富春异常气愤地说了一句:“岂有此理,岂容此人,一定要彻查彻办!”
之后,他立即提笔给兴国县苏政府写了一封指示信,信中的内容是:黄家楫不是土豪,是教书先生,教书先生不该杀!鼎龙区苏主席应当撤换。
一晃80年,李富春在苏区纠冤救人的故事,真实体现了李富春讲原则、讲正气的品格和实事求是的作风。
(郭雯华 收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