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湾改编确定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保证了人民军队的无产阶级性质,从政治上、组织上奠定了新型人民军队的基础。
工农革命军在向井冈山进军途中,由于环境艰苦,生活困难,加上一些旧军队不良习气的影响,常常发生一些侵犯群众利益的现象。10月24日毛泽东在荆竹山雷打石向部队宣布了三项纪律:第一,行动听指挥;第二,不拿老百姓一个红薯;第三,打土豪要归公。12月下旬毛泽东在龙市宣布了工农革命军的三大任务:第一,打仗消灭敌人;第二、打土豪筹款子;第三、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1月25日,毛泽东在遂川李家坪向工农革命军官兵提出了六项注意:一、上门板;二、捆铺草;三、说话和气;四、买卖公平;五、借东西要还;六、损坏东西要赔。工农革命军军纪严明,对群众秋毫无犯,深受井冈山人民的衷心拥护。
1928年4月下旬,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余部和湘南农军转战千里抵达宁冈,毛泽东、朱德实现了伟大的井冈山会师,大大地增强了湘赣边界的革命力量。12月10日,彭德怀、滕代远率红五军四、五纵队胜利到达宁冈,在新城和红四军会师。进一步增强了边界的革命武装力量。1928年9月,万安农军100多人在游必安的带领下跟随陈毅的部队奔上井冈山。
1928年2月18日新城战斗胜利,俘敌数百。在押送俘虏中发生了打骂俘虏和杀俘虏的现象。2月19日,毛泽东在茅坪阎仙殿召开了工农革命军战士和俘虏兵参加的农民大会,毛泽东指出了部队对待俘虏存在问题:俘虏兵不能受到虐待,更不能杀。俘虏兵也是工农出身,是强迫来当兵的,只要放下武器,还是亲兄弟。会上宣布了优待俘虏的几条具体规定:一、不许打;二、不许骂;三、不许搜腰包;四、有伤的给予治疗;五、愿留的欢迎参加红军,愿回去的发给路费遣送回家。工农革命军实行宽待俘虏的政策,揭穿了敌人的反动宣传,扩大了共产党和革命军的影响,在军事上起到了瓦解敌人、巩固和壮大自己队伍的巨大作用。
告白军士兵书
白军士兵,都是工农,因受剥削,所以贫穷;
为谋生计,忍痛从戎,抛弃家室,东走西奔;
那些官长,诡计满胸,专骗你们,打仗冲锋;
打了回来,异常不公,你们出力,他们得功;
上级军官,财运亨通,到差几日,便成富翁;
出入坐轿,大摆威风,讨姨太太,快乐无穷;
反看你们,真正苦痛,一年到头,没有钱用;
打仗牺牲,性命白送,一切自由,被人操纵;
希望你们,再莫做梦,快快觉醒,实行暴动;
拖抢过来,帮助工农,解放自己,解放群众;
红军里头,待遇极公,穿吃薪饷,官兵相同;
自由平等,有始有终,欢迎你们,反水来从。
保存地:上寨村第三村民小组李济华家楼上墙壁
为了积蓄和发展革命力量,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毛泽东根据井冈山的一支绿林武装的头领朱聋子“不要会打仗,只要会打圈”的经验,提出了“又要会打仗,又要会打圈”的战术。1927年底,毛泽东总结打茶陵的经验教训,提出了“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的战术。1928年1月上旬,毛泽东在遂、万县委联席会议上,根据红军作战的经验,提出了“敌来我去,敌驻我扰,敌退我追”的十二字诀。1928年5月,毛泽东、朱德总结五斗江战斗的经验,提出了“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诀”这一个带着朴素性质的游击战争基本原则。
军队力量的增强有力地打击了敌人的“进剿”和“会剿”。1928年4月中旬,国民党南京政府和江西军阀朱培德调集湘赣两省敌人1个师的兵力,开始对井冈山根据地进行第一次“会剿”。红军英勇善战,取得了五斗江、高陇、七溪岭、草市坳、龙源口战斗的胜利,三占永新城,取得了粉碎湘赣敌人第一次反革命“会剿”的胜利。井冈山军民编了一首歌谣庆祝第一次反“会剿”胜利:
不费红军三分力,
打败江西‘两只羊(杨)’。
真好,真好!
快畅!快畅!
1928年7月初,敌人开始对井冈山进行第二次反革命“会剿”。因湖南省委的错误决定导引了湘南农民的思乡情结,红军主力调往湘南,导致了根据地内的“八月失败”。9月12日红四军主力重返根据地,收复了遂川、宁冈和永新,取得了第二次反“会剿”的全面胜利。毕占云、张威两部分别从湘敌、赣敌中起义,壮大了红军队伍,割据区域得到恢复,面积近4000平方公里,人口近30万。
1928年8月30日,何挺颖、朱云卿、陈毅安指挥不足一营的兵力打败了敌人5个团的进攻,取得了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保卫了井冈山军事根据地。毛泽东闻讯大喜,挥笔写下了气壮山河的《西江月井冈山》,歌颂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
政权建设是根据地建设的工作目标。1927年11月,工农革命军攻下茶陵县城,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红色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1928年1月工农革命军攻克遂川县城,1月24日在遂川县李家坪成立了遂川县工农兵政府,颁布了《遂川工农县政府临时政纲》,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共24条。1928年2月18日,工农革命军攻克宁冈县城,取得新城战斗胜利,随后成立了宁冈县工农兵政府。后来又相继成立了永新县工农兵政府、莲花县工农兵政府。1928年5月,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成立。红色政权的成立,标志着历朝历代受压迫受剥削的贫苦大众翻身做了主人,贫苦大众从此扬眉吐气。
红色政权建立后,党和政府便着手发展生产,搞活经济。
宁冈县第三区第八乡苏维埃政府布告
1928年5月
本府现已成立,从今夺取政权。
肃清反动革命,隐藏罪亦牵连。
打倒封建势力,严禁赌博洋烟。
红军帮我工农,瓜分地主良田。
属乡均已分好,务遂耕耘在前。
倘有自由抛荒,查实重责难免。
刻下稻熟之期,不准鹅鸭放田。
特示布告于后,各宜领遵为先。
草林圩是遂川的四大圩场之一,镇上居住着600多户人家,有近200家店铺。工农革命军攻克了遂川县城后按照“分兵以发动群众”的思想,毛泽东带领罗荣桓的第三营九连来到草林,清算了土豪黄礼瑞、郭朝宗的不义之财,查封了黄礼瑞、郭朝宗的所有商号店铺、当铺、烟馆、妓院,颁布了工农革命军的工商业政策。1月15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范围内的永新、宁冈、遂川近20000人赶来草林圩逢墟赶集,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繁荣,极大地鼓舞了工农群众和小工商业者。罗荣桓撰写一副楹联贴在草林圩万寿宫。
为革命而牺牲死当欢笑
救工农出水火我应勤劳
为粉碎敌人对根据地的经济封锁,湘赣边界党组织制定了一系列保护中小商人利益的政策,深受中小商人的热烈拥护。1928年除夕许多工商业者在自家店铺门口张贴楹联:
感朱毛恩德,工农昌盛
谢红军保护,生意兴隆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农民有了土地,就有了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有了生存和图强的根本。井冈山斗争时期,党领导人民打土豪、分田地,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1928年12月,湘赣边界党总结一年来井冈山土地革命的实践经验制定了《井冈山土地法》,卓有成效地解决了土地的没收分配、山林的分配和竹木的经销、土地税的征收和使用等问题。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制定的第一个土地法。它的颁布和实施改变了几千年来地主剥削农民的封建生产关系,从法律上保障农民对土地的合法权益,为深入开展土地革命制定更全面、完善的土地法奠定了基础。1930年2月,在吉安陂头村召开的二七会议上,党总结3年来领导农民开展土地革命的经验,弥补了《井冈山土地法》的一些缺陷和不足,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二七土地法,土地法得以丰富和完善,成为中国土地革命斗争光辉历史的极为宝贵的一页。
1929年初,赣西特委根据中共提出的“武装拥护苏联与反军阀混战”两大任务和江西省委“加强东北和西南两地区的主要工作,特别是立即发动和扩大吉安与湖口两处的地方暴动”的指示,在10月和11月先后两次做出“攻取吉安”的决定。从1929年底到次年10月,赣西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配合红军先后9次攻打吉安。(插九打吉安雕塑照片)红军占领吉安后,随之解放了周围的一些县城,赣西南苏区得到了很大发展,形成了赣江中段、南段一片赤色区域。从南丰到永新,由寻邬(现寻乌)到峡江,横贯江西半壁,纵横数百里,人口400余万,使赣西南苏区由原来零星的红色割据区域发展成为有统一领导的、连成一片的大块根据地,为中央和湘赣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湘赣革命根据地是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31年7月中共苏区中央局决定撤销赣西南特委和湘东南特委,在赣江以西成立湘赣省。8月1日中共湘赣临时省委在永新成立,王首道任省委书记。10月,中共湘赣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和湘赣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莲花县花塘召开,成立了中共湘赣省委和省苏维埃政府,王首道、任弼时先后任省委书记,袁德生、谭余保先后任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省委、省苏及省直机关均驻永新县城。至此,以永新为中心的湘赣革命根据地正式形成,它包括赣江以西、袁水以南、粤汉铁路以东、大余以北的广大地区,约20余县,人口100余万。
1932年初,湘赣红军独立第1师、第3师合编为红军第8军,由李天柱代军长,王震代政委。11月以后由萧克任军长,蔡会文任湘赣军区总指挥兼政委和红8军政委。1933年6月,红6军团在永新建立,下辖17、18两师。1934年8月,萧克任军团长,王震任军团政委。
湘赣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有力地促进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成为中央革命根据地可靠的西部屏障和巩固的战略侧翼,同时也是沟通中央革命根据地与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主要桥梁。
1930年10月,蒋介石调集10万兵力,以江西省主席鲁涤平为总指挥,采用“分进合击,长驱直入”的方针向中央根据地发动第一次“围剿”。在毛泽东、朱德的指挥下,10月25日,红军按照“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以少数兵力诱敌至根据地腹地。12月30日,红军以优势兵力向敌第18师发动猛攻,歼敌师部及两个旅共9000余人,活捉该师师长张辉瓒。1931年1月3日,红军在东韶歼敌1个多旅。至此,红军胜利粉碎了敌人的第一次“围剿”。
1931年2月,蒋介石以军政部长何应钦为司令兼南昌行营主任,调集20万兵力,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作战方针,在从江西吉安至福建建宁800里弧形战线上分4路向中央根据地发起进攻。红一方面军在毛泽东、朱德指挥下,采取“集中兵力,先打弱敌,并在运动中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方针,积极进行反“围剿”准备。5月16日至31日,红军从东固、富田向东横扫700余里,16天内五战五捷,歼敌3万余人,缴枪2万余支,粉碎了敌人第二次“围剿”,巩固和扩大了中央革命根据地。
1931年7月,蒋介石亲任总司令,调集30万兵力,聘请德、日、英军事顾问,采取“厚集兵力,分路围攻,长驱直入”的战术,分3路向中央根据地进行“围剿”。红军在毛泽东、朱德指挥下,采取“诱敌深入”、“避其主力,打其虚弱”的作战方针,从福建千里回师赣南,7日至11日先后在莲塘、良村、黄陂发动攻击,三战三捷。在兴国休整半月后,对疲惫退敌实行连续攻击。至此,红军在80天内,歼敌3万余人,缴枪1.26万支,胜利粉碎了敌人的第三次“围剿”。
1932年底,蒋介石纠集40万兵力采用“分进合击”的方针,分左、中、右3路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第四次“围剿”。红军在周恩来、朱德指挥下,集中优势兵力,创造性地采用了大兵团伏击战术,2月27日至29日,黄陂一战歼敌第52师全部及第59师大部,活捉敌师长李明、陈明骥。3月21日草台冈一战歼敌第11师大部、第9师一部及第59师残部。至此,红军共歼敌3个师,俘敌1万余人,缴枪万余支,重创敌有生力量,胜利地粉碎了敌人第四次“围剿”。
1933年9月,蒋介石纠集100万兵力和200架飞机向各根据地发动了规模空前的“围剿”。其中以44个师又4个旅约50万人和100架飞机采用“步步为营、碉堡推进”的战略进攻中央革命根据地。在政治上推行“保甲连坐”,在经济上进行严密封锁。面对敌人的“围剿”,博古和共产国际的军事顾问李德,全面否定毛泽东的战略方针和作战原则,用所谓“正规”战争代替人民战争。开始时,实行军事冒险主义,主张“御敌于国门之外”;失利后,又推行防御中的保守主义,使红军完全陷于被动。至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最终遭到失败,红军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开始长征。
1937年10月2日,中共中央与国民党谈判达成协议,将南方8省红军游击队统一整编成一个军,称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张云逸、副参谋长周子昆、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副主任邓子恢。项英为书记兼军分会书记,曾山为副书记,陈毅为军分会副书记。1937年11月间,陈毅以中共中央分局代表的身份赶往九陇山改编湘赣边红军游击队。11月底,湘赣边红军游击队分别从武功山、九陇山、牛心山、柑子山、杨梅山等地到莲花县垄上村集中,然后开往莲花县神泉进行整编?熏编为新四军第1支队等2团第1营。1938年2月在营长段焕竞率领下开赴皖南前线。
1949年5月2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四兵团一部解放南昌、新干等地,拉开了吉安全境解放的序幕。7月上旬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四兵团一部从新干、崇仁、乐安一线展开,向吉安挺进。12日下午二野四兵团十四军四十一师胜利攻占峡江县城。14日二野十四军一部进占吉水县城。7月14日凌晨四十一师顺利进入安福县城。7月10日四兵团第十五军从抚州崇仁地区出发,向永丰方向进军,第五兵团第十八军亦随第十五军跟进。13日上午进占永丰县城。接着部队继续向吉安挺进。15日一五七师和南下工作团进入吉安城。7月27日由张国华、谭冠三从吉安率领部队分两路进军永新城,28日部队顺利进入永新县城。8月9日解放军部队继续沿安(福)莲(花)公路推进,解放莲花县城。8月10日解放军第十八军从永新翻过七溪岭迅速占领宁冈新城,9月27日解放军四二六团和南下工作队顺利进占宁冈砻市。7月27日江西军区一五七师从吉安进军泰和,28日部队进驻县城。8月7日一五七师与去万安任职的南下干部胜利进占万安县城。8月2日二野四兵团第十四军十二师胜利解放遂川县城。9月28日四十八军四二五团副班长赵文珍等在遂川大坑生擒肖家璧,井冈山获得新生。吉安人民从此翻身得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吉安有过许多快速发展的机遇,但因为种种主客观原因没有很好地抓住这些历史机遇,使得吉安与一些发达地区拉开了较大距离。但吉安人“图强”的精神却一直没有丧失,这种精神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中,焕发出巨大的能量,为吉安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源泉。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共吉安市委、市人民政府率领500万吉安人民在中部崛起的道路上,借船出海,扬优成势,以超强的毅力、超高的水平、超常的举措,积极进取,矢志不渝,奋发有为,咬住目标不动摇,抓住机遇不放松,坚持发展不停步,“静悄悄地急行军”,推进建设开放繁荣秀美幸福新吉安。
新中国成立之初,井冈山归遂川管辖,称为井冈山特别区。1956年4月,井冈山特别区改为井冈山乡。
1957年冬,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委决定在井冈山建立直辖的国营井冈山综合垦殖场,老红军、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马廷士任场长,省航运厅副厅长左克仁任场党委书记。1957年12月26日-27日省、市机关第一批497名下放干部先后抵达井冈山;1958年1月--3月,省、市机关第二批和第三批下放干部176人陆续抵场,1958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志愿军转业军官95人来到井冈山参加开发建设。1958年7月,省农垦厅下放15名农牧业技术员到井冈山垦殖场。1958年8月中旬,井冈山垦殖场在上海市杨浦区招收381名上海青年抵场。1958年10月,在人民公社的高潮中,井冈山乡的群众纷纷申请参加垦殖场的开发建设。经省批准,井冈山乡的7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连同耕地、山林等并入垦殖场,全体社员作为国营企业的农工。至此,井冈山垦殖场的建置区域、规模格局基本形成。井冈山垦殖场的创建,拉开了全面开发建设井冈山的序幕。
1959年4月9日,江西省委、省人委成立了江西省井冈山建设委员会,省长邵式平任主任,省委书记处书记刘俊秀,副省长黄先、汪东兴、吉安地委书记朱继先任副主任,委员17名。同年5月,中央决定分5年拨给井冈山建设费总计1000万元。1959年7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井冈山管理局,作为江西省人民委员会的派出机构,建置区域包括宁冈县(除汗江乡处)和遂川县的井冈山乡、永新县的拿山区,驻地茨坪。老红军袁林任管理局局长,左克仁调任中共井冈山委员会第一任书记。井冈山管理局的成立,掀起了大规模开发建设井冈山的高潮。2000年5月,为了有效整合100多处分布在原井冈山市、原宁冈县呈链状的红色遗址,为了旅游中心茨坪乃至整个井冈山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同时也为了寻求更大的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经国务院批准,原井冈山市与原宁冈县合并组成新井冈山市,市址设厦坪,由此,井冈山全面拉开了新城区建设的帷幕。
新世纪以来,井冈山红色旅游进入了加速发展的新时期,成为国内旅游的新亮点。2004年12月江西省出台了《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以井冈山为龙头,以南昌、瑞金、萍乡、上饶为基点,以南昌、赣州为集散中心,以六条精品线路为骨架,努力将井冈山打造成为中国红色旅游中心,将南昌、瑞金、萍乡、上饶等地建设成为具有影响力和吸引力的红色旅游胜地。井冈山红色旅游因此有了一个很好的发展态势。井冈山成功创建了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一号工程--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在全国率先免费开放,“生态井冈、红色摇篮、精神家园”旅游主题形象已成为响亮的品牌和吉安对外开放的靓丽名片。红色旅游为吉安旅游产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成为推动全国红色旅游进程的重要生力军。
万安水电站位于赣江中游惶恐滩头,地处万安县城上游2公里处,东临京九铁路,西接赣粤高速公路,南离赣州市90公里,北距南昌市320公里,是目前江西最大的水力发电站。电站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航运、灌溉、养殖等综合利用效益,是江西南北电力交换中枢,具有调频、调峰、事故备用等作用。万安水电站始建于1958年。由于多种历史原因,工程建设经历了“三上两下”的坎坷历程。1978年2月批准复工兴建。1981年7月经国家计委批准再次复工兴建。1986年被列为国家“七五”规划重点项目。采取“工程一次建成,水库分期蓄水”的建设方案。电站为1等工程,主要建筑物为1级,按照千年一遇洪水设计,万年一遇洪水校核,可能最大洪水保坝。水库最终规模设计蓄水位100米,电站装机50万千瓦。1990年11月第一台机组发电,1992年四台机组全部投产,1992年12月16日三、四号机组并网发电,1993年水库下闸蓄水至96米,1996年1月通过国家竣工验收。2003年3月通过首次大坝安全定期检查,确定为正常坝。正在逐步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建成花园式电厂。
2003年5月3日,吉安市在吉安县梅塘乡首次发现1例输入型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病例,吉安市委、市政府当即指示隔离治疗,11名医护人员同日奔赴吉安县医院治疗。经过医务人员科学合理、紧张有序的治疗,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和好转,5月30日治愈出院,取得了抗击非典的阶段性胜利。
市委、市政府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非典疫情,5月7日决定在吉州区长塘镇选址征地100亩,面向全社会募捐建设资金,新建一所150个床位的非典型肺炎专治医院。全市人民和社会各界踊跃捐款13494131.91元,设备物资捐赠折合人民币244.18万元。10月31日市委、市政府举行了吉安市传染病(非典)医院竣工庆典仪式。
华能井冈山电厂是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在江西投资建设的第一座电厂。华能井冈山电厂开工建设以来,坚持强化过程控制和细节管理,扎实推进工程安全及质量管理的制度化、标准化、精细化和系统化,实现了安全、质量、进度、文明施工管理和谐共进。电厂二期扩建工程建设两台66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总投资45.7亿元。主体工程2008年3月28日开工建设,2009年12月25日建成投产。华能井冈山电厂一、二期总装机容量为192万千瓦,总投资为70.9亿元。
峡江水利枢纽工程位于赣江中游峡江老县城巴邱镇上游4公里处,是赣江上一座以防洪、发电为主,兼有航运、灌溉等综合利用功能的大(1)型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工程静态总投资82.41亿元,是江西省迄今为止投资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水库正常蓄水位46米,总库容14.53亿立方米,可以调控赣江70%的流域面积。峡江水电站是峡江水利枢纽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绿色能源中心。设计安装9台灯泡贯流式机组,单机容量4万千瓦,总装机容量36万千瓦,多年平均发电量11.42亿千瓦时。
1997年6月12日中共吉安地委、吉安地区行署发布《关于1997年度实施“一号强攻行动”推动乡镇企业民营经济大发展大提高的意见》,全区各县市加快工业小区建设,为推动乡镇企业发展取得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进入新世纪,市委、市政府针对以往兴办的乡镇工业小区存在的规模小、档次低、承接力差等现状,重新审视乡镇工业小区,提出了工业小区要向工业园区提升,工业园区要走高度集中、明确分工、提升档次的发展方向。为此,全市上下不等不靠,放开手脚,高起点、高标准,集中力量大办工业园区。在原有14个县级工业小区的基础上按工业园区“六通一平”、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作的标准和功能建设,成为投资者安家、发家的沃土。
国家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原名吉安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1年5月经吉安市政府批准设立,2006年经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被省政府列为全省重点工业园区。2009年2月经省政府批准更名为江西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2010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开发区。201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国家出口加工区,是吉安市对外开放的窗口、经济发展的增长极、科技创新的示范地、劳动就业的基地。按照“把开发区建设成为吉安工业经济的增长极、体制和机制创新的示范区、中心城市的新组团、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的社会实践基地”的定位要求,围绕2015年建成4亿园区的目标,打好国家级开发区和“国家出口加工区”两张牌,打造一流平台,引进一流项目,发展一流产业,配套一流服务。目前已集聚成电子信息、先进制造、医药化工和新能源、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入驻规模企业392家,投产29家。
2001年1月,井冈山农业科技园开始建设。科技园结合全市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脱贫致富的实际,围绕全市无公害蔬菜、花卉苗木、草食畜禽等农业三大主导产业,搞好种业服务。“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通过与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的技术合作,开展了种猪BLUP法育种、优质杂交肉牛繁育、红毛鸭品种选育、波尔山羊胚胎移植等18项技术的联合攻关研究,提高了科技水平,增强了创新能力。2002年5月,井冈山农业科技园被批准列为省级农业科技园。规划设计突出了吉安农业特色,目标定位和功能设计合理,主导产业明确,可操作性强,科技攻关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甚至是国内领先水平。2003年井冈山科技园跻身全国38家国家重点建设的农业科技园。井冈山农业科技园分为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三个圈层。核心区总面积860公顷,主要是引进、开发、应用农业高新技术,建设优良新品种种子、种苗供应基地;生产技术示范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为示范区、辐射区的农业生产提供产前、产后技术培训、指导、咨询等服务。示范区规划建设6700公顷,分布在9个县市区20个乡镇,主要功能是连接核心区和辐射区,为辐射区提供生产用种和技术示范,建立规模化、标准化优质农产品基地。辐射区规划建设67000公顷,基本涵盖全市13个县市区。通过核心区和示范区的联动示范作用,全面提高吉安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从根本上提升吉安农业的竞争实力,实现增产增收,带动广大农民致富。
2011年9月,市第三次党代会响亮提出:在实施“主攻项目、决战两区,做大总量、加快集聚”的战略中,昂起井开区龙头,挺起吉泰走廊脊梁,立起县域经济支点,推动全市经济总量和竞争实力迈上一个新台阶,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路子。2012年12月6日,省政府《关于支持吉泰走廊打造重要增长带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成为吉安加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里程碑。
吉泰走廊地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两大国家战略区的连接带,承南接北,得天独厚。是江西省继南昌核心增长极、九江沿江开放开发之后,又一个重点支持发展的省级战略。吉泰走廊以105国道为主轴,以京九铁路、赣粤高速为两翼,核心区域涵盖吉水县、泰和县、吉安县、青原区、吉州区、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庐陵新区“三县四区”。
吉泰走廊引导产业向走廊沿线园区集中,人口向走廊沿线城镇聚集,打造吉水至泰和一线的工业快速崛起带,构筑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吉水、泰和为两翼,周边镇为卫星镇的吉泰城镇群,使之成为“四化”协调发展的示范区;城乡一体化发展带动区;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践行区。
经过数年的建设,吉泰走廊发展变化令人瞩目:
经济实力日益增强。占全市不到4%的国土面积上,产生了全市50%的GDP,57%的工业总量,54%的财政总收入,分别达440亿元、190亿元、63.6亿元,人均主要经济指标大大超过全市平均水平,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核心板块;
优势产业愈发壮大。基本形成了以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绿色食品、生物医药、冶金建材、电力能源、微生物农药“6+1”产业为核心,现代服务和现代农业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主营业务收入达1553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331亿元,跻身国家级开发区行列,围绕千亿园区目标,打造“产业高端,产品终端,服务前端”的战略发展高地,成为吉泰走廊乘势腾飞的“龙头”。
走廊城镇群正在崛起。以市中心城区的大建设带动城乡的大发展,构建“大吉安”城市格局,中心城区形成了“一城三区、两江三岸、多中心多组团”的城市框架,走廊沿线的吉安县、吉水县加速融城步伐,重点推进十大卫星镇建设,成为全省发展基础较好,经济聚集程度较高、发展潜力最大的区域之一,融入全省“龙头昂起、两翼齐飞、苏区振兴、绿色崛起”的大格局之中。
吉安力争到2015年,将全力把吉泰走廊建设成为电子信息产业承接和创新基地;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和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生态秀美宜居区和旅游观光休闲地;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力争到2020年,集聚发展能力明显提升,振兴发展示范效应进一步凸显。人均生产总值和基本公共服务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生态环境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在革命老区率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占全市人口的大多数,农村占国土面积的大部分,“三农”问题依然是关系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城市的发展变化离不开农民,离不开农业,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既有可能,又很必要。党中央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战略高度,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全市上下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健全的要求,扎实稳步地统筹城乡发展,发展农村生产力,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繁荣,推进新农村建设。
吉安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以生态美、村农美、庭院美、生活美和乡风美“五美”为主要内涵。不搞简单穿衣戴帽,而是提出“全城规划、带状推进、镇为核心、镇村联动、绿化同步、产业配套”理念,大力实施镇村联动、村落连片和大村整村推进、全面加强乡村规划与管控。探索出一条将深厚庐陵文化元素融入美丽乡村建设中,将古村落保护与新农村建设和旅游开发相结合的成功路径。“青砖黛瓦马头墙,飞檐翘角坡屋顶”的庐陵建筑风格,以及“八不”、“八多”的原则体现、贯穿在吉安的美丽乡村建设中,显示出独特的文化品位和文化自觉。全市涌现出了一大批有特色、有亮点、有典型性、有推广价值的美丽乡村样板村、样板线、样板片,吸引了省内外的目光。2012年4月,全国古村落保护现场会暨村落论坛在吉安召开,与会的专家学者对吉安的这一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认为吉安不仅有深厚的庐陵文化底蕴,还有高度的传承接续的文化自觉和担当。
如今,美丽乡村建设正在全市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开展。井冈蜜柚、高产油茶、花卉苗木、绿色蔬菜、珍贵楠木和茶叶、烟叶六大农业产业,风生水起,发展迅猛,成为美丽中国建设的生动实践。
长期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吉安人民弘扬井冈山精神,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事业中,全市经济和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吉安被列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引导下开拓成功发展之路的全国18个典型地区之一;连续几年荣获“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等荣誉。近几年,吉安大力实施“主攻项目、决战两区,做大总量、加快集聚”重点战略,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四化”同步互动,三产共生演进,主要指标提质增速,发展势头强劲。2012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006.26亿元,为2000年的6.1倍;财政总收入达到143.25亿元,为2000年的11.7倍;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达到975.90亿元,为2000年的35.2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63.08亿元,为2000年的4.4倍;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285.13亿元,为2000年的8.3倍;城镇居民收入达到20133.68元,为2000年的4.3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102.86元,为2000年的3.4倍。
2011年9月16日-18日,中国共产党吉安市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市委书记王萍在大会上作了《弘扬井冈山精神,奋力进位赶超,为建设开放繁荣秀美幸福新吉安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全面规划了吉安市今后5年的工作蓝图,明确了全市今后5年的主要工作目标:到2015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和固定资产投入“四个翻番”。生产总值迈上1500亿元台阶,力争1600亿元;财政总收入跨过200亿元大关。主要经济指标增幅略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综合经济实力迈入全省先进行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豪情到九霄。我们相信,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有500万吉安儿女的奋发图强,建设开放繁荣秀美幸福新吉安的宏伟目标一定会早日实现,吉安人民一定会与全国人民一道昂首迈入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