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三节 赵国的盛衰史

  赵襄子联合韩、魏两姓消灭了劲敌智伯,一起分割了智氏封地。晋国和政权实际上控制在赵、韩、魏三姓大夫手中,晋国的大部分土地也归他们所有,在原晋国的土地上,实际上出现了赵、魏、韩三个国家。赵襄子准备传位于其兄伯鲁的独生子代成君,可惜代成君先死,赵襄子立代成君的儿子赵浣为太子。赵浣嗣位,史称献子,将封邑都城(即邑都)自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南)迁到中牟(今河南省鹤壁市西)。赵献子死后,子赵籍继位。

  赵籍于周威烈王十八年(前408)自称诸侯,并追尊赵献子为献侯,疆域有今山西中部、陕西东北部、河北西南部。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周王朝鉴于既成事实,不得不追认赵籍和魏斯、韩虔为诸侯,赵国和韩国、魏国正式成为诸侯。赵籍时用牛畜、荀欣、徐越三位贤士进行改革,政权逐渐稳固,成为战国七雄之一。赵敬侯元年(前386),把国都迁往邯郸(今属河北),与魏武侯、韩哀侯灭掉晋国,把晋国国君公有的一点封地也瓜分完毕。

  按《汉书地理志》记载,赵国最强盛时的国土包括:“北有信都、真定、常山、中山;又得涿郡之高阳、茂州乡,东有广平、巨鹿、清河、河间;又得勃海郡之东平、舒、中邑、文安、束州、成平、章武、河之北也;南至浮水、繁阳、内黄、斥丘;西有太原、定襄、云中、九原、上党”。按照现在的地理概念就是今天的河北中南部、山西大部、山东、河南、内蒙古、陕西各一部分。

  赵国建立之时,正当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为了占领土地,控制人口和掠夺财富,彼此间进行了激烈的兼并战争。它们之间时而戏剧般地结盟,时而兵戎相见,在战国政治舞台上演出了一幕幕活剧。位居天下之中,军事实力颇强的赵国自然不能置之度外,身不由己地卷入战争的漩涡中。

  战国初期,赵国与韩国、魏国在三家分晋的基础上结成联盟,魏国势力强盛,赵、韩两国紧跟魏国,曾大败楚、齐、秦等国。但魏国在夺取黄河以南的大片土地,成为称霸中原的大国后,大有恢复晋国统一局面的野心,赵国为自身安全考虑,曾与韩国出兵攻打魏国,三国联盟自此破裂。为对付魏国,赵国曾与齐国结成联盟。

  一、赵武灵王变法图强

  赵武灵王雍,约生于赵肃侯十年(前340),卒于赵惠文王四年(前295),名雍,三家分晋后赵国的第六代国君(前325年至前299年在位,执政二十七年)。周赧王十六年(前299),他将王位传给了次子赵何,即赵惠文王,自称“主父”,史家又称他为“赵主父”。他是封建社会初期一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所推行的“胡服骑射”政策,对于当时和以后中国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赵武灵王在位期间,正处在战国中后期,列国间战争频仍,兼并之势愈演愈烈,各诸侯国均在发愤图强,以图立于不败之地,进而吞并诸国,称霸华夏。当时,赵都邯郸,疆土主要有当今河北省南部、山西省中部和陕西省东北隅;其周围被齐、中山、燕、林胡、楼烦、东胡、秦、韩、魏等国包围着。时人称赵为“四战之国”,其形势之险恶可以想见。赵武灵王即位前,赵的国势很弱,往往无力抗击二、三等小国中山国的侵扰。赵武灵王即位后,在实行“胡服骑射”前的十八年中,赵屡败于秦、魏,除损兵折将、国力大衰外,还不得不忍辱割地。林胡、楼烦也乘此机会,连年向赵发动军事掠夺,赵国几乎没有还击之力。

  在这样严峻的形势面前,赵武灵王决心发愤图强,以振兴日渐衰弱的赵国。他客观分析当时赵国的实际情况和所处的环境,认真研究壮大赵国力量的办法,以超凡的才略和气魄,毅然抛弃中原传统的衣冠制度和作战形式,大胆学习北方游牧族军事上的优点,下令在全国推行“胡服骑射”。他认为要从根本上改变赵国被动挨打的局面,削除中山国这个“心腹之患”,进而继承先祖赵襄子“兼戎取代,以攘诸胡”的事业,靠中原传统的步兵和战车配合作战的方式是不能成功的,因为笨重的战车只宜在较为平坦的地方作战,在复杂的地形中运转十分不便;众多的步卒也无力对付那奔驰迅猛、机动灵活的骑兵。必须学习诸胡的长处,壮大自己,才能免于被动挨打。只有以骑兵对抗骑兵,是增强赵国军事力量的唯一出路;同时,只有改中原地区的宽袖长袍为短衣紧袖、皮带束身、脚穿皮靴的胡服,才能适应骑战的需要。在普遍以中原正统和华夏礼乐文化自负的氛围中,他敢于改革传统的舆服制度,而取法胡人的服饰习俗,足见他的确是一位雄才大略、气魄宏大的军事家和政治家。

  由于胡服骑射不单是一个军事改革措施,同时也是一个国家移风易俗的改革,是一次对传统观念的更新,因此,在施行之初,阻力很大,除了百姓接受有困难外,朝廷内的抵触情绪也很大。以公子成、赵文、赵造、周绍等人为代表的贵族官僚,抱着“循法无过,修礼无邪”的传统观念,拒绝胡服骑射。他们或公开反对,或称疾不朝。群臣也都不愿意穿戴胡服,怨言四起。在这样巨大的阻力面前,赵武灵王没有灰心,以坚定不移的信念和毅力,耐心说服教育,以理服人。由于胡服骑射顺应时代的要求,代表赵国的利益,符合人民抗拒强敌侵扰的愿望,加上赵武灵正采取说服教育、自上而下逐步推广的措施,最终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展开。

  胡服骑射初期,赵武灵王攻占了原阳(分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东南黑水河南岸),这里草原辽阔,水草丰美,是一处良好的天然牧场,也是训练骑兵的理想场所,加上这里的人民素有骑射的习尚,容易取得成功,于是,此地便成了胡服骑射的试点。《战国策》注云:“武灵王破原阳以为骑邑者,盖始教一邑,然后行于境内。”这种在原阳取得经验后、再推行全国的办法,保证了改革的最后胜利。

  至于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是在赵全国普遍推行,还是仅局限于北方边地的将士,学界有不同的观点。有的学者认为:“赵武灵王的军事改革--胡服骑射,是在举国上下军民中普遍实行的。”这一观点更接近历史本身。

  赵武灵正在推行胡服骑射的过程中,通过在全国,特别是在北方近胡地区人民中招募善于骑射的人,改组部分步兵为骑兵;收编边地游牧族的胡骑等途径,迅速建立了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并通过在代地经营胡马和迫使林胡王献马等渠道,获得了大批良马,为骑兵部队的建设提供了重要保证。

  随着军事改革的发展,赵国的军事力量迅速得到加强,多年来被动挨打的局面为之一变:赵于东北攻灭“心腹之患”中山国,西北打败林胡、楼烦。赵国一跃而成为北方的军事强国,其军事力量并影响到武灵王死后的若干年,以致在大国“纵约”瓦解、各国献地事秦之时,赵尚能屡败秦军、威慑匈奴。

  赵武灵王在推行胡服骑射、打败林胡、楼烦后,在北方东起无穷之门(今河北省张家口市外),向西沿阴山直到高阙塞(今内蒙古五原西北黄河东流处)修筑长城,置军戍守,并实行进步的民族和睦政策,使边地免除胡骑的侵扰,保护了边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巩固了北方边疆,加强了局部统一,为后来秦汉统一北方边疆奠定了基础。赵武灵王在北边新开辟的地区设置云中、雁门、代三郡,解放内地依附于吏大夫的奴隶,让他们充实九原等地,加速了封建化的进程,开发了广大边地。

  胡服骑射的影响不仅局限于当时,它对以后中国社会的发展也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赵武灵王变胡服是出于骑射的客观要求,但事实上,胡服不仅只适用于作战,而且比中原原来的衣冠更便于人们的生产劳动与其他社会活动,从而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除当时楚、齐两国已有人效法外,汉代即已成为官定武服;北朝以降,文武官员皆着胡服,后来一般百姓,甚至妇女、儿童也逐渐穿上胡服。胡服的优越性日益被中原人民所接受。

  赵武灵王倡导的习骑射对于此后中国的战争与交通也有很大的影响。春秋以前,中原地区的战争与交通皆用马车,马只是驾车的,不作为骑乘。唐代孔颖达在《礼记曲礼上》疏云:“古人不骑马,故经但记正典无言骑者。今言骑者,当是周末时礼。”

  赵武灵王推行的习骑射,推动了整个中原骑射的发展,标志着我国由车战的时代进入骑战时代,这在中国军事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随着骑射的发展,马便逐渐用于骑乘,大大加强了各地区间的交往与联系,促进了各地间,尤其是中原汉族与边地各少数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由此我们可以说,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导致了中原华夏族与北方游牧族的文化融合,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赵雍不但是伟大的军事改革家,而且敢于打破成规。赵国建立后的历代国君都称侯,如敬侯、烈侯,以示对周朝天子表面上的尊敬,赵雍率先称王,自称武灵王,自他后的赵国诸位国君都称王。

  赵武灵王以绝对优势稳定北方局势后,便不再满足于完成最初提出的目标,而是把主攻目标移到中原,以图最终完成统一大业。他已经意识到,当时具有统一实力的只有秦、赵两家,秦是他的真正对手。于是他于二十七年(前299),勇敢地打破了历来国君死后始立新君的传统,主动将王位让给自己钟爱的幼子赵何,即赵惠文王,并让有丰富政治经验的老臣肥义为相国,而自号为“主父”。他从繁琐的政务中解脱出来,统率他亲手缔造的骑兵,准备从河套一带南下袭秦。为了稳中求胜,赵武灵王冒着很大的危险,化装成使者入秦,窥审秦王态势,侦察关中地形,认真研究袭秦战略。

  正当赵主父雄心勃勃之时,赵国内部发生了政变。由于他在立赵何为王之后,仍在长子赵章与次子赵何谁为王位继承者的问题上,感情用事,优柔寡断。惠文王四年(前296),他又欲分赵为二,封赵何于赵,为赵王,封赵章于代,为代王。正当他犹豫未决之时,政变发生了。

  据《史记赵世家》记载:惠文王四年,公子章“作乱”,先杀肥义,公子李成、李兑起兵靖难,败公子章。公子章兵败后投奔主父,主父收容了他。公子成、李兑围攻主父所居的沙丘宫,杀死公子章。他们害怕主父秋后算账,就将主父围困在宫中。“主父欲出不得,又不得食,探爵彀(小麻雀)而食之,三月余而饿死沙丘宫。”赵主父就是这样在内讧中死去。

  沙丘宫变是赵国统制集团内部的一次宫廷政变,是统治阶级内部围绕着权力财产再分配而引起的一场矛盾冲突,其直接原因是赵武灵王的废长立幼。赵氏在继承制上,属立贤与嫡长子继承制并行。嫡长子继承制其实一直得不到真正确立,且屡次出现废长立幼,或立庶子如赵衰立赵盾(狄妻所生庶子);赵武生二子,次子赵成接替赵氏宗主;赵简子废嫡立庶次子赵无恤(即赵襄子),赵襄子本人后来也不立自己的儿子,而立长兄之子,从而事实上成为兄终弟及制。赵武灵王、悼襄王都立庶次子为太子。

  正由于赵并未确立嫡长子继承制,战国时,赵国幼主即位,经常发生诸公子争立事件。自赵简子立国至惠文王初年,废长立幼或废嫡立庶以及因继位权问题发生的变乱几乎历代皆有。赵简子废太子伯鲁而立襄子。襄子又立伯鲁之孙,即献侯。献侯时期,襄子之弟桓子(一说襄子之子)争位,赶走了献侯,自立于代。桓子死,国人杀其子,复迎献侯。烈侯死,弟武公即位。不传子而传弟,当别有变故,只是史籍缺载而已。武公死,赵又立烈侯太子赵章,即敬侯,结果发生了武公之子赵朝争位事件。敬侯死,成侯续位,又发生了公子胜争位。成侯死,又有公子范与太子肃侯争立。肃侯三年(前347)还有“公子范袭邯郸,不胜而死”,可能也是为了争夺君位。肃侯死,武灵王即位,倒没有什么变故,可武灵王晚年又故事重演。武灵王以后,虽然悼襄王末年又因女宠废嫡子赵嘉而立赵迁,但未因此而导致宫廷政变。武灵王之前,几乎每代都因继位问题发生变乱,这在其他各国不多见。嫡庶长幼争位几乎成为赵氏家族的传统。

  赵主父死后,依据其生前事迹功过,赵国礼臣上谥号“武灵王”。蔡邕《独断》释云:古代“尅定祸乱曰武”,“乱而不损曰灵”。这含义可谓当时人对主父的评价。

  任何历史人物都有自身的局限性,赵武灵王也不例外。他侧重于军事上的改革,却淡化了政治和经济方面的改革;在处理王位问题上,感情用事,优柔寡断,酿成了内讧,削弱了国力。尽管如此。他仍不失为一代英才。

  晚清梁启超认为,商周以来四千余年,北方少数族世为中国患,华夏族与戎狄战争中胜者不及十分之一,其稍为历史之光者,仅赵武灵王、秦始皇、汉武帝、宋武帝四人。他甚至称赵武灵王为黄帝以后的第一伟人。这虽然有大汉族主义的偏见,但可以说明,赵武灵王的确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和改革家,对中国的历史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二、赵孝成王惨败致亡

  自赵武灵王改革军制、实行“胡服骑射”后,建立强大的骑兵队伍,又对周边游牧民族用兵,疆域扩充至今山西北部、河北西部和河套地区,国力大增。赵国成为战国后期与强秦抗衡的国家。赵惠文王十二年(前287),赵国与齐、燕、韩、魏五国军队向秦进攻,迫使秦昭王将以前侵占的赵国领土归还。

  公元前286年,齐出兵灭宋,引起了列强不安,燕、赵、韩、魏、秦五国开始酝酿伐齐的战争。公元前285年,赵惠文王与秦昭王在中阳相会,合谋攻齐。次年,燕昭王又入赵,与惠文王会见,“与赵谋齐”。经过各国的多方活动,五国联军于公元前284年组成,燕以乐毅为上将军,赵国则授予乐毅以相国印授。联军在乐毅的指挥下,攻势凌厉,势如破竹,大败齐军于济水之西,赵国军队也攻占了齐昔阳(今晋州市西北)等地。齐国面对强敌,无法招架,只好采用离间计分化联军。他们派苏厉游说赵惠文王,提醒赵国不要让秦国坐收渔人之利。赵国君臣于是接受了苏厉的建议,“谢秦不击齐”,退出了伐齐战争。

  但秦以赵国违背盟约为借口,于公元前282年派大将白起伐赵,攻取了蔺、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二城。次年,又出兵占领了离石。公元前280年,秦将白起又一次统兵伐赵,杀死赵军两万,攻占光狼城(今山西省高平县西)。赵国参与的伐齐之战最后以得不偿失告终。

  公元前279年,秦昭王邀赵惠文王相会于渑池(今河南省渑池县西)。当时秦强赵弱,赵惠文王怕受到讹诈,不愿赴会。赵国上大夫蔺相如认为如不赴会,显得赵国过于胆怯,劝赵王如约成行。赵惠文王接受了这一建议。

  在渑池会见的酒宴上,秦王趁酒兴论请赵王弹瑟,赵惠文王不得已弹奏了一曲,秦御史趁机用侮辱性的语言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令赵王弹瑟。蔺相如见状,上前请秦王敲打瓦盆助兴,秦王大怒,拒不答应。

  蔺相如跪请秦王说:“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秦王的随从企图挥刃加害相如,被相如怒目斥退。秦昭王只好很不情愿地敲了两下瓦盆。蔺相如让赵国的御史写道:某年某月某日,赵王令秦王敲打了瓦盆。

  秦国群臣高呼:“请用赵十五城为秦王祝寿。”

  蔺相如也高呼:“请用秦咸阳为赵王祝寿。”在酒宴期间,秦国始终未能占到上风。

  由于赵国事先进行充分的军事准备,采取了周密的应变措施,秦国始终未敢出兵相攻。渑池会后,赵、秦修好,十年间没有发生太大的冲突。

  周赧王四十五年、赵惠文王二十九年(前270),赵派公子入秦为质,提出用焦、黎(今河南省浚县)、牛狐交换被秦攻占的蔺、离石、祁。秦如约交还蔺、离石、祁等地,而赵国食言,拒绝将焦、黎、牛狐交给秦国。秦王大怒,派大将胡阳越过韩国的上党(今晋东南),向赵国的险要地区阏与(今山西省和顺县西北)进攻。

  阏与是赵国的边境重镇,是赵国的西部门户,它东边靠着太行山,西边面对晋中平原,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秦军占领阏与的目的,是要把它作为进攻赵国的前哨阵地。阏与被占,赵国的西部大门洞开,秦军即可长驱直入,对赵国威胁极大。赵惠文王对这点十分清楚,当他听到阏与被围的消息,立即召集大将们商讨对策。赵惠文王首先想到能征惯战、长于谋略的大将军廉颇。他问:“大将军,秦军已包围了阏与,不知有何计策可解阏与之围呢?”

  廉颇想了想回答说:“阏与距离邯郸很远,而且路险难行,实在无法救援。”赵王又向屡立战功的大将乐乘询问解救阏与的办法,结果乐乘也认为阏与道险不可救。

  赵惠文王是位精明的君主,深知阏与的存亡是关系到赵国全局的大事,决心要想尽一切办法来援救阏与,于是,又向赵国王族赵奢问计。赵奢静静地想了一会儿,果断地向赵王说:“阏与地处边塞,道路艰险,正如前面两位将军所说的,但正因为是这样,就像两只老鼠在洞穴中相斗,哪一只勇敢些就会取得胜利。”赵奢这些有独到见解的看法,得到赵王的称赞,坚定了赵王决心与秦军在阏与一战的信心。

  赵王立即任命赵奢为援军主将,率兵解阏与之围。“狭路相逢勇者胜”的作战思想,是根据地形、地物,以及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提出的战胜敌人的作战方针。事实证明赵奢的军事思想确是高人一筹。

  赵奢率军刚出邯郸十五公里就停滞不前,实行奇兵之计,并颁布军令:凡对军事行动发表意见者一律处死。

  这时,秦军进至武安(今河北省武安市西南)以西,击鼓呐喊,大有一举攻下武安之势。有人建议迅速派兵救援武安,赵奢不但不听,反而以违反军令之罪将他处斩。赵军在驻地一再整修营垒,滞留了廿八天,装出坚守不出的样子,似乎这支部队只是为了拱卫都城邯郸而来。

  秦将不知赵奢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为了摸清他的真实意图,派间谍混入赵兵营中,被赵奢觉察。赵奢假作不知,还盛情款待了他,让他平安回到秦营,以实施反间之计。间谍将他在秦营中所见所闻报告了秦将,秦将十分高兴地说:赵军出城十五公里就停下来,修筑营垒,只取守势,看来阏与不可能为赵国所救了,于是放松对赵奢所率赵军主力的戒备。

  在实施反间计成功后,赵奢立即率领全部援军,向阏与急进,只用了两天一夜的时间,迅速抵达阏与地区。他命令军中弓箭手组成先遣部队,占领相距阏与廿五公里的地方,然后抢修工事。这时秦军才得到赵军突然到达的消息,立即以主力迎击。赵奢采用谋士许历的建议,派精兵万人据守北山,从山上纵兵反击来争夺战略要地的秦军,大获全胜。秦军败退,阏与解围。

  阏与之战,赵奢成功地运用出奇制胜的战法,充分显示了他的军事才能,从而使他成为千古颂扬的名将。此战亦使秦军东进的势头暂时等到遏止。后来,赵奢因功被赵惠文王赐号马服君,与老将廉颇、丞相蔺相如爵位相同。

  赵奢对兵书战策深有研究,他著有兵书,可惜已经失传了。在阏与之战中,他成功地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创造了阏与之战以弱胜强的杰出战例。

  赵奢深知,书本上的知识必须与实际紧密结合,才能发挥作用,坚决反对纸上谈兵。赵奢的儿子赵括,自小爱好军事,对兵法谋略非常精通,论起战争艺术和谋略,就连赵奢也比不上他。他没有任何实践经验,却目空一切,自认为天下无敌。赵奢深知战争的危险性和残酷性,对赵括很不以为然,认为他只会纸上谈兵,没有什么真才实学,很为赵括担忧,曾对妻子说:“赵括这小子只会纸上谈兵,根本不能带兵打仗。”

  赵奢的妻子问他:“为什么?”

  赵奢回答说:“调兵遣将,用兵打仗本来是危险的事情,兢兢业业,还怕有疏漏,可是赵括却把它视同儿戏。”赵奢嘱咐其妻,不要让赵括领兵打仗,否则必要坏事:“赵括不当将领则已,如当了将领,赵军一定会毁在他的手里。”

  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死,子丹即位,是为赵孝成王。赵孝成王在位廿一年(前265-前245),是赵国国力急剧转衰的时期。

  他刚即位之初,朝政由其母亲赵太后主持。当时赵国新丧,秦国趁火打劫,发兵连克赵国三城。赵太后向齐国请求发兵援救。齐国提出了援救的条件,要求赵太后以爱子长安君作为人质。赵太后起初不肯,左师触龙便从父母爱护子女,必须“为之计深远”这个道理出发,耐心劝导赵太后避免历史和现实中那种贵族子弟“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最终权位不保的结局。赵太后终于被说动,同意长安君为质于齐。齐国于是出兵,赵国渡过了暂时的危机。

  孝成王亲政之后,政治上并没有多大作为,相反,贵族政治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特色。他信任的贵族之一就是当时鼎鼎大名的平原君。平原君出身赵国公子。在赵惠文王、赵孝成王时期任相国,封东武城。他在惠文王时期尚无显名,进入孝成王时期后才开始参与朝政。他虽然也以爱才和广收食客闻名当时,然而政治上却是贵族势力的代表。

  公孙龙就一针见血地对平原君说:“王举君而相赵者,非以君之智能为赵国无有也。割东武城而封君者,非以君为有功也,而以国人无勋,乃以君为亲戚故也。”

  贵族势力把持朝政,反映了赵国政治落后的一面,同时也是赵国国力转衰的内因。

  秦国的军事实力毕竟强大,其东进吞并邻国的既定目标并未因在阏与失利为之改变。秦昭王四十一年(前266),大梁人范雎入秦为相。他向秦王建议,在军事战略上应采取“远交近攻”方针,不应舍近求远。秦王采纳了他的策略,大举向三晋(赵、魏、韩三国)进攻。

  战国前期各诸侯国之间以扩张为目的的兼并战争,至后期已逐步转变为以秦国并吞天下为目的的连横战争和以关东六国联合抗秦以图自存的合纵战争(当然各诸侯之间的兼并战争依然存在)。这一时期,面对秦国的凌厉攻势,关东各国大都无能为力,只有赵国因胡服骑射成功,疆域扩大,军力大增,成为唯一能与强秦抗衡的国家,因此秦、赵的直接冲突势所难免。赵国为了抑制秦国的进攻,与秦国进行了空前惨烈的几次大战。

  公元前261年,秦昭襄王派大将王龁进攻韩国,占领了野王城(在河南省沁阳市境内),切断了上党和韩国都城的联络。上党郡守冯亭对将士们说:“我想与其投降秦国,不如投降赵国。赵国得了上党,秦国一定去争。这样,赵国就会和韩国联合起来,共同抵抗秦国。”由于冯亭降赵,秦赵在上党地区变成了直接相邻的国境,上党地区据太行山之关隘,居高临下,有威胁秦南阳之势,秦也需要夺取上党。

  是否接受上党的归附,赵国统治集团内部分为两派:以平阳君赵豹为代表的一方反对接受,认为是“无故之利”,是韩人嫁祸于赵;赵孝成王和平原君赵胜等人主张接受,认为不费一兵一卒而“坐受城邑十七,此大利,不可失也”。最后赵王作出决策,接受冯亭献地。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血战迫在眉睫。

  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秦将王龁率军经太行道进攻上党,赵孝成王派久经沙场、经验丰富、威震三军的老将廉颇率三十万大军驰援,与上党军民共四十五万,依据长平据险防御。赵军于金门山麓,立垒设营,东西列营数十里,星罗棋布,互相连接,并在主阵地前建立据点。赵之光狼城、东彰城、西彰城均派兵把守。老将廉颇身经百战,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他知秦军锐气正盛,不宜轻易交锋,遂取守势,严守险关,壁垒坚固,秦军进攻毫无进展,形成两军对峙局面,秦赵两军在长平对峙达四个月之久。

  秦军速胜战受挫后,秦王便采用丞相范雎“离间计”,派使者携带重金,潜往赵国,买通赵王左右亲信,散布谣言:廉颇已经老了,不足为虑,而且即将投降秦国,秦国唯独惧怕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为将。年轻气盛的赵孝成王早就对廉颇老成持重的作战方针不满,对其初战失利后,采取防御策略、坚壁不出,大光其火,数次派人指斥他按兵不动。当时整个赵国的舆论都倾向于盲目进攻,廉颇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赵孝成王听到秦方流言,不加明辨,竟信以为真,决定让赵括取代廉颇,挂帅出征。

  当赵括即将赴长平前线时,赵括的母亲紧急上书给赵孝成王,反对任命赵括为将。赵孝成王召见赵母,问为何不能命赵括为将,赵母回答说:“当年赵奢为将时,大王和宗室赏赐给他的金银财物,他全分赏给部下,自己一点不留。现在,赵括刚刚受命为将,就作威作福,他的部下都惧怕他。大王赏赐给他的金银财物,他拿到家里收藏起来,或者购置田产。大王看看这怎么能和他的父亲相比呢?希望大王不要派他为将。”赵孝成王说:“你不要管了,我已经决定了。”上大夫、前老臣蔺相如也向赵孝成王提出赵括只有书本上的知识,没有实战经验,不应为将。赵孝成王一意孤行。

  秦国得知赵括为帅,大为高兴,便秘密派白起为上将军,代王龁为主将。赵括到达前线,奉迎赵王意图,急于求胜,一到长平,一反廉颇筑垒固守、坚不出战、以逸待劳的策略,更换部将,改变军队部署,连续派兵出击。秦军统帅白起利用赵括缺乏实战经验和骄傲轻敌的弱点,示意秦军交战时佯败而退,从而使赵括认为胜利在望。赵括亲率主力,开垒出击,并对秦垒展开攻击,从而中了白起之计,大军被秦军包围,断粮46天,赵括在突围时被秦军射杀。赵军四十余万人被迫向秦军投降。秦军接受赵军投降后,恐赵军日后反叛,遂将赵军俘虏四十万之众全部坑杀于长平谷口(今高平市西)。长平一战,赵军前后丧师45万,国势从此急剧衰颓。

  秦国挟胜利余威,包围赵都城邯郸,企图一举灭赵,赵国被迫投入保卫邯郸的战斗。

  秦军虽取得长平之战的空前胜利,但本身损耗极大,“秦兵死者过半,国内空”。秦国上层集团围绕下一步的行动问题发生了争议。白起主张趁赵军主力被歼、国力空虚、人心混乱之机,一鼓作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越太行直捣邯郸,一举灭赵。秦昭王和宰相范雎则认为战争使秦国消耗太大,经济困难,军役繁重,人民疲敝,需要一段时间恢复和休整。与此同时,赵国为了争取喘息时间,重新稳定内部,开展了积极的外交攻势,提出愿意割让六城,与秦媾和;同时派苏代游说范雎,离间白起、范雎将相关系,劝说范雎设法制止白起进兵灭赵的计划,以免白起功劳过大,威胁他的宰相地位与权势。苏代对范雎说:如果秦军灭了赵国,秦就可称帝了,武安君(白起被秦国封为武安君)也将被封为三公。他为秦攻占了七十多座城池,南边平定了鄢、郢及汉中,北边俘虏了赵括的军队,虽是周公、召公、吕望的功业,也不能超过他啊!如今赵一旦灭亡,秦称帝后,那么武安君必定为三公,你能甘心居其下位吗?即使你不情愿,却也办不到。

  苏代进一步指出,如今灭掉赵国,秦国的疆土北到燕国,东至齐国,南至韩国,但你的封邑却不见得会增加。因此,不能干损人不利己的事,帮助政敌武安君建万世不朽之业。既然赵、韩两国提出割地救和,不如借机答应他们的要求。

  秦国是一个崇尚武功的国家,白起功高必然威胁到范雎的地位,苏代的言论正好触动范雎的个人利害。正是由于这种担心,促使范雎设法阻止白起继续向赵国用兵,他向秦王建议:秦兵经过多年征战,过于疲劳,请允许韩、赵两国割地以和,暂且休养士卒。得到秦王同意。

  公元前259年正月,秦与韩、赵停战言和,各自撤兵。白起灭赵计划成为泡影,赵国争得宝贵的时间,进行必要的抗秦准备。

  秦兵退兵后,韩国按照议和条件把雍垣割给了秦国,但赵国不愿割六城予秦,并派虞卿去联合齐国。秦昭王心中气愤,决定再次伐赵。他派白起伐赵,白起表示“不可”。

  秦昭王觉得奇怪,问白起:上次(指长平战后)你提出攻赵,当时国家财力空虚,百姓穷困,你不考虑国家的能力,却要求增拨军粮,乘胜灭赵。现在百姓得到休息,粮食充足,三军的供应比以前有成倍的增加,你反而说不可,这是为什么呢?

  白起回答说:长平大战,秦军大胜,赵军大败。秦国人人高兴,赵国人人惊恐。秦国对战死者厚葬,对受伤者厚养,对战争出力者给以慰劳,国家拿出大量钱财奖励在战争中的有功者。赵国对战死者不能收殓,对受伤者不能治疗,全国一片悲痛,因此大家一齐努力耕作,发展生产,增强国力,以期雪耻报仇。现在大王出兵伐赵,虽以加倍的力量攻打赵国,我想赵国人会以十倍的力量防备和抵抗我们的。赵国从长平大战以后,君臣忧惧,励精图治,派使臣携带重金,联络各国,结好燕、魏,联合齐、楚,彼此同心,联合抗秦。赵国内部是团结有力的,对外又联合了各国,在这种情况下,我看是不应当攻打赵国的。

  秦昭王对白起的这番精辟分析和正确的判断听不进去,他不顾白起的反对,在秦昭王四十八年(前259)九月,派五大夫王陵率领十万大军攻打赵都邯郸。白起托病没有参加这次战争。

  秦军长驱直入,很快攻至邯郸城下,邯郸保卫战正式开始。秦围邯郸之初,攻势甚锐,同时进行外交威胁。扬言:“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击之。”

  当时赵国处于长平惨败之后,“壮者皆死长平,其孤未壮”,又缺乏外援,因此打得相当艰难,形势万分危急,“民困兵尽,或剡木卫弓矢”,缺乏粮食,甚至“邯郸之民,炊骨易子而食”。统治者一度动摇,竟有开城迎降之说。邯郸守城军民牢记长平之战降卒被杀的惨痛教训,同仇敌忾,宁死不降。赵国“戮力同忧,耕田疾作”,全国上下,同仇敌忾,对秦军展开英勇有力的抵抗。在这危急关头,老将廉颇挺身而出,率领残余的赵军顽强应战。

  到了第二年的正月,王陵连续吃了几次败仗,遭到严重的挫折,仍然攻不下邯郸。王陵这次的对手再不是“纸上谈兵”的赵括,而是经验丰富的老将廉颇。王陵吃了败仗,多次向秦王请求救兵。

  秦王知道白起的韬略和胆识可以完成破赵的任务,又命白起代替王陵指挥秦军。白起仍以患病未愈为借口,拒绝从命。秦王立即派大将王龁率大批援军赶到邯郸前线。战争打得越来越激烈了,廉颇指挥若定,率邯郸军民顽强固守。在赵军的坚决抵抗下,秦军攻势接连受挫,数易主帅。

  在坚决抵抗的同时,赵国又积极争取楚、魏两国的援助。平原君率廿十人前往楚国求援,依靠毛遂的机智勇敢和对形势的精辟分析,说服楚王出兵援赵。平原君的夫人是魏安厘王之妹,信陵君(安厘王异母弟)之姊,赵国又通过这层关系说服魏王出兵邯郸。这样经过赵国军民的殊死抵抗和楚、魏两军的鼎力救援,终于击破秦军对邯郸包围,于公元前257年取得邯郸保卫战的最后胜利。

  邯郸保卫战是长平之战后,赵国为了救亡图存而坚决抵抗强秦进攻的一次大规模战役,是关系赵国生死存亡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大战。但赵国从此一蹶不振,再也无力与秦国抗衡。此后几十年,赵国不断割地纳币向秦国求和,并与楚、韩、齐、魏、燕保持松散的联盟,以对抗强秦,才得以苟延残喘。

  三、赵王迁束手投降

  赵孝成王十年(前256),即邯郸保卫战刚结束不久,燕军便攻占赵国的昌城(今冀州市西北),拉开了燕赵战争的序幕。燕赵战争不但对两国都得不偿失,而且消耗了两国的实力,秦国则借机大收渔人之利。赵孝成王十八年,秦军乘燕赵交战,派兵攻取赵国榆次(今山西省榆次区)、新城(今山西省朔州市南)、狼孟(今山西省阳曲县)等三十七城。二十年,秦军又攻克晋阳。赵国版图进一步缩小。

  孝成王时期,匈奴不断侵扰赵边,赵命李牧驻守于代(今蔚县代王城)、雁门(今山西北部)一带,担任防御匈奴的人物,此后的十余年间,匈奴不敢轻易侵犯赵边。

  公元前245年,孝成王去世,其子偃即位,是为悼襄王。悼襄王在位九年。这一时期,赵国的对外战争主要是与燕、秦的战争,与燕国交战的次数最多,持续的时间也最长。悼襄王一继位,即将赵军主帅廉颇更换掉。廉颇在赵孝成王和赵惠文王时期长期担任赵军的统帅,多建战功,“以勇气闻于诸侯”,被当时称为名将。长平之战中,他因稳健持重被赵孝成王免职。战后,孝成王表示悔过,重新任命他为赵军统帅,他也不负众望,先后大败栗腹所统燕军,攻占魏国的繁阳(今河南省内黄县西北)。总的说来,他还是受到惠文王和孝成王信任的。但悼襄王死后,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孝成王刚死的时候,廉颇还在繁阳前线,悼襄王一即位,就派乐乘前往取代廉颇为帅。廉颇一怒之下,发兵攻打乐乘,乐乘当然不敌,被迫逃走,而廉颇也无法再在赵国立足,只好逃入魏国。

  悼襄王初年,曾立嫡子赵嘉为太子。后赵悼襄王娶一美女--邯郸倡,生赵迁。邯郸倡暗里中伤赵后与太子嘉,昏庸的悼襄王废赵后,立邯郸倡为后;废太子嘉,立赵迁为太子。

  公元前235年,赵悼襄王去世,子迁即位,是为赵幽缪王。

  赵迁素无品行,昏庸无能,国内政治一团糟。他听信谗言,奸佞当道,排斥贤才,致使赵国内忧外患。赵国江山就这样葬送在他的手里。

  秦王嬴政亲政后,诛嫪毐、吕不韦集团,夺回君权;同时对内广交人才,任人唯贤;对外继续执行昭襄王后期制定的远交近攻政策,剿抚结合,东征西讨,加快了统一步伐。秦王政十四年(前233),派桓齿率军出上党进攻赵国,攻占了赵国的赤丽、宜安(今河北省藁城县西南)。秦军长驱直入,形成了对赵都邯郸的包围形势。赵王在这生死攸关之际,只好调动防卫北方匈奴的大将李牧率精锐之师保卫京城。秦、赵两军大战于肥(今河北省藁城县西南),赵军个个奋勇当先,秦军大败,桓齿畏罪逃往燕国。

  第二年,秦王再派两支军队攻打赵国,李牧率军反击,大破秦军。秦王政知道名将李牧是他攻打赵国的主要障碍,必须派大将设法除掉李牧。

  幽缪王五年(前231),赵国代地发生大地震,自乐徐(今满城县西)以西北到平阴(今山西省阳高县西),房屋倒塌大半。六年,举国出现饥荒。严重的自然灾害,加速了赵国的灭亡。

  赵王迁七年、秦王政十八年(前229),赵国发生大旱灾,社会动荡不安,秦王政看到时机已到,立即派大将王翦率领大军攻打赵国。王翦统帅上党郡军队,直下井陉(今河北井陉县西)。井陉是邯郸西部的门户,井陉失守,邯郸危如累卵。赵王见形势危急,派李牧与司马尚领兵抵御。

  李牧,是战国时期一代名将,有勇有谋,继廉颇之后为赵国大将军。在对匈奴作战中,运用奇兵,左右夹击,大败匈奴,斩杀十几万骑,灭襜褴族,破东胡,降林胡,匈奴单于仓皇逃走。至此后,匈奴心有余悸,十几年,不敢接近赵国边城。赵国攻燕时,李牧拔武遂、方城。曾在宜安大败秦军,因功封为武安君。他驰骋疆场,多次战胜秦军,成为秦克赵的一大障碍。

  在秦王政派王翦率大军攻赵的危急时刻,赵王迁让战斗经验丰富,有谋略的李牧、司马尚率军组织抵抗。面对秦军的强大攻势,李牧采取只守不攻战略,消耗秦军精力,使秦军进退两难;棋逢对手,秦军一时难以取胜,秦王深以李牧为忌。

  秦军远来不宜持久,这点王翦是清楚的,但劲敌当前又不能速取。经过深思熟虑,王翦决定采用反间计,用重金收买赵王迁的宠臣郭开。

  郭开是一个见利忘义的势利小人,他向赵王诬告李牧、司马尚谋反,昏聩的赵王信以为真,派遣赵葱与颜聚代替李牧与司马尚为将。李牧考虑赵国已危在旦夕,拒绝交出兵权,昏庸愚蠢的赵王迁竟派人暗杀了李牧、司马尚,做了秦军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李牧一死,引起赵军内部上下相疑,战斗力涣散。

  王翦听说李牧已死,赵军已经换将。他立刻集中军队,发动猛烈的进攻。李牧一死,赵军涣散,秦军势如破竹,如入无人之境,赵葱被杀,颜聚逃跑。赵王迁八年、秦王政十九年(前228)十月,秦军攻下赵都邯郸。赵王迁只得献出赵国地图、府库、宝藏,俯首投降。邯郸被攻破后,赵王迁的同父异母兄赵公子嘉率领宗室大臣数百人逃到代(今河北省蔚县东北),在宗室和大臣的拥戴下,称代王。代王嘉六年(前222),秦将王贲的军队在俘获燕王喜后,又进攻代国,将代王嘉虏至秦国国都咸阳,赵国最后灭亡。

  赵国的十一位国君是:赵烈侯籍、烈侯弟武公、烈侯子敬侯章、敬侯子成侯种、成侯子肃侯语、肃侯子武灵王雍、武灵王子惠文王何、惠文王子孝成王丹、孝成王子悼襄王偃、悼襄王子赵王迁、赵王迁兄代王嘉。赵国存世一百八十七年,在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烙印,“完璧归赵”“将相和”“脱颖而出”“邯郸学步”等成语故事,都来自赵国。赵国灭亡后,部分贵族和平民,为不忘亡国之恨,就以故国赵为姓,从而扩大了赵姓人口。

  §§第三章 汉唐间赵姓繁衍及诸郡望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