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四章 《方志敏全集》是学习方志敏思想和精神的重要文献

  刘国云在方志敏诞辰113周年之际,举办《方志敏全集》的式,意义重大。《方志敏全集》在《方志敏文集》的基础上,新增加了23篇文稿,共计5万余字,这些文稿大多是第一次公开发表。《方志敏全集》是学习方志敏思想和精神的重要文献。

  一、《方志敏全集》的出版发行,为我们了解学习方志敏的

  丰功伟绩和历史地位提供了最新的材料《全集》开篇的文章是胡锦涛1999年8月20日《在纪念方志敏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胡锦涛在讲话中介绍了方志敏的生平事件,从四个方面总结了方志敏的光辉业绩和崇高品质,并用四位一体的语言概括了方志敏的历史地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赣东北和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人。”这是目前为止,中央领导全面评价方志敏的丰功伟绩和历史地位最权威的表述。收入胡锦涛的这篇《讲话》,是《全集》的一大亮点。

  如果放到五千年中华文明史上来评价,方志敏基本上是个“完人”。孔子在论述君子和圣人的关系时认为,一个人做到了“仁者爱人”,就可以说是君子了;如果一个人不但自己做到了“仁者爱人”,而且能够“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就可以说是圣人了。孔子认为自己没有达到君子,那是自谦;认为自己不敢当圣人,这是实话。因为孔子一生政治上没有能够有所作为,没有“兼济天下”,还达不到圣人的标准。方志敏一生虽然只有36岁,但他“立德、立功、立言”,基本上是个完人,达到了圣人的标准。

  如果放到中国共产党党史上来评价,方志敏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的名片和形象代言人。媒体评选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人物”,方志敏名列其中。中学生在写议论文时,如果要列举英雄人物的事迹,首先想起来的总是方志敏等英雄人物。

  如果放到江西省的范围来评价,方志敏可以说是江西省的名片和突出特色。有学者把江西省的红色资源概括为“四个摇篮一个人物”,“四个摇篮”是指江西省是人民解放军的摇篮、中国革命的摇篮、工人运动的摇篮、共和国的摇篮,“一个人物”就是指方志敏。可见方志敏在中共党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在江西党史上的突出特色。

  二、《方志敏全集》的出版发行,为我们了解学习方志敏思想文化的形成

  和发展提供了最新的材料方志敏领导创建的赣东北根据地是全国六大根据地之一。赣东北苏区首创了农村股份制,首创了地雷战,首创了苏区对白区的对外开放政策,首创了面向人民群众开放的列宁公园,首创了一批工业实体等等。毛泽东多次高度评价方志敏领导的赣东北根据地的同志们“也有很好的创造,他们同样是模范工作者”。在1931年11月召开的中华苏维埃全国第一次代表大会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决定授予方志敏勋章一枚,并授予红十军全体指战员奖旗一面;在1934年1月召开中华苏维埃全国第二次代表大会上,还授予闽浙赣苏区“苏维埃模范省”的光荣称号,这是全国唯一得到这一荣誉的省级苏维埃政府。

  为什么方志敏能够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作出那么多突出贡献?为什么方志敏有那么超前的眼光和开阔的视野?我们在探究方志敏思想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轨迹时发现,方志敏的思想文化来源于马克思主义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正是中、西、马三者的结合,造就了方志敏思想文化的先进性。

  方志敏阅读了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书籍。1907年八岁开始,他在私塾读了五年书,他说:“我在启蒙那一年所读的书,就比同塾儿童三年读的书还更多。”(《方志敏全集》第13页)“重视学习中国经典,对于《诗经》《唐诗三百首》《诗品》等能背出不少,对于《楚辞》《史记》《文选》都多有涉猎。”(《方志敏年谱》第16页)课外,他还阅读了《水浒传》等经典文学作品。可以说,方志敏从小就打好了很好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底,他充分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爱国、包容、忠诚等优秀文化基因。

  方志敏阅读了大量的马列主义的报刊书籍。1916年十七岁时,他到弋阳县立高等小学读书,开始接受新文化思潮的影响。二十岁时,到省会南昌市考进江西省立甲种工业学校学习,阅读了《新青年》《东方杂志》等进步刊物以及《共产党》月刊和《先驱》报,他还阅读了英文版的《共产党宣言》《资本论》(《方志敏年谱》第30页)。1922年8月,方志敏在南昌创办南昌文化书社。书社的主要任务是宣传马克思主义和革命思想。在书社,方志敏组织大家一起学习进步书刊,“如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经济学大纲》,列宁的《二月革命》《远方来信》以及《共产主义ABC》和《先驱》《向导》等等”(《方志敏全传》第58页)。通过刻苦学习,方志敏掌握了扎实的马列主义理论知识,从而坚定地树立了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方志敏还阅读了不少西方经典著作。到南昌读书后,他“阅读过赫胥黎的《天演论》、孟德斯鸠的《法意》和严复的《辟斡》等书”(《方志敏年谱》第16页)。1921年二十二岁,他考进九江市南伟烈学校,这是一所由美国美以美会创办的教会学校。在这里,他阅读了《莎士比亚戏剧》原本(《方志敏全传》第32页)。方志敏还阅读了美国的大哲学家杜威的书籍和文章。在《方志敏全集》第257页《江西文化之福音》一文中,方志敏引用了杜威的原话:“人类文明的进步,完全靠着知识思想的自由交通。”杜威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大师,著名学者胡适、陶行知等都是他的学生。杜威还有一句名言:“实验是真理的唯一试金石。”刻苦学习西方知识,使得方志敏的知识结构更加完备。这是一般革命干部所不具备的。

  总之,方志敏勤奋好学、博览群书,逐步建立了中、西、马完备的知识结构,使得方志敏既脚踏实地、实事求是、信仰坚定,又眼界开阔、思维超前、开拓创新。这是方志敏比一般革命干部水平高的思想文化原因。

  三、《方志敏全集》的出版发行,为我们了解学习方志敏的

  精神提供了最新的材料关于方志敏精神的表述,有许多不同的说法。这次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方志敏全集》的后记中重申了方志敏精神“爱国、清贫、创造、奉献”的表述,说明这一表述得到了人民出版社的肯定。《方志敏全集》的出版发行,将进一步推动方志敏精神的学习宣传活动。

  学习方志敏的爱国精神,首先要从爱家乡、爱父母开始。

  学习方志敏的清贫精神,首先要从不奢侈开始。

  学习方志敏的创造精神,首先要从科学学习、科学工作、科学生活开始。

  学习方志敏的奉献精神,首先要从和谐人际关系开始。在处理利益关系时,让对方多于51%,自己少于49%。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