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十五章 上饶集中营革命斗争胜利的原因及启示

  王安春

  1941年1月4日,蒋介石发动皖南事变,新四军9000名官兵,除2000余人突围外,大部战死或被俘,项英遇害,叶挺在谈判时被扣。皖南事变后,国民党将新四军军长叶挺和被俘的新四军排以上干部投入上饶集中营。被囚禁在上饶集中营的除皖南事变战场上被捕的新四军指战员、政工人员外,还有在东南各省被捕的共产党员、民主人士和革命青年,共760余人。这些被囚的共产党员、爱国官兵和革命志士在狱中秘密党组织的领导下,凭着革命者大无畏的胆识和精神,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地同国民党特务进行了英勇的斗争,并成功地举行了著名的茅家岭暴动和赤石暴动。

  以史鉴今,资政育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走向新的伟大胜利,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某些方面也存在失误失衡,有些问题还比较突出,例如,有些党员干部放松了思想修养,腐败严重,为富不仁现象增多,丑恶现象陈渣泛起,等等。这些都损害了党和社会主义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使党的威信下降,影响群众的社会主义信念的坚定性。追寻革命先辈光辉足迹,重温上饶集中营革命斗争历史,对于我们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干部综合素质,会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一、上饶集中营革命斗争胜利的原因

  (一)审时度势,采用切合实际的斗争方式

  国民党建立上饶集中营的宗旨是,采用高压和怀柔两种手段,妄图使被俘共产党员、新四军干部叛变革命,转而为国民党当局效命。面对新的战斗环境,集中营的革命志士审时度势,采用切合实际的斗争方式,开展反怀柔、反高压,同国民党特务进行了英勇的斗争。

  (1)针对敌人诬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在抗战中“游而不击”“违反军令”,集中营的革命志士明白这是国民党政府宣传的需要,也是国民党特务站在政敌的角度攻击对手的一种策略手段。为了揭穿敌人造谣诬蔑的丑恶嘴脸,他们以亲身经历的事实来说明新四军是真正抗日的部队,并驳斥国民党特务对新四军的诬蔑陷害。

  (2)粉碎敌特企图通过课堂测验达到使新四军人员变相自首的目的。为了向被俘新四军人员灌输反动思想毒素,在集中营,国民党敌特给他们上政治课,并举行了一次课堂测验。课堂测验试题看似很简单,但题题都是陷阱,如果按照敌特的意思回答,那就等于填写了一份自首书。国民党敌特就是企图用“测验”来摸清他们的政治态度,并以“成绩好的可以分配工作”为诱饵,来达到使他们变相自首的目的。但集中营的革命志士对敌人的“测验”题都回答得很策略,有的干脆交白卷,使敌人没有达到“测验”的目的。

  (3)多次开展绝食斗争,反抗敌人的高压政策。国民党特务对被囚的广大革命志士一手实行怀柔政策,一手实行高压政策。这里刑罚名目繁多,除金、木、水、火、土等十类酷刑外,还有“三点一线”“猴子攀桩”“两腿半分弯”“特别操”等四种特刑。为了反对特务毒打被囚的同志,革命志士多次开展绝食斗争,使敌人用怀柔手段得不到的东西,用高压手段同样也得不到。

  (4)越狱暴动。被关押在集中营里的共产党员认识到,敌人是不会善罢甘休的。在茅家岭暴动和赤石暴动之前,他们曾考虑了集体越狱暴动的问题。他们清醒地认识到,在全民族抗战期间,蒋介石的特务政治仍然不改变其反共反人民的反革命本质,不能幻想国民党会轻易释放他们,坐穿牢底不如打破牢笼,只有用武力砸烂锁链,轰轰烈烈地冲杀出去,才能重返抗日前线,继续为民族解放事业作贡献。他们就举行暴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等问题进行了周密的讨论。在岗哨林立的集中营里,集体暴动绝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如果没有充分的准备,轻举妄动,稍一不慎,必将造成重大损失。因此,当集体暴动条件还不完善、时机还不成熟时,秘密党组织允许个别越狱逃跑。这样便陆续有人利用生病、服劳役和外出活动等机会个别逃跑越狱。1942年5月25日和6月17日,在监狱党组织秘密领导下,狱中同志在关键时刻看准时机并成功地举行了著名的茅家岭暴动和赤石暴动,冲出了牢笼。

  集中营的革命志士在新的战斗环境下,审时度势,采用切合实际的斗争方式,既表现出大义凛然、舍生忘死的勇气,又表现出善处逆境、刚柔相济的智慧。

  (二)矢志不移地坚定对理想信念的追求

  在上饶集中营,许多优秀的共产党员、革命志士牺牲在与敌斗争之中。英烈们之所以能临危不惧、临难不苟,是因为他们都有坚定、矢志不移的对理想信念的追求,这种追求成了他们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例如新四军军部教导总队副总队长兼教育长、第二纵队副司令员冯达飞烈士,皖南事变后被囚禁于上饶集中营的西山监狱。在狱中,他继续与敌人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面对敌人劝降,他破口大骂:“你们既晓得我是黄埔军校毕业的,可见得我反对蒋介石并不是盲目的;我到过苏联,可见得我晓得共产主义是怎么回事。那么还有什么可说的呢?”针对集中营特务对革命志士的“感化”和污蔑,他在狱中开设共产主义讲座,进行反感化。面对敌人高官厚禄的利诱和各种酷刑的逼供,冯达飞始终坚贞不屈,英勇斗争,被敌人定为无法感化的“顽固分子”,1942年6月8日被枪杀于茅家岭雷公山麓,死时带头高呼口号,英勇就义。又如施奇烈士,新四军军部机要科机要员,皖南事变中惨遭国民党士兵轮奸致病,被敌人用破门板抬进集中营。她被送到集中营之后,病情越来越严重,特务们不给治疗,要她在悔过书上签字后才给治疗。特务的威逼利诱没有动摇她的信念,她断然拒绝说:“我的肉体虽然被你们玷污了,但你们休想再玷污一个共产党员的革命意志,只要我的心在跳动,我就要斗争!”1942年6月8日深夜,集中营迁往福建前夕,几个特务把她抬到茅家岭雷公山麓一个菜园子里活埋。施奇烈士牺牲时年仅20岁,被誉为我军机要战线上的“丹娘”。再如,薛克凡、瞿淑是一对夫妻,皖南事变被捕入狱后,“患难夫妻”在狱中相互鼓励战敌特。有一次,瞿淑做了一双布鞋,在鞋内夹着些留言送给薛克凡,留言说:“当你穿着这双鞋的时候,犹如和我天天在一起,你要坚持到底,如果变狗的话,就休想再穿到我做的鞋,我也就不再是你的妻子了!”薛克凡收到留言后,回复给瞿淑说:“我为有你这样的妻子感到十分自豪,我们要坚持斗争,以清白之身争取活着出去,更好地为党工作。”1942年6月19日在赤石大屠杀中,夫妻面对敌人的屠刀,面不改色,从容不迫地走向刑场,高唱庄严的《国际歌》,双双壮烈就义。

  上饶集中营的英烈们的斗争事迹是极其英勇悲壮、感人至深的。上饶集中营的英烈们之所以能面对屠刀高唱《国际歌》,昂然走向刑场,不是他们有着钢铁般的身躯,而是因为他们有着钢铁般的斗志,有着钢铁般的信念!革命先烈坚信他们所从事的正义事业必定会胜利,所以他们才能将恐怖的监狱作为战场,战斗不息,流血牺牲,表现出极强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三)勇于为革命牺牲自我的崇高境界和浩然正气

  面对国民党特务的恐吓与高压,上饶集中营的革命志士们无所畏惧,表现出大义凛然、勇于牺牲和完全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的自我牺牲精神。

  李子芳,新四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皖南事变后与叶挺军长一起被关押在上饶集中营李村监狱。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对李子芳抱有极大幻想,可是李子芳软硬不吃,他对一同被俘的敌工部部长林植夫说:“国民党一向强迫共产党的‘首要’人物‘自新’,以便当他们的走狗,不自首便杀。我是出了名的共产党员,他们自然免不了这一套。要我当叛徒,绝对办不到,要命有一条。”1942年4月23日,他被特务先投毒药再用绳索勒死于石底监狱。

  黄诚,新四军政治部秘书长兼秘书处处长,皖南事变中不幸被捕。国民党要他“反省”“自新”。面对威胁,他视死如归,他说:“革命是我们的权利,牺牲是我们的义务”;“从事抗战,无愧于心,我绝不因斧钺在前而变初衷!”1942年4月23日,他与李子芳同时被特务秘密杀害于石底监狱。

  王传馥,新四军第三支队第五团代理宣教股长,中共茅家岭监狱秘密党支部负责人、茅家岭暴动主要负责人之一。据幸存者李维贤回忆,在茅家岭暴动中,王传馥因为掩护同志安全越狱作殿后被敌人打伤腿部被捕回,后被活埋。据目击者回忆,被捕回后的王传馥已是一个泥血人,当时敌特讯问他,问他话,他连眼也不睁,不张口。敌特提出只要他讲清楚,保证给他治伤救命,他也不答。敌特实在没有办法,就交给卫兵抬去活埋。死时年仅22岁。

  上饶集中营的革命烈士们为了人民的利益,一直战斗到最后一刻。他们这种心底无私天地宽,勇于为革命事业牺牲奉献,是共产党人崇高思想境界的集中体现,是上饶集中营革命志士克服困难、战胜敌人、夺取胜利的重要法宝。

  (四)注重理想、信念、气节教育

  在复杂艰难、处境险恶环境中的人们,随时都有受不了艰苦生活磨难而当叛徒或变节的可能,因此,理想、信念、气节教育,对于集中营的革命斗争至关重要。上饶集中营的秘密党组织成立后,就及时抓了被囚人员的革命气节教育。一是相继提出许多响亮的口号,诸如:“坚持革命气节,反对屈膝投降!”“不暴露组织,不出卖同志,做党的好儿女!”“至死不屈,临刑不惧,为革命争光,为历史争气!”“服从组织,执行协议,警惕叛徒,严守秘密!”“一人被捕一人当,纵死也争光!”二是领导反自首的斗争。针对一部分同志的错误认识,秘密党组织帮助他们认清形势,增强革命信念。当觉察到某同志有自首的可能时,便以“自珍自爱,再接再厉”相赠。三是以唱《国际歌》《新四军军歌》《黎明曲》等革命歌曲,作为教育和斗争的手段。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领导人注重在平时尤其是紧要关头率先垂范,给部属带个好头,以自身的正气去感染、教育部属,这一点至关重要。皖南事变中,新四军军长叶挺在下山与国民党谈判中被扣押,1941年1月17日,被囚于上饶皂头附近的李村监狱。国民党深知叶挺对“事变”的态度对他们太重要了,于是前来“拜访”“奉劝”叶挺的络绎不绝,顾祝同、上官云相奉蒋介石指令,用高官厚禄收买诱降叶挺,叶挺都嗤之以鼻,并斩钉截铁地说:“头可断,血可流,志不可屈!”有一次,叛变投敌的原军部参谋处处长赵凌波跑来充当说客,被叶挺打了几个耳光赶出门外。叶挺还经常告诫同志们“不要辜负了党和革命的教育,要有‘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坚强意志”。为了杜绝说客,表明心志,他还在囚室墙上挥笔写下“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正气压邪气,不变应万变!”“坐牢三个月,胜读十年书”等字句。有着革命气节的革命志士是无所畏惧的。有一次,集中营敌特由于软化手段失败,便对革命志士施展高压政策,他们还狂叫什么:“你们就是钢铁,也要把你熔化。”尽管有许多优秀战士惨遭杀害,但他们用自己的生命、热血以及革命气节证明了共产党员是特殊材料制成的,是熔不化的钢铁。

  正是集中营有力的革命气节教育和领导人的气节熏陶,使集中营形成了一股与非共产主义意识和行为势不两立的革命正气,凝聚力大增。

  (五)在党的领导下坚持对敌斗争

  被囚禁在上饶集中营的新四军干部中,绝大部分是共产党员,从地方上捕来的爱国进步人士中也有一半以上是共产党员。这些同志一入狱便把秘密党组织恢复重建和发展起来。党组织建立后,经常组织大家进行学习,分析国内外革命斗争形势,提高认识。党组织还通过宣传方志敏、瞿秋白坚贞不屈的英雄事迹,通过纪念建党二十周年的活动,在政治上帮助教育同志,加强革命团结。党组织还利用集体的力量,采取公开与秘密相结合、合法与“非法”相结合的斗争方式来战胜敌人。党组织还利用唱革命歌曲作为武器,抗击敌人的迫害,鼓舞大家的斗志。

  在集中营秘密党组织领导的各种斗争中,影响最大的是两次成功的越狱暴动,即茅家岭暴动和赤石暴动。这两次成功的越狱暴动是上饶集中营斗争的高潮,给了国民党当局沉重有力的打击。两次越狱暴动前夕,集中营秘密党组织就进行了周密计划,组成了暴动委员会,确定了暴动总指挥,并进行了具体部署。

  总之,集中营的党支部与党小组、党小组与党员之间,利用一切可以接触的机会,互通情况,传达党组织的指示,在集中营的对敌斗争中做了大量工作。党的领导是上饶集中营革命斗争胜利并取得暴动成功的根本保证。

  二、上饶集中营革命斗争胜利给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干部综合素质留下的深刻启示

  (一)要坚定理想信念,矢志不移地坚定对理想信念的追求

  在上饶集中营革命斗争时期,共产主义的理想是广大党员和革命志士坚持革命斗争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多少人牺牲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理想。它向我们揭示,只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矢志不移地坚定对理想信念的追求,才有为坚持这一目标方向不懈奋斗的力量。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

  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有的党员在矛盾面前互相推诿,在困难面前左顾右盼,在诱惑面前不能自拔,说到底,还是共产主义理想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不坚定。为此,面对新的挑战和考验,每一位共产党员都要自觉对照先烈的崇高理想、坚定信念和优良精神品格,始终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权力、金钱、美色等的考验面前自警、自重。

  (二)要强调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决反对腐败行为

  上饶集中营的革命志士践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古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追求共产主义理想,战胜死亡、超越自我,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动地的正气之歌。上饶集中营革命志士的这种勇于为革命牺牲自我的崇高境界和浩然正气,有效地保证了党的战斗力、凝聚力的不断提高,把被囚者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使斗争取得最终胜利。

  当今少数党员干部思想作风不是很过硬,对党和人民缺乏感恩意识,只知惠己不知回报,或者奉行等价交换,缺乏奉献精神,导致群众对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满意度不高,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执政能力不强。对党的事业的高度责任感、自觉性和无私奉献精神,是党的战斗力、凝聚力不断提高的有效保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执政能力,仍然要弘扬无私奉献精神,仍然要强调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决反对腐败行为。

  (三)要注重理想、信念、气节教育,培养革命气节

  上饶集中营的革命斗争告诉我们,气节教育对于革命斗争至关重要。上饶集中营的革命志士正是通过革命气节教育,培养浩然正气,将积累的正气转化为内力,形成自律与他律有机结合,才保证了不计得失、不讲条件、不畏艰难、勇于牺牲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的人格品质的形成,才维护了理想信念信守不渝、革命意志坚定如初,才成就了上饶集中营的革命斗争业绩。

  古往今来,大多信念动摇、理想泯灭、意志衰退、生活糜烂、腐败堕落以至违法违纪者,往往都是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灯红酒绿”的侵蚀下逐步演变,丧失了气节。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有些党员干部未能经受住执政、地位、利益、美色的诱惑和考验,丧失基本气节,走向党和人民的对立面,有的甚至堕入犯罪的泥潭。

  在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要注重理想、信念、气节教育,培养革命气节。要学习革命先辈那样视人格和气节如生命,始终保持敏锐的政治意识、忠贞的政治品格,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学习革命先辈那样在“糖衣炮弹”“温柔陷阱”面前始终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加强自律,不存侥幸心理;要学习革命先辈那样在利诱考验面前牢记党的宗旨,始终不渝地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坚定顽强的意志品质。

  (四)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

  中国共产党带领集中营的革命志士,以百折不挠、前赴后继、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用生命和鲜血赢得了斗争的胜利,党的坚强领导核心和正确指导是上饶集中营革命斗争成功的首要条件。上饶集中营革命斗争的胜利是党的领导的胜利。重温上饶集中营革命斗争的光辉历史,给我们的一个最重要启示就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新中国。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是有效组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维护中国国家统一的需要,是保证社会政治稳定的需要,是把亿万人民发动起来、组织起来、凝聚起来共同建设美好未来的需要。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们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长征、取得新胜利的根本保证。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此文发表在《上饶师院学报》2013年04期)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