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十六章 浅议赣东北(闽浙赣)苏区的教育建设与历史经验

  浅议赣东北(闽浙赣)苏区的教育建设与历史经验--兼谈方志敏对苏区教育的探索与贡献

  方进平

  作者简介:方进平(1959--),万年县教师进修学校讲师,从事中学、党校及地方史教学研究工作。赣东北(闽浙赣)革命根据地(以下简称苏区)在土地革命之前,封建统治阶级长期实行愚民政策,几乎没有多少教育事业,偏远山区人民文化水平极端低下。例如赣东北弋阳、横峰、贵溪、万年、余江、德兴、铅山等县,每个县只有一所或两所小学,每县学生不超过500人,绝大多数人是文盲。革命根据地建立之后,苏维埃政府和方志敏等领导人已深刻认识到:“要提高群众的文化水平,加强群众的政治坚定,造就千百万为苏维埃政权而斗争的积极战士,以担负着目前紧急斗争的任务,建设苏维埃的文化教育,确实是刻不容缓的工作。”基于上述正确的认识,闽浙赣苏区的教育建设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并以开拓性和“刻不容缓”的工作精神抓出了显著成效,使苏区的教育事业得到空前发展,也由此而创造出了几千年来教育史上未曾有过的奇迹,是“方志敏式”的革命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苏区教育方针政策的制定与作用

  赣东北地区,在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组织领导下,1929年前后举行了工农武装大暴动,纷纷建立起苏维埃政权,到1930年6、7月间,信江特区苏维埃政府已辖弋阳、横峰、德兴、贵溪、乐平、余江、万年、上饶、余干等9个县苏维埃政权。1931年3月,赣东北特区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横峰县葛源村召开,成立了赣东北特区苏维埃政府,方志敏当选为政府主席,并兼文化委员会主席。会议通过了《苏维埃的施政大纲》等决议。施政大纲共列27条,其中有3条是文教建设,即:“23.创办职业学校。24.创办并发展社会教育。25.设立成年补习学校,举行识字运动。”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瑞金召开,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大会宣言指出:“一切工农劳苦群众及其子弟有享受国家免费教育之权,教育事业之权归苏维埃掌管,应取消一切麻痹人民的反动教育宣传。”阐明了苏区教育的根本性质。大会通过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中规定:“中国苏维埃政权以保证工农劳苦民众有受教育的权利的目的,在进行阶级战争许可的范围内,应开始施行完全免费的普及教育,首先应在青年劳动群众中施行,并保障青年劳动群众的一切权利,积极的引导他们参加政治的和文化的革命生活,以发展新的社会力量。”指出了苏区教育的任务和发展方向。中共赣东北省委和省苏维埃政府根据这一指示精神,提出了“在苏维埃政权下,不让一个工农不识字”的豪迈口号,并制定了《成年补习夜校具体实施办法》《关于苏维埃的文化问题》《反封建反迷信运动宣传大纲》等教育方面的文件。

  当时,为了更好地发展苏维埃教育事业,赣东北党和苏维埃政府领导人方志敏等曾明确指出:“在目前战争紧急当中,粉碎敌人的进攻,争取革命战争完全胜利的任务之下,文化教育工作,应该是用工农补校、识字班、列宁小学、识字、读书的方法,扫除苏区内多数的文盲,启发群众阶级觉悟,提高群众文化政治水平,加强群众对革命工作的能力。”“同时用俱乐部、演戏及其他等等工作,深入思想斗争,扫除旧社会思想习惯的传统,宣传战争的胜利,鼓动群众对革命战争的热情,坚定群众对革命战争的胜利信心,广泛的、有力的动员群众,积极而坚决的加入战争。这是目前文化教育的重大任务。”并再次强调,取消教育工作,或忽视教育工作,“简直是革命的罪人”。

  总之,赣东北(闽浙赣)苏区政府和方志敏等所阐述的一系列教育政策和方针,已充分体现出了教育必须由无产阶级政党和苏维埃政府来领导,以启发群众阶级觉悟和提高群众文化水平为目的,教育必须为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必须为广大的劳苦群众服务,使广大的劳苦工农群众真正成为享受文化教育的人。这些观点体现了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内涵,为苏区教育的大发展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二、苏区教育的发展与特点

  赣东北(闽浙赣)苏区教育的形成和发展与苏区政权建设、土地革命发展的进程大致是同步进行的,可分为三个时期:1929年至1930年,为苏区教育的创办形成时期;1931年至1932年,是逐步巩固发展时期;1933年至1934年,是走向“正规化”成熟发展时期。而从苏区教育的形式与类别来看,主要分为干部教育和群众教育两部分。党校、军校、列宁师范、妇女职业学校和各种干训班等属于干部教育,学习时间从几个星期到一年不等,主要进行专业或政治学习。小学和各种社会教育属于群众教育,主要进行政治教育和培养掌握初步的读写算能力。

  (一)摆在首位的干部教育

  为了顺利地进行革命战争,不断扩大和巩固根据地,推进苏区各项建设,迫切需要大批的军事干部和党政干部,因此,赣东北(闽浙赣)苏区始终把干部教育摆在首位。

  早在中共信江特委和信江苏维埃政府创立之初,为了“造成红军铁军骨干,争取革命战争胜利”,1929年10月25日创办了信江军事政治学校。1930年8月更名为赣东北彭杨军政学校。1932年年底,随着闽浙赣苏区与中央苏区的打通,该校又改名为中国工农红军大学第五分校。军校自创办至红军离开苏区北上抗日止,共办了8期,培养红军骨干达1500余人。方志敏、邵式平等苏区领导人极为重视,亲自担任了军校领导和授课老师。为了培养造就各级党员干部,以适应革命战争发展和根据地建设的需要,1931年7月,创办了中共赣东北特委党校。9月赣东北省委成立后,改为省委党校。1932年11月赣东北省委易名为闽浙赣省委时,党校又改为闽浙赣省委共产主义学校,方志敏曾亲自兼任校长。教学内容有阶级斗争学说、马列主义基础理论、土地问题、青年工作和婚姻问题等。赣东北苏区党校自1931年7月至1934年10月停办,先后培训党员干部1000余人。在当时,各县、区委根据工作需要也经常开办各种形式的党员干部训练班,以提高与培养县、区级领导骨干和理论学习骨干。此外,为适应革命迅速发展的需要,省苏维埃政府于1931年先后创办了两所列宁师范学校(含闽北列宁师范)和一所红色妇女职业学校以及赣东北卫生学校等。

  上述干部学校和训练班均具有目标明确、课程精简、学习时间长短结合、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中心环节等特点。通过这些干部学校的教育,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工农干部队伍的素质,为赣东北(闽浙赣)苏区的政权建设和革命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蒸蒸日上的群众教育

  当时苏区的群众教育分社会教育和儿童教育两个方面。为了使广大劳苦大众成为文化的主人,促进苏区的政权建设、经济建设和文化发展,苏区党和政府开展了大规模的群众教育。

  在发展社会教育方面,主要是开展扫盲运动。为了完成苏区扫盲运动,提出了“在苏维埃政权下不让一个工农不识字”的响亮口号,同时根据广大群众的需要和自愿,主要采取了工农夜校、识字班、识字站、俱乐部等多种生动活泼、切实可行的办学形式,并制定了《成年补习夜校具体实施办法》。苏区扫盲工作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识1000字,第二阶段识2000字,第三阶段识3000字。每人学完3000字,能读浅显的书报和写简单的便条,便是扫除了文盲。参加夜校和识字班学习的,一般是15岁以上不识字或识字不满1000个的男女群众。苏区群众饱受无文化之痛苦,参加学习文化非常积极,除少数老人外,几乎都能参加文化学习。党和苏维埃政府非常重视扫盲工作,并把它看成是一项中心任务。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领导还亲自为工农群众编写通俗易懂、联系实际的《工农课本》,使文化教育和政治斗争有机地结合起来。

  苏区的扫盲运动,经过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据闽浙赣省苏维埃教育部《关于1933年7、8两个月文化教育工作的突击计划》记载:全省苏区“建立乡俱乐部达到357所,参加工农补习学校人数达到2万人,参加识字班的人数达到4万人,固定读报者达到10万人。”到第五次反“围剿”前,闽浙赣苏区中心区域和比较稳定区域的青壮年(特别是军队中),大部分扫除了文盲。

  在发展儿童教育方面,坚持“教育为工农开门”的办学方向,普遍创办列宁小学。由于苏区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当时,列宁小学像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每个区或较大的乡都设有列宁初小或列宁完全小学。凡7岁至15岁的少年儿童,一律免费入学。据1934年1月统计,闽浙赣苏区的列宁小学已有280所,学生达1万人。在比较稳固的苏区,约80%~90%的少年儿童入了学。苏区小学的教科书主要是《工农课本》,内容多是宣传共产党的政策、发展革命战争、巩固苏维埃政权、普及文化科学知识和反对封建迷信等,其特点是通俗易懂,适合群众口味。可以说,苏区的儿童教育是革命的儿童教育,它以培养“目前参加阶级斗争的新后代”和“将来共产主义的建设者”为目标。

  闽浙赣苏区的教育工作始终坚持为战争、为工农服务的办学方针,故而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一是革命性。例如,在教育内容上,既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更注重阶级斗争教育和共产主义前途教育,培养目标是“革命战士与接班人”。二是创造性。没有教师就自己培养,没教材就自己编。当时苏区主要领导人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就曾担任过教员、编写过教材。学习时间实行长短结合,课堂教学坚持“少而精”,因材施教,注重实效。三是实践性。注重教育与实际相结合,亦即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并重。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参加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实际斗争。四是普及性。村村建有列宁小学、夜校,苏区还有党校、军校、团校、医校、女子职校等,几乎所有的革命干部群众与少年儿童都能参加读书学习活动。历史事实证明,赣东北(闽浙赣)苏区的教育是人民的教育,它充分体现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教育的性质和特点。

  三、苏区教育的经验与意义

  在赣东北(闽浙赣)苏区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尤其是在方志敏等领导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和指导下,苏区的教育事业取得了辉煌业绩,也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在无产阶级教育史上写下了灿烂的篇章。我们今天研究和总结这些极为宝贵的经验,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一)教育必须为政治斗争服务

  当时的政治,就是以武装斗争去夺取工农革命的胜利。而动员千百万人民群众投入革命,支援革命斗争,并提高广大党员与群众的素质,正是此时的中心任务。苏区的教育围绕这一中心任务,充分发挥了教育的功能。例如,在对各类教育的安排上,正确处理了特定环境下的轻重缓急。为了革命斗争需要,苏区在各类教育中首先重视干部教育,在成人与儿童教育方面又注重成人教育。还有在学制、课程、教材、课外的社会工作等方面,均注意与革命战争的需要紧密结合。总之,苏区的各种教育,都成了革命斗争的有力武器。这是方志敏等共产党人运用教育手段开展革命斗争,并取得伟大胜利的一条极为宝贵的经验。

  (二)教育必须与劳动相联系,理论必须与实际相结合

  赣东北(闽浙赣)苏区的教育,无论是党校、军校、列宁小学,还是其他专业性职业学校,都根据各自的特点,组织师生经常性地参加生产劳动,并把生产劳动列为必修课。实践证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当时当地的生产实际、生活实际和革命斗争实际,在参加生产劳动和革命斗争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劳动观念的培养,这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体现。所以,这条宝贵经验,至今仍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三)执行群众路线,坚持勤俭办学

  赣东北(闽浙赣)苏区的教育,从一开始就执行群众路线,坚持勤俭办学的方针。这是因为,当时是战争环境,经济异常困难,师资十分缺乏,单靠政府有限的物力和人力很难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由于苏区广大人民迫切要求在文化教育上翻身做主人,故他们以极大的热情,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地想方设法办教育。没有校舍、桌凳,就用祠堂或庙宇做校舍,用香案做课桌;没有纸张、粉笔,就用沙盘和树枝代替;没有教师,就遵循能者为师的原则;为了增强记忆和学习新字,在每个村口和公开场所设立识字牌;等等。这样,世世代代文化教育落后的穷乡僻壤,短时期内就办起了几千人、上万人参加学习的各级各类教育学校。其教学质量之高,是国民党统治区的教育无法比拟的。

  (四)教育工作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

  苏区在当时的文化教育发展过程中,也曾受到过“左”倾教条主义的干扰。例如:认为苏维埃的教育应是共产主义教育,指责现行教育只限于反封建迷信;认为一切教育都是完全免费的义务教育,要统一学制、统一课程等;提出对旧知识分子参加教育工作要进行“监督”,不准地主子女上学。这些过左的政策,以致在1932年曾一度关闭了不少学校。方志敏等共产党人发现这些偏差后,及时作了纠正。这说明,赣东北(闽浙赣)苏区的教育,一旦失去正确领导就要走弯路。所以教育事业必须置于党的正确领导之下才能健康发展。

  赣东北(闽浙赣)苏区的教育工作,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工农政权一次伟大的人民教育实践。它彻底地打碎了为旧的政治经济制度服务的教育制度,建立了崭新的革命教育体制。它极大地提高了苏区人民的政治文化水平,激发了革命热情,鼓舞了革命斗志,培养了千千万万的革命干部和战士,在争取革命战争的胜利、保卫苏维埃政权的斗争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对于赣东北(闽浙赣)苏区开展的各项工作,毛泽东在1934年初曾给予高度赞扬:“赣东北的同志们也有很好的创造,他们同样是模范工作者……他们把群众生活和革命战争联系起来了,他们把革命的工作方法问题和革命的工作任务问题同时解决了。他们是认真地在那里进行工作,他们是仔细地在那里解决问题,他们在革命面前是真正负起了责任。”赣东北(闽浙赣)苏区,在党和苏维埃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方志敏等艰辛的探索与实践,在各项建设中都形成了自己独创性的理论和经验,并对中央苏区及全国各地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从而获得了“苏维埃模范省”的光荣称号。同样,赣东北(闽浙赣)苏区的教育实践也极大地丰富了马列主义教育理论和毛泽东关于红色政权建设的理论,为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此文发表在《上饶师院学报》2000年01期)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