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三十六章 方志敏在抗日先遣队任职考

  徐公喜

  1934年7月,以红七军团组成的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从瑞金出发,北上抗日。以后进入闽浙赣苏区,和方志敏领导的新红十军合编成红十军团,组成了更强有力的抗日先遣队,出击皖南。对于方志敏在先遣队中的任职,众说不一,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1)军团政治委员会书记,见余龙贵《忆红七军团北上抗日》等。(2)军政委员会主席,见《方志敏文集生平年表》。(3)前敌总指挥、军团政治委员会书记,见李步新、江天辉等《皖浙赣边三年游击战争的概况》。(4)总司令、政治委员会主席,见方志纯《赣东北苏维埃创立的历史》。(5)名义政治委员、政治委员会书记,见张知《方志敏将军传》。

  那么方志敏在北上抗日先遣队中究竟担任何职?

  红七军团自瑞金出发转战闽浙皖赣,1934年10月21日奉命进入闽浙赣苏区的德兴县重溪地区与新红十军会师,不久合编成红十军团即“更强有力的北上抗日先遣队”。弄清红十军团组成的具体时间对于解决方志敏在先遣队中任职问题有一定的帮助。

  目前对于红十军团组成的时间,亦有多种说法:(1)1934年10月;(2)1934年11月;(3)1934年11月4日;(4)1934年12月10日。我们认为第二种说法是正确的。1934年11月18日中央军区发出《关于红十军团行动任务及军政委员会组成的决定致方曾刘乐寻聂并朱周电》〔见《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上)〕,表明至迟在11月18日以前,红十军团业已组成。粟裕在《回顾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中讲到:“根据中央军委11月4日的命令,红七军团同闽浙赣边区的红十军及新升级的地方武装合编,成立红军第十军团。”刘英在《北上抗日与坚持三年斗争的回忆》中也说:红七军团与红十军重溪会师以后,“越数日,中央及军委责成闽浙赣省委负责人、红十军团之领导者、中共的优秀干部、民族英雄方志敏同志组织更强有力的北上抗日先遣队,并且布置捍卫闽浙赣苏区之工作”。此外,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参加者余龙贵、张德华、聂洪钧等人的回忆也与此种说法相近。1934年11月4日红十军团组成,“任命原闽浙赣军区司令员刘畴西为军团长,乐少华为军团政委,寻淮洲任十九师师长,刘英任师政治部主任。同时闽浙赣军区的领导干部也作了调整。省苏维埃主席方志敏兼军区司令员,曾洪易任省委书记兼军区政治委员,我(指粟裕--引者)被调任军区参谋长。”(粟裕《回顾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乐少华在《关于红十军团出动的经过》(1936年8月20日)中指出:“新组成的红十军团,军团长刘畴西,政委乐少华,政治部主任刘英。”刘英在《北上抗日与坚持三年斗争的回忆》中讲到红十军团组成时,明确地将红十军团各领导人写清楚了,而其中也并没有关于方志敏在红十军团的任职。在我所接触的材料中,绝大多数在讲到红十军团组建时没有提到方志敏在其中的任职。在1934年11月18日以前,方志敏是受中央委托,以省苏维埃主席兼军区司令员的身份,参加红十军团组建领导及布置捍卫苏区工作的。

  为了领导红十军团和创建新苏区,出击皖南、浙西南,中央决定成立军政委员会。对于军政委员会成立的时间,又有较大分歧意见,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1934年11月18日,二是1934年12月10日。军政委员会究竟何时成立,方志敏在其中担任何职呢?我们认为:1934年11月18日军政委员会成立,方志敏即开始担任军政委员会主席的职务,以此领导抗日先遣队的行动。理由如下:

  (一)1934年11月18日中央军区发出《关于红十军团行动任务及军政委员会组成的决定致方曾刘乐寻聂并朱周电》:“为了领导红十军团与创造新苏区,决定以方志敏、刘畴西、乐少华、聂洪钧、刘英五同志组织军政委员会,并以方为主席,随十军团行动。”

  (二)我们仔细推敲粟裕《回顾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中的回忆,也同样得到这样的认识:方志敏在1934年11月离开赣东北苏区以前,就开始担任了军政委员会主席的职务,而不是在1934年12月10日红十军团三部再次会师于安徽汤口以后才担任这一职务的。“11月下旬,在方志敏、刘畴西同志带领下,红十军团和二十、二十一两师,经婺源、开化之间和休宁以南,北上皖南。”

  (三)方志敏在《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中说:“中央命令我为红十军团政治委员会的主席,以领导这次行动。”这也表明方志敏出击皖南以前已担任了这一职务。

  (四)许多老同志回忆录中认为方志敏担任了军政委员会主席职务。原红十军政治委员聂洪钧在《对赣东北四年斗争的回忆》中说:“抗日先遣队(红七军团)到达闽浙赣苏区与红十军合并组成红十军团,方志敏担任红十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原红十军团卫生部政治委员谭志刚在《记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中说:“中央决定赣东北根据地主要负责人方志敏同志任我军政治委员会主席。”邵式平、汪金祥等在《闽浙皖赣(赣东北)党史》中说:“七军团到苏区后,中央军区电令七军团与红十军合并,组织十军团,以刘畴西为军团长,乐少华为政治委员,方志敏为随军军政委员会主席。”

  (五)原国民党陆军补充旅第一旅旅长王耀武在《阻截方志敏北上抗日先遣队战役的经过》中讲到:“据指挥部通知,第十及第七两军团已合并为红十军团,军团政治委员会主席是方志敏。”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方志敏在红十军团刚组建时并没有在其中担任职务,而是以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兼军区司令员的职务参加领导工作,直到1934年11月18日组成红十军团军政委员会,他才担任了军政委员会主席的职务,开始在抗日先遣队中正式任职。直至他被捕,方志敏在先遣队中并没有担任总司令、总指挥、政治委员或军政委员会书记等职。

  (此文发表在《上饶师专学报》1989年04期)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