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五十七章 赣东北苏区教育事业述评

  汪义生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文化教育每况愈下,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革命根据地内,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我党制定的苏区教育方针和广大人民群众按照这一方针所进行的具体实践,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方志敏领导下的赣东北苏区是当时全国六大革命根据地之一,苏维埃政权建立比较早。那时,如何兴办苏区教育尚无可资借鉴的范例。赣东北党和政府根据斗争的需要和苏区实际,自行制定了一整套教育方针、政策,建立了较完善的教育组织形式,表现出可贵的革命首创精神。

  在严酷的战争环境中,党对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1929年10月成立信江特区苏维埃政府后不久,即创办了信江军事政治学校。1931年3月成立赣东北特区苏维埃政府时,成立了文化委员会,政府主席方志敏兼文化委员会主席。这年11月成立赣东北省苏维埃政府时,正式设立了文化部,柳真吾为部长,胡德兰为副部长。从这时起至1934年红军北上抗日止,前后4年时间,是赣东北苏区教育的全盛时期。苏区相继创建了党校、军校、团校、师范、各类职业学校和训练班,劳动小学和成人识字夜校遍布城乡。党和苏维埃政府领导下的人民教育事业,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对巩固根据地产生了巨大作用。

  苏区各级各类学校概况

  赣东北苏区的教育大致可分为干部教育和群众教育两大体系,负责干部教育的有省一级的干校、军校、师范、各类职业学校等,群众教育有识字班、工农夜校,劳动小学负责对青少年教育。

  1931年7月,中共赣东北特委创办了党校,8月特委升为省委后,党校继续办,招收第一期学员共80人,分为3个班。学员由省委组织部选调,大都是县、区级领导干部。课程设有马列主义概论、白区工作、土地问题、青年工作、新婚姻法等。学生在校过严格的军事生活。该校在1932年和1933年又分别招了两期新生。这所学校为根据地各条战线输送了很多德才兼备的人才。红军创立初期,部队的连排级指挥员很多是提拔哗变过来的士兵和下级军官担任,他们之中有的人军阀习气严重,对革命军队的性质缺乏了解。为了迅速提高部队政治水平和军事素质,造就一大批合格的红军指挥员,党决定抓紧对军事干部的培养。1928年底,首先在弋阳漆工大溪头村成立了一个教导大队,训练工农革命军中班、排两级干部。1929年10月25日,信江特委在弋阳吴家墩村创办了苏区第一所正规红军学校--信江军政学校。1930年8月,信江军政学校改名为彭杨军政学校。粉碎第一次“围剿”后,主力部队红十军发展到有3个整团,还成立了赤色警卫师,各县都有独立营和民兵组织。为了适应革命武装建设需要,彭杨军校不断扩建。该校自创办后共开办了8期,每期学员200名左右,训练期为6个月。学员全部由部队选送,有干部,也有优秀战士。课程除了政治、军事课外,还设文化、音乐课。1932年12月,彭杨军校改名为红军大学第五分校。军校毕业生具备一定的政治、军事素养和作战指挥能力,大都成了红军的骨干。

  为了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1932年12月,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将原“红色教员养成学校”改为列宁师范学校,校址在葛源。这是一所专门培养小学师资的学校,学制为一年。课程设置除政治、国文、自然科学外,还有教育学、教育行政,主要招收平民子女入学。学校强调,学生应当努力掌握根据不同年龄儿童的特点施行教育的方法。学生毕业前规定要到列宁师范附属小学实习一段时间。师范生在学习中都有高度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有的县在省文化部支助下开办了教师训练班和工农夜校教员训练班,以便为劳动小学和成人扫盲提供更多师资。1930年苏维埃政府在葛源开办了“三八”女子学校,它的前身是卢森堡训练团,这是一所培养党的妇女干部的学校。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学校还组织学生走出校门从事社会宣传工作。“三八”女子学校为推动苏区妇女工作作出了很大贡献。20世纪30年代初期葛源还开办过团校和残废军人学校等职业学校。各类干校课余文化生活都组织得较好,各校都有列宁室(即俱乐部),一些学校师生还结合国内外形势,举行演讲比赛。

  苏区小学教育相当发达。当时的小学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省直属列宁小学。设在葛源南市街直属列宁小学,在校生100余人,设校长,配备两名专职教师和若干师范实习生,开设国语、算术、政治、体育、音乐5门课。学校的教学文体设备较完备。另一类是区、乡的完备劳动小学,设备较直属列宁小学差些,规模也较小,每校通常有一名专职教师,几十名学生,不设校长,一般由区、乡苏主席兼任教育主任。课程设置与省属列宁小学一样,二者都是高小(一些偏僻山区的乡级小学也属初小)。还有一类是各村的劳动小学,是按自然村设立的,为初小。由村苏主席兼教育主任,教师由县文教部门派来或是聘请本村识字的人担任,通常开设国语、算术、劳动实习三门课。村一级小学设备很差,但由于它能方便学生就近入学,故很受欢迎。大部分县的小学以区为单位,实行每月工作考查,并举行学习成绩比赛,优胜者报县文化部给奖。小学对国语、算术这两门课教学抓得很紧,所占用的课时比例不少于总课时的三分之二。各类劳动小学均实行免费教育,学生不交学杂费。面临险恶的形势,党和苏维埃政府始终重视抓青少年教育,表现出政治远见和对革命前途充满必胜的信念。

  成人教育的形式更是多种多样。劳苦工农过去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尝够了睁眼瞎的苦,如今党和政府号召扫盲学文化,群众欢欣鼓舞,在学习过程中克服重重困难,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不少村子采取这种方法扫盲:把左邻右舍七八家编成一个识字组,选一个组长当召集人,推举识字多的人为师,课堂就设在房间较宽敞的一家,遇到难题向小学教师请教。很多地方村与村的夜校、识字班每月终都举行成绩竞赛。在赣东北这片土地上,头一次把原来由剥削阶级所把持的教育变为人民自己的教育,旗帜鲜明地宣扬唯物主义,破除封建迷信,提倡科学,反对愚昧。许多成人识字班就在先前的庙堂上课,香案成了教师的讲台。通过扫盲运动,群众思想觉悟有了很大提高。

  苏区教育的特点及其基本经验

  1933年3月闽浙赣省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通过的《文化工作决议案》明确提出了苏区“文化教育总的方针”:实行“政治化的、社会化的、劳动化的文化教育”,“加紧群众阶级的政治教育,提高群众对革命战争的热情及战争胜利的信心和决心”。在这一指导苏区教育建设的重要文件中,还提出反对文化教育三脱离:“反对把文化与斗争割离,与工农群众的实际生活割离以及把劳动与知识隔离开来。”《决议》是把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运用于赣东北土地革命客观实际的产物。显然,这样的教育方针只有在人民当家做主的苏维埃政权之下,才有可能实施。

  关于土地革命时期党中央的教育方针,1934年1月毛泽东在“二苏大会”上作了如下阐述:“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在什么地方呢?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的劳苦民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苏维埃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是什么?是厉行全部的义务教育,是发展广泛的社会教育,是努力扫除文盲,是创造大批领导斗争的高级干部。”

  将以上两个文件加以对照,可清楚地看到,毛泽东的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是在总结了包括赣东北苏区的各革命根据地文化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各根据地实践经验的集中和提高。

  赣东北苏区各级各类学校不单是传授知识、学习各项技能的场所,学校领导都把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放在首位,注重培养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方志敏为省委党校确定了办学宗旨:“培养和造就各级领导骨干,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领导艺术,以适应革命战争形势不断发展的需要。”信江军事政治学校校舍的一面墙上写着这样的标语:“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提高我们的政治水平!努力学习军事技术,把自己造就成红色的指挥员!”军校政治课占全部课时的30%,方志敏、邵式平、黄道、唐在刚等领导人经常来校给学员们上政治课。

  劳动小学教员注意抓阶级教育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培养学生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

  为了粉碎敌人“围剿”,巩固和开辟新的根据地,急需大批政工、军事、经济、文教等各方面的优秀干部。当时的干部除少量来自白区的革命知识分子外,都是从基层群众中提拔起来的,县区级以下的干部几乎全部是从本地工农中培养的。由于战争环境下同党中央联系困难,中央文件不容易看到,缺乏理论读物,加上党员文化程度低等原因,苏区党员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不高,不少干部的组织能力与管理水平也很低。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党和政府克服了各种困难,办起一批干部学校。方志敏亲自兼任省委党校校长及政治教员。在很短的时间内,这些学校培育出一批又一批根据地建设急需的人才。当时,开展群众性扫盲运动也刻不容缓。由于历史的原因,赣东北地区经济落后,文盲众多,苏维埃政权建立后,若是群众仍不能读报,看不懂传单、布告,很多实际工作就难以开展。苏维埃政府把扫盲识字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来抓,15岁以上不识字或识字不满1000者,一律要参加扫盲。扫盲运动如同一股春风,吹遍了赣东北的山山岭岭,劳动小学如同雨后的春笋,遍及每一个自然村,适龄儿童全部都入了学。

  理论联系实际,教育与劳动相结合,这是赣东北苏区教育的一个鲜明特点,也是它与旧教育的根本不同点之一。各类学校都注重培养学生用所学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军校学生和师范学生毕业之前,都要参加实战训练和教学实习;小学注重配合党的各项中心任务,结合思想教育,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进行慰劳红军、检查卫生、宣传演唱等活动。教师结合国语课教学,组织学生给红军写信,既是慰问红军,又练习了写作。农忙时节,各类学校都组织学生协助抢种、抢收。

  在根据地财政经济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党和苏维埃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政策,保证了教育方针得以顺利实施。赣东北苏区教育事业能在短时期内得到迅速发展,一个重要原因是走群众路线,勤俭办学。很多学校都是白手起家,入学的第一课就是动手建校舍,教学用品也大都是师生自己制作的。小学建设采取公办和民办两条腿走路方针。偏僻山村的小学推行“民办公助”,许多村的小学因陋就简,将土地庙或祠堂当教室,用抹了锅黑的门板当黑板,学生用石板石笔写字。实践表明,在当时的条件下,这种“民办公助”是普及农村教育的切实可行的方法。

  赣东北一直处于“围剿”与反“围剿”的战争环境中,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政治方向的一致性与办学形式的灵活多样性成为苏区教育的又一个特点。当时不具备搞正规学制条件,干校、军校实际上都是速成性质的学校。各校结合自己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贯彻少而精原则,并随着形势的变化,带有很大的伸缩性。各类学校采用的教材力求内容丰富,联系实际,通俗易懂。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领导同志抽空亲自编写教材。在苏区出版印刷业受到特殊的重视。1930年信江特区苏维埃政府总务处设立了铅印局,负责承印小学课本和工农读物。印刷设备是红军打景德镇时缴获的,纸张和油墨起初要从白区采购,工人经反复试验,终于制造出印刷纸和油墨。印刷材料自给后,书籍印刷量大增,为普及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

  苏维埃政府重视师资培养,注意团结知识分子为教育事业服务。省文化部不断吸收知识分子充实师资队伍。军校的军事教员大多是解放过来或起义投诚的国民党军官,学校党组织抓紧对他们的思想改造。这种改造不是粗暴的批判斗争,而是启发式的,循循善诱的。许多小学聘请了旧时私塾先生当教员。各类学校的教师绝大多数都认真负责,并能发扬民主。比如干校的教师上政治课时不是简单地说教,而是先了解学员中存在的疑问,加以分析,在讲课中有的放矢,课后组织大家讨论。小学教师认真备课、批阅作业、进行家访,并能言传身教,和学生一起劳动、参加社会活动,他们通常还兼任村里夜校、识字班的先生。在苏区,教师极受尊敬,他们的生活待遇和党政干部一样。小学教师来自外乡的都吃派饭,家里分得的田由村苏派人代耕。每月政府还给教师发津贴。有的县区定期实行教员资格的检定,不合格的予以免职。

  小结

  赣东北苏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除了国民党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革命队伍内部也有某些忽视教育工作的思想倾向。有的同志对教育的重大意义认识不足,甚至主张只要斗争,不要文化教育;还有人错误地认为教育建设是革命成功以后的事,视教育为和平建设事业。党和政府与这些错误的思想倾向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引导教育事业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1934年1月,毛泽东在“二苏大会”上,对方志敏领导的赣东北苏区给予很高的评价,说他们“有很好的创造”,“是模范工作者”。这自然也包含了对赣东北苏区教育事业的赞誉。

  今天,对赣东北苏区人民教育事业所创造的经验及其在革命斗争中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加以探讨,有助于我们认识和总结社会主义教育的规律。为了振兴中华,实现四化,必须大力发扬我党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当年,赣东北苏区党和人民在发展教育事业过程中艰苦创业,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和基础课教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发挥群众积极性,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等等,对于加快发展今天的教育事业,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附言

  1976至1977年间,我曾借调乐平县委宣传部土地革命斗争史采写组工作。通过采访,对方志敏领导下的赣东北苏区的各条战线(包括苏区教育事业)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先后采访了100多位老同志,积累了不少资料。像方志纯、胡德兰、倪南山、马长炎等老同志都向我们介绍过当时苏区教育的状况。我觉得这是有一定价值的史料,花了工夫加以研究整理,写成这篇小稿,请编辑老师指正。

  (此文发表在《上饶师专学报》1986年02期)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