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六十三章 方志敏对创建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贡献

  杨华履

  赣东北革命根据地是1927年8月至1935年1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革命知识分子,率领赣东北广大党员、红军战士和工农群众,经过艰苦奋战、流血牺牲创建的。这里仅就方志敏同志创建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思想和实践谈点粗浅的认识。

  (一)

  赣东北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斗争历史最长的根据地之一,作为中央根据地的坚强一翼,在建党、建军、建政等方面积累了极为宝贵的经验,丰富了我党关于民主革命的理论,对中国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

  1927年4月蒋介石和7月汪精卫相继背叛孙中山决定的国共合作政策和反帝反封建的纲领,加之陈独秀推行投降主义路线,使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惨遭失败,革命面临着向何处去的危难关头。这时,方志敏被“礼送”出南昌,到吉安一带领导减租运动,虽然暂时与党失去了联系,但他“毫无悲观失望的情绪”,坚信失败是暂时的,中国革命的复兴必然要很快到来,并认真联系中国革命和自己领导省农协工作的实际,分析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认识到要使革命成功,必须到农村去,“从下层群众做起”,加强党的建设,发展农民武装,建立农民政权。方志敏的这一战略思想,与党的八七会议精神是一致的。

  这年8月底,方志敏、邵式平、黄道先后由吉安、南昌返回家乡,开展新的革命斗争,因为家乡是他们大革命时期从事革命实践的地方。大革命失败后,农民运动虽然转入低潮,但这里仍保存了一批党、团员和革命骨干,群众思想觉悟高,有思想和组织基础,革命形势依然存在。同时,赣东北地处闽、浙、皖、赣边界,怀玉山、武夷山、黄山山脉连绵起伏,地势险要,有回旋余地,敌人力量比较薄弱。不久,通过深入群众,秘密串联,把潜伏在各地坚持斗争的同志找拢,7天之内,恢复和建立了20多个党支部和农民革命团。方志敏两次冒险赴鄱阳找胡烈要到了10条枪,在鄱阳见到了省委特派员刘士奇,带回了中央八七会议精神,进一步坚定他武装反抗国民党的信心。10月下旬,弋阳九区农民革命团组织3000多革命群众攻打烈桥。12月10日,横峰楼底蓝家农民革命团亮出了武装暴动的红旗,手持武器,打土豪、分田地、烧毁借据契约,几天之内,暴动区域扩大到弋阳北乡、横峰大部分地方,上下百余里,参加群众达五六万人之多。正如方志敏自己所说:“横峰像一个革命的火药箱,我毫不讳言的,我是燃线人,我走进横峰,把这火药箱的线点燃着,火药爆炸了--革命的暴动很快就爆发起来了。”

  弋阳暴动胜利后,暴动队伍向四周出击,创建了以磨盘山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以“进攻的巩固,巩固的发展”波浪式地向前发展,由弋横而信江流域,由信江流域而赣东北,由赣东北而闽浙皖赣,范围所及达52县,其中自下而上、层层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的有37个县,拥有100多万人口;游击人口2000多万。纵横数百里。对中国革命的进程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方志敏为开辟赣东北革命根据地,艰苦奋斗了7年5个月。他在《赣东北苏维埃创立的历史》序言中写道:“我是中国苏维埃运动中的一分子,在开展和巩固赣东北苏区的战斗中,在进行苏维埃的建设中,我都用尽我所有的力量去做的。”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对方志敏和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赞扬。

  (二)

  方志敏历任赣东北党的县委书记、特委书记、省委书记。他极为重视党的建设。先建党,尔后开展群众运动、组织革命力量、建立根据地,这是他的基本指导思想。大革命失败后,方志敏返回家乡,首先是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建立坚强的领导核心。1928年方胜峰会议上,方志敏还提出“派遣大批同志秘密在反动军队中工作”的主张,并经常开办白区工作训练班,挑选强有力的干部,到敌军和白区去做瓦解敌军和建党、开辟新苏区工作。方志敏以根据地为核心,积极开展白区建党工作,通过党的建设的发展,组织革命力量,扩大根据地。这是赣东北根据地建设的一个重要特点。随着弋横暴动的胜利,党的组织得到迅速发展,1930年党员7500人,1931年发展到12000多人。不仅苏区建立了区委、县委和省委,而且根据地周围的游击区和白区,也都成立了党的秘密组织。

  在党组织建设中,方志敏非常重视思想建设,用马列主义理论武装党员。在当时战争环境下,根据地和中央的联系是极为困难的,中央的许多重要文件和书报都很难看得到,“我们接到中央的一本书,就等于拾得一件稀有的珍宝一样,争相传阅”。为了独立地担负起党的思想建设的重大任务,方志敏和根据地的党组织根据马列主义建党学说和根据地斗争的实际,编写了党员二十二条,为党的思想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同时注意把上级党委的指示、文件,根据地党组织作出的重要决议,每个时期党的中心任务也都列为党员教育的重要内容。各级党组织都建立了严格的党的生活制度、学习制度,并规定每半月逐级报告一次政治理论学习讨论情况,以提高广大党员的思想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增强党的战斗力。根据地党组织还办有干部训练班、党校、卢森堡训练团等,培养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方志敏经常给学员讲课,有时一天讲12个小时。其实,重视党的骨干队伍的建设,是方志敏一贯的指导思想。后来,方志敏在《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中回忆说:“赣东北的党,是经过极端的艰苦斗争的锻炼的。不但是领导同志,就是一般入党较久的党员,革命意志,也多是坚定而不动摇的。”方志敏在党的建设上的重要建树,不仅为赣东北根据地培训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党员和干部,而且在实践上、理论上丰富了马列主义的建党学说,至今仍不失为我们党的宝贵财富。

  (三)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方志敏把武装建设和武装斗争,作为根据地斗争的基本形式和中心任务,提出了建设铁的红军的思想原则和整军运动,创建了正规红军、地方红军和群众武装相结合的人民武装体系,保卫和发展了根据地。

  方志敏武装斗争的思想产生比较早。1925年他在乡间从事革命活动时,创办的《寸铁》旬刊,就表现了他武装斗争思想的萌芽;1926年领导漆工暴动,是他从事武装斗争的最初实践。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他被朱培德“礼送”出南昌,使他进一步认识到武装斗争的重要,深有感触地说,如果“中央指示要组织军队,那江西八十一县,每县组织一营农民自卫军,是很不难的;有了八十一营农民自卫军,朱培德欢送我们出境,请我们滚蛋,我们倒要先欢送他,叫声‘朱先生,请!你滚蛋!’了”。1928年弋横暴动队伍会攻葛源失利,方志敏总结教训的第一条就是因为“当时我们还没有建立起红军。我们虽有二三十支枪,都还是分散的,没有组织队伍,根本没有什么战斗力。没有红军,是可以组织和爆发一个群众的暴动;但是在暴动之后,不积极去建立坚强能战的红军,无论如何,暴动是不能长久支持下去”。他决心在群众武装的基础上,建立起一支正规红军。此后,便在农民革命团中,挑选了20多名积极分子,组成了一支脱产的游击队,经过反“围剿”斗争,游击队逐步扩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二军第二师第十四团一营一连、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第二师第十四团,江西红军独立团、独立师,到1930年7月在乐平界首村正式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下辖3个团,1700余人。这年9月即发展到6000余人。后来曾发展到3万人,为增强战斗力,缩编为4000余人的3个主力团。1933年1月,红十军奉命调中央苏区参加第四次反“围剿”后,赣东北党又在赤警师的基础上,成立了新十军,直至与红七军团合编组成红十军团北上抗日。同时,地方武装和群众武装也逐步形成系统,省有赤警师,县有营团,区有大队,县、区、乡、村层层建立了赤卫队和少先队等群众武装组织。在武装建设中,根据地的党和方志敏规定了这样的建军和作战原则:红军是党和苏维埃领导下的工农武装,必须成为一支完全为人民战斗的革命军队,红军的任务除了打仗、保卫和扩大苏区之外,还要进行群众工作,帮助地方发展党的组织,建立政权和地方武装;在红军中建立各级党、团组织,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设立政治委员,建立政治工作制度;

  军内建立民主制度,官兵一律平等,竭力改善战斗员的生活,坚决废除军阀残余;建立红军铁的纪律;作战以游击战为主,实行“出敌不意,攻敌不备,声东击西,避实击虚”和“集中兵力,争取主动,打不打操之于我,扎口子,打埋伏,打小仗,吃补药,吃得下就吃,吃不下就跑”的作战原则。使红军成为一支前所未有的完全新型的人民军队。把上述原则付诸实践的突出范例,是信江军政学校的创办和芳家墩、葛源整军运动。1929年10月25日,方志敏在弋阳吴家墩亲自创办了信江军政学校,并兼任政委,按照红军的建军和作战原则训练干部。以后这所学校逐渐完善正规,并先后改名为彭杨军政学校和红军大学第五分校,一直办到1934年新十军离开苏区北上抗日为止,培养了大批优秀指战员。1930年3月,方志敏同志兼任信江军事委员会主席,这时红军独立团发展比较快,但多数来自农民,他们虽然政治上纯洁、斗争坚决、作战勇敢,但军纪不严、自由散漫,政治、军事技术训练不够,还有部分由白军哗变过来的,有的带来了军阀作风和流氓习气,为了克服红军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提高部队的战斗力,方志敏及时开展了历史上有名的芳家墩整军运动。他深入部队了解情况,制订整训步骤和方法,亲自“上课”。经过一个短期整训,部队中的问题得到克服,战斗力加强了,在以后的外围出击中,连克上饶、河口、弋阳、余江、乐平、德兴、景德镇、翻阳、秋河、彭泽等城镇,尤其是夺取景德镇后,军纪严明。1931年3月,方志敏代理红十军政委时,又开展了葛源整军运动,使红军向革命化、正规化迈进。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取得了反“围剿”斗争的一次又一次胜利。1934年2月,闽浙赣省委机关刊物《突击》第七期上发表了方志敏关于《建设我们铁的红军》一文,创造性地提出了加强红军建设的六大措施,集中阐述了他的建军思想,总结了赣东北根据地建设红军的经验,丰富了毛泽东建军思想。方志敏的建军思想,不仅对当年赣东北的红军建设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且对今天部队建设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

  1927年10月广东陆海丰起义和12月广州起义,建立苏维埃政府的消息传到了赣东北后,根据地开始了苏维埃革命的新阶段,方志敏认定苏维埃政府“是世界上最高的德谟克西的政府,也是最得群众的拥护和爱戴的强有力的政府”。1928年夏,弋阳、横峰先后成立了苏维埃政府,以后逐渐影响和扩大到信江流域的8个县。1929年10月,信江苏维埃政府成立。进而发展到赣东北特区苏维埃、赣东北省苏维埃、闽浙赣省苏维埃,至1934年北上抗日,其间,方志敏一直担任苏维埃政府主席工作。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创建苏维埃政权,是一项全新的伟大事业。方志敏以极大的热诚和努力投入到苏维埃各项建设中去,进行了许多创造性的工作。

  开展土地革命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也是苏维埃政权的首要任务。方志敏认为“土地问题没有迅速解决,田没有着手去分配,就不能巩固群众坚持斗争的决心”。他根据中央《土地政纲》的要求,结合赣东北的实情,先后制定了《施政大纲》《临时土地分配法》和《土地临时使用法》,领导广大农民深入开展土地革命。根据地扩大到那里,土地改革就完成到那里。农民获得土地以后,苏维埃政府每年农事季节,都要颁发“生产动员令”,发放农业贷款,组织和帮助农民兴修水利,开展生产互助,鼓励开荒,奖励劳动模范等。这样就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热情,1933年与1932年比较,赣东北根据地的农业生产增长百分之二十,超过了中央苏区农业增长的速度。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苏区还创办了规模不等的燃料、钢铁、军工、机械、纺织、农副产品加工等厂矿,发展了当地十分缺乏的造纸、制糖、制盐等工业生产。统一了财政收支,创办了苏区银行,发展了国营经济和合作社经济,活跃了内外贸易。根据地还创办了《红色东北》《工农报》《前线》《青年实话》等十几种报刊,建立了红色剧团、画室和乡村俱乐部,办有党校、军校、列宁师范学校和遍布城乡的劳动小学、识字班、文化补习班、夜校,卫生、体育事业也日益兴盛。苏区经济事业的迅速发展,保障了战争的给养,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在全国产生了重大的政治影响。

  在苏维埃政府工作中,方志敏亲自编写了《苏维埃与群众问答》和《各级苏维埃工作条例》,建立了切合实际的规章制度。例如“巡视制度”,规定各级苏维埃要以三分之二的人经常出去巡视,三分之一的人留在机关负责全部工作,使新的政权机关得以摆脱官僚主义的恶习。方志敏虽然身居要职,但毫无私心,生活艰苦朴素,工作勤勤恳恳,以自己的模范行动教育和影响苏维埃工作人员。苏维埃政权赢得了工农群众的真诚拥护和全力支持。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授予方志敏红旗勋章一枚;1934年1月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毛泽东称赞赣东北是“苏维埃模范省”,并派出中央苏区代表团和红军代表团来赣东北根据地参观。方志敏鼓励和号召赣东北人民:“苏维埃模范省这是一个难得的荣誉,赣东北的同志们,要努力工作,保持这个可宝贵的荣誉呵!”

  赣东北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不仅面临强敌的“围剿”,而且连遭党内“左”、右倾错误的干扰和破坏,尤其是立三、王明两次“左”倾错误的破坏,几乎使赣东北根据地濒临夭折。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在这种极其复杂的情况下,坚持原则立场和革命气节,力挽狂澜,进行了坚决的抵制和斗争。

  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学习和研究方志敏对创建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光辉思想和革命实践,对于我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贯彻落实党的十二大精神,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具有深远的意义。

  (此文发表在《上饶师专学报》1983年03期)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