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的两次逮捕令,成了二十六路军起义的导火索。特支与赵博生商定,为确保起义成功,决定派袁汉澄、郭如岳去苏区中央局汇报起义工作并寻求红军的直接支援。
12月6日,袁星夜赶赴瑞金。袁把二十六路军的情况及暴动计划向红军总司令朱德和毛泽东做了汇报。朱、毛对暴动给予了全力支持。朱总司令主持召开了军委会议,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和左权、刘伯坚、李富春,及总参谋长叶剑英参加了会议。会上决定暴动时间定为12月13日夜12时,由季、董、赵互推领导人,暴动后部队编为红军第十六军,并派王稼祥、刘伯坚、左权携带电台到固村协同领导起义。袁赶回宁都,向特支汇报了中革军委的决定。
郭如岳是董振堂的代表。原来董、季、赵、黄商定联合起义后,从特支得知刘伯坚在苏区,便决定向他们所信任的刘部长写一封信,表达自己与红军联合的愿望,也想借此试探红军态度。郭携带联名信比袁汉澄晚一天到瑞金。是日,刘伯坚接见了郭,并代表中革军委及以个人名义写了回信,对四人的义举表示予“以十万分热烈诚恳的敬礼……”郭回到宁都后把刘的回信给了董振堂。恰巧赵博生也来找董、季、黄,转达中革军委决定,于是大家以散步为名,在城南的一座小山上召开了秘密会议。董拿出刘伯坚的复信给季、黄、赵看,诚恳的回信让大家激动不已。会上,赵传达了中革军委的决定并共推季为起义的领导人。这时行营给二十六路军的2万套冬衣、11月份的薪金和经费已运到广昌,如13日起义,这些冬衣和薪饷就无法得到,因此,季提出把暴动推迟到14日举行,同时对十六军番号也有异议,想亲自去找刘伯坚直接商谈。赵深感此事关系重大,提议再次联名写信给刘伯坚,征求刘的意见。季、董表示同意。
赵博生及时向特支反映了这一情况。特支认为这是重大变更,必须向中革军委报告。于是决定兵分两路:一路由七十四旅副官李达赶往广昌,催促骡马大队将冬衣和薪饷早点运回宁都;一路由七十四旅代表卢寿椿、特支代表袁汉澄去苏区,请示中革军委和刘伯坚。
袁汉澄于10日到达固村彭湃县苏政府,见到了负责联络指挥起义的王稼祥、刘伯坚、左权。袁把急赴苏区的原因说了,三人立即报告了中革军委。军委很快做了答复:同意将暴动时间推迟一天,起义部队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下辖3个军。并送来毛泽东、朱德共同签署的委任状:季振同任红五军团总指挥,董振堂任副总指挥兼第十三军军长,赵博生任军团参谋长兼第十四军军长,黄中岳任第十五军军长。
卢寿椿于11日到固村,把联名信交给了刘伯坚。刘认真阅看了信,针对信中提出的问题,代表中革军委在回信中做了满意答复,坚定了季起义的决心。
12日,浩浩荡荡的运输大队终于到达宁都县城。棉衣和薪饷下发到全军官兵手中。
13日,特支在七十三旅旅部召开了有赵博生、董振堂、李青云等参加的暴动行动会议,对起义分工作了详细部署。决定14日晚上由赵设“进剿宴”,伺机把赴宴反动军官一网打尽,率全军起义。
14日下午5时,行动开始,起义部队刀出鞘、弹上膛。七十三旅学兵连派人控制了二十五师师部电台,七十四旅派人控制了二十七师师部电台,刘向三带人解决了特务台,郭如岳带学兵连一部控制了总指挥部电台,李青云率学兵连一部控制了部队撤退之城东大街与小东门,刘振亚率特务排控制了抵达苏区的交通线,袁汉澄、王振铎、杨履元组织特务队破坏电话线并负责检查巡逻,七十四旅二团团副吴子罕率部控制了所有城门通道,七十四旅一团三营严图阁营长率部接管了总指挥部的警戒任务,孙步霞领执法队控制了宴会厅。
起义总指挥部“耶稣堂”是一幢两层拱门的“欧式”建筑,小巧玲珑,里面灯火通明。这时,旅、团长们带着护兵,纷纷前来参加总部的“进剿宴”。旅、团长被赵博生迎上了楼,护兵安排在楼下用餐。
楼上大会议室,旅、团长们正互敬着酒开怀畅饮着,宴会厅里烟雾缭绕。赵博生见时机已到,刷地拉开了墙上的地图,只见凡是被日寇侵占的地方,都用红笔醒目地标了出来,一个个粗大的黑箭头直逼关内,昭然若揭着日本灭我中华的狼子野心。一看见这张图,旅、团长们的酒全醒了,都意识到了这场“宴会”不寻常。赵指着地图简洁明了地讲述了当前中国的形势,指出中华民族已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赵激昂地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作为中国军人,我们本应共赴国难,打击侵略者,现在却在这里打内战,打抗日的红军,而且将我军拖入了死亡的陷阱,为了摆脱灭亡的命运,北上抗日,现在,我宣布全军起义参加红军。”赵庄严的宣告震动了全场。大家都惊呆了,场上死一般寂静。这时,九连的焦连长带了20多个战士向楼上冲来,一个战士由于过分紧张,不小心让手中的冲锋枪走了火,一梭子弹“哗啦”一下飞向了天空。“哪里打枪?哪里打枪?”宴会厅乱成一团……二十七师的团长李锦亭、王天顺仗着自己年轻力壮,腿脚灵便,迅速冲出门从楼上走廊跳下院子中,被警卫的士兵捉住。楼上反对起义的旅、团长们被九连战士控制住了,缴下他们的图章,以其名义下令其所辖部队在指定的时间、地点集结待命。楼下,七十四旅一团副官柴登榜,率特务排战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护兵缴了枪。
一切进展顺利,唯有狡猾的二十五师师长兼七十五旅长李松崑没来赴宴,成了漏网之鱼。负责解决二十五师师部的七十四旅一团一营营长卢寿椿,带着队伍奔袭该师驻地苏家祠,100多名卫兵见大势已去缴械投降。
此时,孙步霞举起信号枪,“砰--砰--砰”,三颗信号弹划破了沉寂的古城夜空,全城各部行动开始了,赵博生挥笔写下了“解放”二字作为口令。
这次起义,除了驻在宁都城北40里的石上的一个团被李松崑带走外,二十六路军的2个师直6个旅直11个团,共17000余人,携带20000多件武器全部参加了起义。
旭日东升,朝霞万丈。起义部队迎着初升的太阳向苏区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