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1月8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副总指挥赵博生,在率军参加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的黄狮渡战役中,不幸牺牲。为了纪念赵博生的英勇善战和领导二十六路军光荣起义的丰功伟绩,1月13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决定,将宁都县改称博生县,县委、县苏维埃机关驻县城谌家祠。如今,宁都县城还有一条街道叫博生路,成为永久的纪念。
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胜利后,苏维埃区域得到了扩展和巩固,中央苏区步入鼎盛时期。为了全面发展中央苏区的各项建设事业,尽快加强苏区经济实力,随时迎击国民党可能发动更大规模的反革命军事“围剿”,按照一般从小不从大,贴近群众、便于革命的原则,中央苏区调整了政区划分。政区层级有省、县、区、乡(市)四级,政区命名的方式有沿用旧名、组合地名、方位地名、人名地名和寓意地名5种情况。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后不久,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便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划分行政区域暂行条例》,决定“重新划分乡区县的范围”。1933年7月22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又召开了第46次人民委员会议,通过了《关于划小行政区域的决定》,强调苏维埃政府“须尽量接近群众,为群众谋一切利益。因此,不论乡、区、县、省,区域都不应过大”。决定在中央苏区增设洛口、长胜、龙冈、杨殷、赤水、彭湃、西江、门岭等县。根据这一精神,中共江西省委、省苏维埃政府决定将原博生县划分为博生、洛口、长胜三县。
分设后的三县行政区域为:博生县管辖城市区(含4个郊区)、梅江区含9个乡、流南区5个乡、安福区8个乡、湖背区6个乡、湛田区9个乡、会同区8个乡、固厚区11个乡、志墅区11个乡、青塘区7个乡、江口区7个乡(由兴国划入),共11个区81个乡,4个郊区。洛口县管辖前山区6个乡(由广昌划入)、洛口区6个乡、肖田区9个乡(原名吴村区,由宜黄县划归)、南团区11个乡(由宜黄县划归)、小布区11个乡、黄陂区11个乡、蔡江区9个乡、小源区9个乡、池布区含7个乡,共9个区79个乡。长胜县管辖长胜区9个乡、田头区11个乡、黄石区9个乡、戴坊区5个乡、固村区11个乡、瑞林区10个乡(由瑞金县划入)、铲田区6个乡(由瑞金县划入)、渡头区6个乡(由瑞金县划入)、葛藤区5个乡,共9个区72个乡。
7月底,博生县委、县苏维埃政府在省委、省苏维埃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开始分设新县。在县城召开了县委扩大会议,研究了所辖区域、各部门机构设置、领导组成人员,确定县委机关驻县城耶稣堂、县苏维埃政府机关驻县城太公庙,决定8月上旬召开全县苏维埃工农兵代表大会等事项。
同时,中共江西省委、省苏维埃政府指派江西军区政治部动员部副部长赖世雄、原博生县苏维埃政府副主席李显富前往洛口筹备建立洛口县。经过紧张工作,确定县委、县苏维埃政府机关设驻洛口麻田,划定该县所辖行政区域,决定8月上旬召开全县党的代表大会和苏维埃工农兵代表大会,宣布正式建立洛口县。1934年2月,县委、县苏机关迁东山坝小源。
同月底,朱开铨、洪名贵受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及中共江西省委、省苏维埃政府的指派,到达长胜地区筹备建立长胜县。经朱开铨、洪名贵、刘烈珠、谢荣燕等紧张工作,确定县委、县苏维埃政府机关设驻长胜马齐角,并决定8月上旬,召开全县党的代表大会和苏维埃工农兵代表大会,宣布正式成立长胜县。不久,县委机关迁驻黄石屋背窝、县苏机关迁驻黄石高陂堂。1934年5月改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成为中央政府4个直属县之一。据长胜县苏维埃政府首任主席朱开铨1991年回忆:长胜县有“人口十一万,面积相当于现在的江西石城县这么大。”“七月上旬的一个下午,毛主席把我叫到他在沙洲坝的办公室里,给我布置具体任务,要我到长胜县之后,抓紧发动群众,抓紧发展生产,要重视经济建设,支援革命战争。毛主席还要当时的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主席曾山同志带我去那里,并要他在长胜县主持召开第一次全县工农兵代表大会,待会议结束后再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