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附录二 周颠仙及竹林寺祭祀

  诗词以下收录的诗词均摘自郑翔主编:《庐山历代诗词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1.《登天池寺歌》(明李梦阳)

  庐山绝顶天池寺,铁瓦为堂白石柱。

  传言周颠劳圣祖,天眼尊者同颠住。

  险绝下阚无底壑,屈曲穿缘惟一路。

  顷属秋晴强攀陟,俯之四海生云雾。

  岷峨累垂西向我,杳杳长江但东注。

  君不见,寺东崖石镌竹林,宆碑御制山之岑,周颠胡不留至今。

  周颠胡不留至今,虎啼日暮愁人心。

  2.《御制庐山周颠碑歌》(明李梦阳)

  庐山绝顶白鹿台,上有御制周颠碑。

  石龟下蹲高结螭,天葩震烈云汉回。

  文古两汉仍过之,忆昔草昧龙虎斗。

  黄旗紫盖颠能知,颠也似真还似痴。

  帝非感悟宁用兹,百年势移功渐泯。

  碑亭毁裂将及碑,诃持白昼鬼神泣。

  光耀天阴雷电随,先朝虽允僧奏剳。

  修葺其如归有司,有司有司颠莫疑,试看碑文碑后诗。

  3.《竹林寺》(邵经济)

  颠仙,赤脚僧,天眼师,徐道人会集之地,今存其石,故云。

  圣祖开基产异人,周颠赤脚总诚臣。

  四仙羽化元非偶,一统箍来自有真。

  玉检竹林千古寺,金函铁塔百年身。

  丰碑表识殊恩宠,仰止风前拜后尘。

  4.《访仙亭》(钱仝)

  竹林无处访仙居,寥廓西风想步虚。

  百尺丹崖悬断石,游踪应是未曾除。

  5.《竹林寺》(钱仝)

  既上飞仙台,还寻竹林寺。小憩洞岩前,逢僧漫留偈。

  6.《访仙亭感赋一首》(杨本仁)

  竹林冷落白云隗,曾枉高皇首重回。

  双阙千年却向北,九江一带还西来。

  鄱湖战胜真人隐,温石药成王气培。

  不是微言当圣帝,宸碑那得倚天开。

  7.《御碑亭小立》(杨本仁):

  倚天石阁覆奎章,指点江山语笑长。

  忽有紫烟生眼底,令人却忆董东庄。

  8.《庐山行》(张时彻)

  昔闻周颠仙,怪语惊圣神,天眼尊者知其尊。

  赤脚小僧会传语,奎章灿烂垂星辰。

  9.《御碑亭》(何迁)

  石室犹堪到,神仙不可求。天风吹酒盏,更作采真游。

  10.《天池寺》(樊鹏)

  颠仙丹成献明主,半留天池人莫取。

  出岫常为一片云,有时解作千峰雨。

  11.《白鹿台上有高皇御制周颠碑》(范钦)

  地处匡庐胜,仙传神母齐。高皇劳宠异,此日共攀跻。

  虎战康山北,龙游泗水西。遗灵何处问,萧槭乱猿啼。

  12.《聚仙亭》(徐良傅)

  四仙如聚尘,中有徐道人。偶尔遇前识,安知非后身。

  13.《游庐山和钱樾桥先生十一首》(李万实)

  万仞孤亭依碧天,空山风雨自年年。

  觉来篷岛终归尽,漫道人间聚四仙。

  竹林古寺颠仙居,仙去林空寺影虚。

  独有山前奇石在,旧游踪迹未应除。

  14.《访仙亭》(李万实)

  亭在竹林寺前,桥公感颠仙事立此。

  浮游八表驾轻鸿,弱水虹桥路可通。

  莫道竹林无处觅,使君元自有仙风。

  15.《升仙台恭读御制颠仙碑二首》(李万实)

  苍台留胜地,白石立层霄。古作追先代,雄词出圣朝。

  云章明日月,丽藻焕璚瑶。挥洒还如昨,新亭见帝尧。

  怪语惊天地,前知动帝忱。更输医国手,已遂太平心。

  胜刹开真境,穹碑映竹林。名山藏琬琰,云物护阴森。

  16.《颠仙歌赠吴立之》(李万实)

  又不见匡庐山下周颠人,太平怪语惊圣神。

  雄谈扪虱二三斗,烧酒一石微沾唇。

  草衣木食卧竹影,天眼尊者情最亲。

  即今遗事尚历历,穹碑照耀高嶙峋。

  17.《庐山御碑亭二首》(陈嘉谟)

  青莲万朵白云低,云里仙人望不迷。

  千载鼎湖弓剑在,雨花台畔竹林西。

  千佛阁前佛手垂,天泉长满境心池。

  钟鸣雨暗孤峰冷,应是风云护御碑。

  18.《宿天池寺》(李先芳)

  石榜孤悬古竹林,洞箫忽下群仙驭。

  遂有周颠骑白龙,拍肩并驾九奇峰。

  天眼尊者持丹药,赤脚高僧献紫筇。

  19.《庐山读御制周颠仙碑》(李先芳)

  松风度岩壑,石濑泻天池。水月悬双境,云鬟叠九奇。

  问偈闲龙藏,游仙读御碑。却望九江上,盈盈一水微。

  20.《御碑亭》(王宗沐)

  虚空忽见四仙身,鹤驾鸾骖布地金。

  一自丹砂回圣眷,奎光夜夜照禅林。

  21.《访仙亭》(王宗沐)

  仙踪草昧聊行俗,一到金陵返山麓。

  竹林无寺空有名,独结茅亭当华屋。

  22.《竹林寺》(王宗沐)

  周颠仙所居。山志谓“有影无形竹林寺”。

  天地重开日再中,颠仙何事识重瞳。

  石岩久隐无形寺,江水犹生有胆风。

  谷口斜阳翻紫翠,霜余乱树维青红。

  酒阑欲问当年事,百尺穹碑在半空。

  23.《访仙亭》(孙应鳌)

  访仙亭畔野云深,幻迹曾传古竹林。

  灵岳御碑常照耀,只园宝树只萧森。

  寻岩忽动栖岩兴,住世其如出世心。

  兀坐观空移晚日,独怜山水似知音。

  24.《庐山放歌》(王世贞)

  匡续先生几千载,周颠仙人安在哉。

  闻声便唤竹林寺,见影顿筑文殊台。

  浮云四起忽无地,举足步步愁莓苔。

  吴越应从下方出,岷峨别向西天开。

  拟呼圣灯照迷去,更借铁船凌汉回。

  山僧一笑挽我袖,何如且住倾三杯。

  25.《竹林寺》(骆问礼)

  岩端空有题,岩际原无寺。变幻出清珉,神奇佐明世。

  云雨楚台荒,瑶池汉何事。三读御碑文,悠然起遐思。

  26.《四仙亭》(张程)

  汉代尊黄绮,天朝集四仙。陈诗占凤历,纪异仰鸿篇。

  鹤唳凌霜树,猿听滴露泉。竹林不可见,何处问真诠。

  27.《周颠仙碑》(邹元标)

  闻说颠仙幻化奇,至今踪迹使人疑。

  怪来昨夜霞光迥,夹道丰隆有御碑。

  28.《庐山游佛手岩下寻竹林寺》(陈昂)

  佛手方相对,云开翠壁深。亭疑鞭石就,寺似凿空临。

  一滴鸣球磬,孤筇问竹林。何须风雨里,闻呗始能寻。

  29.《游佛手岩至访仙亭讲经台云雾大作欲至五老峰不果途中占三绝句》(汤宾尹)

  垂垂佛手放新绵,接引人登第几天。

  大地山河都一抹,就中来往似周颠。

  30.《聚仙亭》(吴运嘉)

  春烟散尽暮山紫,野花百合香风起。

  一回片月下楼西,仙人夜渡吴江水。

  31.《御碑亭》(释如愚)

  可笑周颠仙,无端干圣祖。时以天平言,病以丹药愈。

  火蒸并水溺,惩治略无苦。本是一家人,元非两肠肚。

  辟彼通情妓,最爱而反侮。亦如极娇儿,有时赖父母。

  箫管无定曲,随奏和律吕。戏场有奇扮,中心非去取。

  见闻生惊骇,举世皆聋瞽。忽值看破人,一笑超今古。

  方知圣贤心,得失同寒暑。千载御碑前,使我泪如雨。

  32.《御碑亭》(文德翼)

  圣藻留云表,仙踪近日华。瑶池周自诞,岱谷汉徒夸。

  来往终乘鹿,朝昏尚集鸦。临风染泪处,竹林又谁家。

  33.《题御碑亭》(清阎尔梅)

  文与诗皆太祖亲制,赠周颠仙、天眼尊者、赤脚仙人、徐羽客四人。

  悬崖绝路影堪疑,白鹿仙踪定是谁。

  招隐奈何成怪诞,搜神不似此支离。

  锦囊禽去栖三叠,珠岭云来接九奇。

  想象遗文还嗟赏,高皇二十六年碑。

  34.《佛手岩岩前有寺》(清张仁熙)

  孤岩盘苍翠,前对御碑亭。一径云中下,千山树里听。

  有泉当白昼,无事到青冥。近识秋风熟,柴门动不扃。

  35.《庐山诗》(清方文)

  上霄之北有天池山,其下天池寺,洪武中年所敕建也。昔周颠仙数见明太祖,言祯符事,及征伪汉,与大军具西至湖口,辞去入庐山,杳然绝踪矣。后明太祖病,有赤脚僧来送药,云天眼尊者周颠仙人所遣,服之立愈。问颠仙何在,曰在竹林寺。竹林既不可见,而其地与天池近,因饰天池寺以崇祀之,御制碑文,并赐铜钟、象鼓各一。

  高皇建人极,不乐闻诡秘。惟有周颠仙,时时与之戏。

  水火莫能杀,去来随厥意。竹林既窈冥,天池表神异。

  煌煌钟鼓灵,千祀永不坠。

  天池北有升仙台,上刻御制《周颠仙人传》,覆以亭。其东为佛手岩,有盘石突出,下临绝壑,潭色沉沉正黑。僧云此竹林寺也,有影无形,神圣所居,风雨中往往闻钟梵声。昔天眼尊者与周颠仙命赤脚僧送药,即此处也。

  竹林在何处,有影复无形。苍崖百丈余,下视青冥冥。

  圣僧于此居,颠仙亦时经。轸念人主疾,馈药至明廷。

  何以酬酢之,睿藻炳日星。

  36.《访仙亭》(清柳文彬)

  石壁停幽舃,殷勤访列仙。从龙成往事,跨鹤感当年。

  寺锁谁招隐,亭虚更集贤。有怀艰一晤,翘首白云天。

  37.《访仙亭》(清徐翀)

  一曲高歌天际行,白云深处访仙亭。

  仙人去后无消息,蓄得苍松倚。

  38.《竹林寺》(清蒋中和)

  独立孤亭问老僧,竹林几见七贤登。

  未闻堕泪生春草,犹忆歌风杂野藤。

  眼底浮云随步履,杖头幽兴乱樵簦。

  旧游漫说仙凡隔,巧妇声声泣杜陵。

  39.《聚仙亭》(清潘耒)

  颠仙莫测是何仙,天眼身居第几天。

  暂露神通惊圣主,略将言句表真诠。

  至人未肯轻忘世,散圣由来不缚禅。

  不是丰碑留御笔,尽疑灵迹属虚传。

  40.《庐山道中》(清高孝本)

  何处周颠铁笛吹,白云袅袅上天池。

  此生未必无仙分,一双芒鞋去来迟。

  41.《洪武御碑歌》(清查慎行)

  升仙台前白玉碑,柱石拏攫龙之而。

  鸿文载在御制集,初步假手词臣为。

  我来摩挲一再读,颠者踪迹大可疑。

  42.《循佛手崖观竹林寺石刻至访仙亭》(清查慎行)

  竹林疑有无,仙者迹久泯。

  43.《御碑亭》(清陈大章)

  洪武建有石碑,勒御制周颠祭文,碑阴有太祖及颠诗。

  禹篆秦碑久寂寥,宆然石碣戴金鼇。

  天垂四野云头尽,树拔千峰鹤背高。

  绝境昔年余王气,仙山终古闷灵璈。

  老僧能说前朝事,漠漠斜阳首重搔。

  竹林寺在天池南,石壁嵌空,顶中有“清虚灵台”四字,斜日影照,金色灿然,外有周颠仙书“竹林寺”三隶字,先是明太祖病,颠遣赤脚僧赉药赴金陵,服之,旋愈。太祖召问,与颠及天眼尊者,徐道人,相遇于竹林寺后,屡遣人踪迹之,竟不可得,因敕建,天池寺及御碑亭,以旌之。

  却是原无寺,奇踪果夙闻。劈开千仞石,幻出一溪云。

  斜日窥金字,丹台秘篆文。神仙原在世,无地叩灵氛。

  44.《洪武御制周颠仙碑亭》(清杜诏)

  碑亭岿然文焕然,颠仙始末今流传。

  世谓仙者胡为颠,吾谓颠者方为仙。

  有明开基三百年,告太平知几先。

  要知其说颇荒诞,匡庐深入何有焉。

  不颠不仙运神智,厥惟功高佐刘青田。

  45.《御碑亭值雨》(清叶荣)

  石屋前朝构,苍松夹道栽。偶同僧小坐,恰值雨西来。

  野阔仍余照,山空易见雷。秋崖何代树,十丈雪花间。

  46.《聚仙亭即周颠仙辈四仙弈处》(清江昱)

  岩畔孤亭出,空林蹋叶行。群仙遗胜迹,深夜有樵声。

  霜月移峰顶,松阴覆石枰。清谈应虚谷,却恐老猿惊。

  47.《竹林寺》(清江昱)

  并无屋宇,有门在,石壁传为仙人居。过者往往闻钟磬声,闻于返照,时现金书“清虚灵台”四大字。

  青苔白石常扃户,流水桃花别是春。

  一样不容生客到,朱门多少侯门人。

  48.《天池寺》(清曹龙树)

  在宋为天池院,逾锦涧桥而南下,临倾崖,宛转攀陟,行里许,辄有一亭可憩,凡九十九盘,始得至寺。庐山僧曰:此为最高。佛殿前有二池,清泉上迸不竭,故名天池。俯视大江,如金色世界,九奇峰峙其南。寺有周颠仙,从明太祖屡有异征,敕建闳阁,与竹影寺相近。竹影者,有影无形,人不能到,盖仙迹也。

  49.《竹影寺》(清吴嵩梁)

  竹影寺,在豆叶坪侧,明慧灯禅师建。

  竹影非竹林,寺在苍云顶。

  枯坐不知年,竹外山犹影。

  50.《佛手岩至罗汉洗脚池观竹林寺遗迹》(清吴嵩梁)

  寺影寻竹林,钟声出山背。仙佛信渺茫,吾心自恬退。洗脚有清池,誓将脱尘埃。

  51.《聚仙亭题壁》(清张维屏)

  仙聚几何时,仙散在何许。问仙仙不言,松花落如雨。

  52.《周仙祠,祀周颠》(清张维屏)

  元祖邱真来,明祖周颠至。从来兴王兴,每见异人异。

  53.《访仙亭故址》(清舒天香)

  涧底流云似渴鹿,壁上古松如怒龙。

  试问访仙亭畔路,青莲归去倘遗踪。

  54.《颠仙人碑亭》(清舒天香)

  随喜入林壑,蜿蜒若无路。岩穷一境现,群岚竞奔赴。

  踧踖立仗马,高峰乃徐步。俯躬瞰绝壁,斩斩欲相怖。

  倪迂技殊绝,皴染出奇趣。颠仙遁世人,宁复希宠遇。

  功臣半诛灭,乃竟不忘故。丰碑答灵贶,矗立饱霜露。

  未随明社墟,定有神呵护。

  55.《访仙亭》(清舒天香)

  岩下碧桃花满枝,长春时节列仙知。

  壶中日月明于镜,照破尘心更不疑。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