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节 永新县“两大基地”撑起工业半壁江山

  连日来,在永新县皮革产业园、铜产业园,到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工厂内机声隆隆,工地上人头攒动……近年来,永新以“环保先行、块状集群、战略合作”的工业发展理念,以绿色造势、集群壮势、外力促势,支撑起园区皮制品和铜制品“两大基地”,占据了永新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目前,两大产业园已集聚相关企业42家,两大产业累计实现产值和税收均占园区产值和税收的七成。

  永新有300多年皮革生产加工历史,有充足的牛皮资源,还有赣龙、鹃花等省内外知名品牌,培育了创欣制革、鑫阳光等皮革加工龙头企业;铜制品拥有赣粤恒兴、宏源铜业等铜加工企业“巨头”。基于此,永新县决策者们深层分析,提出了打造“全国重点铜制品生产基地”和“华东地区最大皮制品加工基地”的工作思路。永新县坚持“环保先行,错位发展”的理念,投资近2亿元,在万亩工业园建设可承载600万张蓝皮加工的皮革污水处理厂和可承载20万吨黄铜加工的电镀污水处理厂。正是在环保先行“磁力”的吸引下,福建客商投资1亿元兴建福兴皮革,香港客商投资1亿元创办永恒服装(裘皮),浙江客商投资1.5亿元建设锁具加工项目……

  为将皮制品、铜制品产业做大做强,永新县在人力、物力、财力上集中倾斜,在园区建设中,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6000余万元,打造占地1200亩的铜制品产业园,采取灵活的投融资机制,筹措2亿元规划开工建设1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配套建设占地160亩的电镀集控中心;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5亿元,打造占地1500亩的皮制品产业园。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海西经济区分别设立招商站,重点招引皮制品、铜制品相配套的项目;年度考核重点突出铜制品、皮制品加工产业招商。目前园区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皮制品、铜制品企业9家,带动37家皮制品企业落户,基本形成“蓝皮-皮革-皮制品”产业链;带动24家铜制品企业落户,形成“黄铜(紫铜)-铜板(铜线、铜杆)-铜制品”产业链,勾勒出一个皮制品、铜制品产业集群的蓝图。

  在“两大基地”建设中,永新县巧借外力,引进合作伙伴,联手实现共赢。近日,温州吉安商会客商20多人到永新皮制品、铜制品基地考察,目睹永新充足的土地资源、发展优势后,有意投资5亿元兴建占地500亩的化工产业园。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目前已与台湾彰化五金协会、浙江温州鹿城鞋材协会以及福建皮革协会达成战略合作。其中台湾彰化五金协会投资30亿元与永新合作兴建铜制品基地,建成后将形成拥有规模铜加工企业10家以上、年产高档出口黄铜20万吨以上、年销售收入160亿元以上的黄铜深加工基地,促进铜制品产业实现集群发展。

  (彭海涛龙天然龙艳红)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