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节 塞外古镇

  据考古发现,早在50多万年前,呼和浩特就有人类居住。公元前4世纪,中原大地上诸侯争霸,战火纷飞,天下大乱。而内蒙古中部土默川平原也就是现在的呼和浩特市一带,相对比较安定。这里北靠大青山,东依蛮汗,南临享有中华民族摇篮美誉的黄河,中、西、南部是广阔富饶的土默川平原。这里区域辽阔,水草丰美,生活着林胡、楼烦等游牧民族。

  公元前430年前后,赵国之君赵武侯出兵北上,来到这广袤的土默平原,看到这里区域辽阔,草茂水丰,气候宜人,条件十分优越,就赶走居住在这里的游牧民族,开始修筑长城,建造城池,目的是防范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同时,在这里养精蓄锐,准备南下与秦国一决高下。

  开始,赵国国君在黄河西岸修筑城堡,由于那里的土质松散,不久城墙倒塌。他在阴山之南、黄河折而南流之处祈祷时,看见一群天鹅“游于云中,徘徊终日”,认为十分吉祥,于是就地修筑城墙,并起名“云中城”。直到现在,在距离呼和浩特市30公里左右的托县古城村,还可以看到两千多年前的云中城东、南、西三段城墙残垣,全部是由人工夯筑而成,残墙仍有8米多高,底宽23米,瓦砾遍地,俯拾皆是。

  战国时期的城池,其建筑特点是四周筑墙,并开设城门,城外挖有护城河,出可以战,退可以守,实际上是一座军事城堡。平时人们居住在城堡之中,开市贸易,互通有无,这就是中国早期的城市。战国时期,中原地区的城池,一般都是“千丈之城”即城的周长有一千丈(3公里左右),而云中城有两千六百丈(约8公里),可见当时的云中城规模之大。

  云中城建成之后,当时的赵国还不稳定,时强时弱,因而这座城池也历经坎坷,几度易主,直到赵武侯第五代孙赵武灵王时才趋于稳定。当时,赵国的军队虽然英勇善战,但屡屡败于北方游牧民族,原因何在?后来赵武灵王发现,游牧民族虽然战法单一,但是骑马射箭,行动自如,来去如风。而赵国的士兵手持长矛,身披甲胄,行动迟缓,尤其是身穿兵衫,难以奔跑。两军交战,讲究的是轻装上阵,灵活机动,以快取胜。于是赵灵王大胆改革,提倡“胡服骑射”,命令士兵学会骑马射箭,穿北方胡人的短衣长裤,很快就训练出一支精干的骑兵部队。公元前306年,赵武灵王率领强大的军队,打败林胡、楼烦等游牧民族,重新占领了这个地区,并以云中城为中心设立了云中郡,管辖大青山以南、东到现在的集宁、西到现在的包头这一大片区域。

  云中郡设立之后,大批中原老百姓陆续迁过来,同时带来农耕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他们把大片的草地开垦成农田,并用农副产品与北方游牧民族交换各种畜牧业产品,这样一来,大大地促进了这一地区商业贸易的发展,华夏民族和游牧民族的文化也从此开始接触和交融。

  赵国强大之后,很快攻灭了不断前来侵扰的中山国,但太平日子仅仅过了四十多年,就因在长平之战中弃用大将廉颇而败于秦国,太平日子一去不复返。秦灭六国后统一中原地区,将全国划为三十六郡,云中郡便是其中一郡。赵国虽然灭亡了,但赵武灵王向胡人学来的短衣长裤的服装形式,已为中原广大百姓所接受,逐渐演变成为汉族民族服装的基本样式,沿用至今。

  南北朝时期,呼和浩特曾被称为“敕勒川”。“敕勒”是一个民族,早期居住在贝加尔湖一带。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段南北大分裂时期,战争不断。这一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民族大迁徙大融合时期,当时兴起于大兴安岭的鲜卑族拓跋部来到大青山南北,经过一次一次的战争,稳定了局面,然后把在贝加尔湖一带被征服的数十万敕勒人安置在这里耕田放牧,交纳贡赋。为积蓄力量,壮大实力,鲜卑族拓跋部招纳贤才,设置百官,制定法律,大力发展农牧业生产,并在呼和浩特南边不远处的林县土城建立都城,取名“盛乐”。此后,很长一段时期,大青山以南一直是鲜卑族拓跋部活动的重要地区和政治中心。当势力强大之后,拓跋珪宣布称帝,建立“登国”,并在盛乐建立都城,后来迁往丰城(今山西省大同市),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此后,北魏孝文帝统治时期,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改革政治制度,推行汉化政策,鼓励鲜卑族学习汉语,穿汉服,与汉族人通婚,从而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各个民族之间的融合,对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作出了贡献。

  敕勒族被鲜卑族征服后,自愿依附于鲜卑族,他们听从鲜卑族拓跋部政权的安排,长期定居生活在大青山以南广大地区,所以,当时就把这里称为敕勒川。

  敕勒族人十分善于造车,当时外族人称其为“高车族”。《资治通鉴》上记载:敕勒人“迁徙水草,衣皮食肉,与柔然同,惟车轮高大,辐数多”。敕勒与柔然等游牧民族生活在今天俄罗斯的贝加尔湖一带,臣服于鲜卑族之后,几十万人来到敕勒川,逐渐转为半农半牧的定居生活,每年向鲜卑族拓跋部进献大量的粮食和贡品,而且每当遇到战争,敕勒族所有青年男子必须听从鲜卑族拓跋政权的调遣而离乡远征。北魏年间,战事频繁,每次激战过后,敕勒人兵困马乏,漫漫长夜,寂寞难熬,思乡之情油然而起,士兵们围拢在篝火旁,唱起思念家乡的歌曲,《敕勒歌》便是广为流传的一首: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让现在的人们能够想象出当年敕勒族士兵们悲凉无助的心情以及当时敕勒的平原牧草丰美、广袤无际的自然景象。

  一千多年前,辽人兴起并控制了东北、华北和现在的呼和浩特地区,曾在城东郊建起一座丰州城。丰州城建成后,经过了辽、金、元三个朝代,到元末明初时期,由于连遭战火的洗劫,百姓弃城而逃,绵延兴盛了四百多年的丰州城十室九空,成为一座废城。如今能看到的除了残垣断壁和丰州城的大概轮廓外,只有那座饱经千年风霜雨雪而不倒、至今依然巍峨耸立的白塔。

  辽、金时期,数百年间,呼和浩特地区基本上没有发生过大的战乱,因而,丰州大地呈现出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当时的丰州城不但是一个车马商队不绝、大小市场喧嚣的塞外边城,而且是连通东西南北各条商路的中心枢纽。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从西方来到中国,就是路经丰州城,到达了上元都(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境内),在他的《马可波罗游记》中真实地描述了古丰州的繁华景象。如今,在白塔内壁的碑列和题记中,仍然依稀地看到一些文字,这些文字翔实地记载了丰州城内十几条街道和城外几十个村庄的名称。丰州城有的街道是以官府衙门、宗教、寺庙或人的姓氏命名,如县衙巷、督察巷、大觉寺巷、北禅院巷、刘公进巷等,从这些衙巷的名称和村庄的数量,可以想象出丰州城的繁华景象。

  明朝隆庆六年(1572),阿拉坦汗做出一个重大决策,在土默川上仿照过去元大都的风格修建一座城市,开始召集内地的能工巧匠,筹备建城。明王朝为了表示友好,在技术和人才上也给予很大帮助。经过数年的努力,终于在1575年(明万历三年)建起了“库库平屯”。刚刚建好的“库库平屯”规模不大,呈四方形,每边城墙长度只有200米,全城周长不足两里,南北各有一座城门,实际上像一个大城堡,称为“大板升”。

  呼和浩特

  1581年(明万历九年)春天,阿拉坦汗和他晚年所娶的年轻貌美的妻子“三娘子”,再次大兴土木,对库库平屯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三娘子亲自参与筹划设计和指挥施工,扩建工程于当年全部完工。阿拉坦汗去世后,三娘子在城中居住的几年,深受百姓爱戴,所以人们又称库库平屯为“三娘子城”。这座城市历经430多年,早已不同往昔,只有旧城北六门的一些地名还在使用。

  两千多年来,虽然有几十个民族来到呼和浩特地区,并在这一带建立过城池,但真正把库库平屯兴建起来,并逐步发展成为城市的,是土默特蒙古人。四百多年前,这座城市刚建起时,名为“库库平屯”(蒙古语“青色的城”的意思)。蒙古人十分喜爱蓝绿两色,所以青色的城是一个爱称。明王朝起了一个汉文名--“归化”,即归顺教化的意思。1737年清政府在归化城修建了专门驻扎八旗军队的“绥云城”。1929年升为“绥远市”,成为绥远省会。日本侵华时期改称“厚和豪特特别市”。它与“库库平屯”一样,是蒙古语的音译,也是一个富有诗意和民族特色的名称。1945年日本侵略者投降后,恢复旧名“归绥市”。

  新中国成立以后,1954年,国务院将归绥市正式更名为呼和浩特市,并确定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

  呼和浩特还有“塞外古城”“塞外土城”“草原乳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美称。

  呼和浩特市历史悠久,钟灵毓秀,一直是古代北方地区边防前哨,因而出现了一大批勇猛善战的军事将领。从这里走出过四代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有二十多位帝王来自市内老武川,这里还被称为“帝王之乡”呢!

  四代开国皇帝:一是北魏拓跋氏。南北朝时期,鲜卑族首领拓跋珪在现在的和林建立北魏政权。公元314年,其先祖协助西晋抗击刘聪有功,受封为代王,建立了代国。十六国时期,代国为前秦苻坚攻灭,拓跋珪被迫流寓独孤贺兰部。淝水之战,前秦瓦解,拓跋珪于公元386年趁机复国,初仍称代王,不久改国号为魏,称魏王,建立登国,史称“北魏”“后魏”“拓跋魏”或“元魏”。

  拓跋珪建立魏国后,为了使北魏强大起来,在河套地区屯田,发展农业。从登国三年(388)开始,逐步进行统一北方的战争,先后攻破周围一些部落,俘获了大批人众和牲畜,国势日渐强盛。登国十年(395),后燕慕安垂派兵攻打北魏,拓跋珪在参合陂(今山西大同附近)大败后燕军,俘杀后燕将卒四五万人,获器甲军资无数。同年,他大举进攻北燕,夺取并州,继而东出井陉,进入河北诸州郡,尽取黄河以北等地,基本上稳定了关东地区。天兴元年(398),拓跋珪迁都于平城(今山西大同),改号称皇帝,是为魏道武帝。

  拓跋珪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在政治、军事、经济上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北魏的力量不断增强,为进一步统一北方准备了重要的物质条件。

  拓跋珪在位二十三年,有力地推进了鲜卑族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化,为结束十六国长期混乱的局面、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晚年他精神失常,于天赐六年(409)为其次子拓跋治所杀,死后,初谥宣武帝,后改谥道武帝,庙号太祖。

  二是北周宇文觉。他于公元556年代西魏自立为皇帝,建立北周政权。宇文觉能建立北周,主要是靠宇文泰打下的基础。宇文泰(507-556),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鲜卑族人。出身边镇下级军官,北魏六镇建立时,依于鲜于修礼,继任葛荣部将,后转投贺拔岳,随同入关,镇压关陇人民起义。北魏太昌元年,贺拔岳担任关西大行台,以宇文泰为左丞,领府司马,掌管行台军政事宜。这期间,宇文泰曾为使者,见魏孝武帝于洛阳,谋以关中军力,以抗衡高欢。永熙三年(530)初,贺拔岳被高欢等人杀死,宇文泰被诸将拥立为主帅,继统贺拔岳部,并消灭了与高欢勾结杀害贺拔岳的部将候莫阵悦,魏孝文帝即以其为大都督,继升关西大行台。这年7月,魏孝文帝为高欢所迫奔入关中,宇文泰迎入长安。12月,宇文泰毒死魏孝文帝,另立同入关的孝文帝之宠元宏之孙元宝炬为帝,次年(535)改元大统,建立西魏政权。元宝炬即位后,以宇文泰为大都督领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进封柱国大将军,又再进太师、太宰。西魏政权尽掌宇文泰手中。宇文泰执掌西魏政权时,进行政治、经济方面的改革,使西魏国势日益强盛,把西魏疆土扩展到今四川、湖北一带,至此,宇文泰获得极高的威望,为取代西魏、建立北周政权打下基础。西魏恭帝三年(556)10月,宇文泰突然病死,其三子宇文觉继任其职。

  宇文觉是宇文泰的第三个儿子,父死后,他继任太师、太宰,封周公,称周公、周王。旋即在堂兄宇文护的操纵下,于当年十二月废魏帝自立,国号周,史称北周。

  宇文觉即位之后,堂兄宇文护自恃功高,一切军国大事均由其独断。宇文觉不甘受制,听从李植、孙恒建议,欲除宇文护,被宇文护发觉,李植、孙恒都被调出京城。宇文觉欲召见群臣诛杀宇文护,不料事泄,遂为宇文护废掉,贬为略阳公,不久便被宇文护杀害。宇文觉在位9个月,死时年十六岁,谥孝闵帝。

  三是隋朝开国皇帝杨坚。他于公元581年迫使北周静帝禅位,自立皇帝,建立隋朝。

  杨坚的父亲杨志是北周的功臣,被封为隋国公。杨坚袭父爵为隋国公,把女儿嫁给了周宣帝。宣帝死后,年仅8岁的静帝即位。杨坚以外公的身份辅政,为丞相,总揽朝政,被封为隋王。这期间,他革除了周宣帝的一些暴政,用法宽和,提倡节俭,颇得民心。在他周围,逐渐形成了一个汉族官僚和汉化的鲜卑贵族集团。北周地方大臣尉迟迥、王谦、司马消难等为挽救北周政权,起兵反抗,都相继被杨坚消灭。他又设法把周室诸王调进京师,一网打尽。大定元年(581),他迫使静帝禅位,自立为皇帝,建立隋朝,是为文帝,定都长安,改元开皇。

  杨坚自立为帝之后,于公元587年攻灭后梁,公元589年攻灭陈国,结束了南北分裂170多年的纷乱局面,统一全国。隋文帝为了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

  一是改革官制,中央设尚书、门下、内史三省,是最高权力机关;又设御史、都水二台以及太常大理、国子、将作等十一寺和左右卫十二府等,简化了地方官制,废除郡制,改为州、县两级制,并规定中央机关由皇帝直接管理,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中央任免。

  二是建立科举制度,废除九品中正制。地方设州县学,采用考试办法,以才选人。科举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门阀大族对选举的把持,为以后历代所沿用。

  三是整理户口,查实人口,扩大了纳税户口,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收入。

  四是改革兵制,把府兵制和均田制结合起来,府兵一面在州县垦田种地,从事生产,一方面保留军籍,轮番宿卫。这样既加强了武装力量,又加强了朝廷对军队的控制,还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五是均田减赋,继续实行北魏以来的均田制。

  六是修订刑律。

  七是厉行节俭。

  这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措施,削弱了豪强地主的力量,扩大了地主阶级政权的基础,巩固了中央集权,使隋初出现了繁荣的景象。

  四是李渊父子。在隋末各地农民起义的风云中,他们于公元617年在太原起兵,攻入长安。第二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

  李渊出身关陇贵族集团。他的祖父李虎曾帮助宇文泰建立关中政权,立有大功,是北周的开国功臣,死后被追封为唐国公封号,李渊袭封唐国公,先后担任过州刺史、郡太守。起兵反隋时,任太原留守。

  李渊起兵反隋是采纳了次子李世民(后来的唐太宗)和晋阳刘文静的策略。李世民在唐朝建立过程中立有很大的功劳。因为他不是老大,所以李渊把太子之位给了李建成。李建成是个好色之徒、昏庸之辈,对李世民极度地猜疑,与三弟李元吉合伙勾结宫中宠妃,谋害李世民。李世民在武德二年(626)六月四日,采取果断措施,在玄武门发动政变,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八月,李渊被迫让出帝位,让李世民当皇帝,自称太上皇。

  呼和浩特不仅是“帝王之乡”,而且是一个英雄豪杰辈出的城市。在中国近代史上,这里出现过一大批革命者。王若飞、傅作义、荣祥、乌兰夫等都是从这里走出来的。解放战争期间,乌兰夫等人多次奔走内蒙古各地,广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动员和说服蒙古各阶层人士放弃独立主张,接受中国共产党“各民族联合起来,共同建立统一国家”的方针,于1947年5月1日在呼和浩特成立内蒙古自治政府,为新中国成立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解决少数民族问题和维护国家统一作出了突出贡献。

  呼和浩特同时又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千百年来,呼和浩特先后有林胡、楼烦、匈奴、乌桓、柔丝、敕勒、鲜卑、突厥、契丹、女真、蒙、汉、回、满以及近代迁移来的达翰尔、鄂温克、鄂伦春、朝鲜族等十几个民族来这里生活定居、繁衍生息。各个民族之间不论人口多少和移居到此的时间早晚,都能够和睦相处。尽管各个民族之间在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方面有所不同,但是都能彼此尊重、相互理解、互谅互让、求同存异。

  千百年来,这么多民族能够在一起和谐相处,主要是因为各民族有一种共同的精神,他们大度、虔诚、讲规矩、重情义,使这座塞外古城充满生机和活力,充满生活的情趣,充满浓浓的人情味,有着巨大的凝聚力和强烈的吸引力。

  呼和浩特风光秀丽,景色如画。她背靠大青山,东依蛮汗山,绵延起伏的山峦犹如两条碧绿的画屏围着青城,使她平添了无限景致和色彩,阻挡了冬季寒风的侵袭。西南是一马平川的土默平原,视觉格外宽敞、明亮和舒畅;南面是大小黑河与黄河,临水而居,既可以发展农业又方便日常生活,真是依山傍水避风向阳的一块宝地。再向北,是无边无际的大草原,那种“风吹草摆,牛羊遍野,骏马奔跑,鲜花烂漫”的绚丽景色,真是令人心驰神往,流连忘返。

  
更多

编辑推荐

1实习菜谱(农家小吃)
2鉴略妥注
3鲁迅作品选
4元史演义
5道德经
6伪自由书
7北户录
8茶经
9长短经
10长生殿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传习录

    作者:【明】王守仁  

    生活休闲 【已完结】

    《传习录》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辞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

  • 邓析子

    作者:【周】邓析  

    生活休闲 【已完结】

    《邓析子》分为无厚篇与转辞篇两篇,无厚篇所强调的是君主与臣民的共生关系,劝勉君王治国时应该以平等的心对待臣民,归结到最后就是无厚,是民本的反映。

  • 东周列国志

    作者:【明】冯梦龙  

    生活休闲 【已完结】

    《东周列国志》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著作的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原版名称是《列国志传》,小说由古白话写成,主要描写了从西周宣王时期到秦始皇统一六国这五百多年的历史。作品中所叙述的五百多年之间,英雄辈出,...

  • 独异志

    作者:【唐】李亢  

    生活休闲 【已完结】

    《独异志》者,记世事之独异也。自开辟以来迄于今世之经籍,耳目可见闻,神仙鬼怪,并所摭录。然有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