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渔业
吉安的河流发达,水系布遍,湖、水塘、水陂、水库多,为渔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也是形成吉安渔俗的重要原因。
吉安人把鱼看作两类,一类是正鱼,一类是杂鱼。所谓正鱼不是本地自产的,是远在长江边的鱼类,渔民用油箩担从那里挑回来的鱼种,放养在鱼塘、水库中,如鲢鱼、草鱼、乌青、鳙鱼、桂鱼等。这些鱼不能够在本地产子繁衍后代。杂鱼则是指本地能产子繁衍的鱼,如鲤鱼、鲫鱼、鲶鱼、鳊鱼等。
旧时代放钓,凡钓的是正鱼,必须经鱼塘主人同意才可以拿走,否则以偷鱼论处。钓是杂鱼,没有人前来干预,任你本事,能钓多少带走多少,是乡俗使然。
1、挑鱼苗
正鱼的鱼苗,必须要从长江才可获得,永新一带人走衡阳,庐吉泰一带人走九江,才能获得鱼苗。因此,走九江贩鱼苗,成为吉安一个特有的行业。
鱼苗忌蛇,蛇是鱼苗的克星。凡去九江购买鱼苗的船,在装鱼苗的船桅杆上要悬挂蜈蚣旗,以防蛇进入。
由于它是一个特殊行业,连语言也产生江湖话,吉安有的地方称它为黑话。如青原区的云楼江湖语。云楼这个地方以走九江贩鱼苗出名。每年成群结队的人走九江,挑鱼油箩。古代交通不便,只能顺赣江北上。鱼苗水装进油箩时并不见鱼仔,需要经验判断。鱼苗水装进油箩后,要不停地摇动,鱼仔才能正常发育。所以挑鱼箩的扁担比较特殊,既能承重,又需柔韧,它合着挑担人的步伐,鱼箩不停地上下晃动。
挑鱼苗往返一般要两个月的时间,期间难免会遇上一些尴尬场合,而用江湖语来传递信息就能起到作用。据今天云楼的老年人说,旧时代做生意的人很守规矩,江湖语不轻易用,是为了尊重生意人,迫不得已,才使用江湖语来保护自己的利益。使用江湖语能给做鱼苗生意带来不少帮助,江湖语才有它的生命力,这一点是不可置疑的。
永新石桥镇白鹭村,是永新一带经营鱼苗生意出名的村子。每年春天,约有上百人往湖南衡山的朱亭,在那里等待鱼苗孵化的春雨到来之前,他们住在湘江边的茅棚里,选择好的鱼苗,选择鱼苗要有老到的经验,颜色不同的卵,孵化出不同种类的鱼。鱼苗孵化将在鱼箩里慢慢进行,他们挑着一担鱼苗水,步行回到永新白鹭,最快的时间也要五六天。
鱼苗挑回来,在最初半个月时间里,鱼苗最需要细心照料,直至长到筷子头般大,用鹅毛按类分拨到不同的鱼盆中,再分开饲养。
2、舟居生活
赣江穿过吉安的地境近三百公里,流经万安、泰和、吉安县、青原区、吉州区、吉水、峡江和新干。受赣中地区山势走向的影响,赣江两岸的直流非常发达,沟壑纵横,大的支流长达150公里,其中20公里以上的河流二十多条,由南而北,比较有序的排列在赣江左右两岸。支流上又有无数的小河山溪,发达的水系,象网状一样分布在吉安境内,这就决定了吉安古代的舟船业发达。
舟居生活越发达,习俗规矩就越多,影响就越大。船上的习俗,最起码的要求是:上船要洗脚,进舱要脱鞋,鞋要放顺的,不能放倒的,更不能翻转放。若你的鞋子翻转放,老板看到了,就会马上发脾气,说你是白虎星,不但不会招待你,还会赶你走。若是货主上船进舱,伙头要马上去看鞋是否放错,并及时纠正。走时还要交待货主,下一次不能这样放。吃饭时,伙头要主动坐在饭甑边,帮别人装饭,吃饱饭给别人顺茶(即倒茶)。早上起床,不准随便说话,特别是不准说错话。叫人不能随便叫名字,要叫某某师傅。
舟居人家的吃喝拉撒都在船上,这就有讲究了,一日三餐,下饭菜离不开鱼。鱼是两面的,一面吃完了,渔家人不会直翻过来,若要翻,也是一边夹着鱼一边说:“顺过来”。渔家人非常忌讳“翻”这么一个行为动作。渔民晒衣服也只能晒在船上,从洗衣服开始,洗衣裤从来不翻开来洗,晒衣裤更不允许翻开来晒,认为翻开来对全家的生命安全带来不利。吃饭时盛饭,饭勺要直插在饭锅里,不能放倒。餐桌上的碗、杯要顺放,不能倒摆。
舟居生活与岸上生活有很大的差别,无论男女,习惯于打赤脚,这与长期跟水打交道有关,只是到了天寒地冻,迫不得已才穿上套鞋。打赤脚与木板船也有关,船体面积不大,生活的空间很小,用水随便冲一下,就干净无尘,任意踩踏,也不受影响。男性的渔民不喜欢留长发,多数人剃成平头,甚至光头,与经常要下水,头发易干有关。
在泰和,渔民长年在江河上捕鱼,每年秋冬还上岸给乡村养鱼户捕鱼,采取分成办法获取报酬,正鱼二八或三七分成,杂鱼以四六或对半分成,所得鲜鱼就地出卖,价钱比圩镇集市要便宜一些。
渔民在撒网捕鱼时有讲究,撒网的人一定是光着脚,特别不能穿露出脚趾的鞋,否则认为鱼会漏网逃走。渔民以捕鱼为主要生活来源,每天撒下网收上的鱼也认为有预兆。比如第一网收到鲤鱼,俗以为鲤鱼跳龙门,是丰收的预兆。如果第一网收到了鳖、虾,认为是晦气,不吉利,有的就从第二网收到的鱼中拿出一条来放生,以破晦气。有的渔民第一网收到的有鳖之类的,这一天再也不捕鱼了,怕出现意想不到的灾害。
舟居生活的人对水的敬畏心理,也表现到溺水身亡上。吉安的舟居人,长期在江河中漂流,遇到落水、溺水的情况很多,司空见惯,他们会表现得冷漠,视而不见。舟人很忌讳救落水人,认为凡落水是水鬼所为,救起了落水者,救的人就要做替死鬼,因此就有了船家世代遵循的习俗“捞死不救生”。
祭祀水神,是船家人每天必做的功课。吉安一带的渔民与住岸居民所敬的神不完全相同,相同的是要敬神财、观音等,他们更注重水神。宋元时代,吉安民间造出了一个水神,叫萧家水府神,这说明吉安至少在宋代,对祭水神已十分普遍。萧家水府神庙遍布吉安各地的水边河岸。
旧时代,吉安临江的各县镇,在水口之地还有龙王庙,也是所有从事渔业人的主要祭祀的神明。渔民认为,江河涝旱都是由龙王掌握,洪水暴发,渔民无收;水旱断流,渔民无食。因此,每逢节日,渔民要到本地的龙王庙摆设供品,烧香鸣炮,祈求风调水顺平安。
渔民敬祀任何神明,其供品不用鱼,这与住岸人不同。鱼是水族成员,如用作供品,是对水神的不敬,会招致灾祸。
渔家也有敬灶神的习俗。传说灶神掌管鱼,腊月二十四为敬祀日。水蛇神是渔家敬畏的神,是渔家必敬之神。
3、与鱼有关的习俗
“鱼”与“余”谐音,也反映出吉安人也对“年年有余”“家有余庆”等吉祥安康的祈望,从而让鱼在百姓生活中和心理上带来重要的影响。
在吉安民间,大年三十的团圆饭,自古以来,不论怎么贫穷,餐桌上可以没有鸡、鸭、牛肉等荤菜,但不能没有鱼,必须有一盘鱼,一家人的心里才踏实,它是年年有余的幸福愿望。
在任何祭祀中,百姓都要备酒、菜肴。菜肴的安排视祭祀的对象而安排。祭品不是固定的,猪肉是一定要的,有时放一个蛋,氽过水的鸡、米饭、或斋饼,苹果或其它水果,另一个重要的祭品就是鱼,鱼几乎与猪肉一样重要,是祭祀食品中重要内容,它意味对神明祖先的祈祷,请降福余庆。
凡过节或喜庆宴,不论酒席大小,不论菜肴多少,必须要上一道鱼,多数用草鱼。吉安人请客是不上蔬菜的,认为上蔬菜是对客人的不尊重,上的全是带荤的。而鱼这道菜是所有菜中最后一道。吉安人请客,各地风俗不完全一样,有的是八菜一汤,有的是九菜或十二菜,或十六菜,但有一点相同,就是当鱼端上来了,说明是最后一道菜,就寓含“余庆”的意思。
周扶九是清末民初吉安的巨商,名震全国。他是农民出身,读书不多,但懂得节俭持家的道理,他希望家道“余庆”,天天餐桌有鱼,于是请人雕刻一个木鱼,每餐将木鱼蒸得热气腾腾,全家吃饭时,将木鱼盘置于菜肴中间。这种对“余庆”的心理崇拜,可以说是发挥到了极点。
民间对鲤鱼跳龙门的心理祈求。鲤鱼跳龙门是我国传统故事中一个美好追求,吉安民间喜欢在庭院内或照壁上用白灰抹出一块画面,画上鲤鱼,画面边配以对联,寓意子孙好好读书,入仕做官。
二、狩猎
吉安山区面积大,主要集中在西面、西南面及南面地区。山地到处是宝,除林木外,还有无数珍贵的飞禽走兽,一方面狩猎可以补贴生活来源不足,一方面虎豹、野猪是旧时山民的害兽,因而有了山民猎狩生活,从而形成具有吉安地方特性的狩猎风俗。
狩猎的时间主要在冬季和初春,这是农村赋闲时间,正所谓“忙时忙农,闲时狩猎”。村民在晴朗之日,八五人成行,进山猎物。有时人多至十多个,结伴而行,带着猎狗、鸟铳和刀铲。进山后,由熟悉野兽生活习性的人去跟踪寻查,叫跟山。发现猎物后,人们分头守在野兽可能经过的地段,叫等塘。当野兽出现时,第一个开铳将野兽击倒的人叫打头铳。猎得野兽,欢呼雀跃,抬猎物回家,分享狩猎胜利成果。
1、狩猎工具
猎枪,俗称土铳,又统称神火。土铳一般1.5米左右长,内装黑硝,用红硝做引,有效射程120步左右。打大物如老虎、野猪等,铳内要上钎条;猎小物如野兔飞禽等,上铁砂即可。
土铳制造很有讲究。一般造铳师傅上门制造。东家准备好干透的柏木,造铳的铁,在祠堂起炉开火。铳造成,造铳师傅祝赞:“开铳一千斤,走东,东打到;走西,西打到。”东家还得办丰盛的神火酒封红包,酬谢造铳师傅。
弩。弩包括弓箭两部分。箭头上浸有草乌、斑蝥、鲁椒等提炼的剧毒液汁。
火爆。火爆由雄精(磺)、白磷调制成红硝,配以瓷峰等尖锐物,用麻布片包缠成鸽子蛋一般大小,涂擦猪油香料,用小竹签插于野兽常常出入之地,使其贪吃而爆炸致死。
猎狗也是狩猎的重要工具之一。没有好猎狗,要猎获野兽难之又难。新捉回的猎狗,先要到土地和司命娘娘牌位前礼敬,所谓“司命娘娘不开口,老虎不揹狗”。猎狗进的门洞叫霸王门。新捉回的猫,主人要抓住它,向猎狗作揖,以和睦相处。
在安福,猎狗一般不用本地狗,从湖南攸县引进良种猎犬。猎户不叫买狗,叫捉狗。
2、狩猎方法
俗话说,人有人路,蛇有蛇路。山中的走禽也是如此,民间都说:“大小野物走原路,唯有狐狸满山游。”这就道出了野兽生活的习惯。狩猎的方法多种多样,吉安地区主要的有赶山,即围猎,射弩,装地铳,挖地窖,绳索吊,放火爆,药物毒,夹箍捕,地笼关等。
赶山,也有的地方叫围猎。先由“行下部”的法师,选定呈布袋形的山谷,念封山咒,猎物不致逃逸。赶山的人分兵把口,守在野兽必经之处,铳响兽倒,围猎得物。
装地铳、射弩。要猎取虎豹山牛,可用装地铳、装弩的办法。头天黄昏之前设弩,第二天清晨撤回。装弩一般设半人高的拦人线,立告示牌:“此山虎害民,装弩在前程。过路诸君子,早归晚出行。”示众以免误伤。猎人根据虎行足迹及抓土的痕迹,凭经验能推断虎的大小、雌雄,出入时间,在其必经的路上装好弩,当虎触动绊线启动弓上开关,毒箭随之射出。虎为大兽,当场难得毙命。受伤后,虎会舔伤口,由此而被毒死。
放火爆。主要是猎杀狐狸、豺狗。狐狸豺狗的活动场地不太固定,活动范围广,也不常走老路,但习性贪婪,放火爆可致其当场地毙命。
其它的还有药物毒,夹箍捕,绳索吊,挖地窖等方法,都是旧时代猎兽的重要手段。用竹片或灌木枝,安上绳索,弯至地面,吊猎野兽,多为单独狩猎活动。有经验的猎人进山,根据野兽出没脚印,判断是何物种,安装不同套弓,然后点燃香烛,敬拜山神,土地神,祈求开弓顺利。吊到第一只野物,解下绳索,在其尾部剪毛做标记,放回山中。如再次吊到这只作标记的野物,表明此山野物已尽,可以收弓过山。
3、狩猎规矩
狩猎是件极为危险的事。旧时,狩猎极具神秘感和有诸多的俗套。出猎之日,头领要向祖先、猎神(陈老师尊)、山神祈祷保佑平安。出猎之前,不可议论打猎之事,尤其不可在厨房议论。有的地方还规定,上路要从厅门出,出厅门又要先跨左脚,路上不喧哗笑语,大家默默而行。狩猎危险大,极少单独行动,大多结伴而行,少则三五人,多则数十人,其中必有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成长者为头领,指挥协调。
狩猎分工明确,通力协作。大家跟着头领,扛着铳,带着猎狗赶至野兽出没以的地方叫“进山”;进山后,由熟悉野兽生活习惯的人去跟踪寻山叫“跟山”;发现兽迹,猎人们守野兽出入要道叫“蹲塘”,也叫“等塘”,其余未安排蹲塘的则带猎狗搜山追捕叫“抄山”。抄山时敲锣打鼓,高声叫喊,把野兽赶出来。猎手们会根据野兽习性如“夏藏凉、冬藏暖,雪天多在竹地走,雨后多在庄稼边”、“大小野兽走原路,唯有狐狸满山游”,选择有利地形和时机进行铳猎。
看到猎物后,切忌各自为战,而是通过口哨声来告知同伙野兽的去向以协调行动。口哨为“出一、进二、上三、下四”,即吹一下表示猎物出来,二下表示猎物进去,三下表示上山,四下表示下山。猎手们还总结出“上山打头,下山打脚,横过打脑壳”和“猪打头、虎打腰”、“打铳不低头,十有九铳浮”等狩猎要领。在野兽中,最凶恶和报复性最强的要数野猪,一铳未打死,它必会穷凶追咬人。若遇野猪追咬,快近身时,切不可惊慌失措,要及时把硝袋从肩胯解下,朝野猪甩去,野猪见到硝袋,闻到硝味,就会报复性地发泄撕咬,这时可乘机逃命,或立即装铳将其击毙。狩猎,放火爆、放药物、装地铳、设地笼、装夹箍捕时,要祷告猎神,并念占语,如“起眼望青天,师父在身边。左边左藏身,右边左藏身,藏得弟子不现形,拜上陈老师尊。急急如律令。”
打到大野兽,如老虎、野牛等,要祭谢山神开恩,由“头铳”领拜。虎为凶物,不论是生是死,进村入户都视为凶象,所以猎死的老虎抬进村或上市,要用红布遮盖。狩猎若出现意外,小伤自负,大伤则同伙互相帮担,有猎物则从卖猎物收入中开支。
在泰和,持铳的使用铁条,上面铸有名字,以作为建功凭据。有时几个同时放铳,但中者可能是一人,兽身上中的铁条,一看就知道是谁的首铳,免得争论。
4、猎物分配例规
在吉安境内,山民猎物后的分配办法,可以说是各地大同小异,吉安至今还有流传民谚:“上山打虎,见人一股”。打头铳的得多,补铳的次之,抄山的又次之,凡上山的皆有份,猎狗不例外。一般是打头铳的一臂三关,三关是指颈部起至胸脯的第三根肋骨。抄山的得四只脚,其余的人均分,猎狗一份。
遂川一带,首先命中猎物的称为“头铳”;猎物未死,再补铳致死的叫“二铳”。开头铳的危险性大,一铳未致命,有时会遭报复。所以在猎物分配中头铳格外优先。猎物分配历来沿袭“(头铳)一腿三关(肋),(二铳)耳朵尽拔,(其余)见者有份”俗规。即头铳可得一条前腿及前腿以下三根胸肋骨位置的部分,二铳可分得耳朵及耳朵“尽力拔”所得部分,剩下的包括已分配的头铳、二铳及所有参猎的人、猎狗均得一份。
万安一带打头铳的,得猎物的头,加一条后腿。剩下的再按人头平分,即便是跟去玩的,不分老少,均可分得一份。如果第一铳击中的不是要害,则由补铳的人分得那条后腿。
泰和老营盘、水槎一带的畲民,在旧时代狩猎,如果获得了大野兽,如山羊之类的,重则百多斤甚至三四百斤,先要抬到祠堂祭祖先。感谢祖德护佑,获得赐食之恩,然后按族规分配,一头野兽分成四分,前左腿部分分给房头,前右腿部分,分给全村村民,后两腿归猎手所有。泰和山区的其它地方就不同了,猎获的野兽按在场者见人头分配,猎手得双份。也有的将猎获的兽头归首铳者,再按参与者平均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