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是有关人体外部装饰的总称。服饰主要包括四类:第一类是衣着。包括用不同的质料如棉、麻、丝绸等制作的衣、袍、裤、裙、鞋、袜等。第二类是各种附加的装饰物。如头发的饰物,如夹、簪、钗、梳;耳部饰物耳环、耳坠;颈部饰物,如项圈、项链;胸腰部饰物,胸针、腰佩等;手臂的装饰物,如手镯、戒指;脚部的装饰物,如脚铃等。第三类是对人体自身的装饰。如梳各种发式、画眉、描唇、染指甲、缠足、纹身等。第四类是具有装饰作用的日常用品。包括背兜、挎包、手提袋;各种扇、伞、杖等。
服饰文化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吉安地区的服饰习俗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与南方各地的情况差不多,甚至与全国汉民族的服饰没有大的差异。为了民俗研究的全面性,本文还是设了“服饰”这一节,作一个大概的介绍。主要从衣着、冠戴、鞋袜、发式、饰品这几方面介绍。
1、衣着。唐宋以来,吉安各地广植苎麻,苎麻是织造夏布的原料,在吉安的纺织业中,织造夏布成为江西重要的生产基地。苎麻织成的夏布有粗细之分,上等夏布纱质细软,润滑,不皱不折。粗的毛糙一些,多为百姓所用。南宋文天祥就曾向乡贤王廷举赠送过夏布,也叫暑布,诗名《暑布送王廷举,用萧敬夫韵》。王廷举进士出身,做过秘书省校勘官,可知南宋吉安士大夫们比较流行着夏布。明代正德年间之后,吉安的士大夫们受王阳明理学的影响,生活上崇尚俭朴,潜心学问,朝廷致仕回乡的官员陋居乡村,衣着一如寒士,食蔬豆,乐于设馆授徒。不少高官达人回乡后退隐山洞或寺观,不以豪华奢侈为竞,影响吉安民间的生活习俗。乾隆吉安府志“风土”载:“吉安先辈自公卿而下,休老于田,布袍土室,翛然寒土。往还姻友,三数里辄蹑履曳屦,扶筇杖缓步自行。”“士大夫类起寒士,居闾阎者敦朴俭,为士者茹苦淡,居官者持严谨。宏正以前,仕宦至尊显,亦居无连栋,田不半井,及返初服,至不能自存。”士大夫俭朴的衣着服饰习惯影响一个地方的风气,就连士大夫之间也互相影响,以质朴为尚。
清代以前,服饰都是大襟装。清末兴新学后,开始出现破胸新装。到民国时期,区内男女服装质地多为毛蓝布、鸟青布、白棉布和夏布等家织土布。经济条件较好的有竹布和士林布。富绅人家才有绫罗绸缎、香云纱等。其时,服饰单调,长袍短衫,男女式相仿,女衫镶花边,都是长圆领,大面襟,从脖子处至右臂下,缀铜扣或结蒜瓣布扣,口袋缝于前襟里面,裤子同为宽腰便裤,俗称“打摺裤”。但在城镇上已有破胸、方角、大边装,甚至中山装,仅流行于读书中的年轻人中。儿童多穿束带袈衣,俗谓“和尚衣”。婴孩穿连裤袜。20世纪30年代以来,风气渐开。政教界公务人员和学生,男的多穿中山装和学生装,女的兴上衣下裙和旗袍。从此时起,逐渐流行衬衣、毛衣、绒衣、呢大衣。上层人士仍兴穿长袍马褂。普通民众男的改穿对襟便衣,女的兴穿大面襟紧身便装。从色彩上看,服饰色彩比较单调,只有白、红、青、蓝等几种主流色,直至20世纪90年代,服饰色彩才百花齐放,不拘一格。
2、冠戴。清代,男人多戴布顶瓜皮帽,妇女多佩头巾。民国期间,平民多戴索顶部帽,棉绳帽。政教界人士多戴呢帽、礼帽、鸭舌帽。小孩兴戴狗头帽、风帽。妇女多扎绉纱。20世纪50年代初期,国家干部男女均戴八角帽,老年人戴护耳风雪帽或老头帽,女子兴裹各色围巾。“文化大革命”期间,中青年男女均兴戴绿色军帽。20世纪80年代至今,夏日,青年男女皆兴头顶太阳帽。冬季,不少青年人、儿童、中老年妇女头戴毛绒编织帽,农村妇女则兴裹方块围巾。
3、鞋袜。旧时,人们都穿浅口布鞋和布袜。鞋面多采用黑色,鞋底用旧布片叠成1公分多厚,再用苎麻搓成的细绳,将布片层密密麻麻地针线扎紧,以耐摩擦。清末至民国时期,男穿平口布鞋,女穿平口绣花布鞋,也有少数人穿皮鞋。雨天,男女均穿木屐,木屐制作简易,但行走不便。少数人穿胶鞋。民国以前,大户人家的女性,从小裹脚,足不出户,形成三寸金莲状。此俗在南宋盛行,直至清末民国初年,上世纪20年代后,此俗渐废。劳动力挑担或行远路,穿稻草或黄麻搓织成的草鞋,或掺布条编成的布草鞋。新中国建立后,胶底帆布面的“力士鞋”和军鞋、球鞋盛行一时。雨天,橡胶平口鞋、高筒鞋取代了木屐。70年代起,各式塑料拖鞋、凉鞋及塑料底、橡胶底的布鞋十分普及。80年代起,人们兴穿皮鞋及各式旅游鞋、运动鞋。妇女鞋式多为坡跟和高跟。纱线袜逐渐被尼龙短袜所取代。
4、发式。民国以前,男女都蓄发。男士结长辫,女士盘髻于脑后,姑娘结长辫不盘髻,儿童蓄头心发或脑后发。民国初年,男士剪了辫,官绅多留西洋头,劳动人民多剃光顶或剃平头。老妇女仍盘髻,中青年妇女多短发。新中国建立后,老年男士平头或小西洋头(小分头),不光顶,中青年男士多蓄大西洋头(大分头),老年妇女多蓄短发,废除了盘髻。20世纪80年代后,城乡居民中的男女发型逐渐繁多。中老年男子发型变化不大,青年男式发型增加了香港式长发。女子发型增加了烫发、做花,有学生式、娃娃式、青年式、自由式、上海式、披肩发等。
5、饰品。晚清和民国期间,官绅兴挂怀表,指戴金戒,手举文明棍。富家妇女盘发髻,髻插金簪、金钗等金饰品,俗称“满脑金”。颈套金圈,手戴金镯或玉镯,指戴金戒,或镶有宝石的金宝石戒指。中等家庭妇女,发簪、发钗、耳环、戒指等饰品,多属银质。贫寒人家的女性,则捏红绸花朵插戴。儿童普遍盛行在风帽或狗头帽额的帽沿上镶银制的八仙、罗汉,多戴银质项圈、手镯、脚镯,胸佩铸有“长命富贵”字样或剪刀、尺、算盘、书本等图形的百家锁,以示吉祥和避邪。新中国建立后,男子一般不讲究装饰,妇女儿童饰品渐减。“文化大革命”时,视佩戴首饰为复旧,是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受到抵制,只有部分人戴手表。20世纪80年代至今,女性佩戴金质耳环、戒指、项链、手镯的渐多。除金、银质外,还有玛瑙、珍珠、宝石等,男子也有戴金戒指的,有的男青年还兴项挂玉石,耳垂吊饰品。受佛教影响,不少青年男女还喜欢挂石质佛像,手戴佛珠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