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礼是为承认年轻人具有进入社会的能力和资格而举行的人生仪礼。它在人的一生中具有重要意义。在世界上许多原始民族中,成年礼是一个人由个体走向社会的一道必不可少的程序,有的过程十分隆重而且带有考验的性质,我国一些少数民族的成年礼仪还有比较明显的保留。
一般来说,举行成年礼仪,有年龄的规定。历史上,汉族人的成年礼一般是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女子十五岁行笄礼。行冠礼即在男子二十岁时,由主持仪式者为男子戴三次帽子,称为“三加”,分别为“缁布冠”(布做的帽子)、“皮弁”(皮做的帽子)、“爵弁”(据说是没有上綖的冕,色似雀头赤而微黑,用于祭祀),象征冠者从此有了治人的权利、服兵役的义务和参加祭祀活动的资格。传统冠礼中还有“命字”,即由嘉宾为冠者取新的字号,冠者从此有了成年人才具有的一切资格。
行笄礼规模比行冠礼要小得多,即女子在十五岁时,主要是由女性家长为行笄礼者改变发式,将头发绾成一个髻,插上簪子(即笄),表示从此结束少女时代,可以嫁人。这种传统意义的成年礼现在吉安民间已经淡化甚至消亡,大多与婚礼或养育习俗相结合。如吉安风俗,男孩到了十四五岁,家长要炖公鸡给他吃,以帮助男孩更好发育成长。遂川、万安等地客家女子出嫁时用细线绞去脸部汗毛、修眉等“开脸”仪式,可以看出它是古代笄礼的一种变异遗存风俗。但它只是流行于客家人群中。
至今,男性成年礼在吉安县的北路片、吉水的水西一带仍有流行,只是这种成年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变化最大的是年龄,按传统成年礼是在十五或十六岁进行,而吉安、吉水这两个地方则在结婚那天进行。
男子不管年龄多大,如果择定了结婚日期,在结婚前几日请当地先生为准新郎取字号。字号取好交给该男子,用一块一尺见方的红纸书写该男子的出生年月,乳名、谱名、字、号,结婚那天的上午,将红纸贴在族祠的左墙上,保留在墙上,任其老化,自然脱落。当地民间仍然称它为行成年礼。
结婚的当天清早,新郎去接新娘。新娘接回村中,进宗祠拜祖宗,由先生执礼,主持拜式,先倒好三小杯酒,先生唱祝辞,辞曰:“一杯酒,本性香,此时合卺正相当。牛郎织女来相会,好似梁鸿配孟光。二杯酒,持在手,夫妻好合谢宾友。燕尔新婚如兄弟,早生贵子才八斗。三杯酒,室家好,熊罴协梦必然早。自从今日祝赞后,夫妻齐眉同偕老。”赞毕,新郎新娘同喝交杯酒。至此,成年礼的仪式也就结束。从这里可以看出,所谓的成年礼是与合卺仪礼结合在一起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