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一节 灯彩

  江西境内流传说:“赣南的采茶九江的歌,吉安的灯彩抚州的傩”,吉安灯彩,久负盛名,是广泛流行的群众自娱性的表演形式。它是每年元宵节的传统活动节目,也是民间“闹元宵”的主要娱乐活动。灯舞的群众性、娱乐性,使这一民俗活动经久不衰,至今仍以其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熠熠闪光。《万安县志》(方兴志)风俗卷中记载:自唐宋以来,万安就有元宵玩灯的风俗,“元宵夜间,群执歌舞,曼声唱之”,“十五日夜,扮灯者,极热闹。”《庐陵县志风俗》(乾隆刻本)也记载:“元宵向有灯节名,然古人每记鳌山诸灯彩,不见于邑。惟龙灯盛行,尤首为最丽,尾次之,厥身长短不等。短者舞以七九人,长者舞以数十人,之时夭矫如生。有能者献珠于前,迎合之巧,珠几为龙吞。佐以狮灯、鱼灯,观益类焉。而未也,更择童男女之美者,扮凤仪亭、雷峰塔、弄玉跨凤、麻姑晋爵、天女散发诸故事……惟扮渔翁蚌精者,自行别有。武士数十,踏六七尺木脚随于后,仪仗之盛,绵亘里余,所过商户,燃爆竹迎之,隆隆之声,不绝于耳。”

  吉安灯彩遍布全市城镇乡村,尤以吉水、万安、遂川、泰和、青原、吉安等县区为甚。在渊源流长的赣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项目。灯彩的来源与民间祭祀有着必然的联系,它是民间祭祀中娱神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古代祭祀,稍为有点规模,必须有音乐、舞蹈,舞者要根据祭祀对象而装扮成角色,或动物、或鬼神,手中舞动着带有象征意义的器物,伴随着音乐节奏,民间舞蹈就这样形成了。

  吉安灯彩中的任何一种龙灯,都是在民间祭祀过程中形成的,是祭祀活动的产物。随着时代文明的推进,祭祀的痕迹越来越淡化,而这种娱乐形式却得以保留和传承。这一点,从各地舞龙祭祖、入户恭贺的行为可以看出。各种舞龙,至今仍伴随音乐节奏,说明它是民间舞蹈遗存的反映。吉安境内的玩灯,至今仍保留祈祷内容,即正月出灯之日,彩队要到近水处请水,祭黄龙王,上祠堂开光,焚香燃烛,祭祀禅宗神明,祈祷风调雨顺,人畜安康。在祠堂中绕柱而舞,出祠堂,入户恭贺,进商铺恭祝,主人接龙,送上红包。年前得了男丁之家,抱幼婴在龙灯中穿过,求得庇佑。正月十五玩一天,深夜还要举行送神收灯仪式,将龙灯彩纸撕下,焚烧,待年底扎新龙,寓示年年兴隆(新龙)。

  吉安灯彩主要分为灯舞和龙舞两部分。

  吉安各种形式的灯舞,或制作精巧,造型别致;或异彩纷呈,气势壮观,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观赏灯,一类是圆场灯。观赏灯有莲花灯、桥灯、吊丝灯、走曾灯、瓶灯、蚌灯、鱼灯、凤凰灯、青蛙灯、螃蟹灯、游灯、花灯、座灯、行灯、西瓜灯、白菜灯、皮灯、罗车灯、字牌灯、蝴蝶灯等。观赏灯没有具体的情节和含义,主要是烘托气势,制造气氛,展开大型灯会表演的场面。圆场灯有鲤鱼灯、虾蚣灯、麒麟狮象灯、鳌鱼灯、股子等。圆场灯是表演性的灯舞,它有内容有意义,表达一定的故事情节,有其历史源流。

  观赏灯和圆场灯,大都是在春节期间和元宵节期间,伴随龙、狮舞一道活动,组成大型的灯会或组成一定的场面。如吉水县金滩乡的灯会和永丰县藤田乡老圩村的灯会,在旧社会是以姓氏家族出灯表演,现仍以姓氏或自然村为单位出灯,传统形式和现代意识的结合,使民间艺术富于了新的含义。

  观赏灯。主要是用竹篾、彩纸、麻绳等材料制作而成。灯型大多是花、虫、鸟、兽。这种灯,在制作时需要有较高的结扎技艺和裱糊技术,才能眉须毕显,栩栩如生地再现花、虫、鸟、兽的形态。一个灯,在制作完成后,不仅能烘托龙舞、狮舞的表演,更重要的是它的观赏价值,堪称上是工艺品。这些观赏灯,在举行灯会时,往往排列在龙、狮的前列,起着引路开道的作用,在表演时,巡场游弋,则起着划场圈地,编排造型和队列的作用,使整个灯队多至数十人或百十人,队列壮观,色彩斑斓。那莲花灯,洁白而纯真,出污泥而不染;那字牌灯,上书斗大方字,或“紫气东南”,或“吉泰平安”;那蝴蝶灯,振动薄翼,翩翩起舞……更有那吊丝灯,实是绝妙。在一根长棍上,用篾和纸扎糊成一座精美的多层戏台,分为上下五层,每层都有一台戏的人物。戏中的人或物通过用线操纵,能左右摆动。

  圆场灯灯型也是以花、虫、鸟、兽为主。表演上,则模拟其所表现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动作,变幻成各种花节。无论是闻名遐迩的鲤鱼灯,还是虾蚣灯、麒麟狮象灯、鳌鱼灯,在表演上共同的特点,都是靠表演者来操纵手中的道具,再现各种灯饰的风貌。

  狮舞和龙舞是吉安极为普及盛行的民间娱乐,几乎乡乡村村都有舞龙的习惯。主要有布龙、箍俚龙、板凳龙和禾草龙。丰富的艺术想象结合民间手工艺人的结扎技艺,使龙的形象栩栩如生,丰彩多姿。

  布龙。它以一条染色的,画有鳞片的布连缀龙的头、身、尾部而得名的,它的制作是,用竹篾编扎成龙的头、尾,表面糊上绵纸或蒙上纱布,用彩色纸和颜料贴绘成龙形,并贴上金银纸箔。身部为一长圆形竹篓,竹篓缚在一根长约五尺的木棍上端、篓与篓之间依靠龙衣串连,间隔六尺左右,组成龙身。龙的长度以组成龙身的节数多少而定。表演者手持龙的头、尾、身部的木棍而舞。吉安的布龙有“三节龙”、“五节龙”、“七节龙”、“九节龙”,多的达三十一节、五十一节、二百一十一节的“长龙”。龙身多少节,就有多少人表演。

  竹箍俚龙。它以上千个直径为一尺七寸的竹篾箍(竹圈),用麻绳串联成龙身而得名的。龙头、龙尾的扎编与布龙大体相同,龙身是每隔七、八尺处装一木把,连头带尾十一把,长约七丈有余。在竹篾箍组成的龙身上,要粘贴上黄色或红色的鳞片(用蜡光纸做成鱼鳞状),再在龙脊背上(麻绳连结处)贴上一绿一红的彩纸为“龙筋”。箍俚龙分成两种,一种为观赏性,如“彩龙”。另一种是利用篾箍与篾箍之间的弹性,摆出各种造型和字型。它表演的特点:轻、缓、细、密。步法以“小碎步”为主。穿花时则用“小跑步”。舞龙尾者则多成半蹲状态,随龙头而行。龙头、身、尾在速度上,高度上都要配合默契,使龙浑然一体,在穿花、摆字、造型时能连贯自如。表演的花节有“巡场”、“单穿花”、“双穿花”、“摆字”、“绕柱”、“盘五”、“咬尾”等。每舞一花节之前都要做一次“咬尾”动作。

  板凳龙。在一条板凳的两端,一端扎龙头,一端扎龙尾而得名的,龙的头尾有的是用篾扎纸糊的,有的是用稻草扎成的。舞动时,龙头的一端由两人各持一条板凳脚,龙尾随龙头而转,龙头往右转时,持龙者用左手持,反之,用右手。三人同时将板凳举起,或上下滚动,或左右绕转,或从中穿过。板凳龙小巧玲珑,场地不限,高超技艺的舞蹈者甚至可以在方桌上舞。这是一种比较简便的自娱形式。如万安罗塘、五丰一带的板凳龙就享有盛名。万安的板凳龙是由龙珠一个,装饰有龙的二条板凳组成的,由三男三妇支撑。男青年身穿粉绸料对襟便衣、便裤,衣边镶绿色花边,脚穿黑色白底布鞋,腰扎绿绸带。女青年头发卷起于头两侧,各缀以一根彩色小花条带,身穿玫瑰红绸料便衣,深湖蓝色绸料便裤,脚穿黑面白底布鞋,腰扎绿绸带。以一条板凳为道具,表演出各种动作和花样,并伴有锣鼓声、唢喇声。主要套路有“前滚龙”、“后滚龙”、“双龙”、“双龙采珠”。表演时,举板凳龙的手要轻松自如,不可僵硬,手臂微上下起伏,在整个表演过程中始终保持这种状态。

  禾草龙。是吉安民间最简单的龙。用禾草扎成的,用木棍支撑,一人一节,节数不限,每节之间不连贯,龙头龙尾也用禾草,只是必须用彩纸包扎,显示出龙头的形状。因为每人持一节,舞龙的要求更高,不可随意,节奏感强,十分流畅,舞出来的效果才好。由于禾草龙随需随扎,简单方便,因而舞龙完毕,还要简单祭拜一下,烧毁。

  龙舞的不同形式,决定了不同的风格。布龙的动作粗犷彪悍,气势雄浑,舞龙的节奏明快,朴实简烁。箍俚龙的动作稳健庄重,组合严谨。板凳龙敏捷灵巧,翻滚自如。不同的风格,除与不同道具的使用所产生的不同效果有密切关系外,主要是流行地区群众的欣赏兴趣,性格民情,生活习惯,劳动方式和地理环境等因素对舞蹈风格特点所产生的潜在影响。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就是这个原因的直接解释。

  龙舞一般都在春节期间或元宵期间的活动。它由群众自发组成,在过去或由一姓氏家族组成,在本村和邻近村寨表演,或穿屋上堂,或游弋村巷坪场。舞队的组成有二种情况:一种是小型的,只有龙队和伴奏的锣鼓;一种是大型的,除龙队外,还有狮舞、灯舞、彩莲船、蚌壳舞、花灯等一些民间艺术形式以及武术表演者一道参加。这些龙队每到一处,群众都放鞭炮迎接,有的还以茶食款待,甚至送“红包”酬谢。在旧社会的宗族矛盾冲突时,也有利用舞龙,“踩地界”,壮家族声威。

  各种龙舞都有各自的表演程式,有的出外表演对要在家族祠堂举行叩拜仪式;有的要由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辈送龙。但共同之处,一是大多数龙舞在表演时都在龙珠(或鲤鱼)的引导下活动,当变换花节动作时,要随龙珠的指挥而变;二是在每个花节动作做完之后,要有一段缓冲的悠扬动作和走圆场,以便衔接下一个花节动作,三是舞龙通常在场子地上表演,为了让四周观众都能看到,往往每套动作要做两至四个方向(或上或下,或东南西北向)。舞龙在兴头时,舞者要高声吼叫以振威,约会者要燃掷鞭炮以助威称快。

  龙舞的伴奏音乐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只用打击乐;另一种是除打击乐外,还配以一些常用的民间曲牌。打击乐的配备一般是堂鼓、大锣、小锣和钹。为烘托高潮时的强烈气氛,有的地方还加进大鼓、大钹、低音筛锣,亦有加进小钹,丁锣衬托轻松、活泼的气氛。常用的锣鼓点有:火炮、急急风、滚子头等。常用的曲牌是民间广为流传的:四孟子、千秋柱、风入松、上山虎、下山虎、双棋盘、合金珠、大提队、金山枪、前伍队等。这些曲牌旋律迎俗流畅、节奏明快、跳跃、情绪热烈。一般都用唢呐吹奏,有的用两支唢呐,一支用八度吹奏,一支低八度吹奏,有时齐奏,并且视花节的长短作不定次的反复。演奏里,锣鼓都是贯穿整个表演,而唢呐多用于开场、结尾和每变换一套新动作的时候。在演员完成一个花节后的走场时,唢呐一般不吹,这些都由堂鼓指挥进出,舞龙者表演不受音乐节奏的限制,音乐只起烘托气氛的作用。

  在所有的龙灯、狮灯等主要灯彩中,还有不少杂灯起陪衬。所谓的杂灯是指扎成各类观赏性的或动物形状的灯,如虾公、猴子、猪八戒、嫦娥、月兔、青蛙、西瓜、花蓝等。这些杂灯并不单耍,而是和龙灯形成组合灯群,衬托龙灯,跟着龙灯尾行。在舞龙时,这些杂灯,擎立四周,形成圆场。舞龙累了,歇息间隔,杂灯亦有杂耍,使之不冷场。起灯续擎时,又一一尾随龙灯而行,是舞龙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本节重点介绍各地的主要灯彩。

  一、虾蚣灯

  虾蚣灯出自于泰和县螺溪镇舍溪村一带,距今已有480多年的历史。据初步考证,明正德年间(约1512年),舍溪村有个名叫胡堯时的人,在云南做官,回乡时,途径四川某地,看过当地表演虾蚣灯,印象极为深刻,回家后就指派人做了一只,并教给村里人表演。由于舍溪村一带田园平坦、土地肥沃、湖塘清水长流,盛产鱼虾,当地群众素有捕鱼捞虾换钱的习惯,对虾十分喜爱,每逢年过节,舍溪村民便聚集一堂,以舞虾蚣灯庆祝丰收、企盼来年幸福美满,虾蚣灯也便以其独有的民间特色艺术代代相传。但村中自古来有个风俗,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因此虾公灯的表演、制作只发于舍溪村。现在螺溪的爵誉等村也有流传。

  虾蚣灯制作工艺精巧别致,集剪纸、扎作、雕刻、绘画、裱糊等各种手工工艺于一体,造型优美的大虾蚣本身就是富有特色的民间手工艺品。因为每只大虾都配置了适宜的灯光,夜晚持舞虾蚣灯,两只大虾在黑夜中闪出迷人的光彩,在配有灯光的荷花映衬下,整个画面尽显其独特新颖、曼妙瑰美、鲜活再现的特点,具有良好的欣赏价值。

  每年正月初三起灯,十六日团灯。外出表演时,不象舞龙进堂入室以恭贺吉庆而收取红包,虾公灯表演只娱人,不收礼。

  二、五龙下海灯

  五龙下海是由遂川珠田乡邹氏民间艺人根据民间传说太子斩蛇寻亲的神话故事改编而成,太子只身上路寻找父母,途中与五条凶猛的巨蟒展开殊死搏斗,连斩五蟒,最终与父母团聚。全场表演通过紧密相衔、变化多端的“五龙出场”、“双龙进水”、“五龙分水”、“双龙搓珠”、“一变花”、“高车滴水”、“四面花”、“二变花”、“对角线”、“麻雀钻杆笼”、“三变花”、“团龙”等二十个花节套路,再现了当年太子只身寻亲,不畏险阻、勇斩五蟒蛇的壮烈情景。五龙下海,由珠田乡遐富境村邹氏约在明孝宗弘治年间从南康县邹家地移居遐富境村后发展起来的,至今有近400年历史。舞龙灯,就是闹新年,在正月初一过后,至正月十五闹元霄期间,灯彩队伍走乡串户,登门拜年、友谊演出,为欢度新年增色添彩,以祈求民间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遂川县原县名为龙泉县,因“有二龙戏于武陵泷,土崩石裂、冲成泉道”的传说,后人因以名“龙泉”。“二龙戏珠”灯彩和后来由邹氏从南康邹家地传承带来的“五龙下海”灯彩,正是由龙的传说发展起来的龙文化艺术。

  三、麒麟狮象灯

  麒麟狮象灯是万安县民间灯彩,流传在万安县涧田、武术、宝山乡,兴国县的永丰乡,赣县田村乡等。它是由纸糊篾扎成麒麟、狮子、象等形象的灯具,分别由四人各执一灯进行表演。

  相传唐朝时,有一年万安上乡河东一带天降灾难,久旱无雨,民不聊生。为了求得风调雨顺,山民们祈求麒麟、狮子、大象帮助他们。因为万安自古有“麒麟坐屋项--压邪;狮子守大门--繁荣;大象进家门--富贵”的说法。山民们在屋项中央放一只麒麟,曰“麒麟为王”;在祠堂门两侧安放狮子,曰“狮为卫”;在屋项两角安上两只象,曰“象为伍”。恰巧,第二年这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此后,山民们就用竹篾扎制了麒麟、狮、象形彩灯挂在厅堂或擎着在屋场舞玩,以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

  舞此灯也有一套传统程序,即出灯、敬神、表演、收灯、送灯。出灯。麒麟狮象灯道具在春节前做好,在谁家做的,就按麒麟、红狮、黄狮(或绿狮)、白象的顺序一字排开供放在谁家厅堂的上案头不动。待正月初一吃过早饭,点烛敬香,供奉三牲后,艺人持灯,锣鼓先起乐,随后喇叭奏起,爆竹响起,麒麟狮象作揖敬拜请神,随后狮灯舞动起来,舞一场后出门,奏乐从开始至象灯出门后结束,整个过程庄严肃穆。敬神是正月初一出灯后,在祠堂举行。祠堂内外亮烛燃香鸣爆竹相迎,艺人们持灯奏乐,神情肃穆,按太平灯、麒麟、红狮、黄狮、白象顺序进入祠堂,入内后一字排开赞词敬神;随后十字形排开,即太平灯站两侧,麒麟在上,红狮在左,黄狮在右,白象在下跳“四门大开”,意为给大家带来四方财宝;随后至天坛(天井)跳 朝坛,意为天地相通,请神祈福;后至上厅跳缠柱(分单缠柱和双缠柱),意为缠住幸福,最后,狮子将绣球,麒麟将玉皇大帝的玉书,白象将观音老母的净水瓶赐给人间。礼毕按进场顺序奏乐、鸣爆竹出场。

  入户登堂恭贺表演。进出场顺序和仪式与敬神仪式基本相同。以先在本村后在外的程序进行打灯。以前入户登堂恭贺不需发送拜贴,村民们看见狮灯来了就燃放爆竹以示愿意接灯,谁家先燃放爆竹就先去谁家,近年来会先发拜贴,收到回执后再如约前往。时间为正月初一至十五的白天、晚上。

  收灯。正月初一至正月十四每天收灯均需奏乐将麒麟、狮、象按顺序一字排开摆放回扎灯人家中的上案头。正月十五夜里收灯除奏乐外还需点烛敬香,供奉三牲,作揖谢神,并将灯上的各种装饰纸撕下焚烧升天,意寓将各神送上天。

  “狮灯”在每年春节期间表演。除在祠堂表演外,还可以走村串户,男、女均可以玩。走村串户时,“狮灯”按吉祥灯、麒麟、绿狮、红狮(或黄狮)、大象的次序排列。快到村口时,锣鼓队就“起家伙”(敲响锣鼓),村里的男女老少就会涌到村口,鸣鞭炮迎接。

  “狮灯”的道具均用竹篾编成骨架,细绳连接而成,制作精巧,舞动起来轻快自如。头、尾两处各装一根用以操作的竹柄,骨架外用彩纸剪成鬃毛粘贴,眼睛用蛋壳或乒乓球做,中间装一个电池的小灯泡,使之有神,栩栩如生。在武术乡的狮队,还要做上两只瓶状的“吉祥灯”在队前引路。

  四、鲤鱼灯

  鲤鱼灯历史悠久,其起源可上朔到数千年前的远古时代。《舞蹈》杂志1985年第一期刊载《鱼族之舞-观舞蹈“鲤鱼灯”有感》一文,认为吉安县固江鲤鱼灯舞是“保存于民间的鱼族图腾舞”。

  鲤鱼灯伴随着棚下村人的祖先,于清乾隆年间从赣南的兴国、于都、南康一带沿赣江而下,落户定居泸水河流域,从而传入吉安县,至今约有200多年。其近代可查的传人有四代,可往上推算至170余年前。在吉安、安福两县的泸水河沿岸,共有十余个赣南移民移居“棚下村”,数百年来,“鲤鱼灯”就在棚下村之间流传。“鲤鱼”艺人也是分散在棚下村中。每年春节,棚下村人的同乡会在人员较多、房屋较为集中,地势也比较平坦开阔的吉安县固江镇棚下村举办同乡聚会联谊活动。春节前夕,各村的艺人们就集中于固江棚下村,扎制鱼灯,开展教学排练等。正月初三开始灯会活动,一来庆贺佳节,二来为同乡联谊聚会助兴。正月初三入夜,于泸水河边举行。艺人持灯,鲤鱼系用竹片扎成,用彩纸糊成鳞形,鱼中置灯火,一般由五灯、七灯或九灯组成;舞灯时禁声,依序一字排开立于河滩。鸣炮,燃香烛插于水边,司仪高声朗诵祝词,祝词八句,意为祈祷来年鱼虾满舱,风调雨顺、平安吉祥等。祝毕,艺人们持鱼灯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作一揖,这时鼓乐鞭炮齐鸣,以鳌鱼为头,依次于河水表面掠过,意为“请水”。然后在鳌鱼带领下回村,仪式结束,开始玩灯。鼎盛时期,多与“三节龙”“花灯”“彩莲船”“蚌壳灯”以及“高跷”等共同表演。

  登堂入户恭贺,依次入固江镇棚下村各户人家恭贺,由“三节龙”进入厅堂穿行一周,并于上厅揖首,“鲤鱼灯”等则于户外场院表演,但遇有当年添丁、嫁娶、造房、升迁等大喜的人家,“鲤鱼灯”亦须入室,于厅堂内表演“团龙”“结塔”等花节以示祝贺。还应邀前往固江圩镇沿街商家、大户以及周边村庄等恭贺表演。一般会先发拜贴,收到回执后如约前往,恭贺表演方法与入户略同。

  进行村际联谊巡回表演,早期会举行此项活动。鲤鱼灯在同乡会主持下赴泸水沿岸各个棚下村进行联谊访问演出,以表同乡之情。沿途当地人村庄亦会事前发去拜贴,如约进村恭贺,增进友谊。

  踩街活动,一般于正月十五元宵节举行,白天趁入沿街商家、大户恭贺之机,于沿途主要街道、空地进行助兴展示表演,晚上开展正式的“踩街巡游”表演。

  送灯仪式,元宵夜踩街巡游完毕,再次入本村各户恭贺一遍,于泸水河边焚香燃烛、鸣炮、奏乐,送灯。

  历史上,“鲤鱼灯”以其精美的艺术,吸引着广大群众,为维系泸水河沿岸从赣南移民而来的各个“棚下村”人之间的友好亲情关系,以及促进与当地人之间的交往并最终实现双方的融合等,作出过积极有益的贡献。

  五、股子灯

  股子灯是万安县流行最广,深受群众欢迎,且具有独特风格的灯彩之一。它源于万安县上乡河西的柏岩乡。据传,从前万安曾流行过一种“黄瓜病”,死人死畜甚多。百姓无奈,请来道士地理究其原因,道士地理曰:此乃“黄瓜精”作祟。故在当年的春节期间以禾草扎成灯舞之,并摆“天下太平”等字祈祷神灵保佑新年大吉大利。这年果然驱走“黄瓜精”,太平无事,因此取名为“太平灯”。自此,年年耍太平灯,并很快遍及全县。柏岩乡艺人结合山区特点,以“太平灯”为基础,吸取“龙灯”、“鲤鱼灯”的优点创造了这种独有的灯彩,因这种灯分成单独的一股股,故取名“股子灯”。

  股子灯历代有灯会,由灯会主持活动。传统的活动一般春节前夕集中艺人扎制股子灯,股子灯扎制完成后,到当地的石官庙前,焚香、燃烛、鸣炮、烧纸、拜神、祝赞词、杀公鸡,将鸡血点于龙眼、龙头、龙尾后现场表演一套“股子灯”。传说开光诵赞词后的股子灯即成为神龙。

  登堂入户恭贺表演,灯队根据村里水的流向,逆水而上依次到各家各户进行恭贺表演。有的村有要求,则要先到该村的祠堂表演一套股子灯,然后再逆水而上依次到各家各户进行恭贺表演。原来表演的股子灯股数较少,如主人家客厅较大则会登堂,客厅小则在主人的院子里表演,一般恭贺表演要念赞词,赞词为一些吉祥话。

  春节闹灯只闹到元宵夜即结束,正月十六吃过早饭,灯队即来到本村的“水口上”(河边)焚香、烧纸、燃烛、鸣炮、敬三牲,奏乐,表演一套股子灯,再向东、南、西、北祭拜后将灯焚烧。

  股子灯的股数不定,有五、七、九、十二、十六、也有十九股的,另有一到四只灯笼,穿花时灯笼站在场外,摆字时如笔划不够就凑上去添笔加点。

  股子灯的制作比较简便,用削好的篾条制成六个八角形的圈圈,将每个圈圈角连角捆扎起来,成一个“泡泡”,两个“泡泡”连成一个灯,外面糊上白纸,画上彩色图案或写上“上上大吉”、“五谷丰登”等字样,把它扎在木板上,中间安一根木柄即成一股灯。灯头形状似龙头,但较小巧,嘴巴里放一个小泡作为“龙珠”,头后放一个“泡”。“龙尾”是前面一个泡,泡后面扎一股由大到小,由圆到扁逐渐向上翘起的尾巴。泡内用小电池照明。

  股子灯共分“高山滴水”、“对子上水”、“篱笆花”、“穿龙门”、“斗龙穿花”五大花节,每个花节都有一个小故事。每打完一个花节就摆一个字,以前多摆“天下太平”、“上上大吉”,现摆“人寿年丰”、“振兴中华”。旧时代,股子灯扎成后要举行喷香“开光”仪式,传说开光祝赞词后即成为神龙。神龙得意自在地到各地游玩,沿途征服各种妖魔鬼怪,把各个山洞的源泉流放出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就是“高山滴水”。神龙到各地游玩,虾兵蟹将得知后,一对对前往祝贺和观看热闹景象,加之新年伊始,人们都希望大吉大利,求得一个“上”字,将此花节取名为“对子上水”。“篱笆花”则是表示神龙游玩时走过的山山水水曲折路程。“穿龙门”是象征水中族类相互嬉闹的情景,同时显示龙宫的威严,中间站立的那两个俨然如龙宫门口的卫士,威风凛凛地守卫着龙门,穿梭于他们之间的龙灯犹如一个个将士列队进入宫门。“斗龙穿花”则是表现神龙与孽龙精斗法的过程:神龙许真君与孽龙原是同学,一天,两人在河里洗澡,许真君见孽龙身上长鳞、口中吐珠,知他要兴妖作怪了,便机智地把珠子抢在手里,孽龙想夺回珠子,并扬言要把大地变成汪洋大海,二龙相斗,孽龙败陈而逃。观音菩萨得知,变成一卖酒饭的女子在前等候。孽龙逃到此地,又饥又渴,吃了观音菩萨的酒和熟粉条,正欲逃离时被观音用手在背上一拍,刚吃的熟粉条即刻变成了套在项上的铁链,此时正好许真君赶到,观音菩萨把锁着的孽龙交给许真君说:“把他丢到枯井去,三年换一次锁链。”以后,孽龙再也不能称王称霸,危害百姓了。

  股子灯如龙灯善扭摆,迴旋缠绕,且能分能合,更能随心所欲;像鲤鱼灯灵活多变,但气势更大,又能摆字;像太平灯也是单独的一股股,但更美观,更绚丽多姿。股子灯一般在春节期间表演,由男子舞玩,可根据不同需要组织大小队伍进行表演,十分灵活。伴奏音乐选用万安民间小调,伴以深厚铿锵的打击乐,节奏明快,情绪热烈。

  六、箍俚龙

  吉安市青原区南郊的新圩镇流传着一种迄今为止仅在栗溪村传世的龙灯--箍俚龙。因其灯体是由一千多只篾箍连缀而成的,故而得名。箍俚龙产生至今约有六百年历史。据栗溪《胡氏族谱》记载,该村始建于元大德年间(1297-1308),村前有一座祖山,称“龙形”,盛产毛竹。山上有一口活泉,叫“珠源”(现已建成珠源水库)。相传该村就是靠了这股龙口含珠的水脉才得世代繁衍的,所以村民们把“龙形”山“珠源”水奉为神明。箍俚龙就在人们对龙的图腾的崇拜和每年的春祭活动中产生。以祈新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箍俚龙在每逢春节表演,村民在表演之前便筹备扎龙。二月初一午后,人们把扎好的龙带到祖山“龙形”山上“请水”“发龙”。在一片香烟缭绕中,祭祀天地、龙王、祖宗、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其间,有礼有赞诗:“大公庙守下方,二龙在栗溪庄,左狮右虎(山名)来相助,中有龙凤来呈祥,左边金山(地名)挂金榜,右边珠水(地名)点文章”,表达村名对神明的崇奉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接着,锣鼓大作,爆竹齐鸣,在欢快的唢呐声中,双龙腾跃,疾驰进村。在祠堂里伴柱起舞,一直持续到午夜。第二天便到各家各户去恭贺元宵,过后要将龙灯彩纸撕下,对天焚化,来年再新糊彩披,谓之“年年新龙(兴隆)”。

  “箍俚龙”的制作十分精巧,整个龙灯总长二十四米以上。龙头、龙身、龙尾贯穿一气,看似没有分节。龙体脊背上饰有龙筋,龙身至龙尾层层叠叠贴上黄色和红色的鳞片,以万数计,是工匠们一片片扎制而成的。表演时,传统是固定人数,九人舞龙,一人持龙头,一人持龙尾,其余持龙身,没有彩珠。出龙时,前面有牌灯、花灯、鲤鱼灯等各种彩灯开路,伴有民间吹打乐,整个表演过程分“巡场”、“咬尾”、“单穿花”、“双穿花”、“摆字”、“绕柱”、“盘王”七个花节。龙的行进、穿花、盘柱、咬尾蠕行、首身翻转,酷似巨蟒。箍俚龙摆字的难度系数大得多,因为它是用一个整体来摆,摆字“东方巨龙”在你不经意间由队形变换而成,蔚为壮观;表演最后一个花节“盘王”时,整个龙身盘结成立体螺旋状尤如蛇之歇息,因此本地人称箍俚龙为“蛇龙”。

  七、东园龙

  东园龙出自吉安县永阳镇东园村。东园村姓胡,北宋时肇基,胡氏第二代出了位刑部秋官,叫胡安道,以后代有俊杰。据胡氏族谱载,东园村舞龙习俗起于南宋开禧年间(1205-1207)的元宵。清末民国之际,每年正月十一日入夜,将扎好的龙灯一齐点亮,敲锣击鼓鸣炮,沿村前的禾河自上而下巡游百步,谓之请龙,随后发香烛祭祖宗神灵。从十一日至十五日元宵节,每天舞龙,并伴有狮灯、马灯、花灯、旱船等,以大鼓、大锣和十样锦乐队伴奏。龙灯走街游乡。元宵夜,逐户登门恭贺,当年得子添丁或造新房的人家要备好酒菜,包红包接龙。活动到夜半,舞龙者在村边的禾河滩边送龙。送龙要发香烛,奏鼓乐,唱祝辞,辞云:“礼送老龙归东海,今年去了明年来。种田汉子收成好,读书郎君登高台。经商务工发大财,男女老少无病灾……”祝毕,将龙灯纸撕下焚化,抬着龙骨架回村,将龙骨架送进祠堂耳房,以备来年再做新龙,寓示“年年兴隆”。其实,东园村舞龙并非只是元宵节进行,凡宗族活动如祭祖、修谱、建祠等,皆要请龙、送龙,有时应人之邀,参加族外隆重活动。

  东园龙由龙珠、龙头、龙尾和七节龙身组成。龙头、龙身、龙尾由一长约20米、宽约40厘米的“龙坡”连缀起来。龙披正中有锯齿状的龙脊,两侧有金黄色齿边,龙披通体绘有金色龙鳞。龙珠、龙头、龙身、龙尾等都燃点灯珠或油鞭,夜间表演流光溢彩,引人入胜。东园村人历代崇尚习武,舞龙者大多是武艺高手,舞龙珠者更是武艺特出者。因此,东园龙是将武术、杂技等技艺揉进龙灯中表演,如架天桥、架地桥、登高台、迭腕站、仰倒牌等,是龙园龙表演的看点。

  八、鳌鱼灯

  吉水县盘谷镇的盘谷村,位于赣江之西,同水之滨。盘谷村人杰地灵,物华天宝,这块风光宝地上绽开着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奇葩鳌鱼灯。

  据老艺人说,鳌鱼灯是皇帝赐给李邦华回家玩尝的宫廷灯彩,1628年,李邦华(1574-1644)任兵部侍郎,治军有方,受到崇祯帝的嘉奖,升兵部尚书,为减少拖累,决心抗敌,李邦华毅然遣回家属,其家属留恋京城灯彩,不愿离去,皇帝闻讯,立即赐宫廷灯彩一起,由其家属回家乡玩尝。皇上赐的三座灯彩是座灯,表演京城故事;行灯,表演的是神话、戏曲故事;鳌鱼灯象征上鳌头。后来座灯、行灯失传,留下的鳌鱼灯就在盘古村的小祠下、大元一带流传下来。至今已传承到十七代了,鳌鱼灯由麒麟、鳌鱼、狮子、黄龙四品组成,每品各两节共八节。清朝中叶,此灯最盛行。盘谷村十八族的四十八个支房,每房至少有一起,最多时玩到一百多起。整个灯队,规模巨大、绚丽多彩,十分壮观。有句谚语说:“看了谷村灯,连夜出生庚(嫁女订婚的生辱八字)。”

  鳌鱼灯的表演很讲究,有三不准:一不准非进士及第的房族玩;二不准不拜师起牙玩;三不准女人玩。

  九、长龙灯

  吉水县盘谷镇上曾家有长龙灯。上曾家闹龙灯起源于宋朝,发展在明朝。“长龙”的形成在明朝万历年间。明朝嘉靖二年(1523),曾存仁考中进士,村民闹九节龙灯,上他家祝贺,赞曰:“龙灯到华堂,老爷上金榜。”嘉靖三十八年(1559),曾存仁的大儿子又考中进士,村民特别高兴,加敬加意制作了两个九节龙灯,上他家祝贺,赞曰:“双龙到华堂,父子上金榜。”万历五年(1577),曾存仁的二儿子再考中进士,村民更加高兴,自动聚龙30节,“3”象征着三位进士,大搞庆贺。这是长龙的雏形,后来凡有喜庆大典,龙就增加节次,逐步演变成如今的3 3 3节长龙。“3 3 3”有“一门三进士”“父子三进士”的寓意。

  长龙由龙头、龙身、龙尾三部分组成。龙头重30公斤,以竹篾制作形状,彩纸与彩布装璜点缀,配上两只长的美冉,使其摆须弄舌,形象逼真。龙身每节用竹篾织成长45公分,直径为30公分的鸡笼状。尾巴似鳄鱼尾巴,用竹篾制成长80公分,上下底直径各为45与10公分的圆锥体,以彩布、纸做成鳞甲,末端配上红缨,摇摆起来,栩栩如生。龙身每节间距6尺,用黄布连成,头、尾联结,构成千米长的龙。舞长龙除不能滚动外,与九节布龙大同小异,参与活动的二百多人,其表演在于运用队形的变换来进行造型。长龙以金黄色为基调,舞者着一色一式的灰兰衣服。由龙头、龙身、龙尾三部分组成。“龙灯舞得好,全靠龙头带。”“群龙之首”的龙头,必须起首领作用,带着长龙队伍摆出气势磅薄、千姿百态的图案。龙尾则要求轻巧灵活,时刻起着与头前呼后应的作用。

  长龙表演有进场、踩四向(四方吉利)、会圈、窜四向(跳龙门)、会圆、大团圆等花节。

  长龙的龙头带龙身进场,如蛟龙入海,漫游一周,头与尾会合,勾出回字形的“龙卷浪”画面。然后踏四向:龙头领先,踏着“之”字路线行进,踏过东南西北四方,画出“游龙戏水”图案,表示“出行大吉,四方得利。”

  窜四向就是龙身正中一节(以彩球为号),张开龙布,象征“龙门”,让龙头龙尾同时并举,往“龙门”穿插过去,造成“跳龙门”的画面,称之“跳龙门”。最后龙头领先“侧龙”,向广场中心跑步行进,构成“虎踞龙盘”之势,称作“大团圆”,是演出的结束形式。

  各地还有一些龙灯,名气不大,却有特色。东固一带有香火龙,舞龙时,龙身上通体插上点燃的香火,龙舞时,香火被火一吹,发出无数光亮,翻飞流转,煞是好看。泰和县的三节龙、龙凤灯、草龙等,安福的龙灯分为布龙灯和草龙灯。布龙灯分九节、十一节、十三节等三种。每条龙有彩珠(火球)引舞,因用布作龙身衣连接龙头、龙腰、龙尾各节,故成布龙。基本上每村都有,大的村庄以姓氏家族为单位组织龙灯队伍。出龙时鞭炮齐鸣、鼓乐喧天,加之舞龙者的吆喝声,全村人一齐出动,热闹非凡。龙灯每到一处龙首带动龙身,随夜明彩珠上下翻飞,气势磅礴,颇为壮观。舞龙一般从宗族祠堂出发,然后到每户家中周游一圈,游遍整个村庄,这一晚基本上是通宵达旦。第二天开始到各村各乡祝贺,直到正月十八各种灯彩舞到江边,在神铳声、鞭炮声、鼓乐声中所有彩灯排到江边,一声吆呵所有的灯全部熄灭、将龙身和灯彩上裱糊的彩纸撕下,点燃后投入江中,参加者朝江心三拜,示意龙归大海一路平安。一年一度的元宵灯节便由此宣告结束。

  中秋节有耍草龙灯的习俗。所谓草龙,即用稻草扎成龙头,龙身、龙尾若干节,插上点燃的香火,中间没有什么连接,夜明珠则用柚子插满香火,形成一个圆形火珠。中秋之夜远看就像一条火龙,故也称火龙灯。舞法与布龙一样,但气势不如布龙。万安的灯彩最盛,除著名的麒麟狮象灯、股子灯外,还有鲤鱼灯、茶灯、太平灯、车俚灯、跑马灯、青蛙灯等。永新莲洲乡双溪胡家村有一种罗汉灯,很有特色。据传,明末清初时由该村人从外地带回永新的,传至今日有二三百年的历史。它叙述的是一个故事,十八个强盗在得到一个梦后,改恶从善,在观音的教诲下,金盆洗手,劝人为善。传说,在很久以前,有十八强盗,结伙为掳,打家劫舍,有一次,他们抱有许多金银财宝,背不起,便役使一头黄牛把财物驮回深山去。老牛驮至半路,任凭强盗们鞭打、催赶,死也不肯前进一步,其中一个强盗怒吼道:“该死的畜牲,为何不走了?”老牛顿时开口说话:我前世欠了你们的债,驮到此也就还清了。说罢倒地死去。众强盗愕然,一个个感动得流下了眼泪。他们猛然醒悟过来,都说:“这强盗之事不能再干了,否则,后世也要变牛做马去偿还人家的债呢。”为了改恶从善,众人出家为僧。当时商定一齐到深山里去吃斋念佛,潜心修道,以补偿过去的罪过。这事惊动了观音娘娘,为了考察这伙强盗是否真心地下到凡间,经过几次考验,证明众强盗确是诚心悔改,于是便有意点化他们成仙,在寺庙中的大桃树上变了一个鲜桃,个大色美,香溢寺院,众强盗见这鲜桃,人人口馋,但桃子只有一个,只好互相谦让,最后还是让给了一个小尚,小和尚欲持伸手去摘,却差几寸,不能到手,大和尚便要小和尚站在自己肩上去摘,叠成人梯方才摘到,小和尚摘到的桃子不敢独享,让每人吃一口,吃罢都感到身如轻烟,飞升天庭,后被玉皇大帝封为“十八罗汉”。民间艺人根据这个故事编成《罗汉灯》,劝人从善,共享太平盛世,故每逢正月十二至十五出灯,都会在本村或邻村表演。永新的狮灯也有名气,据传宋代时永新已有舞狮的习俗。永新狮灯分单狮和双狮,单狮舞者上身赤膊,穿灯笼裤,头戴狮头,头饰连身,采用溜马步、点马步、四海扬门、钻山洞的技艺来表演。双狮舞者的穿戴与单狮相同,表演不同,主要有双狮拜礼、逗乐、抢球等技艺。

  遂川的灯可与万安比美,有龙灯、麒麟狮象灯、鲤鱼灯、兔子灯、香火龙、茶篮灯、马头灯等,多姿多彩。其中马头灯流传在大汾镇一带,是一种很有情趣的灯彩。大汾人玩灯历来有“龙灯带马灯,马灯带茶灯”的表演习俗,马头灯与龙灯也一样,入各户恭贺,进祠堂敬神。马头灯有其来源,叙述的是一个小伙子外出谋生,在马庄主家当牧马人时认识了庄主小姐,并相互产生爱情的故事。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