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玫
王玫,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
从屈原到陶渊明,是一条从官场走向田园的道路。这一路荆棘丛生,峰回路转,时而康庄通衢,时而羊肠小道,有人前赴后继,有人迷途不返。有人身居庙堂,宦海浮沉而不能自拔,有人滞留山林,与草木同朽,没世无名。屈原和陶潜以自身的人生故事,用文学的书写方式,展示了从官场到田园的心路历程,如果说从官场到田园是一段漫长的心灵回归之旅,他们分别是这条路线上的坐标。从屈原到陶渊明,中国文人从被迫远离官场,到自觉投身田园。这是一个寻根过程,更是一个生命意识的觉醒历程。
一
屈原与陶渊明相距七百余年,屈原生当战国中期,出身楚国贵族,怀王时为左徒、三闾大夫,在楚国政坛上曾叱咤一时,“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史记·屈原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第2481页。陶潜于东晋之季,官不过州祭酒与彭泽令,因“不堪吏职”,“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则解印去绶,名列隐逸。在才干个性方面,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陶潜则“颖脱不羁,任真自得”《晋书·陶潜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460页。“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五柳先生传》,转引自:龚斌,《陶渊明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420页。二人在人生观、处世态度、心理状态、个性特征等方面的显著差异,概言之,即一进一退,一躁一静,一强一弱,一醒一醉。
(一)仕进态度:屈进陶退。屈原对现实政治是积极进取(进)的,为其理想信念“虽九死其犹未悔”,即使被放被逐,仍然系心君国,矢志不渝:“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离骚》)。而陶渊明则厌倦官场,甘心退隐(退),“开荒南亩际,守拙归园田”(《归园田居》其一),“平津苟不由,栖逸讵为拙”(《癸卯岁十二月里作与从弟敬远》),“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之二)。“投冠旋旧墟,不为好爵萦。”(《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
从屈原到陶渊明(二)心理状态:屈躁陶静。屈原当理想受阻,便上天入地,求巫咸,问灵氛,扣帝阍,访佚女,无一刻消停。陶天性好静,“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与子俨等疏》),“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饮酒》其五)。其《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云:“闲居三十载,遂与尘事冥。诗书敦宿好,林园无世情……商歌非吾事,依依在耦耕。投冠旋旧墟,不为好爵萦。养真衡茅下,庶以善自名。”蒋薰评此诗曰:“篇中澹然恬退,不露怼激,较之《楚骚》,有静躁之分。”《陶渊明诗集》卷三,转引自:龚斌,《陶渊明集校笺》,第77页。
(三)个性特征:屈强陶弱,屈原理想信念不能实现,则上下求索:“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离骚》)。班固所以称之“露才扬己”,“(强)非其人”《离骚序》,严可均《全后汉文》卷二十五,中华书局,1958年,第611页。洪兴祖虽不同意班固说法,但也看到屈原之“强”:“今若屈原,膺忠贞之质,体清洁之性,直若砥矢,言若丹青,进不隐其谋,退不顾其命”《楚辞补注·离骚经章句第一·叙》,中华书局,1983年,第48页。陶年轻时也曾“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但他很快看清时局世态,毅然归耕畎亩,安贫守贱。二人个性一强一弱也体现于其作品风格。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十四评陶诗曰:“其情颇真切,特多弱句,如‘辈泪应心零’、‘何意尔先倾’、‘园林独余情’之类,皆不健。公诗真率,每嫌体弱。是时诸家皆务矜琢,琢则远自然,然自成其古;率则近自然,然每流于弱”转引自龚斌《陶渊明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157页。“体弱”虽备一说,但可见屈陶之个性有强弱之别。
(四)人生态度:屈醒陶醉。屈原自以“醒者”为荣:“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陶渊明却沉迷于醉,“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对于是醉好还是醒好,陶渊明也有过思考,其《饮酒》十三云:“有客常同止,趣舍邈异境。一士常独醉,一夫终年醒。醒醉还相笑,发言各不领。规矩一何愚,兀傲差若颖。寄言酣中客,日没烛当秉。”后人评此诗说:“陶公自以人醒我醉,正其热心厌观世事而然耳。要之,醒非真醒而实愚,醉非真醉而实颖。”邱嘉穗,《东山草堂陶诗笺》卷三,转引自:龚斌,《陶渊明集校笺》,第237页。“二客皆非世中之人,而陶渊明尤以醉者为得,诚见世事之不足问,不足校论,惟当以昏昏处之耳。此渊明因取舍之殊而托意于酒也。”马璞,《陶诗本义》卷三,转引同上。
如果说屈原躁进,陶渊明则是隐退,屈原自诩为清醒,陶渊明则更愿意买醉。二人于行事之进退出处、个性的默语躁静,皆不相同。他们的命运也各自相异。思欲进取的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因谗被疏,流放沅湘之滨,最后投江自尽。陶渊明“少怀高尚”,“不堪吏职”,则及时抽身,归隐田园,躬耕垄亩,及至终老其身。二人在仕途上的经历,以及最后结局,似乎与他们的性格和价值观念、人生态度皆有关,但更与他们各自所处的时代密切相关。在战国群雄奔竞的环境下,屈原亟欲楚国强盛甚或统一中国,主张举贤授能于内,连齐抗秦于外,一生系心君国,并为之而万死不辞。陶渊明身处东晋后期,世道衰落,且玄风盛行,务虚高蹈的风气多少影响其人生态度。若将他们互换位置,陶渊明或将成为屈原,屈原也将是陶渊明。他们只能出现在与他们相应的时空之中,从屈原向陶渊明的转变,也是历史发展的逻辑必然。
屈原和陶渊明,代表着两种人生道路,两种价值评判体系。他们都在观察、思考人生、历史等问题,但他们的着眼点和所得结论不尽相同。
首先,历史上的君臣关系,士人的遇或不遇,都曾让他们沉思。君主不明,臣子忠而被谤的事例,屈原从中看到的不是绝望,而是自勉自励,以忠臣志士为楷模,坚守自己的信念,甚至迎难而上,不辞一死。陶渊明则看到政治之短暂,世事之无凭,“觉悟当念还,鸟尽良弓藏”(《饮酒》十七);“山河满目中,平原独茫茫。古时功名士,慷慨争此场。一旦百岁后,相与还北邙”(《拟古》其四)。由于看穿人世的风云变幻,政治的乍生乍灭,陶渊明已不再将自我生命虚耗在无谓的权力竞逐之中,“遂尽介然分,拂衣归田里”(《饮酒》十九)。
其次,在人生终极问题上,屈原和陶渊明都面对人生无常、生命短暂这个千古不变的事实,屈原喟叹“老冉冉其将至”,“岁匆匆其若颓兮,时亦冉冉而将至”(《悲回风》),陶渊明更是感慨“从古皆有没,念之中心焦”(《己酉岁九月九日》);“荣华难久居,盛衰不可量……日月有环周,我去不再阳”(《杂诗》其三)。同怀迁逝之悲,屈原不是由此了悟人世之虚幻无凭,从而挣脱世网尘罗而求得精神的自我超越,他却更加执着事功追求,甚至愈加急迫,以至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陶渊明则由此感悟人生,寻找自我安身立命之所在,在生命之环的急速运转中,实现自我的存在价值,“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千载非所知,聊以永今朝”;“养真衡茅下,庶以善自名”。
再次,由于未能看清世道真相,屈原始终感到困惑,甚至痛苦:抱怨世莫我知,感叹忠而见疑,不仅对政治,对人性,都缺乏透彻的了解。陶渊明没有这样的问题,他连死后“他人亦已歌”都料到了。屈原也在寻找精神出路,也想“归”,但是他所要归去的不是精神的家园,而是现实的“故都”:“羌灵魂之欲归兮,何须臾而忘反。背夏浦而西思兮,哀故都之日远”(《哀郢》),故国家山承载着他太多的想望,在举足别无出路之时,他只能向故土的方向张望。陶渊明则要归返自我内心,回到精神故乡:“提壶抚寒柯,远望复何为。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饮酒》其八),“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
这一切差异,除了时代的原因之外,还在于两人的个性气质和价值取向的不同。屈原的人生选择是外求的,而非求诸己心,其得失进退均取决于外部的环境和条件。所以他有诸多希望皆投向外部:希望得到君王垂恩,希望得到他人认可,希望外部环境能助其实现人生理想。当外部条件不具备,甚至产生排斥力时,他就会感到失落、痛苦、不知所措。这种外求的方式,由其价值观所决定,即向外追求事功,进入政治,就需借助外力,而非个人意志所可控御,从而产生痛苦。陶渊明则内求于心,他知道外在的一切都是无凭,都是无常,甚至人活着也不可靠,所以不如安命,及时行乐,但求自我内心的知足平静。这也是与其乐天知命的人生观相关。
然而,屈陶也有相同之处,当他们最初遇到精神困扰,都曾经得到“渔父”或“田父”的指点,但是他们都没有听从劝告,无论进退,他们都坚守自己的信念,保持自我人格的独立尊严,这也是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伟大诗人的根本原因。
二
屈原是第一个有名字的诗人,也是第一个用文学抒写内心世界的诗人。然而,屈原首先是政治家,进入现实政治是他的抱负,报国效君则是他的人生使命,文学只是他政治失意之后的“余事”,这使他与后代文人有所不同:一,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修身”、“修己”的自律意识;二,具有非同寻常的高尚人格和坚强意志;三,具有积极入世的人生观,且矢志不渝。不同于后代文人往往进则儒,退则道,与世舒卷,进退去取有较大的回旋空间。因此,当历史的给定性与其价值观产生激烈冲突之时,他无法妥协或转向,唯有一死。
屈原的悲剧来自两方面:一是历史的悲剧。马克思说:“当旧制度还是有史以来就存在的世界权力,自由反而是个别人偶然产生的思想的时候,换句话说,当旧制度本身还相信而且也应当相信自己的合理性的时候,它的历史是悲剧性的。”二是自身的悲剧。屈原无法突破自己设定的价值领域,而执着于自我的思想信念,以致最后走投无路。其中最根本的还是时代的局限。屈原时代,天下尚未一统,士无定主,可以奔走于列国,寻找政治机遇。屈原却执意留在楚国,或是忠君爱国,或因“与楚同姓”,所以不忍去国远游。因此屈原的余地就极为有限。其次,春秋战国也是群雄奔竞的时代,大到诸侯,小到一介士子,都想施展一番抱负,如孔孟之徒,也曾四处奔走,推行主张。即使像庄子之辈舍弃世俗名利,也依然著书立说,发表对于现实政治的看法。虽有伯夷、叔齐、许由,及“商山四皓”等屈指可数的隐士高人,被后代奉为反抗现实政治的精神标杆,但真正为了保持个人节操而隐居不仕的人还是罕见,也无法得见。因为这是一个有志之士可以有所作为的时代,庄子的影响力此时尚未显现,社会历史尚未为失意者指出一条精神出路。人们承载着沉重的“行道”的使命感,个人价值只体现在殉道之中。屈原更是无法超越这个价值畛域。
从屈原到陶渊明,士人与政治的关系,士人的人生目标、思想观念都发生重大变化,这是一个个体生命意识觉醒的过程。
一是士人处境的变化,从战国群雄并起,到大一统帝国建立,四海之内,安如覆盂,“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汉书·东方朔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2865页。士的作用愈见其微,士之进退出处莫不受制于王朝纲常或君主的好恶,其弘道的使命感也在减弱,表现之一即士人不断文士化。谋士、侠士、义士,或勇士,都因历史环境的变化而渐至消失,文士、名士、隐士则应运而生,所谓“原其无用亦所以为用,则其有用或归于无用矣”《后汉书·方术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2725页。虽然身兼朝臣与文人双重身份的人有不少,尚有不少人热衷仕进,但真正以弘道为己任、有所担当的士人愈益有限,尤其身当乱世,但求自保,“与时舒卷,无蹇谔之节”《晋书·王戎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234页。“志在苟免,无忠蹇之操”,“不以经国为念,而思自全之计”《晋书·王衍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237页。时见于史著。一些文士,当他们在仕途上走不通,则转向用诗文抒写内心的愁闷,甚至在道路选择时茫然无所适从,这基本上沿袭了屈原的路径。不同的是他们已缺少屈原式的执着,道不行,也不会以投江作为唯一的出路。他们依然在抱怨自我理想无法实现,但同时也在尝试寻找另一个突围的出口。
二是士人地位的变化,即从政治中心,趋向边缘化。汉代察举征辟的选官制度,逐级拔擢,按等录用,已形成一套官僚生产机制,平流进取者未必都有自我价值实现的自觉意识,专制集权的强大压制,使之在恋栈的同时,也逐渐失却先秦“士”的道义担当精神,比如《史记》中的石奋一家。甚至他们中多数没有可以示人的文才,或是恪守职责的官员,或是仗势欺人的酷吏。他们是官僚队伍中的大多数。因此那些秉持先秦“士”之精神的精英文士,由于自我价值认同的危机感,或为了保持自我精神的自由,逐渐远离政治中心,而被动或主动地被边缘化,特别在两个朝代交替之时,他们更是对现实政治保持一定距离,比如嵇康、阮籍。
三是士人自身思想观念也在悄然改变,人生观从儒家修齐治平到道玄清静无为的变化。儒家积极入世的人生观,不再是士人唯一的价值选择。东汉以后儒家学说衰微,道家思想兴起,玄学盛行,也使文人名士的思想空间扩大,既然不能“达则兼济天下”,至少可以做到“穷则独善其身”。尽管多数人是在失意时以老庄为慰藉,并非真正服膺道术,但历来读书人最看重的“名”,逐渐也变得不太重要了。孔子说“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虽然魏晋习儒之人仍有视名为重,如杜预“好为后世名”《晋书·杜预传》,同上,第1031页。但亦有张翰声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世说新语·任诞20》,参见: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397页。陶渊明也说“去去百年外,身名同翳如”(《和刘柴桑》),指责世间之人“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饮酒》其二)。从注重身后名到但求适性自得的变化,着眼于生命自身的存在价值,而无意于外在的价值评判。注重自我精神的自由解放,追求道家高蹈遗世的人生境界,让拘囿在名利场之是非得失中的士人,开始正视自我生命的真实存在,并且以文学的书写方式展示他们心灵蜕变的过程。
文学的产生,文人的出现,固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但从士人心态史发展进程观之,这也是士人心态不断趋于超越的过程。文学成为“苦闷的象征”,记录了人们艰难的心路历程。屈原之后,先唐文学史基本上是一部文人士子突破传统的价值观念、寻求自我精神解放的心路历程,也是士人从政治中心黜退至权力边缘、从官场回归田园的过程,同时也是文学精神不断高蹈,审美超越趋于自觉的过程。直至陶渊明的出现,基本上完成了士人现实和精神的双重回归。
三
逃离官场,追求自由,最初并不是一种自觉的意识。从蛮荒时代走来的人们,完全的自由也许令人恐慌,因为那种生存形态意味着生命没有保障。在既定的社会秩序中,人们多少能免除大自然的威胁而获得安全感,不必茹毛饮血,不必风餐露宿。然而,城墙屋宇挡住飞禽走兽的攻击,也割断人们与自然的血肉关联。
人们在社会里纷纷建立自己的“家”,家给人以依托,但家族中的种种关系和家族中人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也使个体的自由失落,尤其是专制集权的建立,个人意志完全被国家意志所统御。当人们感觉到专制政权对个人自由的压迫,尤其是日渐形成的传统观念和日益弱化的躯体,已无法重返自然。当现实政治变化超出个人价值选择的限度,人们选择了逃离。从被迫逃离,到自动逃离,其性质并无大异,亦即个人的存在价值受到藐视,或自我坚守的信念遭到唾弃。于是伯夷、叔齐选择不食周粟,宁可饿死首阳山的结局;屈原亟欲联齐抗秦,推行美政,却因楚王听信谗言而被放逐,及至自沉汨罗江底。
官场之外,唯有山林成为可以存身的栖居地,那里没有政治,没有等级,没有不得不遵从的种种成规旧习,当然,也没有相濡以沫的亲情,没有人间的种种荣辱。当许由、巢父,以及无数名不见经传的隐士,在山林江湖之上,望着庙堂的屋角,望着俗世的尊显和浮华而自我放逐,芸芸众生正在红尘热浪中相互取暖。屏居山林的生活不是常人所能忍受,信念坚守更不是常人所能拥有。隐士们选择自由的同时,也选择了清苦甚至饥饿的生活。他们为了人身自由,逃离官场,甚至远离人世,同时他们也舍弃了俗世的种种实惠。
陶渊明在中国思想史和文学史上的意义,在于他为世人指出两条出路,一是现实的出路:远离官场,归隐田园;二是精神的出路,挣脱名利,回归真我。
其一,在现实中,陶渊明开辟出一条新路。他仍然“结庐在人境”,而不是隐居山林。透露着人间温暖的田园取代寂寞的山林,这里有俗常的人生,有鸡鸣狗吠,有炊烟炉火,有浊酒新醪,有秋菊寒松,有飞鸟归鸦,有清琴古书。这里是他的家园,他所脱离的是官场的尔虞吾诈,挤压倾轧,回到生活本有的状态。远离官场,尤其是放弃所谓的自我价值实现欲求,他也就没有屈原的火气。他的心和他一起回家,所以他没有世俗中人的不满不甘,没有亟欲摆脱贫贱处境者的急躁抱怨,他的心安放在田园,不再流浪。田园的一切,都是他的亲人。隐居乡下并不意味着他放弃常态的人生,而是真正回归到正常的生活轨道里。官宦生涯虽是许多读书人梦寐以求的人生目标,但是官场并不是谁都能驻足的是非之地,其中有权势,有荣华,也有倾轧挤兑,甚至灭顶之灾。人生许多虚假的价值在官场中被放大了,人性的诸多欲求也极度膨胀起来。同时,人也失去原初的自由,宦海浮沉,人们不得不随波逐流,不得不仰人鼻息。这一切都是为了得到某些实在的利益,满足个人的虚荣,或者仅仅只是自保,而以牺牲自我人格的自由、尊严为代价。当然,出处进退,各有其利弊,取决于各人的选择。有的人天生就适合官场,因为他需要满足诸多欲望,喜欢热闹。有的人可能更愿意处身宁静的环境,渴望自我心灵的安顿。官场的喧嚣并不适合所有的人。但是,山林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居住的地方,那里的生活极为清苦,不是身体健康的壮汉都能消受得了,还要一颗安静的心灵和耐苦的毅力。因此,若非不得已,没有人愿意放弃纡青拖紫的权力诱惑,而投身山林,其动力往往来自对政治的厌倦,或对人生的绝望,或对自由的渴慕。即使是陶渊明,在走进田园之前,他在仕途上也有过徘徊。他先是为桓玄幕僚,然后为刘裕,次则刘敬宣参军,但逗留的时间都不长,最后选择彻底放弃仕途进取,归隐田园。
庙堂与江湖向来成为对立的选择,也是痛苦的选择。陶渊明“结庐在人境”的居家生活,与寻常人生没什么两样,既保有自我的尊严和自由,又免除啼饥号寒之苦。于是田园成为中国诗史上一个具有象征性的符号,象征着身心的解放。
其二,陶渊明之前,众多士子为实现所谓的人生理想和政治抱负,不得不于宦海中沉浮,不得不压抑自我个性,甚或失去人格的尊严,精神不得自由。陶渊明则在村居生活中安顿自己的心灵,使自我精神远离世俗名利的羁绊,获得最大的解放。以往为世人所崇奉的价值观念已不再是捆绑其心灵的枷锁,只要物质上有基本的保障,甚至没有保障,同样享受着精神自由,不需看人脸色,不需为五斗米折腰,不需上班应卯,只要有薄田数亩,草屋几间,菊花一丛,南山一座,足矣。当然,最重要的是有一颗安居田园的心灵。对于陶渊明来说就是“委运任化”,做到“心远地自偏”。显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知道天道运行的玄机。能委身于运命,任其化迁,首先要了悟天命运化的道理。陶渊明悟了。他知道一切都是无常,当官者一定会有不当官的时候,活着人肯定有死去的那一天,喧腾热闹终究要归于寂静,繁华易散,盛景难留,“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素颜敛光润,白发一已繁”;“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来去匆匆,夫复何求?他已然看到死别的景象:“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看到每个人最终的归宿:“昔在高堂寝,今宿荒草乡”。他甚至看到人情的凉薄,世事之无常:“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一切都会消逝,一切也都不长久。那么,功名利禄又何足道哉?甚或遗爱人间也不足为意。道德伦理纲常并不能改变人生无常的事实,权势也不能使人益寿延年,“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堕入这个人世,不得不面对生老病死的轮回,大幕总要落下,无论悲剧喜剧闹剧都要收场。
然而,人毕竟活着,天地山川呈现于前,悲欢荣辱一再上演,善恶美丑的人生百态逼视着你,你无从躲避。当现实“真风告逝,大伪斯兴”,古圣先贤,远古淳朴之世,遥不可及。深沉的历史感,促使陶渊明总能跳出现世的价值局限,进行哲理思索。黄唐之后日渐衰颓的世道,一路而来的厮杀行戮,历史的变迁终究不离人世的常态:无常、荒诞、丑陋。无论纵向的观照,还是横向的审视,所见都是人生的种种不堪,他反复思考着,终于看清人世的真面。远离政治中心,走在人生的边上,在田园中躬耕、把酒、赏菊、串门,甚至“乞食”。遥远的官场是他旁观演出的舞台,看一幕幕剧出锣鼓喧嚣,终免不了戏终人散的收场,唯有田园的菊花年年如期开放。
既然历史不能重溯,精神却可以飞升。一切都不可把握,也不可获得,唯一可以坚守的只有自己的信念:“形迹凭化迁,灵府常独闲。贞刚自有质,玉石乃非坚”。一切也无须把握,任由自然,“穷通靡攸虑,顦顇由化迁”;“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他终究自甘当一介隐士,没有功勋,没有权势,没有骄人的鸿篇巨著和激励后昆的训导教谕,他只是平实地活着,真诚地袒露自己的情思,感悟生活的点滴悲欢,说出他所看到的人生。他从未忘怀世事,但他的精神已远离凡庸,达到审美的超越。
陶渊明之后,田园成为人们在惨淡人生安顿身心的一个自由世界,但田园毕竟不是净土。田园中没有官场中所有的丑陋、险恶,依然有人世的诸多不堪,生老病死、爱恨情仇,以及饥饿穷困等各式各样人生的苦难。达观如陶渊明也不得不为子女而忧虑,不得不因贫穷而乞食。远离官场的是非,仍然免除不了人世的诸多困扰,尤其是衰老和死亡,这也使得陶渊明诗作中笼罩着一层感伤和无奈。田园只能安放现实的身心,不是灵魂的最后归宿,虽然明知“死后何所道,托体同山阿”,但是那种结局总是令人心悸,以致不得不以生前耽酒来自我慰藉,不得不以忘怀世事淡化直面生死的痛苦。
陶渊明之后,田园不再是逃避官场的唯一选择,甚至亦官亦隐也是一种生存方式,何况还有江湖,还有歌楼,甚至梁山。但是无论哪一种出路,都无法逃离人世的生老病死,都无法获得人生的真正自由。江湖上风波四起,歌楼中酒醉金迷,梁山内依然争权夺利。哲学家认为,这是因为“心”不曾安,心学强调安心为上;佛教认为这种烦恼不仅是一生一世,还有轮回,若要了断,唯有一心学佛。于是,佛教在中土大行其道,为世人指出彻底了脱生死的出路。但是,遥远的彼岸尚不可把握,现实中的田园却触手可及。
从屈原到陶渊明,也就是从官场到田园,这不仅是现实空间的转换,也不仅是形体的移动,更是从一个相对的价值体系回归绝对的价值领域,从异化的人生回归自我的精神世界。所以,田园已不单纯是一个现实的区域,而具有精神的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