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胜利后不久,国内又陷入全面内战,战争消耗了巨大财富,也引起财政赤字直线上升和物价疯狂上涨,国民党统治区社会经济陷入崩溃的局面。为了挽救业已崩溃的经济,民国三十七年(1948)八月十九日,国民政府实施了币制改革,颁布《财政经济紧急处分令》,发行金圆券,停止法币流通,并规定金圆券1元折合法币300万,旧有法币须在同年11月20日之前兑换为金圆券,逾期则停兑。由于金圆券从一开始发行就急剧贬值,至1949年6月,金圆券发行总额竟高达一百三十余万亿元,超过原定发行总限额的六万五千倍。票面额也越来越大,从初发行时的最高面额一百元,最后竟出现五十万元、一百万元一张的巨额大票。金圆券流通不到一年,形同废纸,老百姓开始拒用金圆券。加之全国大部分地区先后被人民解放军占领,解放军每解放一座城市就立即宣布停止使用金圆券,启用中国人民银行第一套人民币。至1949年7月3日,国民党广州临时政府宣布停止发行金圆券,自此,发行一年不到的金圆券正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由于国民政府推行金圆券币制准备仓促,发行初期出现现钞供应不足的问题,其主币就利用1945年印制而未发行的法币特种券来充当,而辅币却根本无从着落,造成全国各地金圆券辅币券普遍短缺。江西省属于辅币缺乏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市场找零出现困难,老百姓交易时起纷争。在这种情况下,江西部分偏远山区基层地方政府,或由商会牵头或委托当地县级银行及其他机构组织,印发了少许地方金圆券辅币券,用于市面交易找零之需,仅限本地区流通。这些小地方金圆辅币券钞票是特殊战争年代形成的产物,是历史的见证物。它为江西地方民间钞票增添了十分珍贵的新品种,成为全国少有的江西土物产。
这些由县级银行、商会、商号等临时印制且仅限于本地流通的金圆券辅币券或代存券,其面值主要以伍角、贰角、壹角等辅币券面值为主。因发行时间仓促,流通范围狭小,发行数量较少以及流通时间极短等原因,这些存世的实物券已是凤毛麟角。
本票通常是银行之间作为划款支付的凭证。在近代因战争原因,少数省份的银行也发行过本票,作为大额票据在市场流通,但银行签发小面值的本票却十分罕见。民国三十七年国民政府在撤离大陆之前,实施金圆券新的货币政策,因弋阳地处交通不便的战时区域,运钞线路漫长,并时常受阻,市面找零十分困难,老百姓交易时常起纠纷。
在这种情况下,南方少数省份的偏远地区由当地商会或商号自行发行一种临时性的小额金圆券以应找零之急需,但由银行出面并签发小额本票用作市面找零之需要,却十分罕见,成套实物券更是凤毛麟角。
民国三十七年弋阳县银行本票壹角券、壹角券、伍角券成套存世实物券,堪称江西金圆券时代一朵奇葩,其收藏价值和学术价值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