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2.2 理论基础探讨

  2.2.1 系统论

  系统思想发轫于20世纪初,可以说是一种跨越多个学科、具有深远意义的宏大思想。系统论是系统科学的一个部分,是系统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重点阐述系统科学中的哲学理念,是“系统科学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桥梁”钱学森,论系统工程[C],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88:296.本书选用系统论而不是系统科学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并不是因为系统科学不能用于解释加州公立高等教育系统,不能用于进行省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而是因为本书侧重系统哲学方向的思考和运用,没有直接运用系统工程和工程技术来进行数学计算和预测。

  系统论坚持用整体的视野来分析问题,将社会上的大多数对象看作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如果我们把社会看作一个“大系统”,教育就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而高等教育又是教育“子系统”中的一个“子子系统”为便于表述,这里我们可以暂且称其为“子子系统”。只有“子子系统”自身内部结构、“子子系统”之间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才能构成富有活力、有效发挥相应功能的“子系统”。同理,也只有“子系统”内部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以及“子系统”之间结构的优化才能促进社会这个“大系统”的良性发展。

  (1)系统论概述

  早在古希腊时期,“系统”一词就存在于人类的语言中,是由部分构成的整体的意思。我国大多数学者认为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事物和过程组成的具有整体功能和综合行为的统一体。赵文华,高等教育系统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学界通常把系统定义为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而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定义涉及系统、要素、结构、功能四个概念,表明了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三方面的关系。李静,基于差异化战略的大学定位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8:13.

  系统论是系统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系统科学的定义,本书暂采用当代中国系统科学大家闵家胤先生的定义:

  系统科学是20世纪中叶开始兴起的以系统,特别是复杂系统为研究对象的新型学科群的统称,是人类科学的一个新的维度。其区别于古典科学维度的特征是整体论而非还原论,复杂性而非简单性,关系导向而非实体导向,随机论而非决定论,采用系统建模、找到数学同构性并由计算机模拟的动态方法而非在实验室对实物做解析、变革、计量和计算的静态实验方法。到20世纪末系统科学已成长为由系统哲学、系统方式、系统理论、系统科学诸学科、系统方法、系统技术和系统工程组成的科学体系。闵家胤,系统和系统科学[J],系统科学学报,2011,19(4)。

  当前国内外关于“系统论”的定义并不一致甚至相差甚远。有学者在对国内外系统科学进行综述时就感叹“国内外相关术语存在较大混乱,在使用过程中不同学者的爱好倾向也有所不同,但是研究中如果涉及存在争议或较大差异的术语,明确其意义是必要的”叶立国,国内外系统科学文献综述[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4)。钱学森是我国国内公认的系统科学大家,他对系统论和系统科学的关系有自己独特的看法,“我把从系统的观点去研究整个客观世界(包括人自己在内)的科学叫作系统科学,而系统科学的最高概括为哲学性质的‘系统论’(不是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系统论又是全部人类知识最高概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的一块基石”《钱学森书信选》编辑部,钱学森书信选(上卷)[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110.,“系统论是系统科学的哲学,或说是系统到核心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的桥梁”《钱学森书信选》编辑部,钱学森书信选(上卷)[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550.。在建构系统论时,钱老也提出了若干设想,“系统科学辩证法是系统论的一部分内容,系统论是整体论与还原论的辩证统一,有序与混沌(无序)的辩证统一是系统论的重要内容,正确区分复杂性与复杂系统、简单巨系统与复杂巨系统亦是创建系统论必须弄清的重要概念”魏宏森,钱学森构建系统论的基本设想[J],系统科学学报,2013,21(1),“系统学是一门很重要的学问。它的任务在于从组成系统的单元的性能和相互作用推导出整个系统的结构(有序化)及功能,而这是受外界影响的。即外界影响向右系统结构向右系统功能”钱学森,创建系统学[M],太原:山西科学出版社,2001:393.。

  在国外,系统论可以溯源到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理论。20世纪初,贝塔朗菲从近代生物学中活力论和还原论的争论中得出系统的思想。有机体就是一种奇妙的系统,有机体的现象有时不能被多个物理化学原理简单叠加所解释,贝塔朗菲据此产生了生物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想法,开启了系统论的大门。所谓一般系统论的核心思想就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系统无处不在,“存在着适用于一般化系统或子系统的模式、原则和规律,而不论其具体种类、组成部分的性质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或‘力’的情况如何。我们提出了一门称为一般系统论的新学科。一般系统论乃是逻辑和数学的领域,它的任务仍是确立总的适用于‘系统’的一般原则”转引自魏宏森,现代系统论的产生与发展[J],哲学研究,1982,(5)。战后随着信息论、控制论、运筹学等系统科学的飞速发展,一般系统论的范围不断扩大。贝塔朗菲在1972年对一般系统论重新定义,将其分为系统科学、系统技术、系统哲学三个不同层次。近三十年,耗散结构、协同论等带有系统思想的理论继续不断地充实一般系统论的宝库。

  事实上,钱老的系统科学与一般系统论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为避免术语的混乱,本书的系统论指的不是一般系统论,而是与系统哲学意义相近的系统论概念。

  系统论认为,整体性、目的性、开放性、突变性、稳定性、相似性、自组织性是种种系统的8种基本特性。魏宏森,曾国屏,系统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201.系统的整体性是系统的核心性质,一个系统绝不是内部各要素的简单相加,而是会显现出大于或小于内部各要素加和的现象,其中的关键就在于要素之间的结构是否适应系统的发展。系统是为一定的目的而存在的,缺失目标的系统往往会自行趋于消散。系统的开放性决定了任何系统都不可能脱离环境单独存在,必须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受外部环境影响并影响着外部环境系统。系统的突变性和稳定性是一对相互辩证的特性,开放系统具有维持自身原有的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但是这种“稳定的变化”在超出一定的界限时,也会发生突变改变自身的特性,从而使系统多样化发展。系统的相似性是系统普遍性的表现,也是一般系统论的理论基础。处于不平衡状态的系统能够在内外的非线性作用力下自发组织起来,从低级到高级,从无序到有序,这就是系统的自组织性。

  结构功能律、信息反馈律、竞争协同律、涨落有序律、优化演化律是系统论的5个基本规律。魏宏森,曾国屏,系统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287.结构决定功能、功能反作用于结构是系统的第一个基本规律。信息在任何系统中都存在且不断流动,系统通过不断的信息反馈来增进稳定性和实现突变性,这就是信息反馈律。系统的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有协同一致的因素,也有相互冲突的因素。协同一致就是系统的协同范畴,相互冲突就是系统的竞争范畴,二者不断相互转化,推动系统的整体发展,这就是竞争协同律。涨落是描述系统状态偏离系统平衡状态的系统学范畴,涨落有序律是指系统通过不断的涨落有序地向前发展。系统处于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之中,在这过程中系统通过自组织和被组织不断得到整体的优化,这就是优化演化律。

  系统论有两个根本的研究目的,其一为对系统的特征和规律进行全面阐述,其二为运用系统的特征和规律对现实系统进行指导、控制和改革,使其符合发展的需要。前者为对系统基本性质分析,并应用于观察分析现实系统的性质,预测现实系统的行为;后者则是综合运用系统基本性质和规律提出对现实系统进行指导、控制和改革的对策建议。

  (2)系统论对省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启示

  省域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一个子系统。没有省域高等教育子系统内部结构以及子系统之间结构的调整优化,就不能构成高效运行的高等教育大系统。

  省域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要有整体观念

  系统论认为,整体的功能不等于各部分功能的简单相加,而是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省域高等教育结构作为一个系统,并不是由层次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结构等结构要素简单的汇总而成,这些结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才能使得省域高等教育结构成为一个系统。省域高等教育系统的优化演化就是要在充分发挥各构成要素的基础上,关注各要素之间的互补协调,从而提高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工作效能。同时,我们也不能孤立地看待各省域高等教育结构系统。我国除了香港、澳门、台湾之外共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高等教育结构虽然自成体系,但是它们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共同构成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体系。我们要用整体的眼光来看待它,否则就失去了研究它的意义。

  除此之外,高等教育系统仅仅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高等教育的发展不能脱离社会的发展规律,因为它与诸多外部条件如政治、科技、文化等因素形成大系统,并构成社会整体。如果它不考虑外在的因素,只顾自己系统的发展,是不可能持续向前发展的。同理,如果对高等教育结构的研究脱离了社会这个大环境,脱离了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等社会这个大系统中的其他结构,那么这样的研究也是没有现实意义的,高等教育结构的内在发展规律也不可能得到全面的揭示。

  省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要注重开放性

  省域高等教育结构系统的开放性是指,要建立一个适合省域内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开放的、动态的系统,并同时能促进省域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机制的形成,带动省域内高等教育稳步、有活力地发展,实现省域内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首先,省域高等教育内外部应该实现开放式的交流,从社会环境这个大系统中得到各种自身需要的资源,从而促使省域内部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进而使得省域高等教育形成一个动态的可持续发展的系统。除此之外,省域高等教育系统内部也应该加大合作协同力度,从而促使省域高等教育结构各构成要素进行更好的沟通和协调。

  其次,省域高等教育结构系统要与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进行紧密的联系、沟通和交流。省域高等教育结构系统的开放性不仅是指自身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开放,更重要的是对其他社会经济领域的开放。例如,我们要加强省域高等教育结构系统与区域经济的联系,使其充分吸收区域经济要素,从而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和人才需求的对接,从而强化高等教育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服务功能。

  再次,省域高等教育结构系统不是一个静态的系统,而是一个动态的、持续发展的系统。换言之,省域高等教育结构系统要建立一套自我更新和自我发展的机制,利用外部环境中的条件能够进行不断地调整,从而实现更高的发展目标。

  2.2.2 结构功能理论

  (1)结构功能研究的历史及内涵

  人类对结构与功能这一对范畴的认识,历经了几个世纪。现在我们都知道,结构决定着功能,功能在一定条件下作用于结构,但是对这一结论的证明,费尽了不少哲学家、自然科学家的心血。古希腊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可以视作是最早对结构和功能关系的探索的学者之一,他在“原子唯物论”学说的论述中,提到了原子的形状、排列顺序和方向决定着事物的功能属性等,隐约地提出了结构与功能的关系。15世纪以后,近代唯物论始祖培根,在德谟克利特基础上,提出了“结构”的概念。这一时期的哲学家和科学家在培根的影响下,都非常重视结构的思想,在对其进行补充和发展后,形成了带有机械色彩的近代结构决定论。近代结构决定论,简单地把结构和功能的关系等同于本质和现象的关系,并断言结构决定功能,功能不能作用于结构。这一论断毫无疑问是受当时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即16世纪和17世纪是机械力学时代。这一论断的提出是在研究无机物体时得出的,学者们在对无机物体进行研究中过程中,发现结构对功能的决定作用是非常突出的,因此往往就忽视了功能对结构的影响。随着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对近代结构决定论的质疑声越来越大,到了19世纪,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提出的性质决定论一再被重新提及,许多德国的哲学家和生物学家,在亚里士多德的影响下,对结构和功能的这对关系进行了重新审视,他们一致反对近代结构决定论的论断,主张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中是功能决定结构,这就产生了近代的功能决定论。近代功能决定论是在当时生物学研究盛行的基础上提出的。例如,德国胚胎学家沃尔弗的胚胎发育实验,认为由于胚胎具有生命的功能,所以胚胎结构是能不断地生长和完善的。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还把功能决定结构这一思想作为他的生物进化论的理论依据。到了20世纪,随着量子力学的发展,许多科学家根据原子的结构,深刻地揭示了物质的结构对功能的决定作用,以及功能对结构的依附作用。无独有偶,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位伟人,也都分别在其论著中否定了功能决定论,并对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进行了辩证的论述:结构决定功能,功能只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对结构产生反作用。

  随着系统科学的发展,结构和功能成为系统科学中一对很重要的范畴。国内学者经常把“结构”和“系统”混合使用,这也充分说明了系统的结构性特征,系统理论的精髓就在于系统的特性是由系统的组成要素的结构状态决定,而不是系统要素,也就是说系统质和要素质是有根本区别的,而系统的结构状态即结构性衍生出系统的层次性和整体性两个特征。可见把“结构”和“系统”近似地“等同”使用是有道理的,也可以说把握系统的结构性特征是正确理解系统的关键。一个系统是由很多元素构成的,而系统与元素之间的关系以及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正是通过结构和功能这两个中介进行沟通的。相同的元素在不同的相互作用下会形成不一样的结构,进而表现出不同的系统。例如,化学物质中的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但由于碳元素的组合和作用不同,便形成了不同的物质,即同质异构体。可见,虽然系统是由要素构成的,但是维持其稳定性的主要是源自其结构。所谓结构,是系统内部具有相互作用的各种元素之间相对稳定的排列顺序、分布状态与结合方式。事物的结构按照其存在形式可分为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时空结构。我们在理解这一定义时,要注意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突出“相互作用”。结构的相互作用主要是通过限制、筛选和协同来体现的。相互作用就意味着有限制,而限制也并不是否认一切,通常会有所保留,这一保留一般是通过筛选来完成的,但是相互作用最重要的体现并非是限制和筛选,而是协同,从而形成系统的新质。第二,强调“相对稳定”。换言之,事物虽然是运动的,但在研究事物的结构时,只有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上相对稳定的排列顺序、分布状态和结合方式才能形成一定的结构,才能反映出结构的本质特征。功能是与结构相对应的范畴,所谓功能,是指系统在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时表现出来的规定性。申仲英,系统中的结构与功能[J],哲学研究,1983(8):42-48.事物的结构和功能是一对辩证的关系,结构决定功能,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反作用于结构,事物发挥功能的过程中,常常是伴有物质、信息和能量的转换的,这种转换在不同的条件下,可能保持事物原有结构的相对稳定,也可能使它形成更高级的有序结构,所以说,结构具有的是“相对的稳定性”。功能是结构的外部表现,当然,结构和功能的关系也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可以表现为一对多,即一种结构可能表现为多种功能;也可以表现多对一,即一种功能也可以映射多种结构。

  总之,任何一个系统既包括内部结构又包括外部功能,高等教育这个系统也不例外,我们一般是在唯物辩证的指引下,明晰结构决定功能,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反作用于结构这一客观现实性,同时,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功能的价值。

  (2)结构功能关系理论对省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启示

  高等教育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相对稳定的联系方式和比例关系。胡建华等,高等教育学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246.高等教育结构包括微观结构和宏观结构,本研究主要是对高等教育结构的宏观结构进行研究,即层次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结构、能级结构、地区结构、管理体制结构等;本研究中对省域高等教育结构的研究,也主要是指对省域内的层次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结构、能级结构、地区结构、管理体制结构等的研究。

  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既要处理好与教育系统的关系,也要处理好与社会的关系,但只有当高等教育自身系统内部要素的关系达到了最优状态,即结构最优,才能够更好地处理好与外部的各种关系。另一方面,从结构功能理论来看,要使得省域内高等教育功能实现最大化,那就得对其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换而言之,就是要根据社会现实的需要,调整优化省域内高等教育的层次、科类、形式、能级、地区、管理体制等结构,确定各结构的合理比例及相互关系,从而提高高等教育的规模效益。

  若把我国高等教育结构按区域大小划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来考察的话,由于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在进行不断地调整和优化,这两个层面还算完善;但是中观层面即省域层面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的调整优化应该得到进一步的重视--由于结构决定功能,只有当省域高等教育结构能够不断完善,省域的高等教育功能才能够发挥出来,才能促进省域内经济社会的发展。对调整优化省域高等教育结构来讲,管理体制结构的调整优化是关键。所谓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结构指对高等教育活动实施行政管理(决策、调控)的组织机构及其隶属关系,它主要反映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以及高校与政府、社会的关系,其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的厘清是重点。只有当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权力和义务能够划分清楚,政府职能的“错位”或“越位”、专业重复设置、规模效益不高以及资源浪费等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从而也有利于高等教育功能最大化地实现。同时,管理体制结构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关系也十分密切。从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结构改革的历程来看,管理体制结构的改革不是随意的,它是结合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现实需要来进行的。管理体制结构不仅仅反映了高等教育结构之间和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而且还会直接制约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功能地实现。例如,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通过“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等措施,逐步建立了中央和省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统筹管理为主的新体制,在打破条块分割、实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益等方面还是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的。我国高等教育的四大功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这四大功能能否最大限度的实现,管理体制结构是否合理是关键。由于省域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子系统,因此,省域高等教育的功能也应该是这四大功能。唯一的不同就是,给四大功能框定了一个辐射范围即省域内,从而更好地为省域内的社会发展服务。

  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科类结构和形式结构方面协调发展的问题,主要是系统内的一个协调问题,而高等教育的区域结构则是一个系统外的协调问题。与其他几个结构相比,区域结构受历史因素和政策因素的影响是最大的。从全国的角度来看,我们现阶段的高等教育呈现出东部地区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又强于西部地区;从省域的角度来看,省会城市所云集的高等学校往往是一个省里最多的,例如,江西省南昌市拥有的高等学校的数量就占了本省所有高校的50%以上。总的来说,我国许多省域高等教育区域结构存在各高校区域布局缺乏整体规划设计、专业重复建设、特色不鲜明等问题,未能配置好高等教育资源,也难以切实地为当地的社会发展服务。在调整优化省域高等教育区域结构过程中需要十分重视这一点,对症下药。

  对于优化省域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与层次结构而言,发挥省域高等教育功能的主要任务,一方面是要以市场为导向来设置新专业,同时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在专业设置方面也要有自身的特色,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开设,而不是对热门专业一哄而上,同时要拓宽知识基础,强调通识教育,这样更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另一方面,虽然我国的高等教育分为高等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三级,但是长期以来,国家忽略了高等专科教育,从而造成结构的失调。因此,在调整优化省域高等教育结构时,要在有学科优势的基础上并结合本省域的实际情况来发展高等专科教育,为省域的产业结构输送人才。

  总之,省域高等教育结构体系的调整和优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为此,我们在优化省域高等教育结构时,不仅要注意省域内高等教育结构系统的相互关系,还要注意省域高等教育结构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并且也不能忽视省域高等教育发展的自身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整出合理的省域高等教育结构,从而使得高等教育功能得到最大化的发挥。

  2.2.3 高等教育结构多元化理论

  (1)理论概述

  伯顿R。克拉克教授,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高等教育和社会学教授,比较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曾任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以及耶鲁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室主任,被公认为美国当代最杰出的高等教育学者。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他率领的研究小组对英、美、法等十多个国家的高等教育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高等教育研究的分析范畴,最终用了五年时间完成了比较高等教育名著《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在此书中,克拉克教授运用组织理论,将高等教育系统看作由生产知识的群体构成的学术组织,从高等教育内部出发揭示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他以“知识”为研究的逻辑起点,界定了高等教育三个基本要素:工作结构、信念和权力,并以此为基础论证了高等教育运行的规律,观点独特,方法新颖,解释深刻,至今仍为不少国家的高等教育学者所推崇。书中克拉克教授多次提及高等教育结构多元化的概念并充分论述了其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对于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克拉克教授以院校内外为分界线,按纵横两个维度,将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单位划分为四个部分。在院校内部,横向结合单位称为部类,纵向联系单位称为层次;在院校外部,将院校从横向上划分为部门,从纵向上划分为等级。所谓高等教育结构的多元化,也就是部类、层次、部门、等级四个方面多元化。部类多元化,意味着高等院校的学院、学部或是学系、研究所的数量应该是比较多的。层次多元化,则指高等院校内部可以设置多种学位层次,如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等。部门多元化包括高等院校办学主体多元化和学校类型多元化。前者指高等院校可以分为公立与私立两种,在我国通常称为公办与民办高校;后者指国家高等教育系统可以由综合性大学、师范学院、农学院、工学院、经济学院、医学院及艺术学院和体育学院等多种类型的高等院校组成。等级多元化指高等院校之间可以划分成多个等级,彼此间是一种逐层递进的关系。例如,美国的社区学院提供两年制的高等教育,主要授予副学士学位;州立学院提供向上延伸两年至四年的高等教育,达到学士和硕士学位层次;州立大学提供进一步向上延伸的高等教育,达到博士学位层次,等等。

  (2)高等教育结构多元化理论对调整优化省域高等教育结构的启示

  克拉克教授认为,结构多元化对高等教育能产生多方面的积极作用。就省域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的视角而言,高等教育结构多元化的积极影响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增强高等教育系统的包容力

  随着高等教育的日益大众化、普及化,高等学校由“象牙塔”逐步演变为社会的“轴心机构”,当代的国家高等教育系统必须体现多元的价值观念。

  克拉克教授指出,从社会、政府、高校三者需要出发,当代国家高等教育系统需要体现正义、能力、自由、忠诚四种价值观念。正义是指高等教育要体现平等和公平精神,其内涵在于高等院校应向一切有需要的人开放大门,实现各类群体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能力是指高等教育要培养出类拔萃的合格人才,相应地高等院校必须设置一定的入学资格,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自由主要在于高等院校的学术自由与学术自治;忠诚是指高等教育要服从于国家意志并服务于国家发展大业。宋秋蓉,[美]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结构多元化思想及其启示[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2002(4):84-87.省域高等教育系统作为国家高等教育系统的子系统,相应的也要反映这四种价值观念。概括起来,就是说一省高等教育系统要最大限度地给本省人民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也要注重通过设置一定的入学条件来保证输出人才的质量,同时要积极推动高校学术自治,并最终与本省发展战略相契合,给本省经济发展提供各行业所需要的人才。虽然上述是高等教育系统应该具备的四种价值观念,但实际中它们却有自相矛盾之处。例如,正义所要求的开放入学与能力所要求的择优选拔是彼此矛盾的。自由与忠诚也并非一致,表现为学术自由、学术自治与国家干预的矛盾等。

  克拉克教授认为,高等教育结构的多元化正好可以协调上述几种不同价值观念,增强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包容力。正如他所说的:“一个包容不同部门和不同程序的综合结构有这样几个好处:(1)它能立即对几种不同的需求同时作出较好的反应;(2)在出现未能预料到的情况以后能够作出相应的调整;(3)提供较大的回旋余地,以便分别以正义、能力、自由和忠诚的名义采取的不同行动都有用武之地。”[美]伯顿R。克拉克著,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举个例子说明,一省高等院校层次的多元化能够有效协调开放入学与择优选拔之间的矛盾。诸如可以在学士学位层次实施较为开放的入学,使得多数人能够有进入高等院校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而在硕士学位层次实施择优选拔,使得部分理论知识扎实、创新能力突出的受教育者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

  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

  克拉克教授认为,根据公认的质量标准来评估院校水平高低,并鼓励院校竞争的多元化高等教育等级结构,有利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克拉克教授既不赞同法、英、日等国森严的高等教育等级制度,因为其容易制造某些院校的特权地位,剥夺了其他高校的竞争机会;也不赞同意大利高等教育的无等级制度,因为其往往容易使得各高等院校安于现状,阻碍各所院校奋发向上的积极性。他提倡建立一种公开的、根据同行评议来确定院校水平高低的、动态的多元化高等教育等级结构。这种结构鼓励各高校彼此竞争,鼓励低等级高等院校向高等级高等院校进军。他指出,“院校的希望与其说产生于彼此间的共同点,不如说产生于相互之间的差异”同上。可见,高等教育等级结构的多元化本身蕴涵着一种激励竞争的机制,能够促使高等院校积极主动地寻求自身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促进高等教育系统的优化

  克拉克教授在比较了众多国家的高等教育模式之后,得出如下结论:公立与私立高等教育部门并存,有利于取长补短,实现高等教育的优化。他指出,如果公立院校提供了“更好”的教育,“更多”的教育则可由私立院校完成。如果公立院校提供“更多”的教育,私立院校就会提供“更好”的教育。如果公共高等教育部门既不提供“更多”的教育,又不提供“更好”的教育,那么政府和社会就会支持私立院校的发展。总之,私立高等教育部门会由于“国家失误而得以促进”。反过来,公立高等教育部门将因为私立高校不能提供足够的入学机会、收费低廉的教育而得到发展。同上。此外,克拉克教授认为,类型与等级结构的多元化可以促使高等院校各具特色,开展不同层次的专业培训,实施不同类型的学科教育,从事复杂程度不等的科学研究等,同样有利于高等教育系统的优化。由此,克拉克教授警告我们,高等教育高层管理者的敌人“应该是所有基层组织的趋同现象”同上。

  高等院校趋同发展现象已经成为当前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普遍性的一个问题。省域范围内不少高职高专院校、民办院校不立足于本校发展实际,肆意增设专业、扩大招生人数,盲目升格,期望能博得本科院校甚至是研究性院校的“头衔”。这不仅对现有高等教育资源是种极大的浪费,更不利于高等学校的长足发展。走内涵式而非外延式高校发展道路,才是高等教育发展应该坚持的方向。

  2.2.4 自组织理论

  (1)相关概念

  对于“组织”一词,一般而言有两种理解。一是作为名词,意指“某种现存事物的有序存在方式,即事物内部按照一定结构和功能关系构成的存在方式”。曾卫民,高校科技创新团队自组织演化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二是作为动词,意为“事物朝向空间、时间或功能上的有序结构的演化过程”。同上。德国理论物理学家H。Haken认为[德]H。哈肯,信息与自组织[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29.,从组织的进化形式来看,可以将其分为两类:他组织和自组织。如果一个系统靠外部指令而形成组织,那么就是他组织;如果不存在外部指令,系统按照相互默契的某种规则,各尽其责而又协调自动地形成有序结构,则为自组织。这两种分类均从第二种定义出发,将“组织”视为事物形成有序结构的过程。鉴于此,我们可以认为,自组织是客观事物自发、自主地达到结构化、有机化、有序化和系统化,形成组织的一种结果和过程。

  (2)理论概述

  自组织领域涉及的是事物自发、自主形成结构的过程,在这种过程中存在特有的自组织特征、条件、环境和动力学规律。20世纪60年代末以后,相继产生了一批以揭示一般自组织规律为目标的系统理论学派。系统自组织理论具体来说主要研究系统如何在开放条件下通过调整物质、能量、信息的流动方式,以实现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变。李锦奇,区域高等教育调整研究--以辽宁省为例[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0.系统自组织理论主要有三个部分构成: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突变论。耗散结构理论旨在解决自组织出现的条件环境问题;协同学旨在解决自组织的动力学问题;突变论则从数学抽象的角度研究自组织的途径问题。自组织方法论强调,一个开放系统可以通过创造条件,加强物质、能量与信息输入使得自组织过程得以产生;激励系统内部子系统的非线性相互作用,通过竞争、合作推动系统产生整体新的模式和功能;通过循环耦合、突变渐变途径,使得系统得以维持自组织并且发展演化的多样性,增强有序程度和关联程度,通过自相似构建和寻求混沌临界点或域,将系统的演化推进到最大的复杂性可能空间,创造演化有序发展的良机。钟海秋,用系统科学理论分析高教服务体系的现实问题[J],高教论坛,2004(4):76.

  系统自组织理论认为,自组织产生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一是系统的开放性;二是远离平衡态;三是非线性区;四是涨落发生。自组织系统的演化动力是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竞争与协同,通过竞争与协同使竞争中的一种或几种趋势优势化,最终形成一种总的趋势,从而支配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自组织系统一经产生便具有自主性特征,具体包括:一是自决性,即系统通过自身内部的辨认和吸收对来自外部的各种扰动做出反应;二是灵活性,即系统可以选择一种可以适应新环境的宏观组态来增强自己的稳定性。熊德国,系统科学理论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4(4):14-16.

  (3)自组织理论对调整优化省域高等教育结构的启示

  系统自组织理论是近年来兴起的研究开放性复杂系统形成与演化机制的综合学科,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多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区域高等教育结构作为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其静态结构特征和形成条件以及动态形成过程和演化机制,无一不表现出显著的自组织特性。区域高等教育结构优化面临的动力机制问题可用自组织理论进行解释,并从中寻求一种解决思路。

  区域高等教育结构正是满足自组织产生的条件才得以产生和不断发展。因为,区域高等教育结构属于开放系统,也是一个复杂系统,各子系统之间及其内部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区域高等教育必须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劳动力市场状况以及人们对高等教育需求进行全面的了解与回应,这是区域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的动力机制。区域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的动力机制分为外部动力和内部动力。外部动力是指与政治、经济和文化相关的一系列措施,这是区域高等教育结构布局调整的关键因素,也是重要的外部动力。从高等教育发展上看,解决发展过程中的总量与结构、质量、效益的矛盾,是推动高等教育不断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高等教育发展中始终存在着各种规格、层次、类型的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层次、科类结构与社会人才需求结构之间的矛盾。因此,对区域高等教育的供求状况做出科学的估量,并准确、合理、适时地进行调整优化,毫无疑问成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项基本任务。可以说,高等教育的发展就是各层次、科类、形式高等教育的总量与结构不断演变协调的结果。

  终身教育理念的推行以及学习型社会的到来,使得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持续增大。不断增加高等教育机构的数量和种类,构建形式多样的非正规高等教育体系,不失为解决该矛盾的有效途径。可以预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发展不可或缺的形式是非正规高等教育机构。为此,要进一步完善成人高等教育体系,大力发展函授大学、网上虚拟大学、广播电视大学等教育机构。要以条件较好的管理干部学院和广播电视大学为基础,进行重点改造建设,集中力量办好一批高标准、高质量的示范性学校,从而形成职前与职后培训、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的非正规高等教育体系。与此同时,还应该不断优化成人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充实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适应地区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利用网络教育开放、灵活、无时空限制的优势,将更多高校课堂教授的知识转化为网络教育资源,促使更多的适龄青年和成人接受高等教育,使其成为中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支重要生力军,建立起高等教育的终身教育体系。李锦奇,区域高等教育调整研究--以辽宁省为例[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0.

  §§第三章 省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理论研究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