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认为,无束缚的自由的社会也就必定是组织最完备的社会状态。剖析束缚之根源,为了生活于无束缚之自由社会,就必须要建构一定的理想社会。卢梭认为有两种自由状态:一种是自然状态,那么理想的社会构建应该是无政府主义;另一种是社会完备的自由状态,则认为理想社会构建是整体主义。
(一)卢梭描绘的蓝图
蓝图一:无政府主义式的建构社会
自然状态是最自由状态,而现在的社会已经脱离了自然状态。要回归自然,重获自由,就必须摆脱现有的政府的束缚,寻求无政府主义的理论来重构社会。在原始社会中,人们之间并不发生危险的冲突,人们没有哪怕是一丝一毫的你和我的概念,不会使他们之间的争吵具有什么具体的后果,在自然状态中的不平等也就感觉不到。所以任何号称维护社会秩序和消除不平等的国家强制力量,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只要回归自然,就无所谓国家和民主制度,进而在良好的自然秩序中,否定了个人的独立性。无论从宇宙观、宏观、中观还是微观,都可以论证出,社会的良好状态可以不需要政府的干预。一种无政府的状态,可以保证社会当中每个人的自由。
蓝图二:整体主义理论建构的社会
一旦认为现实的社会制度远没有理想那么完善,就会把当前所存在的问题归结为因社会制度的缺陷而造成的。因此就会认为社会束缚的根源是由于外在的不健全的社会制度,所以整体主义者就根据整体主义观念,建构一个完善的社会来解决现有制度不能解决的问题,消除枷锁。“只要平等的生活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那么相应地,现代社会必须提供更大范围的人类。”因而这些选择安排于和谐的社会群体中。整体主义是“按照一种明确的计划和蓝图重新塑造社会整体,掌握关键的位置,扩大国家的权力,直到国家几乎等同于社会”。
(二)理想社会的本质
蓝图一的本质:逆时代的反向之梦
无政府状态的自由,是有前提条件的,那就是人与人之间,纯粹而简单,保持相对的独立无复杂的关系,但这种条件只存在人与人之间几乎无交流、彼此隔绝的状态之中,个体的独立表示还不能称之为“社会”。可见这种条件是造世之初才有可能出现的,现实社会中我们不可能回到这样一种境遇,卢梭的无政府状态过于理想化。这种逆时代的理想状态,所呈现出的是卢梭对于现世的不满和对美好社会状态的向往。
蓝图二的本质:脱世幻想主义之思
卢梭欲重构的整体主义社会,对未来的社会制度具有极高的要求,这种社会需要设计出完美的秩序规范,让人们在完美的行为规范中,彼此找到自由。而实际上,这种苛刻的制度要求是脱离实际的,确切地说是超越现实的。一方面,在社会中,一个人对于资源的占有就意味着另一个人对此资源的放弃,这样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能设计出一个完美的制度解决这个问题是不太现实的;另一方面,对于追求完美的制度,我们或许只能幻想,或者在现实中仅仅做到其中的一部分,真正涉及最根本最彻底的制度根基时,谁也无法给出最有说服力的方案。
(三)理想批判与现实意义
柏林在《自由及其背叛》一书中曾这样评价卢梭:“在整个现代思想史上,卢梭是自由最阴险和最可怕的一个敌人。”柏林对卢梭的蓝图进行了严厉批判,他“就像一位发了疯的数学家……他的答案具有疯人通常具有的那种简单和精神错乱”。卢梭的理论“始于不受限制的自由,终于不受限制的专制主义”。
卢梭的自由理念是要建立以社会公意为基础、以政治自由为目标的理想王国。然而,卢梭的自由理念却存在着难以处理社会公意与社会众意的关系、社会自由与政治自由的关系、政治自由与权力腐败的关系、自由理念与自由实践的关系等方面的问题,由此使其自由理念产生了诸多价值困惑。因此,卢梭的自由理念最终只能停留在理想的蓝图上。
卢梭式的自由是一种难以走下神坛的理想,因为一旦它从理想的神坛走向世俗,也就走向了它的反面。迄今为止,卢梭只能是人类追寻自由的精神导师,是一种永不妥协的革命象征,是一副纯粹理性批判的清醒剂。“反思卢梭的自由价值的困惑,深感这不仅是他个人的,更是全人类的;不仅是历史的,更是现实的;不仅是理念的,更是实践的。”
所以两种蓝图,一个是回不去的从前,另一个是得不到的完美。本质上都是虚幻。但换一种思路,两种蓝图又有着人类思考生命真谛、寻求美好生活愿望的伟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