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秀选
摘要:人文精神是在具体历史条件下真、善、美辩证统一的集中体现。西方文艺复兴和中国近代以来人文和科学的位序演变折射出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内在理路,即科学主义的勃兴及其单向度的发展,引发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主要表现在三个维度:与自然关系处理上,大学生生态意识淡薄;与社会关系处理上,大学生公共精神不足;与自身关系处理上,大学生道德主体能力有限。
关键词:人文精神;科学主义;德育
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是由人文和科学两大坐标所建构的价值体系和事实体系的统一体。现代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培养人文和科学素质兼备的完整的人,既有探索、解释和改造世界的良好能力,又有理解、关爱和呵护世界的美好品质。但是,审视我们今天的高等教育,它被深深打上了科技时代的烙印,专业化、知识化和实证主义教育为其主要特征。其所培养的大学生一方面在探寻自然、社会和自身未知世界图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另一方面却与自然、社会和自身关系越发生疏和淡漠,甚至于做出一些违背自然界、破坏社会和谐和迷失自我的事情。大学生的勤奋、迷茫和焦虑交织在一起,他们的生活世界看似热闹,但却道德丧失,价值失衡,人文精神缺失。这与我们高等教育的目标是相背离的。
人文精神是在具体历史条件下真、善、美辩证统一的集中体现,是人对自然、社会与自身关系的深切认知及其关怀,并在此基础上愿意为二者关系的和谐付出行动的一套价值体系。它通过妥善处理人与自然、社会和自身的种种矛盾,以期实现人的超越式发展,使人类不断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是指大学生在处理与自然、社会、自身关系上缺乏真、善、美的品质,即对自然、社会与自身的关系不够了解,对自然、社会与自身不够关怀,与自然、社会和自身互动过程中缺乏愉悦的体验。西方文艺复兴和中国近代以来人文与科学的位序演变折射出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内在理路,即科学主义的勃兴引发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
14世纪到16世纪发自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高举人文主义的旗帜,倡导人权,推崇人的尊严和价值,同中世纪神本位、君本位的思想相对抗。它推动了人们关注的领域从天上到地下,即开始关心人、人世和自然界,这为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而人类探索自然过程中的科学发现,进一步提升了人类认知的能力,为人的自由和解放提供了论证。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爆发,科学技术蓬勃发展,这不仅严重冲击了君权、神学的统治,而且改变了人类传统的道德观念,人类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发展更加迅猛,互联网、通信、纳米、克隆技术等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为人类塑造着现代文明。这一时期,人们深刻体验到了科学所带来的种种便利,陶醉于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物质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此背景下,科学主义思潮兴起并不断发展。科学主义思潮把科学看成唯一或最有价值的知识,视科学为人类生活的全部,认为科学可以说明人生、伦理等一切问题,继而使得人们对科学知识倍加推崇。“这时,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渐行渐远,直至以科学知识及科学操作为内核的文化领域,与围绕人文研究所展开的文化圈,构成了各自封闭的文化领地,二者之间既无法理解,又难以交流,逐渐形成了文化鸿沟。科学与人文的分离直接导致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公然对立,从而导致了人的单向度的发展。”这对传承知识和创新科技的主要阵地高校及其目标的实现产生深刻的影响。
中国近代以来,人文和科学的位序伴随着大学对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重视程度不同而发生变化。民国时期,“大学由原来的通才逐渐走向专才教育,这是中国现代专才教育的起点,也是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之间隔膜的开始”。随后,“科玄论战”引发了科学与人文的真正冲突,标志着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公开分裂,科学开始作为主流信仰,不断被人用作衡量是非的标准。20世纪30年代,随着民族危机深重,“科学救国论”使得大学“重理轻文”现象加重,人文教育逐渐淡化。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开始全面学习苏联的高等教育经验,大学教育向专业化、科学化演进。在“向科学进军”的号角中,价值体系及观念被视为“知识”,而科学也逐渐演变为价值。虽经不断改革,人文教育曾一度被削弱或遮蔽的现象并没有得到矫正,人文教育被政治化的势态并没有得到改善。大学教育中的人文教育几乎淡出大学。直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对科学教育在大学单向度的发展所带来的弊端日益严重,大学生素质教育被提出。由此,人文教育在大学逐渐开始重新提起。但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等思想已在国民心中根深蒂固,这将直接导致大学教育人文精神的没落和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
审视当下科技兴盛时代的大学生,多少人的理想就是通过技能的学习步入上层社会,他们日益蜕变成知识的工具却浑然不觉,他们的情感、意志、愿望等被专业的教育、实证的逻辑逐一过滤净化,在某种意义上逐渐沦为一台科学机器。随着科学对生活世界的主宰,大学生变得漠视于自然、社会、自身三个维度的真、善、美思考,一场人文危机在高校悄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