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节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对我国文化建设的启示

  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不仅为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社会主义国家维护政权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并日趋完善、社会各种深层次问题逐渐显现的背景下,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要求,因此,学习和借鉴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对我国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化建设与政党建设

  政党是政治活动的主体,也是文化活动的领导者。政党的指导思想、领导文化建设的能力都对文化领导权的实现产生重要影响。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要加强我国文化建设首先要加强政党建设。

  首先,要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原则。政党的指导思想即葛兰西所说的政党的“集体意志”,是政党的灵魂。要使马克思主义始终成为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不仅要靠政治上的推动和维护,关键是要结合实际进行理论创新,赋予其时代精神。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是根据不同历史时期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的成果。只有通过广泛宣传和具体实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施政纲领,才能促进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心理认同,形成万众一心的强有力的集体意志,为确立社会主义文化领导权地位奠定坚固的社会心理基础。

  其次,要提高党领导文化建设的能力。其能力体现在:丰富政党文化,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能力;适应形势要求改革现有文化体制,最大限度地激发群众的文化创造力、生产力的能力;准确把握文化的特点,认识文化发展规律的能力;掌握舆论阵地的主动权,牢牢把握舆论导向的能力;发展教育和科技,营造良好舆论环境的能力。只有党员及其党组织具备了领导文化建设的能力,政党才能真正实现文化领导权。

  最后,要发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的群众路线,因此,在制定和执行政策时,要考虑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同时,应深入群众,挖掘民族、大众文化中的精华,利用执政党的政治优势使其得以发展和传播;建立科学机制,充分调动群众开展先进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此外,还应依法治权,保障人民权益,规范执政者行为。

  (二)文化建设与知识分子作用的发挥

  首先,要树立知识分子的主体意识。一方面,党和国家要按照“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原则,制定更加宽松的知识分子政策,为知识分子的发明、创造、探索、研究提供物质保障和政策支持;保护知识产权,建立良好的人才流通环境,创造条件使知识分子的主体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知识分子的教育和引导,培养知识分子的主体意识,造就更多的“有机知识分子”,使他们能够主动坚持、传播和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其次,要创造良好人文环境。一方面,要处理好人文文化和科技文化的关系,扭转重科技轻人文的观念,协调人文和科技同步发展,共同推动社会进步。另一方面,国家应该支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开展重大基础理论、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性与前瞻性问题及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

  最后,要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先进文化建设需要全民参与,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扩大知识分子阶层,对实现文化领导权具有重要意义。第一,必须把科技、教育摆到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第二,要在普及义务教育提高全民文化水平的基础上,加强职业教育,提高体力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第三,要实现教育公平,使所有人都有提高文化素质的机会和可能。

  (三)文化建设与教育

  葛兰西认为,教育是实现文化领导权的重要手段。通过教育,可以使广大人民群众“在思想上与行动上步调一致”,“通过习惯、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道德等方面的演变,施加一种集体的压力而获得客观上的效果”--从本质上变成“新人”。因此,在开展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注重学校教育。学校是知识传承最重要的场所,是培养知识分子的摇篮。学校教育应该把人格培养放在第一位,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为目标,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从小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精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应该从基础教育抓起,鼓励青少年参加社会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还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更新教育观念,增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等。

  其次,要关注公民教育。公民教育主要是对公民知识、公民技能、公民品德的培养;公民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合国家与时代需要的公民,强化主体意识、国民意识、自觉自愿主张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意识,使每个公民关心、参与国家事务,关注社会问题;公民教育的对象不限于学生,而是一个全民的教育;公民教育的内容应该和我国传统文化密切结合,挖掘传统文化的精华,形成中国特色的公民教育体系。

  最后,要重视大众传媒对公众教育的作用。葛兰西认为,市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报纸、杂志、电台等大众传媒对人民群众革命意识的培养教育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今世界,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大众传媒的形式更加丰富,传播速度更加迅速,传播范围更加广阔。对待大众传媒也应切合新形势的要求,创新技术手段和工作方法,实现有效管理、有效监督、有效引导,特别应该重视对网络文化的研究,趋利避害,使网络成为先进文化传播的平台,而不是恶搞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低级趣味文化的场所。

  §§第十六章 略论我国家庭伦理新变化及其启示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