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评论就难成方圆
我们现在没有评论版,没设评论部。说实话,没有评论有些报道就不好展开。比如“南海一号”的报道,如果有评论版,我们可以说,我们打捞的不仅仅是一条船,不仅仅是文物,打捞的是一段历史,是一段中国人在发展海洋文明领先的历史。为什么这样说?现在我们注意到许多政论片讲,许多强国历史上是海洋强国,“南海一号”实际上也意味着我们中国在当时的海洋贸易中,曾经也非常有胆略,有开放的意识和全球的视野。打捞“南海一号”,实际上打捞的是中华民族历史的记忆。这种东西需要评论来表达,你光写事怎么表达,还是要言论。我们最近有些报道,加了评论,就明显出彩。评论作为一种体裁,是其他不可替代的。因此提升报道层次,我们还有空间。
加强《楚天都市报》的评论力量
上一周报道,好稿比较多,可读性比较强。特别可喜的是,近段时间,言论在报纸各个版面上逐渐变得丰富。例如,社会部的武汉离全国文明城市有多远系列报道,组织名家写评论呼应我们的报道,江作苏社长亲自撰写评论。8月份要把我们的评论委员会组织起来,共同研究怎样加强《楚天都市报》的评论力量。
评论是报纸的旗帜,是报纸思想性、战斗性的体现。我们要充分发挥评论旗帜作用,树立主流舆论观点。在重大事件报道中新闻评论是不可或缺的内容,各大媒体总是通过新闻评论表明态度,发表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对公众舆论实施引导,从而给人以正确的启示。因此,《楚天都市报》需要加强新闻评论的力量,向受众提供思想和观点的引导,这是做好报道的重要保证。
“楚天评论”专版终将亮相楚天
总编辑信箱:在如今的网络时代,传统媒体已无法做到将信息垄断得滴水不漏,面对每天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各种事件,仅仅是新闻报道已经无法满足读者对资讯的需求,很多人都希望能看到对各种事件不同观点和立场的评论,《楚天都市报》开办这么多年了,发行量在湖北地区首屈一指,希望能开设评论版,从而进一步提升贵报的品质和影响力!大楚网友:小温网友小温:您好!谢谢您的建议。诚如您所言:网络勃兴时代,信息爆炸,泥沙俱下;社会转型时期,人间万象,纷繁复杂。因此,新闻媒体在传播新闻事实的同时,还应选其典型者予以评论,择其吊诡者予以廓清,以观点的辐射引导,力促社会的和谐进步。
多年前,本报就在一版二版分别开辟了“边角球”和“楚天夜话”专栏。这些栏目围绕新闻内容,以短小精悍的文字,议论世事,激浊扬清,很受读者欢迎。今年年初改版后,囿于版面,“边角球”不得不遗憾地与读者告别,“楚天夜话”也只能“偶露峥嵘”。本报的评论,现今多是依附于相关报道,散布于各个版面。如今年的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汶川地震、北京奥运等特别报道,本报都推出了系列评论。
此前,我们也收到了大量读者要求开办评论版的建议。未能付诸实施的原因,除了人手紧缺外,更主要的是版面紧张。今年年初,本报曾有过扩版并开设专门评论版的方案,但由于纸价不断上涨,终未能如愿。
对一张矢志主流的报纸来说,评论的提升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我们相信,困难是暂时的,“楚天评论”专版不久将亮相楚天。
顺祝健康,快乐,进步!
《楚天都市报》评论氛围上来了
5月份的一些重点报道,反响很好。重返汶川的报道、来电显示的报道、人造猪血的报道,包括监督出租车投诉的报道等等都非常不错,影响非常大,体现出《楚天都市报》的水平。一些文化报道,谭氏后人的江夏行等,包括评论版,反应都很好,时事热点把握,特别是神州万象的可读性一直坚持得很好。另外开展的一些活动也不错,校园文化行、走进艺术、读者俱乐部、足球联赛等等,副刊部的最美孕妈咪评选,社会部的走进社区也有创新。足球联赛我们还要进一步重视,编委会要把它紧紧抓在手里,要把它做成《楚天都市报》的品牌赛事,像“楚天都市之夜”一样。
现在整个《楚天都市报》评论氛围上来了,这很好。国际评论我随便举个例子,供研究。彭肇一对韩国总统跳岩自杀的评论,我个人通读了一下,总体不错。韩国总统自杀是威权政治的悲剧性产物。什么叫威权政治,选出来的总统要树威信,就要对前任清铺,这样他在民众中的威信才会迅速树起来。所以我想,国际评论要怎么样击中要害,可能还需要多收集资料,大量研读,有的放矢,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