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节 汉族春节的流程与活动

  作为汉民族最重要的节日,从古至今,春节的活动异常繁多,总归起来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辞旧岁、迎新年。从时间跨度上看,自腊月初八的“腊八节”开始,腊月二十三的祭灶节、除夕守岁、初一拜年、初五“破五”、初七人日,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其间的各种民俗活动都和春节相关,人们通常都把它们看做新年的一部分。换言之,广义的“春节”概念可以包括腊八直到元宵节。我们就从这个时间顺序上来简要地“度过”一次春节吧。

  腊月初八。腊月初八有两个时间重叠的节日:腊日节和腊八节。传统新年从腊日开始。先秦时,各代腊日日期不固定。汉代开始以腊月戌日为腊日。南朝梁代将腊日固定在腊月初八。

  腊日主要是祭祀祖先和神灵的节日,所以也叫“腊祭”,它来源于丰收之后的祭神活动。汉代蔡邕《独断》(《太平御览》卷三十引)说:“腊者,岁终大祭,纵吏民宴饮。”民间的祭祀活动往往夹杂狂欢,所以,当时腊日是一个很盛大的节日。南朝时,人们在腊日驱疫行傩。南北朝《荆楚岁时记》记载,村民们在腊日敲起细腰鼓,戴上面具,“作金刚力士以逐疫”,通过鼓声和面具表演驱逐疫病邪气。现代河南濮阳、汝州等地农村依然保存着在腊月初八晚上擂大鼓的风俗,有些地方甚至每天傍晚击鼓,直到除夕。在江西、安徽、福建一些地方,还保存有岁末表演傩舞、傩戏的风俗。

  腊八节是佛教纪念性节日。宋代腊月初八的民俗活动中引入了佛教因素。传说佛祖因为牧女煮的乳糜粥而得救,终于腊月初八成道。为纪念此事,人们于此日煮粥献佛。南宋时代,腊八粥原料是胡桃、松子、乳覃、柿子、栗子等。明清时代,连皇宫也煮腊八粥,而且分赐百官。当代最普遍的腊八风俗就是喝腊八粥,即用各种杂粮(大米、小米、豆子等)所煮的粥。由于佛教影响淡化,普通人一般把腊八粥当做一种富于营养的特殊食品来看待。

  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祭灶。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是民间送灶神回天的日子。灶神是和群众生活最接近的神。灶神的观念,先秦时代已经出现,但当时是在初夏或腊日祭祀它。宋代盛行于腊月二十四日送灶神上天。北宋范成大的《祭灶诗》详细叙述了当时男人们用美酒佳肴款待灶神,希望它上天言好事,下地降吉祥。当时,女性已不参与祭灶活动。元代周密《乾淳岁时记》所记录,祭灶的祭品是花饧米饵(糖饼)和糖粥。清代《燕京岁时记》记载当时北京人用各种糖祭祀灶神,并用清水和草料祭祀灶神的马。这种习俗一直延续至今,但现代一般在腊月二十三日祭祀灶神。人们虽然祭祀灶神,但灶神的神圣性不高,人们常常以戏谑的态度对待他。用糖做祭品,就是要黏住他的嘴,不要他说坏话。给他的座骑也不过是清水一杯、草料一把而已。

  写春联,置年画。春联、年画都起源于古代驱鬼辟邪习俗,但是现代已发展为表达喜庆吉祥意愿的民间艺术。春联、年画起源于上古时代的驱鬼习俗。先秦典籍《山海经》说:大海中的度朔山上有棵巨型桃树,树上有神荼、郁垒二神掌管所有的鬼。对于恶鬼,他们就用芦苇绳捆住喂老虎。黄帝据此发明了驱鬼风俗:“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汉魏六朝沿袭此俗,每至春节,家家户户都在门前立桃人,画神荼、郁垒。因为桃人制作复杂,三国时代开始用画了神像的桃板代替,甚至不再画像,六朝时发展为两块桃板挂在门上。《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造桃板著户,谓之仙木。”桃符与桃板略有不同,它是写有祈福禳灾文字的桃木板,原来是插在门前地下的。后来,桃符、桃板合二为一,仍然称为“桃符”,但是写了字,挂在门上。唐代开始在桃符上题写春联,例如“三阳始布,四序初开”,“年年多庆,月月无灾”等等。宋代,写春联更加流行,桃符的名字逐步被春联所替代。明代,贴春联已经普及全国。春联是我国独特的语言艺术形式和书法艺术形式,并流传到朝鲜等地。目前的春联一般是对偶的两句诗,写在红纸上,贴于门户两边,大大增添了节日喜庆气氛。古代还有一种“宜春帖”,原来是立春时写的单句的吉利话,贴在门楣上。这也是春节贴春联的来源之一。有的学者认为它可能是春联横批的直接来源。现代民间在墙壁上贴“开门见喜”、“满院春光”、“福”、“春”等字。“画神荼、郁垒”就是后来门神画、年画的源头。

  吃年夜饭,除夕守岁。常年的腊月三十,或小年的腊月二十九是一年的最后一天,通常被称为“除夕”。严格地讲,只有这天夜晚才是除夕。新年是以家庭为单位举行的。面对新年,人们第一个愿望就是全家团圆。腊月三十日的晚饭,俗称“年夜饭”,或团圆饭。它非常丰盛,要求全体家庭成员都在场,即团圆。如果有远在异地无法赶回的,则空一个座位给他。团圆是人们对于生活幸福的最基本要求:人人平安健康。团圆饭之后,人们开始守岁,也就是等待新旧年交接时刻的到来。汉代以后,中国人都把夜半子时视为一天的开始时刻。所以,守岁要一直守到夜半之后,甚至天亮。守岁民俗的起源很早,南北朝时代已经流行。守岁时,全家欢聚,饮花椒酒、屠苏酒,吃五辛盘,目的是驱邪、除病、保健。皇帝也守岁,并和臣子们一起赋诗助兴。唐太宗李世民召侍臣赐宴守岁,并有四首守岁诗流传下来。守岁时有许多娱乐活动,例如掷骰子、藏钩。所谓“藏钩”,就是把戒指、顶针之类藏起来,让人猜,反复进行,以定胜负。百姓守岁时往往同时准备新年食品:包饺子、包汤圆、做年糕等等。

  生旺火。新年来到时,在院子里点燃火把、火堆或炭火盆,在古代称为“庭燎”、“籸盆”、“烧火盆”、“烧松盆”(《帝京景物纪略》)、“旺相”,现代民间称为“生旺火”或“点发宝柴”、“烧秦侩”(陕西在除夕,河南洛阳上世纪在元宵)。古代的庭燎是为了驱邪或者祭神祭祖。后来的生旺火已经发展为象征全家兴旺发达,表达美好希望。清代也有用炭火盆代替的。1738年,郎世宁画了一幅《弘历雪景行乐图》,表现的正是乾隆皇帝与子女一起过年的情景。乾隆帝面前就放着一个火盆,一个小皇子正在向火盆中放松柏类的小枝(所以,不是为了取暖),应该也是一种庭燎,称为“烧松盆”。

  放爆竹。爆竹的原始目的是驱逐鬼怪或迎神。后来以其强烈的喜庆色彩发展为辞旧迎新的象征符号,成为最能代表新年到来时刻的民俗标志。关于爆竹的最早可靠记载见于南朝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当时的爆竹是把竹子放在火里烧,产生爆裂声,目的是驱鬼怪。新年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放爆竹。根据可靠史料,宋代出现了火药爆竹,即现代的爆竹、炮仗、鞭炮。宋人施宿《会稽志》卷十三说:“除夕爆竹相闻,亦或以硫黄作爆药,声尤震厉,谓之爆仗。”宋代周密《武林旧事》卷三《岁除》记载了连续的爆竹--鞭炮:“至于爆竹……内藏药线,一爇连百余不绝。”有了火药爆竹,没有竹子的地区也可以放爆竹了,放爆竹于是成为全国性的风俗。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其中爆竹就是一个“除旧迎新”的象征。爆竹以其极好的象征功能代替庭燎成为我们迎接新年的第一要事。如果不放爆竹,春节就不像春节!

  打年糕,做饺子。年糕和饺子是最具代表性的新年食品,表达了人民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年糕,又名“黏黏糕”,谐音“年年高”,包含着人们对未来幸福生活的希望。年糕一般用黏性谷物制作。北方有黄米年糕,江南有水磨年糕,西南少数民族则有糯米粑粑。六世纪的食谱《食次》记载了当时年糕--“白茧糖”的制作,此后一直延续下来。但是,现代北方吃年糕习俗比较少,南方依然兴盛。北方最流行的新年食品是饺子,又名“水饺”、“角子”、“扁食”。五世纪的时候,“形如弯月”的饺子已经成为民间普遍的春节食品。唐代的饺子形状的食物于1968年在新疆吐鲁番出土。宋朝以前把饺子称为“角子”或“水角儿”,元代开始有“扁食”的叫法。明清以来,普遍使用“饺子”一词。对于饺子的文化象征意义,一般的解释是:“角子”、“饺子”谐音“交子”,即交子时的意思,就是象征春节的到来。所以,子时一过,人们立刻开始煮水饺,使之成为新年第一顿饭。更深一层的解释,饺子也包含了美食的意思。古代缺乏肉食,包了肉馅的饺子自然是上好食物,民间谚语“好吃不过饺子”表达的正是这个意思。春节时吃上饺子,当然是希望来年有更多的好食物。饺子这种普通食物被人民创造为文化象征符号,体现了人民群众不断的文化创造力。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