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国家的利益,使自己的一生变为有用的一生,纵然只能效绵薄之力,我也会热血沸腾。--[俄国]果戈理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
这群13岁至18岁的孩子,他们本来应该在父母亲面前蹦跳着撒着娇。但是,日本鬼子打进来了,宽敞的教室里早已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以往安宁的生活也被打破了。怎么办?“打日本鬼子去!”孩子们决定要以实际行动来抵抗日本人的侵略。
就在这时,抗日纵队来招募队员了。为了将日本鬼子驱逐出中国,孩子们也纷纷报名参加。“你们太小了,还是回去吧!”“不,我们也要去打日本鬼子!”
“好吧!”面对孩子们的执著,纵队最后决定招收他们为队员。通过研究,纵队决定,将这批孩子组成“柳河青年义勇军”。不久,又改为“柳河红色少年连”。成立以后,这只青少年反日队伍很快发展到四十多人。但是,只有人,没有武器是不行的。当时,在整个红色少年连队,只有两把手枪,这是远远不够的。
在柳河县五道沟,驻有伪军国道兵,他们终日威逼着老百姓修筑公路。纵队根据可靠情报得知,他们手上有一批枪支,还有好多子弹。如果能够缴获的话,那么,红色少年连就有自己的武器了,就可以和八路军一样打日本鬼子了。
怎样才能搞到这批武器弹药呢?连长李明翰苦苦思索着。
“有了!有主意了!”
他把少年连的战友们叫到一起,低声地商量着。之后,他又挑选了两名机智勇敢的小战士--栾占奎和邓马倌,把他们打扮成串亲戚的样子。栾占奎和邓马倌拎上梨筐,兴致勃勃地向修路的人群走去。
到了修路工地后,有个民工问道:
“小孩,你筐里装的是啥呀?”
“我筐里装的是梨。”栾占奎高声答道。他故意让监修公路的伪军听到。伪军们听说有梨,蜂拥而来,不由分说就把梨抢光了。一个后赶到的伪军没抢着梨,只好厚着脸皮向栾占奎和邓马倌要。
栾占奎从衣兜里拿出个又大又黄的梨,装着非常舍不得的样子说:
“这个梨是我留着路上渴了时吃的,一筐梨都没了,这个我也不要了。可是就这么一个了,给谁好呢?这样吧,我往空中扔,谁接着就算谁的。”说完,不等伪军同意就把梨子向空中扔去,伪军们立刻仰脸朝天去抢梨。
说时迟,那时快,就在这一瞬间,两个小战士掏出手枪,高声喊道:“不许动,缴枪不杀!”
这时,埋伏在附近的二十多名少年连战士也一齐冲上来。伪军们被这突如其来的袭击吓破了胆,纷纷举手投降。
小战士们背起缴获的17支枪和500多发子弹,对伪军们教育一番后,便向大青沟方向撤去。
“点评”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救国救民,一批少年不得不担当起与他们年龄不相符的重任。他们与大人一样,纵横敌后,通过机敏灵活的战术,富有创造性的聪明才智以及英勇的斗争精神,沉重地打击了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