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个人是微弱的,但是我们也知道整体就是力量。--[德国]马克思
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做主人翁。--朱德
1942年到1944年,日本侵略军在冀中平原上“大扫荡”。怎样才能应对敌人的“扫荡”?有办法了!冀中高家庄人民,在党支部书记高老忠和民兵队长高传宝的带领下,把几家的土洞和地窖挖成相通的地道,留了几处出口。敌人来了,我们就钻地道。敌人走了后,我们再出来,继续生产。
地道战开始后,敌人也费尽心机,到处寻找地道的洞口,利用放火、放水、放毒等办法进行破坏。怎么办?老百姓坐在一起七嘴八舌地讨论道:“要让敌人不发现洞口,就必须把洞口巧妙地隐蔽起来,例如用墙壁、锅台、水井、土炕做掩护!”
“要让敌人不敢进入洞内,就必须在洞口修筑陷阱、埋设地雷、插上尖刀,或者在洞内挖掘纵横交错的棋盘路!”
“要防止敌人用水、火、毒破坏地道,就必须还在洞内设卡口、翻板和防毒、防水门。”
有道理,就这么办!说干就干!大家迅速地行动起来,将地道按上述方法加以改造。很快,地道就成了进可攻、防可守、退可走的地下堡垒。屋上、地面、地下三者结合,构成了连环火力体系。在冀中平原和冀南一些地方,逐渐形成了房连房、街连街、村连村的地道网,形成了内外联防、互相配合、打击敌人的阵地。
“这种战法叫什么好呢?”
“就叫天地阴三通战术吧!”
“对,我们就来个三通战术巧歼敌!”
敌人来了!二百多个日伪军利用夜色包围了村庄。这时,整个村庄都是静悄悄的。日本鬼子以为偷袭即将成功,便气势汹汹地命令士兵冲入村庄。刚到村边,一阵猛烈的枪声突然打破了夜色的沉寂。密集的子弹和手榴弹从屋顶上、屋角边和村边,像雨点一般的落到了日本鬼子中间。但是,日本鬼子又不知道子弹是从哪里射来的,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给我用炮轰!”
“轰,轰……”
半小时后,村里又没有了声音。八路军现在总应该没有了吧!鬼子放心大胆地向村里进发。突然,又传来密集的枪声,甚至还有手榴弹的爆炸声。
“不好,八路军大大地有!”日本指挥官气急败坏地吼道。
“太君,那里有一个地道口。”一个翻译官如获至宝地上前告诉日本指挥官。
果然,东边的墙角有一口井。井很浅,里边没有水。井底有一块木板,木板上还有新鲜的脚印。
“好,下去看一看!”
一个伪军被推下去了。只听见“咕咚”一声,人不见了。井底还是那块木板。
再推一个,人又不见了。见鬼了!
“太君,不能再推了,还是放火吧!”伪军吓得胆战心惊,担心会轮到自己,赶紧向日军建议道。
“好,浇汽油,放火!”
没想到,烟从另一个角落冒出来了。
“那就灌水,淹死他们!”
奇了怪了!这口井怎么成了无底洞!灌了大半天,井底的水一点也没有多起来。
“肯定是流到别处去了!”一个伪军说道。
火攻不行,水攻也不行,下去也不行,那就撤吧!日本鬼子开始下令撤退了!
刚出村口,密集的枪声又响起来了。在混乱中,日本鬼子还踩响了几颗地雷,加上手榴弹和冷枪,打得敌人乱跑乱窜,防不胜防。战斗结束后,敌人留下了四十多具尸体,狼狈地逃回据点。
“点评”运用灵活、多变的地道战术,在保护自己的同时沉重地打击了敌人,这是中国人民继地雷战之外又一创举。在地道战中,中国军民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利用各种形式,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第四章 虎口历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