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唐]岑参
当他爱他的国家的时候,他的国家也尊重他。--[英国]莎士比亚
1949年2月22日,毛泽东邀请傅作义到西柏坡来谈一下“绥远如何解决”的问题。绥远,以前一直是傅作义管辖的地方。在谈判北京和平解放的问题时,双方没有提到绥远。
“今天请您过来,就是想谈谈如何解决绥远的问题。”毛泽东开门见山地直奔主题。
“我听主席的。您有什么想法?”傅作义问道。
“绥远问题,还是用‘绥远方式’解决为好。”毛泽东突然冒出了一个新名词。
“什么叫‘绥远方式’?”傅作义好奇地问。
“有了北平的和平解放,绥远就不用兵了。先划个停战协定线,让绥远的董其武主席慢慢做好他内部工作。另一方面派个联络组,把铁轨接通了,贸易起来,在他认为适宜的时候举行起义。”毛泽东不慌不忙地说。
“董其武是我的部下,我来写封信给他。我相信他会考虑我们的意见。”傅作义谈了自己的想法。
“好,那就麻烦您了!”毛泽东欠了欠身,表示感谢。
很快,董其武收到了傅作义的信。在了解到毛泽东提出的“绥远方式”后,他非常激动,连夜写了一封信给毛泽东:
“有了‘绥远方式’,我们的和平起义就有了明确的指针和方向,心中就有了底,感谢毛主席对绥远将士的宽厚。”
不久,《绥远和平协议》签字仪式在华北人民政府举行,规定双方军队划界驻守,平绥铁路通车、通商、通邮,在绥远使用人民币和互派联络人员等。但《绥远协议》的签订,并不意味着协议的各项条款的落实是一帆风顺的。
一方面是董其武的一些部下,坚持顽固立场,进行破坏,使协议的执行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解放军派出的代表抵达绥远后,他们不仅进行百般抵制,而且还袭击了代表,造成死伤。与此同时,还用小股部队对解放军防区进行袭击骚扰。另一方面,是解放军绥东部队。由于董其武部下的极端行为,解放军绥东部队领导严重不满。他们公开说:
“绥远方式‘宽大无边,董其武不可能’立地成佛。”
“对董其武手下的一些土匪部队,应予坚决歼灭,不让他们起义!”
出于报复,绥蒙军区的骑兵也开始攻击董其武手下的鄂友三部队,毙伤其二百五十余人。为确保绥北,董其武立即派出机械化第二五八师开赴武川。双方的冲突是一触即发。
眼看《绥远协议》就要变成一张废纸。在这关键时刻,毛泽东提出,要坚决遵守已签订的条约,要求薄一波、聂荣臻转告双方部队停止战斗。同时又约见傅作义:
“傅先生,请您尽快通知董其武将军,不要惊慌,这次冲突不会影响和平方针,不要带领部队西撤。”毛泽东坚定地说。
“我想亲自去一趟绥远,把您的意思告诉董其武。”傅作义提出自己的请求。
“好的,注意安全!”毛泽东思索一下,同意了傅作义的请求。
到达绥远后,傅作义与董其武等进行了一系列工作,终于使绥远和平起义逐步成为现实。9月19日,以董其武为首的绥远军政首脑通电起义。此后,10万绥远大军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参加了全国解放战争。
“点评”任何胜利的取得都有自己的特点,但相同的是,其中都充满着智慧。“绥远方式”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是共产党在解放战争的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先进经验,它产生了深远的示范效应,丰富了人民解放战争的思想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