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毛泽东
我的人生哲学是工作,我要揭示大自然的奥妙,为人类造福。--[美国]爱迪生
建设三峡工程,根治长江水患,牵动着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孙中山先生就提出过建设三峡工程的设想。积贫积弱的旧中国,三峡梦注定难圆。新中国成立以后,三峡梦又逐渐清晰。1953年12月,毛泽东第一次考察长江时,就请来专家学者探讨治水大计,构想“高峡出平湖”的宏伟蓝图。
1954年夏秋之交,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水灾。因灾死亡三万三千多人,京汉铁路停运一百天。这场洪水,更坚定了毛泽东“欲治国必先治水”的决心。同年12月,毛泽东听取了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林一山的汇报,决心上马三峡工程。之后,在不到五年的时间里,毛泽东先后6次会见林一山,与他讨论三峡工程和长江水利建设问题。他曾对林一山说,你看能不能找个人代替我当国家主席,我给你当助手修三峡大坝。
限于当时的国力,加之出现的反对声音,三峡工程在争议中继续论证。后来,邓小平也曾在美国媒体前表示,中国政府一定会周密考虑,有了一个好处最大、坏处最小的方案时,才会决定开工。
当三峡坝址被确定下来以后,支持和反对的声音愈加展开了碰撞。确实,这么大的一个工程,它涉及的问题方方面面,都必须充分地论证。上百万的移民怎么进行安置?这么大一个项目,国力到底能不能够承受?……
1986年声势浩大的三峡论证聚集了412名专家,分成14个专家组展开讨论。
当时,中国《水力发电》杂志甚至公开发表不同意见称,三峡工程将遇到一系列世界上尚未经历过的技术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条件还不够成熟。著名水利工程专家黄万里三次写信给有关部门,称“三峡大坝永不可修”……
最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对三峡工程进行表决。
1992年4月3号,关于三峡工程决议进入最后投票表决阶段,一位白发老者黄顺兴拍案而起,他说三峡应作为重大议案处理,必须有三分之二的多数票才能通过。最后投票结果:赞成1767票,反对177票,弃权664票,未按表决器25人。
从1919年孙中山的第一次设想,到1992年的投票通过,历经七十多年坎坷岁月,三峡工程终于迈向了实施阶段。据说当这一消息传到选定的坝址三斗坪的时候,小镇上的酒和鞭炮顿时被抢购一空。
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1997年11月6日,三峡工程开始进行大江截流。
2003年6月1日,三峡大坝正式下闸蓄水……
中国人民以顽强的意志,科学的精神,上乘的质量,向世界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案。
“点评”三峡工程,是小康社会的基础性工程,是和谐社会的标志性工程,是科学发展的示范性工程,是举世公认的“全球一号水电工程”,是改变亿万中国人命运的“一号工程”。三峡工程,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件大事,是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史上的一个壮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