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一节 初涉人世

  1885年春季,熊十力出生在湖北省黄冈县上巴河张家湾一个贫苦的乡村私塾先生的家里。这个小生命来到世间,并没有给他的双亲带来多少欢愉,反倒添了几分忧愁,家里又多了一张吃饭的嘴。也许是这个缘故吧,父亲和母亲竟没有记住他出生的日子。熊十力成了有名的学者后,朋友和弟子为他祝寿,他只好选定正月初四(即春节后的第三天)作为自己的生日,取其“一春占先”之意,讨个吉祥。

  熊十力原名继智,又名升恒、定中。中年学佛以后,改成“十力”这个带有佛教色彩的名字。“十力”本是梵文Dasabala的意译,指佛或菩萨具有十种非凡的智力。熊十力字子真(亦作子贞),晚年自号漆园老人、逸翁。

  熊家曾经是耕读传家的书香门第。熊十力的几代先祖都是读书人。他在绍述自己的家世时说:“我家几世学守礼”,“余先世士族,中衰”。熊家自何时中衰不得而知,但到他祖父这一代确实已一贫如洗了。祖父熊敏容已失去“四民之首”的荣耀,成了一位木匠。他靠着自己的手艺,在乡间走门串户,挣几个血汗钱勉强维持一家三口人的生计。熊十力在《先世述要》中这样形容祖辈的窘境:“余家世贫困……三世单丁,都无立锥地。”熊敏容把光宗耀祖的希望寄托在唯一的儿子身上。尽管囊中羞涩,生活艰难,他仍省吃俭用,挤出钱来供儿子读书。熊十力的父亲熊其相读书倒是很努力,却未能实现光复门第的梦想。他好学上进,用功甚勤,却厌恶科举。他没有走“学而优则仕”的道路,仅成了一位乡塾先生。“讲程朱学于举世陷溺八股之代,以作绅士、行敲诈为子弟及生徒戒。”他为人正直,同情贫苦乡亲,憎恨以强凌弱、以富欺贫的丑恶现象,赢得了村民们的敬重。他对子女和学生要求很严,这对他们的成长无疑是具有良好的影响。他是一位好教师,一位好父亲。熊其相未能使家摆脱贫困,他唯一做到的是改变了“三世单丁”的境况。他有六个男孩,四个女孩。熊十力排行老三。这么多的嘴都要他供养,真够他受的,沉重的负担压得他几乎透不过气来。

  “纺织娘,没衣裳,泥瓦匠,住破房。”熊其相的命运何尝不是如此!这位教书先生的子女竟上不起学堂!大儿子熊仲甫勉强读了几年书,到十五岁便辍学务农,分担父亲肩上的负担。他只能在耕作之余读一点书。三子熊十力到了读书的年龄再也进不起学堂,八九岁便操起小鞭子,为邻居放牛,赚几斗米贴补家用。熊其相常年在外地设馆授徒,偶尔回家一次,教这个放牛娃识几个字,有时讲个历史小故事,算是对他的启蒙教育。

  熊十力天资聪慧,记忆力、理解力特别强,接受这么一点点“启蒙教育”竟能很快地粗通文字。父亲发现他是个读书的材料,便在他十岁那年把他带到自己执教的乡塾中,让他旁听五经章句以及各种史籍的讲解。熊十力很喜欢听课,虽然他不是正式的学生,可是比正式学生还认真,全神贯注地听父亲讲课。

  幼年时代的熊十力在读书听讲时特别喜欢动脑筋,提问题,不满足于字面上的了解。有一次,父亲给他讲了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故事,他听后突然问道:“是不是儒生们要造反?”父亲笑而不答,不过那神情已告诉熊十力,造反未必是坏事。也许就是这次谈话在熊十力幼小的心灵深处埋下了反叛意识的种子。

  熊十力读书时感情十分投入,常常进入与书中人物共命运的境界。有一次,他在家夜读《岳飞传》,当读到岳飞被奸相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陷害,惨死在风波亭时,他再也控制不住感情,竟号啕大哭起来,并愤怒地连声高喊:“杀死秦桧,还我岳飞!”全家人都在睡梦中被惊醒,不知发生了什么事。父亲跑到熊十力的房间里一看,才明白了。他费了许多口舌,劝了好大一阵子,才把熊十力从书中“拉”出来。熊十力对文史怀有特殊的感情,很喜欢读历史上的那些悲壮故事,读后常常感动不已,声泪俱下。他从这些历史故事中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培养拳拳爱国之心,立下坚贞救国之志。岳飞等一大批民族英雄、仁人志士成为他心中效仿的楷模。

  在父亲身边读书的一年是熊十力童年最快乐的日子。可惜好景不长。父亲积劳成疾,患上了肺病。为了一家人的生计,他不能躺下来养病,也无钱买药治病,只得硬撑着继续给学生上课。开始还挺得住,后来病情越来越严重,常常咯血,虚弱的身体迫使他不得不辞去从事多年的教职。1896年夏季,他拖着病躯离开塾馆回家养病,企盼着病情好转。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躺下之后再也无力爬起来了。病情日益恶化,他终于在秋冬之交撇开妻儿老小,撒手人寰。

  在弥留之际,父亲把年仅十二岁的熊十力唤到病榻旁边,望着儿子那瘦小的身躯和那双深邃的大眼睛,蓦然从心里升起一股不可言状的遗憾。他喃喃地说:“看来你书是读不成了,这么瘦弱的体格也干不动农活、重活,还是学个裁缝手艺,混碗饭吃吧!”熊十力好像一下子大了许多,听后激动不已。他当即向敬爱的父亲立下誓言:我将来无论做什么,都不放弃读书,“当敬承大人志事,不敢废学”。父亲临终留下的遗言是:“穷于财,可以死吾之身,不能挫吾之精神与意志。”这句意味深长的话深深刻在熊十力的心田,成为他终身不忘的座右铭。

  父亲去世不久,母亲陈氏也离开了人间。父母双亡,大哥熊仲甫担负起一家之长的责任,照顾熊十力的生活起居。熊十力离开心爱的学堂,又一次拿起鞭子为人家放牛。他没有忘记在父亲临终时自己立下的誓言,虽失学但不“废学”,学着哥哥的样子,一边放牛,一所读书,常常学习到深夜。熊仲甫夫妇为弟弟的好学精神所感动,想方设法让弟弟复学。熊仲甫带着弟弟找到父亲生前好友何圣木先生的家,恳请何先生收留熊十力在他的塾馆读书。何先生答应了他的请求,并很快喜欢上这个天资聪慧的学生,还破例免收他的学费。可是熊十力在田野中自由自在惯了,不耐塾馆规矩的约束,他读了半年就离开了塾馆,仍过着一边劳动一边自学的生活,有不懂的地方便到塾馆中向先生请教。这半年塾馆学生是熊十力在少年时代唯一的正式学历,而何先生则是他拜的唯一的老师。熊仲甫在农闲的时候,常常同一些读书人来往。有时他也带着熊十力到朋友家聚会。通过哥哥的关系,熊十力结识了邻县具有改良思想的孝廉何焜阁先生,还结识了何自新、熊岳如、张海涛、王汉等具有革命思想的青年。这些人后来在辛亥革命期间都成了熊十力的战友。

  熊十力十几岁就丧失双亲,哥哥对他管约亦不严格。这样的环境使他养成敢作敢为、狂放不羁的性格。他曾闹庙打破菩萨的泥像,还曾脱光衣服赤条条地躺在庙中香案上睡觉,来人也不回避,坦然自若,颇有晋人刘伶“以天地为屋,以屋舍为衣裤”的狂士风度。他是乡间有名的“熊大胆”。有一次,谣传熊家堰回龙庙夜间闹鬼,同乡熊岳如和李圣贞想试一下熊十力的胆量,便对他说:“我们白天在庙中五圣菩萨神龛前放五串铜钱,你敢不敢在半夜里取回来?”“那有什么不敢!”天不怕地不怕、不信鬼不信邪的熊十力慨然应允。半夜里,他一个人摸黑闯入“鬼”庙,取回五串铜钱,顺手还扭断泥菩萨的一只手带了回来。

  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熊十力的学问大有长进。对于经史诸子百家均有所通晓,诗词歌赋也背了不少,文章写得也颇像样。他是自学成才的,没有受旧私塾陈规陋习的束缚,思想放得开,善于独立思考,颇有“六经皆我注脚”的气度,不是那种只会读死书的书呆子。到十六七岁时,他开始形成最初的哲学信仰。他特别喜欢读明代学者陈白沙的书。熊十力晚年在回顾自己当时读书的心情时说:“忽起无限兴奋,恍如身跃虚空,神游八极。其惊喜若狂,无可言拟。顿悟血气之躯非我也,只此心此理方是真我。”这大概就是理学家常说的“自识本心”的境界吧!陈白沙是中国明代著名哲学家,名献章,字公甫,号百斋。早年学宗朱熹,后来服膺陆学,以心为其哲学出发点,突破朱学的藩篱,建立明代第一个较为系统的心学体系。他认为心“无内外,无终始,无一处不到,无一息不运。会此则天地我立,万化我出,而宇宙在我矣”。陈白沙哲学前承陆九渊,后启王阳明,是陆王学派的中间环节。熊十力对陈白沙的欣赏态度对于他后来成为“新陆王”型儒家学者无疑具有导向作用。

  熊十力在少年时代虽未受过正规的、系统的教育,但由于他多年来持之以恒、孜孜不倦地自学,基础打得也不错。对他影响最大的当属儒家的入世精神。他曾把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写在自己的书桌旁,时时以为警策。通过多年的自学实践,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勤于思索的治学作风。这是他日后成为成就卓著的国学大师所必不可少的条件。总之,少年时代的自学生涯为熊十力一生的为人治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儒家传统思想的熏陶下,他发爱国爱民的仁心,为挽救民族危亡敢于投身辛亥革命;出于对传统文化的眷恋,他融通中国、印度与西方之学,创立了独具一格的现代新儒家思想体系。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