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梁漱溟向北京大学递辞呈,打算按照自己的新孔学思想创办一所大学。校长蔡元培批准了他的辞呈,委托他帮助遴选一位合适的人选接替他的教职,讲授唯识学。梁漱溟受命前往南京支那内学院,他本想请欧阳竟无的高足吕澂到北大任教,可是欧阳大师视吕澂为自己的得力助手,指望他承继自己的事业,说什么也不肯放行,只得作罢。梁漱溟又马上想到自己的好友熊十力。在征得熊十力的同意之后,他马上向蔡元培推荐。蔡元培早就同熊十力有文字之交,对熊十力的学问和人品是了解的,便慨然应允,很快签发给熊十力“特约讲师”的聘书,并催促他尽快到学校上课。熊十力接到聘书,立即打点行装,辞别欧阳竟无老师,赶赴北京。从此,他便开始了在北大长达三十几年的教学生涯,直到1956年因年迈才离开北大到上海定居。蔡元培慧眼识熊十力,引导他真正走上学者的道路。在北大,熊十力展示才志,融会中国、印度、西方哲学,创立了“新唯识论”思想体系,成为中国现代著名的国学大师和有成就的现代新儒家学者。
在北大,熊十力只给哲学系本科生开选修课《唯识学概论》。这门课原来是梁漱溟讲的,在交代工作时,梁漱溟叮嘱熊十力,请他多讲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帮助同学摸到进入唯识学堂奥的门径。熊十力在接课的初期,是按梁漱溟说的那样做的,老老实实遵循支那内学院的路子写唯识学讲义,给同学们上课。可是他本人对唯识学的教义已发生怀疑,越讲越别扭。他实在无法把自己都不能接受的东西硬塞给同学,决意另立门户,自创新唯识论,这是梁漱溟始料不及的。
熊十力不惮辛劳,毁弃已准备好的九万多字的讲义,重新备课。在课堂上,他无拘无束,挥挥洒洒,滔滔不绝,主要不是介绍唯识学的基本知识,而是讲述自己的研究心得。他讲课的方式也与众不同。他对大学的上课形式很有意见,上下课时间都听铃声指挥,卡得死死的,好像一道紧箍咒。他认为这种从西方引进的上课方式远不如书院式的讲授自由随便,听者也得不到实际的好处。于是,他便给选课的同学写了一封信,贴在办公室外的揭示板上。信中称:“师生蚁聚一堂,究竟有何受益?”他要求选课的同学到他家中上课,不再采用教室上课的形式。他讲的《唯识学》只是一门仅有两学分的选修课,按规定每周只讲两节课即可。熊十力却不这样做。他一开讲就一发不可收拾,三四个小时也打不住,中间也不休息。讲课时他从不坐着,就在房中间走来走去。讲到高兴处或吃紧处,他时常给听者来个禅宗式的“当头棒喝”,随手在听者的头上或者肩头拍一巴掌,然后开怀大笑,声若洪钟。同学们都知道他有这种习惯,听课时尽量坐得离老师远一点,免得挨拍。他还有个怪毛病,就是冬天不能在室内生火取暖,一生火,他就犯病。每逢冬季,同学们到他家中上课只好穿上全副冬装。
熊十力常对人说,他到北大来,主要不是为了教书,而是为了读书。他并不计较教职的高低,收入的多少,只要够生活费也就行了。为了多读些书,他每周只讲一次课,不肯多兼课。他也不同家眷生活在一起,常常住在友人家,甚至情愿和同学们挤在一起。
熊十力恪守孔夫子“诲人不倦”的古训,对待前来问学的学生十分热情,一聊就是大半天。他很希望年轻人发扬光大自己创立的学说,继承自己的事业。他经常告诫自己的学生“千万不能当六朝名士,无益于家,无益于国”。在给学生朱宝昌的信中,他寄以殷切的希望:“吾老矣,如此病躯,未知何日,生平学术,从示得人,吾子笃志,颇属望焉。”他与学生的关系很融洽。他的学生不多,但却有一批崇拜者,这些人终身奉他为老师和精神领袖,执弟子礼甚恭,经常与他通信,有时间就去看望他。一些境况好的学生知道熊十力喜欢吃全鸡,在看望老师时总忘不了带上一只鸡。
一些校外的青年仰慕熊十力的大名前来求教,他也都热情地接待,鼓励他们上进。吴林伯先生在《忆十力师》一文中深情地回顾了他拜师的经过和师生相处的情形:
四五年六月一日,我去先生家执贽称弟子。当我到达时,先生在后山中的书房撰写《读经示要》,我只好耐心恭候。不久,先生回家午餐,看了钟泰师的推荐信说:“听说你是某某的学生,那我们说不成呀!”经我解释以后,先生欣然改容道:“那好啊!孔融《荐祢衡书》里的两句话你还记得吧?今之少年,喜谤前辈,可是你这个新学校的青年教师,却还想从我读书,很好!”先生又问我结婚否。我说没有。先生说:“治学必须专心致志,你们青年人最怕有室家之累。从现在起,你就跟我学好了。教不严,师之惰,教师对学生就是要严,有时,我的话说得很重,你受得住就来,我的学生高赞非,就是我打出来的嘛!”
先生见我求师之诚,教导也就不断。有一次告诉我一个消息:“梁先生(漱溟)筹办勉仁书院,由我主讲,院方供给膳宿,你辞去教职,一心来学吧!”当我拜别离去,先生倚门而望,又招手叫我转来,并说:“为学当及时,在书院成立前,你来我家学,不要你出饭钱。住宅狭窄,你就与我同住……”先生诱掖后进的热忱使我感激得说不出话来。
由于蔡元培校长采取“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的治校方针,北大成为现代中国“小百家争鸣”的中心。中外古今各思想流派都有人研究,学术气氛十分活跃。这里是学问家、思想家的摇篮。熊十力来到北大,结识了好多教授、哲学家、知名学者和社会名流。他当时的职称仅是讲师,可是在这些人面前毫无自卑感,因为他的学问并不比他们差。他经常同时贤在一起切磋学问,砥砺思想,这使他受益匪浅。熊十力襟怀坦荡,待人真诚,思想深刻,一点也不矫揉造作,有啥说啥,敢怒敢笑也敢骂,眉宇间总是透出一股“真气”,大家也都愿意同他来往交游。
台湾已故的著名史学家钱穆在晚年曾愉快地回顾他同熊十力、汤用彤、蒙文通等人当年在北大相处的情景:
自后锡予(汤用彤)、十力、文通及余四人,乃时时相聚。时十力方为《新唯识论》,驳其师欧阳竟无之说。文通不谓然,每见必加驳难。论佛学,锡予正在哲学系教中国佛教史,应最为专家,顾独默不语。惟余时为十力、文通缓冲。又自佛学转入宋明理学,文通、十力又必争,又惟余为之作缓冲。
除十力、锡予、文通与余四人常相聚外,又有林宰平、梁漱溟两人,时亦加入。惟两人皆居前门外,而又东西远隔。漱溟又不常在北平,故或加宰平,或加漱溟,仅得五人相聚。宰平与漱溟则不易相值。
……
余其时又识张孟劬及东荪兄弟,两人皆在燕大任教,而其家则住马大人胡同西口第一宅,时余亦住马大人胡同,相距五宅之遥。十力常偕余与彼兄弟相晤,或在公园中,或在其家。十力与东荪相聚谈哲理时事,余则与孟劬谈经史旧学。在公园茶桌旁,则四人各移椅分坐两处。在其家,则余坐孟劬书斋,而东荪则邀十力更进至别院东荪书斋中,如是以为常。
熊十力是自学成才的,没有系统地学习外语,使他的知识结构有缺欠,而年纪已大,补也来不及。他常常为此感到遗憾,曾感叹地说:“如果我能通一门外语,可以减少许多错误。”同张东荪交往使他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这种遗憾。张东荪是留学生出身,外文水平相当高,翻译过许多西方哲学著作,收藏的外文哲学书籍很多。他对熊十力的帮助很大,熊十力对西方哲学的了解大都经过张东荪的介绍。熊十力虽不懂外文,但他的悟性特强,对西方哲学的理解很透彻。汤用彤曾佩服地说:“熊先生虽不通西文,但对西方哲学的理解,比一般留学生还强百倍。”熊十力与张东荪谈论起西方哲学来,引经据典,滔滔不绝,妙语迭出。有一次他谈到兴头上,竟然给张东荪也来了个“当头棒喝”,一巴掌向张东荪的肩头拍去,张东荪连忙侧身后退,避其锋芒。
北大教授林宰平也是经常与熊十力在一起聚谈的讲友。熊十力同林宰平很交心,无所不谈。他在学术研究中每逢遇到重大的理论问题,总喜欢找林宰平在一起磋商,“常有友人闽侯林宰平志钩相攻诘,使余不得轻忽放过”。熊十力十分感谢林宰平对自己的帮助,视他为自己的知己。他在《十力语要初续》中深情地写道:“余与宰平交最笃。知宰平者,莫过于余;知余者,莫过于宰平……世或疑余《新论》外释而内儒,唯宰平知《新论》自成体系,入乎众家,出乎众家,圆融无碍也。”
到1937年北大南迁以前,熊十力一直任讲师。同教授相比,他的收入比较少,但他并不介意。他在北京没有房产,租房居住。他的藏书也较少,做学问要靠借书。他嗜书如命,读书很多,博闻强记,许多重要的篇章都能背诵出来。别人把书收藏在书橱里,而他则把书“藏”在头脑里。他在写作时,从来不翻书,一字一句都从肺腑中“抠”出来,都充满着真挚和激情。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北大南迁昆明,同清华、南开合并成立西南联合大学。熊十力没有随北大一起走。他化装成商人,搭乘一列煤车,历尽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才逃出沦陷的北平,回到故乡黄冈。没住多久,又避难四川。他历尽周折,终于同西南联合大学中北大校部联系上了。校长蒋梦麟仍聘熊十力为特约讲师,并特许他可以不到学校上课,工资照发。按照北大的规定,教授应开三门以上课程并且有大学正式学历。熊十力只开过《唯识学概论》一门课程,并且是自学成才的,没上过正式的大学,只能聘为讲师。1943年,熊十力已是国内著名的学者,讲师的职称已很不相称。鉴于此,学校才打破惯例,特聘熊十力为教授。
熊十力曾对自己的最得意的弟子韩裕文说过:做学问不能甘居下游。要作学问就要立志,争当第一流的学者。没有这个志向,就不要做学问。做学问要像上战场拼杀一样,勇猛向前,义无反顾,富贵利禄不能动心,妻子儿女也不能兼顾。他自己就是这样走过来的。他常年不同家人在一起,专心致志,一心向学。他把治学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得金”,辛勤的耕耘终于换来丰硕的成果。经过多年的努力,熊十力成功了,当之无愧地跻身北京大学乃至现代中国学界第一流学者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