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三节 西学的启迪

  虽然熊十力对西方哲学的本体论思想评价不高,但他并没有因此而全盘否定西方哲学的理论价值。他承认西方哲学中确有精义在,每每为中国哲学所不及。西方哲学中的某些思想材料和思想方法值得中国哲学家研究和借鉴。他自述:“实则新论不唯含摄儒家大易,其于西洋哲学,亦有借鉴。”他在建立“新唯识论”思想体系时,直接地吸收了罗素、柏格森等人的过程哲学思想,间接地接受了黑格尔概念辩证法思想的影响。

  首先,“新唯识论”吸收了罗素的“事素”说。罗素曾提出,世界上只有一件接着一件连续不断的“事”是实在的,而没有不依赖于人们的主观经验而独立存在的物质世界。1920年他到中国讲学,在北京大学讲“物的分析”和“心的分析”时,阐述了这个观点。对于罗素的这种唯心主义经验论的宇宙观,熊十力表示同意。他说:“物质宇宙,本无实物。与事素说,略可和会”,“言事素者,明物质宇宙非实在,新论可摄彼义”。他认为“事素”说把物质世界归结为连续不断的流变过程,为否定物质世界的实在性提供了有力的论证。但是“事素”说停留在“用”的层面上,没有由“用”而及“体”,尚有待于深化。他说,“事素”说“不达宇宙实相,则非进而求之,新论不可也”。

  其次,“新唯识论”吸收了柏格森的生命哲学观点和直觉主义思想。当熊十力要求由“用”及“体”时,便离开了罗素的“事素”说,而同柏格森的生命哲学携手并肩了。熊十力认为,不仅具体事物是连续不断的流行过程,而且决定事物的本体也是连续不断的流行过程,这是一回事,而不是两回事。他同意柏格森用“生命”表示宇宙本体的提法,承认“生命论者,其所见,足以与新论相发明者自不少”。“新唯识论”表示本体的术语如“生化”、“流行”、“恒转”等等同柏格森的“生命”概念哲学含义基本相同。他有时也用“生命”表示本体,如说:“浑然全体,即流行即主宰,是乃所谓生命也。”“新唯识论”的本体论思想同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在表述方式上是很相似的。

  同柏格森一样,熊十力也把直觉主义当作建立本体的认识论根据。他认为“性智”是体认本体的唯一途径。所谓“性智”同柏格森所说的“直觉”含义基本相同,都是指某种与理智根本不同的自我体验能力。柏格森提出,哲学的责任应当是使自己摆脱严格说来属于理智的那些形式和习惯,以置身于对象之中的直觉来考察有生命的东西。他把理性认识比作电影胶片上一张张静止的图像,认为它并不能反映活动着的实物。对于有生命的东西,唯有靠直觉来把握。这些提法大体上都为熊十力所接受。在当时传入中国的外国哲学流派中,柏格森主义对熊十力的影响最深。正如在《新唯识论》文言文本问世不久孙道升所指出的那样:“他的立说颇似柏格森,恒转照比翕辟对勘张驰,可作佐证。其全书宗旨,则在‘站在本体活动的领域内,直探大乘空宗骨髓,而以方便立说’。一言以蔽,‘诸行无常’,反复引申,‘翕辟成变,刹那生灭’八字可以尽之。”这大致上符合熊十力的思想实际。

  不过,熊十力并没有生搬硬套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对之也作了批判和改造。第一,他不同意柏格森把生命本体说成“盲目冲动”的唯意志论观点,曾说:“近人柏格森创化论的说法,不曾窥到恒性,只要臆为一种盲动,却未了生化之真也。”他认为“盲目冲动”同佛教中的“无明”一样,都是人类“习心”的表现,并不是“本心”的表现,因此是不能视为本体的。第二,他认为柏格森把直觉同本能等量齐观是错误的。他说:“柏格森之直觉似与本能并为一谈,本能相当《新论》所谓习气。”照他看来,“习气”非但不是本体的表现,而且原则上与本体相违。第三,他认为柏格森也没有解决体用统一的问题。柏格森没有把生命本体贯彻到所有事物之中,给人以“体用两截”之感。例如,按照柏格森的“创化论”,事物的产生“如滚雪球,越滚越大。依据滚雪球的譬喻来讲,虽时时刻刻创加新的雪片,却总有故的雪片不灭”。那么,岂不意味着事物构成的世界将越来越大,并且脱离了本体对它的约束吗?他批评柏格森不懂“生化的本体元自空寂。其生也,本无生。其化也,本无化”,“生化之妙,好像电光的一闪一闪,是刹那刹那、新新而起”。熊十力运用佛教的“刹那生灭”说改造了柏格森的宇宙发生论,用“电光”喻代替柏格森的“雪球”喻。从唯心论角度看,“新唯识论”的“电光”喻比柏格森的“雪球”喻更为彻底。总之,在熊十力的眼里,柏格森的生命哲学虽有很大成就,但仍没有达到“体用不二”的程度。

  再次,熊十力在构架“新唯识论”的时候,也多少借鉴了黑格尔的概念辩证法思想。照熊十力看来,罗素太偏于“用”,柏格森太偏于“体”,都不十分可取。怎样把体用统一起来?对这个问题的认真思考,使他转向了黑格尔的概念辩证法。关于熊十力是如何吸收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的,我们将在第六章《翕辟成变》中详述,此处就不多谈了。

  总的来看,熊十力由于受到语言的限制,对西方哲学的了解没有像东方哲学那样深,有时也难免产生一些误解。比如,他认为西方哲学以逐物求知为务,“盘旋知识窠臼中”,“纯任思辨构画本体”等等,都流露出东方文化本位论的偏见。但他恰恰在西方哲学中找到出佛入儒的钥匙。他参证西方的过程哲学,摆脱佛教否定生化的虚无主义,转向了儒家的变易哲学;借助概念辩证法的矛盾原则建立了“体用不二”的本体论学说。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