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中国、西方、印度三种哲学的分析、比较和研究,熊十力发现,本体论学说是中国哲学的长项,迈越印度哲学和西方哲学。中国哲学不像印度佛教哲学那样“空寂”,也不像西方哲学那样“务外”。中国哲学讲究“体用一源”,“即用显体”,在印度和西方之间选出一条“中道”,有着二者都赶不上的独到之处。中国哲学凝结着先人的智慧,蕴藏着极大的理论能量,熊十力对中国哲学的发展前途充满了自信心。他曾十分感慨地说:“中国他无见长,唯有哲学,比于西人独为知本。”他坚信,中国哲学虽曾一度消沉,然而在现代仍有强大的生命力,并将在世界哲学论坛上大放异彩。他断言,唯有中国哲学才能拯救当今世界人类在精神上的堕落,“吾意欲救人类,非昌明东方学术不可”。否则,人类不可避免地渐入自毁之途。这种认识也正是熊十力创立新唯识论的理论动机之一。他申明:“新论》本为融贯华梵之形而上学思想而自成一体系,又实欲以东方玄学思想,对治西洋科学思想。”
熊十力对中国哲学表现出崇高的敬意和深切的同情,同东方文化派、本位文化派、国粹派有某些相似之处,但他却不是他们当中的一员。熊十力对他们的文化主张持批评态度。东方文化派的代表人物梁漱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提出“三路向”说,认为西方文化走的是“意欲向前”的路,中国文化走的是“意欲调和持中”的路,印度文化走的是“意欲反身向后”的路,三种文化各自沿着不同的“路向”发展演化,形成各自的基本特征。对于老朋友的三路向说,熊十力大不以为然。他分析说:“中西人因环境各有不同,性情各有独至,其学术思想之发展,必不能完全一致。此有孤往,彼或忽视;彼所擅精,此实未逮,畸重畸轻,寸长尺短,此为事势之所不能免者……吾只可许中西不能完全一致,而决不能许中西人元始开端,便各走一条路,根本无接近处。”他认为,中西文化的差异、特点都是相对的,相互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如果说中西文化一开始就各走一条路,那就是把二者截然对立起来,“根本划若鸿沟”,这就是完全否认了二者相融合的可能性。所以,熊十力不能不表示反对。他还指出,本位文化论者似乎在强调文化的民族性,然而他们“于中外都无所知,而虚乔无以自树。余愿国人认识固有根基甚美,不宜妄自菲薄,而二千年来,由停滞以近于衰退,亦未可自讳其短。夫自卑固不足与有为,而讳短尤为不起之症。朽腐尊国粹(‘保存国粹’一词,‘五四’运动前后极流行,然何者为国之粹,则莫肯是究)辄空言儒学,而实不知儒学为何学。”熊十力批评国粹派“情钟国粹,未知何者为粹”。在处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时,熊十力既不像西化派那样自卑,也不像东方文化派、本位文化派、国粹派那样自大。他既主张护住中国传统文化的固有根荄,又不讳言中国传统文化的不足之处。在他的身上表现出清醒的理性意识和鲜明的批判反省精神,与上述几派相比,熊十力的文化观显然棋高一手,略胜一筹,包含着更多的合理因素。他热爱传统,但不迷信传统,致力于推进传统与发展传统,致力于传统的现代化。
那么,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荄呢?熊十力认为就是“天人不二”的本体论和“心物不二”的宇宙论。按照熊十力的理解,中国哲学中的“天”主要不是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天,也不是宗教神学意义上的天,而是哲学本体论意义上的天。天就是指宇宙万物的本体。中国哲学中的“人”,主要不是作为生物存在者的人,而是作为本体存在者的人。人就是体现本体的主体。在这个意义上,人不是与宇宙万物相外在的小我,而是“浑然与万物同体”的大我。对于这样的人来说,“吾人的生命与宇宙的大生命不可分为两片”。在中国哲学中,天与人虽有辨而不可分。“中国哲学明天地万物一体主义,已普遍浸渍于中华民族之心髓。”本体论方面的天人不二论引申到宇宙论方面便是心物不二论。在中国哲学中,心和物都是本体的功用,二者互相依存,既对立又统一。“一言乎物,已有心存,一言习心,当有物在”。正因为如此,中国哲学“在宇宙论中所以无唯心唯物之分裂者”,而能“真正见到宇宙人生底实相”。
从熊十力关于中国文化根荄的见解中我们可以看出,他试图揭示中国传统哲学的整体观和系统观,试图将本体论、宇宙论、人生观融为一片,确有深刻之处。但他的概括未必囊括中国文化几千年来发展演变的复杂历程,毕竟是他自己的体会,并且缺少充分的事实根据。因此,他的结论没有得到学术界同行们的认同。他自己也清楚这种情况,但仍然不改其志:“在此欧化时代,唯物思潮汹涌之际,吾所为者,极不合时宜。然掉背孤行,以亢乎往古来今而无所悔,则吾志也。”他坚信,他的观点终有一天会得到人们的理解和社会的承认,决心为“滋植固有根荄”、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付出自己的毕生精力。“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熊十力的确为阐扬国学付出了他所能付出的一切。
§§第四章 国学发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