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四节 原外王

  《庄子天下篇》在概述先秦百家争鸣时说:“天下大乱,贤圣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焉以自好……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熊十力认为庄子所说的“内圣外王之道”就是指孔子开创的儒家学说。在他看来,儒学包括内圣学和外王学两个方面。外王学是儒家的社会政治思想,内圣学是儒家的哲学伦理思想。这两部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内圣学是理论核心,外王学是内圣学的贯彻和伸展。

  何谓“外王”?熊十力提出一种独特的解释。他指出,这里的“王”不是“帝王”的王。“王者,往义”。所谓外王是指以儒家的宇宙观和价值观为指导,处理各种社会政治问题,经世致用,安邦定国。这就是说,外王学绝不是“应帝王”的奴儒之学,而是引导人类通向理想社会的指南针或方向盘。然而,孔子发明的外王学却没有得到贯彻和发扬,反倒遭到后儒的毁弃与曲解。“吕秦以焚坑毁学,汉人窜乱六经,假借孔子以护帝制。孔子之外王学,根本毁绝,谁复问其真相!”

  珍宝即使被埋没仍旧是珍宝。尽管孔子的外王学遭到厄运,还是可以从前人留下的著作中寻找出它的踪影。熊十力自称从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发现了孔子外王学的大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有这样一段话:

  余闻董生曰:“周道衰废,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之,大夫壅之。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

  熊十力猜测,孔子的外王学在汉代由于受到统治阶级的限制,不能见诸文字,但在儒生的讲堂上还可以“口义相传”。深研儒家之学的董仲舒自然能了解孔子外王学的大概,不过他并不愿意得罪权贵,所以在公开场合不敢讲。只是在同司马迁闲聊时无意之中透露出消息,遂被司马迁写入《史记》。根据《史记》中的这条材料,熊十力断言“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就是孔子外王学的基本纲领。熊十力的立论虽有“孤证”之嫌,总算是于史有据。

  熊十力认为,孔子的外王学是春秋战国之际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产物。春秋战国之际,“列国互谋吞并,战祸日亟,民生困惫,孔子盖深知唐虞三代之法制,不得不随时更变,始以改造思想为要图,而创发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之新学说”。在熊十力心目中,孔子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生活在春秋战国之际“礼崩乐坏”的时代,有见于君主专制政体的种种弊端,毅然决定改弦更张,探索新的政治经济模式,提出外王学的大胆构想。

  --外王学要求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改“家天下”为“公天下”。“六经之外王学,实不容许有少数人宰割天下最大多数之统治阶级存在。”外王学反对人压迫人的不合理现象,主张人人平等;反对弥缝统治阶级与私有制之缺陷的“小康之礼教”,“创发天下为公之大道”。在“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里,人人懂得自尊、自爱、自立,享有高度的民主权利。虽设有天子,然而“天子之职与俸,与民主共和国之首长正无异”。在这样的社会里,没有人人相欺的现象,精神文明极其发达,依靠礼乐维系良好的社会风尚,协调人际关系。“礼者,敬以持己而不敢偷(敬者,礼之本),敬以持人而不敢侮,修于外以养其内也。乐者,冲和而不倚,同物而无己,诚于忠,以形诸外也。礼乐交修而和与敬之德本醇固。”熊十力相信,孔子设计的大同社会符合人类进化发展的大趋势,终有一天会变为现实。“盖社会发展,由蒙昧而迸进,终乃突跃而至于全人类大同太平。人类以格物之功而能开物、备物、变化裁成乎万物。利用安身,驯至与天地合德,与日月合明之盛而人道尊严极矣。”换句话说,大同社会乃是人类发展的必然归宿。在这里,熊十力把进化论学说引入儒家的大同理论,为这一古老的学说涂上一层现代釉彩。

  --外王学要求废除私有制,实行“均平”“联合”的“儒家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君主专制制度与生产资料私有制是联系在一起的,要根除君主专制制度,就必须废除它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私有制,实行公有制。“云何本天下为公之道,以立制度?大人世及之体与私有制悉废除,即荡平阶级而建立天下一家之新制,是谓公。”在“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里,一切事业归国营,社会财富平均分配,没有富贵贫贱的差别,更没有人剥削人的现象,人们的经济地位一律平等。在公有制的前提下,人们自愿组成经济联合体,互相协作,发展工业生产,创造巨大的社会财富。在“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里,由于废除了私有制,人们消除了私有观念,道德水平极大地提高。“天下一家之制度下,人人可以表现其道德智慧,所以者何?天下之人人,皆化私而为公,戒涣散而务合群,则智慧超脱小己利害之外,而与日月合其明。”也就是说,只有在大同之世,儒家倡导的道德规范才能真正地发挥作用。

  --外王学主张发展科学,格物致知,驾驭自然力,使之为人类服务。“六经为内圣外王之学。内圣则以天地万物一体为宗,以成己成物为用。外王则以天下为公为宗,以人代天工为用。”熊十力认为儒家并不反对科学,因此把儒家思想同科学对立起来是错误的。孔子儒学尊重知识的价值,鼓励人们追求知识,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从这个意义上说,孔子的外王学也就是格物学。正如孔子的大道学没有传下来一样,孔子的格物学也没有传下来。那些迂腐无知的儒生竟以“玩物丧志”之名厚诬孔子格物学,遂使格物学沉沦。“自汉以下,二千数百年间格物学废。”致使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逐渐落在西方的后面。但这个责任绝不能要孔子承当,难辞其咎的应当是那些视格物之学为“玩物丧志”“奇技淫巧”的腐儒。

  由上述不难看出,熊十力是站在现代的立场上阐释儒家外王学的。他从外王学中看到的是民主,是科学,是“天下为公”人类最美好的理想。他对外王的解释已远远超出经世致用的范围,注入了新鲜的时代内容。熊十力勾勒出的“儒家社会主义”蓝图,虽然没有可行性,但的确包含着民主性的精华,这是无可置疑的。从这里我们可以体味出熊十力对私有制的厌恶,对剥削者和压迫者的憎恨。熊十力阐扬的“儒家社会主义”当然难与科学社会主义相提并论,但也透露出他对社会主义的同情与向往,透露出他关心人民疾苦的古道热肠。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