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所有的儒家学者一样,熊十力也把成为圣人看成是人生的目的。他所理解的圣人就是“成己成物”并重、“内圣外王”兼顾的人。怎样才能成为这样的圣人?他主张走向内用功、去染污修净习的路线。在他看来,既然“本心”是道德价值的源头,那么,要想成为圣人首先就得从“返本”或“返己”入手,明觉“本心”的本然状态,寻找“真的自己”。他的结论是:“故学者功夫,只在克己去私,断除惑染,使本体得以发现。”熊十力的这个观点被他的弟子唐君毅、牟宗三表述为“道德自我的建立”或“道德自我之挺立”。
熊十力认为每个人都有本心,因而每个人都有成为圣人的可能。他对儒家的性善论坚信不移:“人生不是如空华,天命之谓性,此个真实源头,如何道他不是至善、至美?孟子言性善,其性是‘天命之谓性也’。其所言善,则赅真与美也。广矣大矣,深矣远矣。孟子性善论,其可非乎?”人人都有成为圣人的可能性,而事实上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圣人,这是什么原因呢?熊十力用“本心”与“习心”之区别来解释这个问题。他认为心分为两种:一是本心,即与物无对的本体之心;一是习心,即与物相对而言的认识主体。习心虽是从本体之心分离出来的,但已发生异化,成为与本体之心相对的主体。习心执着于现实世界,执著于小己私欲,是孟子所说的“小体”。“小体”与“大体”之本心相对立。因此,“实则只有本心,可正名为心,习心直不应名为心”。可惜,一般人“大抵都为无际无边的习气所缠缚固结”,拘泥于“习心”,掩蔽了“本心”,从而偏离了道德价值的源头,迷失了“道德自我”。于是,在一般人的行为中遂产生善与染的分化,即所谓“本来纯净无染,后起便通善染”。
他指出,一般人的行为都是受“本心”和“习心”两种意识支配,故亦可分为“净习”和“染习”两种。从“本心”发出的行为称为“净习”。净习为“本体显发之资具”,与本心是一致的。如儒者所谓操存、涵养、居敬、思诚等种种工夫,都是净习。从“习心”发出的行为称为“染习”。染习则是对本心的侵蚀,“且直取而代之”。不幸的是,人类自无始以来,拘执形气,沦溺于现实生活中,误将染气认作天性,“无从自识性真”。于是,在一般人的道德品质方面便出现了善与恶的分化。他说:“染即是恶。须知恶本无根。吾人本性无染,何故流于恶耶?只徇形骸之私,便成乎恶。王阳明先生所谓随顺躯壳起念是也。人之生也,形气限之。有了形骸,便一切为此身打算,即凡思虑行为,举不越此一身之计,千条万绪之染业皆由此起。”与此相反,“净即是善。循理者,即凡意身等业,它皆顺从乎天性本然之善,而动以不迷者也。《中庸》所谓率性是也。率性即不役于小己形骸之私。孟子以强恕为近仁。恕者,能超脱乎一身之外,不在一身利害得失上打算,而唯理是从;不以己身与万物作对,而通物我为一者也。故曰近仁。”他认为染净或恶善是根本对立的,“染净相为消长,不容并茂。如两傀登场,此起彼仆”。熊十力认为,在本原的意义上人性是善的,而从现实的人生看,人性可恶可善。他用这一理论为儒学史上“性善论”与“性恶论”之争作一总结,使二者各得其所。
如果我们把熊十力的人学思想同宋明理学的人学思想比较一下,那么,不难发现二者有一些相似之处。他们关于善恶的看法大体一致。熊十力的所说的“本心”,也就相当于宋儒说的“道心”;熊所说的“习心”相当于“人心”。明理学家认为,道心“极好至善”,而人心则可善可恶。如《朱子语类》载:“问:‘心之为物,众理具足。所发之善,固出于心。至所发不善,皆气禀物欲之私,亦出于心否?’曰:‘固非心之本体,然亦是出于心也。’又曰:此所谓人心否?‘曰:’是。‘子升因问:’人心亦兼善恶否?曰:‘亦兼说。’”同朱熹一样,熊十力认为,出于“拘执形气”的习心,“沦溺现实生活中”,“徇形骸之私,便成乎恶”。他把善恶归结为本心与形骸的对立,把身体必不可少的物质需求看成是流于恶的原因,必然否定那种正视现实的唯物主义人生观。这是从他的唯心主义本体论学说中得出的逻辑结论。按照他的本体论学说,物质世界(包括人身肉体)都是虚幻不实“诈现的迹象”,拘泥于此,自然是不值得的。熊十力的善恶观同朱熹的“道心人心”说不同之处在于,他用染净这种佛学的语言规定善恶,使之带上了浓重的佛学意味。熊十力在怎样对待人生问题上,曾激烈地抨击佛教的出世主义倾向,而在这里又与之殊途同归,都以“净”为正价值,以“染”为负价值,表现了他出佛入儒的不彻底性,还同佛学保持着藕断丝连的关系。
作为现代新儒家,熊十力虽远绍宋明理学之绪,并不是照本宣科,他对理学家的人学思想有继承也有批判,有弘扬也有突破。这主要表现在他对“欲”的看法与宋明理学家不尽相同。他并不完全同意宋明理学“穷天理灭人欲”之说,对此作出批评:“宋明诸老先生,以人欲与天理分开,朱子遂有人欲尽净,天理流行之说。殊不知,欲者,天理发动之几也。克就欲上言,何有非天理者乎?”熊十力指出,人之欲是人之为人所不可或缺的因素,要去人欲除非人不生。换句话说,宋明理学的灭欲说只适用于死人,而不适用于生人。熊十力分析说,理学家只看到理欲相对立的一面,而没看到它们相融的一面。人欲既可能违背天理,又可体现天理。从后一种意义上说,“天理即是人欲,人欲无非天理。去人欲而求天理,天理其可得乎?”因此熊十力不主张“灭人欲”,只主张“使天理常作得吾身之主,则欲皆从理而饮食男女莫非天理中事矣”。他用“欲皆从理”这一新提法代替“穷天理灭人欲”这一偏颇之论。在理欲关系问题上,他也不同意戴震的观点。他认为戴震“欲当即为理”的说法把理与欲之间完全画上了等号,未免矫枉过正,走向另一极端,也是一种不识性、不识本心的错误说法。
熊十力提出“欲皆从理”说,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承认“欲”的正当性,但他仍把“欲”同“染”、“恶”联系在一起,并未完全放弃拒斥的立场。在他看起来,人欲毕竟有与本心相牴牾的一面。他说:“身之主宰是心。此身若为私欲所使,即私欲侵夺天君之位。”“吾人每当本心发用,即真意乍动时,恒有私欲或习心起而用事,障碍真意,此谓自欺。”尽管如此,他仍不主张像程朱那样消极地去“灭欲”,而是主张积极地发明本心。他说:
“我不是主张纵欲的,但用功去绝欲,我认为方法错误。只要操存工夫不懈,使昭昭明明的本心,常时提得起,则欲皆当理,自不待绝了。如果做绝欲工夫,势必专向内心去搜索敌人来杀伐他,功力深时,必走入寂灭,将有反人生的倾向。否则亦好执意见以为天理。因为他一向孤制其心,不作格物的工夫,结果,自非拿他底意见来做天理不可。宋明末叶的理学家,都是好闹意见,至国亡而犹不悟。”
熊十力认为,宋明理学家用以培养圣人的方法是行不通的,必须寻找另外的方法,培养“成己成物”的理想人格。他找到的办法就是“断染成净”,在发明本心上用工夫,包括以下几条:
一是证量。所谓“证量”就是“主人公自明了”。“此须有修养工夫,真力积久,感染尽净,真体呈现。”“主人公”指“本心”。他所说的证量也就是借助直觉体证“本心”本体,确立“体用不二”的宇宙观。
二是保任。他说:“凡夫不知保任此端倪,每有初念顷,是非不惑;及稍一转念,便为私欲所使,而障蔽其本明。故学者自远于凡夫,必于一念是非之明处,引其端而扩之,至于穷万理、达至道、得大智慧。”照熊十力看来,每个人都有本心,凡夫之所以为凡夫,问题就出在不能保任本心,使之为私欲障蔽。因此,只有证量的工夫还不够,更重要的是经常保任本心的明觉状态。
三是推扩。他说:“吾人只念念顺从吾知体之明,而推扩去,则私欲或习心,自不得起。推扩工夫稍歇,则习心便乘间而横溢。”保任与推扩是一致的。“保任自是推扩中事,非可离推扩工夫,而别言保任。推扩者,即依本体之明,而推扩之耳。”也就是以“体用不二”的原则为指导,学以致用,处世应物,在事上磨炼,“向事物上去格量”。所以,推扩“正是工夫吃紧处”。熊十力强调:“推扩工夫,方是立大本之道。譬如通渊泉之流,源源不竭,沛然莫御,所谓有本者如是也。”“推扩工夫正是良知实现,私欲、习心无由潜伏。正如太阳常出,魍魉全消。”
熊十力指出,他的方法同先儒的区别在于:“先儒多半过恃天性,所以他底方法只是减……若如我说,成能才是成性,这成的意义就是创。”“故夫人之有是天性也、本心也、明智也,自人创之而已。若过恃固有具足,而徒以减除物欲为功,则夫物欲者,亦斯人生生之具,岂其皆恶害而可减哉!……故吾之为学也,主创而已。”“减”是陆九渊提出的修养心性的办法。他说:“到某这里,只是与他减担。”“人心有病,欲是剥落。剥落得一番,即一番清明,后随起来,又剥落,又清明,须剥落得净尽方是。”。熊十力的“创”的办法确实比陆九渊的“减”办法高明得多,后者是消极的,前者是积极的。它突出主体的能动性,在一定程度上肯定物欲的正当性,谋求“成己成物”或“成能成性”的协调。尽管有合理方面,但仍是一种唯心主义的心性修养方法。他的着眼点放在否定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上,幻想通过修养本心的办法剪除人间的丑恶现象,这是根本办不到的。
综上所述。“内圣外王”“成己成物”的人生价值观是为解决出世与入世的矛盾而展开的。他批判佛教的出世主义,揭露宋明理学虚妄迂阔的局限性,肯定经世致用的必要性,弘扬了儒家积极的入世主张。总的来看,熊十力的伦理思想继承了宋明理学的基本思路。不过,他尽力排除其中的封建主义毒素,力图在旧形式中注入“独立、自由、平等”的新观念,这在当时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应当予以肯定。但囿于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他否认现实世界的真实性,找不到改造社会的物质力量,最后还是落入出世不忍、入世无方的矛盾境界。“忧世之思深,愤世之情急,忧愤激而亦不忍离世。”他企图通过“正人心”的办法影响世风、改造社会,解决辛亥革命所没有解决的问题,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这一良好的愿望不可避免地落空了。他曾力避宋明理学的空疏之弊,然而,他创立的新儒学也并未走出这一误区。
§§第九章 桑榆暮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