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振玉在1896年31岁去上海办《农学报》以前,一直生活在故乡淮安。16岁时父亲外出避债,罗振玉始协助母亲管家,这段艰难的日子对他的才干是一个很好的锻炼。17岁读《皇清经解》,奠定了他治学的基础。19岁开始著述,25岁始为童子师。家庭经济略有好转,授徒之余专心研究学问,经史以外,渐及文字及目录、校勘、姓氏之学,每年必成书数种,虽都是补订、辑佚,不出清人考据之学的路数,却为后来种种开风气之先的学术贡献,奠下了深厚的根基。
罗振玉在同母兄弟五人中,排行第三,上还有长姊。他生而体弱,三岁始免乳,四岁始从长姊学字,次年入家塾前已识字千余。塾师山阳李泯江(导源)是一位老拔贡,也是他父亲的业师。
罗振玉自幼多病,从七岁起,更常发项间腺肿,甚至水浆不得下咽,所以虽然五岁开始读《诗经》,六岁开始读四子书,但到十三岁才读毕《诗经》、《易经》和《尚书》,十五岁始读《礼记》、《春秋》。其间还读了唐宋诗词,并学作诗文短论。十五岁,在读书的同时开始自学篆刻,没有老师,用百枚制钱从旧货商手中买下一方汉铜私印,反复摹刻,已显露出对古文物的兴趣。
虽然由于罗振玉多病,塾师授读进度较慢,但当时祖母家教很严,非病卧床褥,就得入塾随诸兄读书,所以他对诸兄的功课倒往往能默记、理解,而且能勤于思考、提出疑问。如塾师讲《诗经小雅四月》“四月维夏,六月徂暑。先祖匪人,胡宁忍予?”的第二句,说诗句反映古人的质朴,如果现在直斥先祖不是人,是不可以的。他提出质疑,以为和《鄘风柏舟》的“母也天只,不谅人只”相近,是说先祖也是人,人莫慈于祖父,怎么会忍见子孙苦厄呢?老师大惊,认为这个七岁孩子的理解,确实比自己照字面的解释更为贴切。还有一次塾师解释“具曰予圣,谁知乌之雌雄?”说人都认为自己圣明,而实际究竟如何,就像乌之雌雄一样难辨。他问为什么单举乌鸦作比喻。老师反问他的看法,他说:鸟兽雌雄往往可以从毛色得知,如鸡凫,雄性较为鲜艳;乌鸦雌雄毛色无异,遽然不能下断语,就像人之圣明与否不能一见而判定一样。老师很赏识他的回答。八岁,端午节随塾师与叔父入市,由于祖母轻易不让出门,第一次看见工人锻铁,不知做什么用,老师告诉了他。叔父接着出“铁打铁”三个字命他应对,他答道“柯伐柯”;叔父怀疑不是他自己想出的,命再对,他答“人治人”。由于聪颖过人,他的见解每每使长辈惊异。祖母分外看重他,父亲更对他抱以很大的期望,希望他能通过科举走上仕途。老师说他的前途必然远大,只是体质太弱,督课不能太严,所以把课程进度放慢,让他多自学。这种自学习惯的养成,对他一生治学也是不无益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