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展过程
1951年12月,开展声势浩大的扫盲运动。同时开办了各种成人文化班、技术学校。
1955年7月,大力发展农民业余文化学习。
1968年冬至1969年春,红旗公社(包括徐家、珀玕、浔溪三个乡)又将“政治夜校”改叫“毛泽东思想大学校”而成为抚州地区乃至全省全国的一个创举。引来全县各公社以至全区、县到该徐家公社参观学习,不少宣传舆论部门的工作人员和新闻记者也前往此地总结经验材料和采访报道,使“毛泽东思想大学校”红极一时,成为南城县当时工农业余教育的一大特色。“毛泽东思想大学校”为南城红旗公社首创,自然很快在本县推开。
1973年,继续农民扫盲教育。
1979年,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扫除文盲指示》。
1984年,徐家乡根据上级指示,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扫盲运动。1985年,通过省政府验收,南城县为基本扫除文盲县。
1990年人口普查数据资料显示,很多脱盲人员又复盲,徐家乡青壮年还有3440个文盲。为此,徐家乡成立了扫盲工作领导小组,并下发了相关文件,同时成立了“徐家乡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各村均成立了分校,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扫盲运动,每个自然村都办起了扫盲夜校,扫盲工作成效显著。
南城县教育局于1992年5月制定了《南城县实施“3696”工程的意见》,徐家乡被列为“燎原计划”示范乡。“燎原计划”的实施,促进了县、乡、村经济的发展。1993年徐家乡农民文化技术学校被评为“江西省实施‘燎原计划’先进单位”。
1995年5月,省教委对我县“两基”工作进行检查验收,认定我县为基本实现“两基”县,非盲率96.5%。
1999年,抚州地区行政公署下发《关于推进农科教结合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的通知》(抚行发[1999]18号文件。
1999年,徐家乡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在全乡范围内认真开展扫盲自查的通知》(徐府发[1999]32号)文件。
2000年以后,由于文盲已经扫除,成人教育重心向实用技术培训转移,对已经离开正规学校的人员,如初中毕业未升入高中、高中毕业未升入大学人员,根据他们所具有的文化基础和实际需要,继续进行基础教育或高层次实用技术培训;对已经走上工作、生产岗位,或需要转换岗位的人员、正在谋求就业的待业者,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员,进行他们所不具备的履行岗位职责所必需的文化知识、专业技术和实际能力的教育和培训。2000年10月,徐家乡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办公室专干邵发福荣获“第五届中华扫盲奖先进个人”称号,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发证书和奖金。
二、办学特色
徐家乡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办学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效益,特别在“十一五”期间,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加强自身建设,认真履行职能,情系“三农”,服务“三农”,为本乡支柱产业水稻、柑橘、生猪、红砖、酒业、造纸业、木竹制品、绣品、大棚种植、特产养殖、花卉园圃、运输业等培训了很多人才。农校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每年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和任务。现对我校办学情况综述如下:
(一)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十一五”建设目标是: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健全自身功能,提高办学效益,努力把学校建设成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结构合理的农校,同时,充分结合乡实际,发挥农校的优势,通过农校的科技示范、带动推广作用,达到科技兴农、富民强乡的目的,使乡的面貌有了一个明显改观,逐步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为全面建设小康徐家奠定基础。
目前,徐家乡农民文化技术学校校舍建筑面积500平方米,购置教学电脑设备4台,添置必要的设施设备,建立农校网站,新征购图书、报刊杂志1000余册,其中报刊杂志征订了《江西农业》《江西科技报》《中国蔬菜》《绿色食品》《中国柑橘》《养猪》《淡水养殖》等11种,还有固定的大棚蔬菜、果业、水产养殖、养猪、家禽、花卉、建材加工等实践基地,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教学条件的改善能基本满足农校教学教研的需要。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确定专职管理人员、兼职教师,建立起一支师德高尚、教育观念先进、业务精良、专兼结合、掌握现代化教育教学技术、具备较强的科技能力和实践能力并与现代职业教育相适应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聘请本乡农业、科技、卫生、教育等部门专业户及技术能手作为本校的基本师资力量,根据需要聘请相关方面的专家担任培训教师。
目前,农校现有固定兼职管理人员及兼职教师12人,另外,根据培训项目临时聘请相关方面的专家及技术员、专业户及技术能手担任培训教师。农校不断加强教师队伍的管理,提高他们的工作热情和业务水平,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同时根据农校发展的需要,不断改善办学环境和办学条件。
(二)取得的成果
1.科技示范推广及实训基地建设
目前,农校主要以优质精品无公害蔬菜新品种引进、试种、推广和新技术栽培为重点,相继引进了西红柿新品种,先在农校实训基地白洲村进行小面积试种,经试种成功后,再在全乡范围内及周边地区推广,累计推广面积达50亩。新品种的推广使产量提高,同时可提早上市,给农民带来较好的经济收益,每亩增收400元左右,为农民增收30万元。推广蔬菜地膜覆盖模式化栽培新技术,在湖东、白洲两村建立地膜覆盖模式化栽培技术示范田50亩,重点示范“三种三收”、“两种两收”、“粮菜间套”、“一穴双株”等栽培技术,每亩增收200元左右。采用无公害植保新技术,在湖东、白洲、刘湖、游家等村推广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等无公害植保技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综合防治病虫害,推广面积达500亩,其中白洲蔬菜基地成为“放心菜”基地,带来较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农民每亩增收近万元。如白洲村西红柿种植大户周加丁采用农校引进的新品种、新技术种植西红柿3.5亩,年收入达5万元左右。农校成功推广的蔬菜栽培新技术项目,进入农户的比例达全乡农户总数的25%左右。
农校建立了石溪、山坳水库养殖基地,白洲村的“猪-沼-菜”综合利用的实训示范基地。白洲村养猪大户周文胜采用此综合利用模式,年出栏牲猪300头左右,沼气利用价值达1.5万余元,蔬菜年均收入3万元,年总收入达45万余元。示范基地的推广,使农民在农校不仅能得到理论培训,同时又有可供观摩实习场所,农民能实实在在地学到和掌握农业科学技术。一年来,全乡养鱼专业户发展100户,“猪-沼-果”专业户60户,农业资源及农业技术得到了综合利用。
2.农村实用技术、劳动力转移培训
农校进行农村实用技术、劳动力转移培训,利用农校培训基地和其它场地,利用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资源,根据我乡实际和农民需要定期举办农村实用技术知识培训。根据城市对务工人员的需求,适时有选择地举办劳动力转移培训,使接受培训的人数达到外出务工总人数80%以上。
近几年,每年举办农村文化知识和实用农业技术培训班共24期,培训300人,培训主要内容包括蔬菜种植管理、蔬菜病虫害防治、养殖技术、食用菌栽培、农产品加工技术等方面,农民可根据需要自主选择。教师以农校师资为主,同时聘请各方面专家及有经验的专业能手授课。教师讲课要求通俗易懂,便于农民群众掌握和接受,能做到学以致用。农业技术培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每年为农民人均增加直接收入达900元以上。每年举办劳动力转移培训班4期,培训100人次,培训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应用、机械加工、商业服务、电焊等,取得较好效果。农校及时掌握劳务市场信息,根据劳务市场需求,有目的地培训“订单”式农民工,并与广东省东莞市宝东建筑公司、广东省东莞市人力资源部等用人单位签订劳动用工合同,举办“订单”式农民转移培训2期,培训60人,使他们能较快上岗,并有较高、较稳定的收入。通过劳动力转移培训后务工人员每年劳务收入达200余万元。
3.信息咨询与服务工作
当今已进入信息时代,信息在现代社会的作用越来越大,已逐步渗入到广阔的农村领域,徐家乡以农民为主体、农校为载体,常年开展信息、科技技术咨询与服务,定期编发有关农产品市场信息、科技信息、农资市场信息、劳务信息等方面的简报,使信息进入千家万户。为进一步完善咨询服务体系,徐家乡采取农民上农校和走向田间地头相结合的方式,常年为农民提供经常性技术咨询和服务,共接受咨询和提供服务1000余人次,同时注意听取收集反馈意见,改善服务工作,受到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农民维权与农民教育工作
为有利于工作的开展,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聘请乡派出所所长为农校法制副校长兼法律顾问,帮助农民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进行法律法规和维权知识的宣传、培训活动,开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农村基本医疗保险、反邪教、禁毒等宣传培训,增强农民法律意识和自我维权意识。为维护本乡进城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近几年,农校与当地劳动监察等部门积极配合,为农民要回拖欠的劳动工资报酬100余万元,维护了农民的利益,得到了农民群众的好评。农校共开展农民维权讲座、宣传及农民教育活动活动10次,提供维权服务100人次以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第七章 教育工作的先进集体与先进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