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首,亦称打春、咬春、报春、拜春等。“立”是开始的意思,中国以立春为春季的开始,按公历算都在每年的2月4日或5日,农历在腊月二十到正月十五之间。如2010年在腊月二十一,2011年在正月初二,2012年在正月十三,而2013年则在腊月二十四。尤溪自唐宋以来,就有立春鞭牛的习俗。明崇祯《尤溪县志》载:“立春之先一日,各坊鼓乐、扮剧,随官吏、师生赴东门,迎土牛。次日晨,鞭所设土牛,细民竞取其土屑,为得春。”
鞭牛接春有一定的仪式。过了立冬,官府就预先叫人在县城的东门外保安寺前(今尤溪一中大门口)塑造土牛和句芒神(既是掌管万物萌生的春神,又是掌管一年凶煞吉祥的值岁神。“句”读gōu)。立春的前一天下午,时任知县就率领县衙里大小官员、衙役和县学师生在鼓乐、仪仗的引导下,一同到东门外将土牛和句芒神迎接到衙门前的仪门(现宾馆前榕树下)。立春日清晨,鞭牛仪式开始。县令身着官服,手执彩仗,面向土牛念祈福祝文,而后绕牛一周,用彩仗击打牛身三次,口中喊道:“一打风调雨顺,二打国泰民安,三打五谷丰登。”之后,平民百姓围了上去,用细棍或竹片鞭打牛身,直至把土牛打成土屑。儿童们则拍手唱起童谣:“一鞭鞭,鞭牛头,风调雨顺好年头;二鞭鞭,鞭牛身,财气福气伴一生;三鞭鞭,鞭牛尾,健康长寿过百岁。”仪式结束,百姓们竞相将细土包取回家,有的把土撒到自家地里,有的把土培进院里的树木花草中,表示接到春、接到福了。
清代末,鞭牛接春仪式逐渐停办了。近年,在尤溪联合乡举办的开耕节中又重新采用了鞭牛接春的旧俗,仪式程序与过去大同小异,但加进不少趣味游戏,如插秧比赛、踩轨耞比赛、鞭牛犁田比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