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波罗行纪》([意]马可·波罗著,沙海昂注,冯承钧译)第154章云:“……再行三日又十五里,抵一别城,名称武干(即尤溪),制糖甚多。”据此可知,尤溪最迟在元代,已有很发达的制糖业了。现在,尤溪坂面、街面仍有自制红板糖的。
制糖的原料是甘蔗、糖蔗。传统的制糖工艺是先将蔗榨出汁,再将蔗汁煮成糖。榨汁的器械设计得十分精巧,在一个大圆台地上竖起两个大圆石碾。石碾的直径约80厘米,高约150厘米,重150公斤,上下两头凿有凹凸的洞以便两碾异向转动时相互咬合。石碾的圆心有贯通的眼,眼中插入两根硬质木轴,轴的下端插入地面,与圆台相交处包铁,以防止转动时磨损轴。轴的上部突出石碾,其中一根轴更高些,装置着一支弯曲的把,曲把通过犁担系于牛肩。工作时,役牛绕圈走,两个石碾外搭有一个木架子,木架的四根支柱通过圆台插入地面。在两个石碾咬合处的底部,设置着导汁槽,导汁槽出口处的台面上有一下沉的井,以放置承接蔗汁的桶。在受汁桶相对的一侧也挖一个下沉的井,以便输送甘蔗的人站在井中操作,牛在圆台外团走,防止蔗汁受到污染。压榨时,立在井中的人不断地往石碾间输入甘蔗,一榨即汁流,另一向的人则拉动榨过的甘蔗,一送一拉,共同完成一次压榨;而后,将初榨过的蔗秆再送到输送蔗的人进行第二次、第三次压榨;三榨之后,蔗汁已尽。
煮糖用一大、六小七口锅,中间一口为大锅,围着大锅环列六口小锅,七口锅同在一个大灶台上,灶台下是如窑般的灶膛以烧旺火。将榨出的蔗汁分倒在六口小锅上,煮稠时再集中舀到大锅里继续煮,直到稠汁即将结晶时,将其全部舀出,平摊在直径为两米多的大簸箕上,再用圆木棍迅速将其碾平,随即用一薄竹片紧靠一长木板,在糖板上划线成格,冷凝后即成红板糖,且可逐块掰下。清代,坂面的红糖年产量达5000公斤,除畅销本县外,还销往大田、德化等地,后来,制糖业逐渐发展到梅仙、新桥。1984年,池田乡(今新阳镇)中洋村始建糖厂,从事机器制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