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国学术界长期不重视对林语堂的研究,未能把他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有过较大影响的文化现象来加以正视和评价。有些中国现代文学史著作,只是把他当作一个反动作家骂几句了事。这就使许多人特别是青年不知道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自从80年代初开始,随着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的恢复和发扬,逐渐出现了“林语堂热”。至目前为止,已出版了林语堂的大量著作,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兴趣。同时,发表了不少有关的学术论著,认真地论评了他的许多活动和著作,反映了他的较为真实的情况。不过,多数研究者只是从文学家的角度来评价他的得失,对有些问题的研究有欠深入,而且有的论者仍然对他作过多的否定,好些观点并不公允。因而,有必要对他作进一步的研究。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计划出版一套《国学大师丛书》,并决定将《林语堂评传》列为该丛书的一种,由我负责撰写。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难得的磨炼机会,可以在如何评价具有复杂性的现代学人和作家方面作有益的尝试。因而,我决意不揣浅陋,尽力把它写出来。
一般人都只是把林语堂看作一个作家,其实他更是一个有建树的国学家。他知识渊博,学贯中西,经历了中西两种不同的文化环境,以西方文化作为参照系,对我国传统文化既有宏观上的把握,又有微观方面的研究,创获不少。他在语言学方面有很高的造诣,是字典检字法的革新者,是从事古音研究、倡导方言研究和使用俗字(简体字)的著名语言学家。他对儒家和道家学说有较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对它们的内蕴及与现代社会人生的关系作了认真的探讨,对它们该如何加以批判继承提出了有价值的看法。他对我国古代文学、绘画和书法也颇为熟悉和精通,尤其对苏东坡和《红楼梦》等作家作品有独到的见解。他还在向西方宣扬中华民族文化和实现中西文化融合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的《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孔子的智慧》、《老子的智慧》、《苏东坡传》和《京华烟云》等著作,对于促进西方读者了解中华民族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林语堂的国学研究活动,往往与他的社会批评活动有密切的关系。他在《语丝》时期剖析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时,就与抨击军阀政府及“叭儿狗”文人紧密联系起来。他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抒发不满黑暗现实的感慨和讥评时政时,又与旧文化的批评结合起来。他在海外宣传抗日救国时,则把传统文化作为抨击侵略者和法西斯的武器。直到美国制造“两个中国”的谬论时,他也从传统的民族感情出发,坚决加以反对。
林语堂的国学研究活动,也与他的文学活动分不开。他借鉴西方的文学观念,继承我国古典文学传统,形成了独特的文学主张,曾在我国首倡幽默,并提倡性灵(个性)、小品文和个人笔调,对我国的幽默文学和小品文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鉴于这些情况,我构思写作此书时,以林语堂一生的主要经历为贯穿线索,以他的国学研究活动为中心内容,将他的社会批评活动和文学活动等穿插其中,并力求做到有机统一,以便较充分地反映他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某些局限。所作的具体阐述,大都是从有关的原始材料中挖掘出来的,有些还是目前评论界尚未涉及的。希望此书对于读者了解林语堂的文化活动多少有些裨益。
当我酝酿写作此书时,曾得到陈则光和廖子东先生的关怀和支持。陈先生是我的老师,曾亲切地对我说:“林语堂是有学问的,值得研究。”廖先生曾手把手地指导我治学多年,曾几次谈及对林语堂的看法,并将他收藏的林语堂著作送给我参考。二位先生均已谢世。谨借此书对二位前辈学者,表示永恒的怀念。
§§第一章 早年的文化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