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信息化为结合点,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
1.夯实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推进“宽带中国”江西工程、城域光网、下一代互联网及物联网发展,扩大3G网络、4G网络在全省的覆盖范围,大力发展无线局域网(WiFi),提升我省宽带普及水平。二是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和土地利用规划,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三是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大力发展互联网电视、手机电视、互联网视频等融合业务。四是鼓励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等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
2.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一是推进信息化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工业各领域的应用、渗透和融合,实施“两化融合”区域、行业、企业典型示范工程和一批重点行业“两化融合”项目建设,三年创建10个两化融合省级示范区、3个示范行业和200个示范企业,加强典型示范引导作用。推进信息化与航空制造、船舶、汽车、绿色食品等工业主导行业的深入融合,推进设计数字化、生产自动化、产品智能化、管理网格化、商务电子化,做大做强“江西制造”。融合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引导企业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化应用产品,做活“江西创造”。强化信息化共性技术攻关,推动一批行业两化融合产学研平台建设,抓好信息化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力争每年重点突破10项关键领域技术。二是推进信息技术对企业能力的全面提升。实施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培育工程,推进骨干企业和中小企业“两化融合”。实施一批重点企业信息化项目,促进生产经营管理各环节的信息技术应用。实施企业能力提升工程,推进信息技术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和产业链协作能力全面升级,尤其是着重提升主导产业链协作能力,围绕装备制造、汽车、电子信息等协作性强的主导产业,建立产业链协同设计、协同物流、协同商务等信息平台,实现产业链龙头企业与配套商、分销商、客户等在产品开发、物流配送、商务交易等方面的集成优化运行,提升综合竞争力。
3.着力打造智慧城市、城镇。应用3S、城市网格、网络通信、智能控制、云计算、3D打印、量子传输等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化和城镇化融合发展的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提高城市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现代化水平。一是加快信息化在城镇规划建设和城市管理领域的运用。实施智慧城市示范工程,促进城市建设规范化、城市管理精细化、城市服务智能化。统筹城镇规划、市政、交通、住房保障、应急指挥等系统资源,构建协同、高效、安全的城镇运行管理体系。加快实施公用设施设备的智能化改造,推动城市管理运营智能化、网络化、可视化和精准化。逐步实施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水务、智慧国土、智慧旅游等重大项目,提升城市管理信息化水平。开展智能城市试点示范工作,重点在智能楼宇、智能社区、智能园区、智能商圈等方面,研究标准规范,试点示范,探索市场化运营模式。二是整合政府公共服务资源,构建一体化、智能化政务服务体系。整合政府各部门业务基础信息,汇集网格化动态采集信息,收集百姓办理行政审批事项信息,构建高度集成化的数据中心。依托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将网络节点延伸到最基层,实现各层级的全覆盖;利用互联网加无线移动终端,桌面加云端等多种方式,实现办事群众和服务路径全覆盖,构建立体交叉、无缝覆盖的阳光政务网络。建设网格化社会管理、“一站通”办事服务、“一户一网站”综合信息服务、政务基础数据交换共享和地理信息系统共享等平台应用,畅通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渠道。三是加大各种社会信息资源的公益性开发利用力度,实施一批面向城市管理、产业发展、电子政务、中小企业服务等领域的公共云、政务云、企业云应用平台示范工程,利用云计算、大数据技术,推进统一平台和综合数据库建设,推进信息化在教育、医疗、社保、食品药品安全、公路水路安全、国土、交通、旅游等领域的运用。加快推进江西“智慧教育”、“数字医疗”、“数字人保”、“数字民政”等“信息惠民”项目建设,提升医疗、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农业等领域的信息化水平。四是加快推进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信息技术与工业主导行业、生产性服务业、新兴产业和现代农业的深度融合,建立绿色化、智能化、服务化的现代产业体系;推进信息化在城镇建设、社会事业等各领域的广泛运用,加快以智慧基础设施体系、智慧产业体系、智慧服务体系为基本要素的“智慧江西”建设。
4.以信息化推动现代农业、农村发展。一是实施具有江西特色的惠农富农信息化工程建设,完善农村信息基础设施,重点完善“12582”农信通、“12316”农业服务热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等服务平台,开展农村信息化集成应用示范,稳步拓展覆盖面,切实为“三农”服务。进一步普及和规范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构建集农村集体“三资”(资金、资产、资源)动态监管、“三务”(党务、村务、财务)公开阳光操作、涉农事项便捷服务为一体、全覆盖的基层阳光服务平台。二是通过3G、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建立一批农业信息化示范基地,提高农业机械化和装备智能化水平。积极开展精准农业示范,加快农业基础设施、装备与信息技术全面融合,加强农业生产环境及防灾减灾监控、农业投入品监管及农产品生产流通环节监测,建立农资和农产品追溯体系,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大力发展农业电子商务,构建以特色农产品交易为核心的农业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发展城乡一体的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经营业态。三是实施信息技术赋能计划,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一方面,为农民工提供更多的信息技术和技能培训,提升农民工信息化技能,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能较高的返乡务工人员,推动农村信息化发展。建设城乡信息平台,促进城乡信息流动;推动农村地区利用电子商务等信息化手段加入社会化价值网络,参与网络协同分工体系,以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
(二)以农业现代化为关键点,形成城乡一体化的新型经济形态
1.推进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家庭农场)”模式,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一是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坚持农民土地财产权的保护,确保农民家庭经营的主体地位。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建立健全针对各类经营主体的支持政策体系。加大对家庭农场和合作农场的管理指导、培训教育,以及技术、资金等支持力度。支持和引导具有一技之长的农户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模经营,培育成为专业大户。二是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培育多层次、多主体的服务组织。强化农业公益性服务体系,加大对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投资力度。大力培育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力争经营性服务组织达到10万个。稳定发展公益性农技推广事业,优化财政供养方法。三是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实施“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阳光工程”和“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建设农民田间学校,抓好农村基层组织管理人才、农业经营管理人才、农业技术人才、农业职业经理人四支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合作的新型职业农民,力争全省新型职业农民数量达到5000人以上。
2.创新农村经营体制。一是加快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落实农村土地确权登记;构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交易市场,加快建设市、县、乡三级流转服务中心,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信息化网络交易平台和农村土地流转价格评估指标体系、流转政策保障体系、流转监督服务体系“一平台三体系”建设,促进农村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流转。允许有条件的地方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探索试点完善地票交易模式,激活农村宅基地等农村资产。二是实施“富民强村”行动计划。鼓励农村在土地确权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区股份合作等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多形式发展现代农业和二、三产业,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三是因地制宜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把新型农村社区纳入城镇化建设体系,做到中心镇和若干个新型农村社区相衔接,按照设施齐全、服务完善、环境优美、管理规范的要求,把农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产业聚集区及移民搬迁建设统筹安排,结合农民生产生活特点,促进农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转变。力争5年内,每个设区市有1-2个乡镇至少建成一个规模达到1000户、3000-5000人的新型农村社区。四是完善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发挥新型城镇化的带动作用,扎实推进县城、中心镇、村联动建设发展。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政策,统筹解决小城镇建设过程中的用地等问题。重点抓好120个百强中心镇建设,推动镇区生产要素向周边农村流动、基础设施向周边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周边农村覆盖,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经济形态。
3.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一是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推进农业“接二连三”工程,实现种养业与二、三产业紧密联接。按照“农工贸旅一体化、产加销服一条龙”的要求,促进农业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生产,着力打造小蓝经济开发区食品饮料基地、吉水县粮油食品产业基地、樟树酿酒产业基地、九江庐山区绿色食品产业基地等百亿产业集群。抓好各大优势特色农业发展及示范区建设,突出发展高端种业、生态有机高效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及观光农业,提高农业比较效益。二是构建循环型农业生态体系。运用发展工商业的理念,规划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专业镇村等现代农业载体,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种粮大县、重点养殖场、农业专业镇村;加快建设农业生态文明,发展农林牧渔多业共生的循环型农业生产方式,构建循环型农业生态体系,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三是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以现代农业职业教育为平台,调动江西农大、江西省农科院、江西省林科院等农业院校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行业企业等全面参与科技推广;加强农业科研机构建设,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农业科技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四是重点发展城郊农业。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和农村休闲旅游,拓展农业功能和发展空间,并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为改造传统农业提供必要的科技、人才、资金、市场、信息等要素支撑,实现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融合。
4.统筹城乡就业。一是实施重点龙头企业带动乡镇发展战略,提高乡镇工业化水平,增加就业岗位;在乡镇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吸引农民进城,实现农民“既不离土,也不离乡”的就近转移就业和市民化,有效解决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提高幸福指数。二是实施城乡统筹的劳动力培训计划。构建城乡一体的培训机构和网络,大力开展职业技术培训,完善城乡服务就业体系,尤其加大对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力度,逐步实现农民工岗前职业培训的全覆盖,并通过多渠道的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民工的职业素质和技能水平,实现城乡统筹就业。
(三)以产城融合为着力点,推动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的互动融合
1.推进产业布局与城镇布局双系调整。以产业兴城和吸纳人口就业为重点,发展多元产业推进“四化同步”。把全省主体功能区、制造业密集发展区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区作为推进“四化同步”的战略支点,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做强有色金属、航空、船舶、汽车、医药、食品、纺织服装等特色产业,构建具有江西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强化城市间专业化分工协作,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特色鲜明、错位发展、相互协调的产业发展格局。大中城市要提高要素集聚能力,着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南昌重点集中发展航空制造、汽车、新能源、LED、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软件等优势产业,九江重点发展重化工业、船舶制造、钢铁、新能源等临港产业;中小城市围绕集聚人口、扩大就业,发挥要素成本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加工型产业,形成分工合理的产业发展格局,打造特色鲜明、竞相发展的区域重要增长极。
2.推进旧城改造与新区建设双核共兴。一是按照改造更新与保护修复并重的要求,突出完善功能、提升品质和保护环境,健全旧城改造机制,加快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大力推进棚户区、城中村改造。有序推进主要街道路面、下水道、人行道等综合整治和改造。开展地下综合管网建设改革试点,抓好城市道路、公共交通、通信、环保等市政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完善旧城功能。推动南昌中心城区部分功能向卫星城疏散,培育形成通勤高效、一体发展的都市圈。二是依托高铁枢纽、临空港区、水系廊道、工业园区、产业基地和重大工程等有序拓展城市新区。以人口密度、产出强度和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准,严格城市新区设立条件,有效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有效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控制建设标准过度超前,防止城市规模盲目扩大、城市边界无序蔓延。统筹城市新区的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商业区等功能区规划建设,加强现有开发区城镇功能培育与改造,推进功能混合和产城融合,集聚产业和人口,防止新城新区空心化。
(四)以人才队伍和制度体系建设为支撑点,构建“四化同步”发展支撑体系
1.强化“四化同步”发展人才保障体系建设。一是采取特别措施培育人才。依托高等学校、职业院校、科研院所及相关企业,采取多种形式,培育工业专业技术人才、信息产业技术人才、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人才、职业农民等,为“四化同步”破除高技能人才瓶颈制约。二是制定特殊政策吸引人才。对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实行税收优惠;对高层次人才探索实行以股权奖励、股权出售等方式的股权激励;探索建立首席专家、首席教授、首席工程师、首席技师等高端人才选拔使用制度。三是建立特有机制服务人才。组织协调公安、教育、人力社保、外事、工商、税务等部门开展“一站式”办公,为引进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高端人才在落户、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工商税务登记等方面提供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的“一条龙”服务,解决引进人才的后顾之忧。
2.构建“四化同步”发展的制度体系。一是健全城乡资源要素平等交换机制。深入探索农村产权自主流转和自由交易,让农村产权发挥更大效益。推进农村耕地流转改革、“人地挂钩”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改革和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结构改革,进一步释放农村劳动力、盘活城镇化建设土地、推动农村人口市民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畅通进城务工人员留城定居的渠道。二是完善“四化同步”资金保障机制。健全财政转移支付机制,统筹调配生态功能区维护建设资金和专项补偿资金。推进扩权强镇改革,对重点镇的建设用地出让金、城市维护建设税、基础设施配套费等税费,除须保证的支出外,全额返还用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维护和管理。建立两化融合创业投资基金、小城镇发展基金,健全社会化投融资体系。三是建立“四化同步”科学评价和激励机制。构建“四化同步”评价指标体系和目标考核体系,推进全省和各市县开展“四化同步”发展评估和监测工作。站在全省统筹的角度,实施以主体功能区为导向的评价和分类考核办法,奖优罚后,推进“四化同步”发展。四是开展全省“四化同步”示范乡镇试点工作。按照“先行先试、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原则,选择一批基础好、实力强、发展潜力大、区位条件优的市县和乡镇,设立“四化同步”发展试点,加大改革和扶持力度,加快经济转型,提高产业集聚度,通过经验交流和示范推广效应,提升全省“四化同步”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第二章 以信息化手段促进政府职能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