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舆情发展周期与分类
通过长期大量的网络舆情监测,我们发现热点舆情事件呈现周期性发展规律和不同种类别关系。
1.网络舆情的发展周期。网络舆情事件热度变化呈现出触发期、酝酿期、扩散期的前三个分期和高潮期、消退期、反复期的后三个分期共六个阶段。前三个分期是网络舆情的形成阶段,后三个分期是网络舆情的发展阶段。
(1)政府要很好地把握危机公关“黄金四小时”。酝酿期的主流媒体和意见领袖介入,是网络舆情事件是否能成为热点的关键因素,是监测和研究网络舆情的关注要点,也是政府舆情管理部门切入舆情事件、与民众进行有效沟通、对舆情进行危机公关的“黄金四小时”。很多网络舆情事件,因未引起利益相关方的关注或应对不当,最终一发不可收拾,发展为热点网络舆情事件。网络舆情的爆发性扩散,标志进入到扩散期,从而完成网络舆情的形成阶段。
(2)要尽早启动应急机制。一般热点舆情会在高热度下持续几天至几周(平均关注周期为15天),这是舆情的高潮期。此时,全民介入事件真相的“拼图游戏”,质疑与谣言随行,舆情管理部门应尽快公布权威信息,以拒谣言;及时通报调查情况,保障公众知情权;尽早启动行政问责、司法审判、善后赔偿等程序,使舆情迅速向消退期过渡。
(3)舆情管理评估机制。实施重大应对举措之后,舆情走势出现转折,热度逐渐消退,进入到消退期。此时应有序推进各项举措,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深挖根源,评估舆情事件造成负面影响等,防患于未然,从根本上修复公信力。
(4)处置得当,防止出现舆情事件反弹。消退期之后,及时处置,消除影响。如果发生处置、言论不当,还会引发舆情震荡,形成反复期。
2.网络舆情的分类。社会事件类别繁多,无法按照某种分类方法实现系统分类。现从热点、主体、领域等角度进行分类。
(1)热点事件。据统计,近年来的网络舆情事件,其分布表现为十三大热点,分别是:官员违法乱纪等行为、民生领域、政府行为不当、官员等不当言论、明星事件、社会公平和贫富分化事件、政府出台的政策、涉及垄断特权的央企、网络文化潮流事件、国际事件、重大突发事件、涉及国家利益事件、网络商业事件。
(2)主体关系。按主体关系表现为官民关系、警民关系、城乡关系、劳资关系、贫富关系、医患关系等六大关系。
(3)舆情涉及领域。按舆情事件涉及范围分为反腐倡廉、涉警涉法、社会民生、文化教育、时事政治、社会安全、企业财经、灾害事故、公共卫生、其他等十大领域。
(二)舆情分析方法
网络舆情分析既要有表象分析,也要有深层分析,应透过事件表象进行网络思想动态研判、网络参与行为和习惯研判、主流媒体舆论引导力研判等,深刻挖掘政治学和社会学价值,抓住网络舆情产生的社会动因,提出社会公共治理的建议。
1.舆情分析师具备较高的素质。网络舆情分析的目标定位对网络舆情分析师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要求具备传播学、统计学、语义学、公共管理学等多学科知识,具有网络软件检索分析能力,具有剖析概括等分析水平,更要成为具有社会学和政治学眼光的敏锐的“非参与性观察者”。
2.舆情分析手段和方法。包括逻辑学、情报学、信息学、统计学、社会学、未来学等多学科的分析方法,主要是逻辑思维法、内容分析法、专家调查法、层次分析法、引文分析法、聚类分析法等。网络舆情分析方法不同于舆情采集、检索等技术方法,它主要是面向舆情指标体系的统计计算,并揭示社会学、政治学隐形内容两个方面。当前,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导致思维方式从因果关系向相关关系转变,颠覆了传统信息分析方法对逻辑依赖的基础。大数据技术利用互联网全体跨界数据进行挖掘的力量,使社会预测成为可能,相关性分析将是未来舆情分析的主要开拓领域。
3.内容分析法。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信息内容进行系统、客观、定量描述的研究方法,其目的是揭示信息的隐性内容,预测事物发展。
(1)分析材料形态。内容分析法的研究材料形态广泛,既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音频、视频材料;既可以是现有材料,也可以是历史资料;既可以针对材料的内容,也可以针对材料的结构。
(2)分析方式和过程。内容分析法的一般过程包括建立研究目标、确定研究总体和选择分析单位、设计分析维度体系、抽样和量化分析材料、进行评判记录和分析推论六部分。分析维度是根据研究需要而设计的将资料内容进行分类的标准,必须按照“事前明确,标准统一,分类全面,层级清晰,量化合理”的原则严格进行维度设计。如喻国明主编的《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2014)》中设计的网络舆情指数评价体系,即是一种分析维度体系。
(3)分析工具。内容分析可借助成熟的工具软件。ROST content mining是一款免费的大型内容分析工具,可辅助各学科的信息内容分析,可对论文、微博、博客、论坛、网页、书籍、聊天记录、电子邮件、本地文本类格式文件、数据库文本字段进行内容分析。分析方法支持分词、字频统计、词频统计、聚类、分类、情感分析(含简单和复杂)、共现分析、同被引分析、依存分析、语义网络、社会网络、共现矩阵等。
4.专家调查法。专家调查法是信息分析方法中的直观型分析方法,也称调查访谈法,包括德尔菲法、头脑风暴法、交叉影响法等十几种方法,网络舆情分析中较常用的是德尔菲法。
(1)德尔菲法。采用规范程序和通信方式经过几轮征询专家的匿名意见,获得综合意见。旨在避免专家会议法中,受权威意见影响发表公众意见,碍于情面不愿发表与他人不同意见,出于自尊心不愿修改自己的意见等弊端。
(2)德尔菲法实施步骤。一是确定调查题目、调查提纲,准备调查表和背景资料;二是组成专家小组(人数少于20人);三是向专家寄送调查表和背景材料;四是专家寄回调查表,并说明分析方法;五是汇总专家意见,并匿名反馈给专家,让专家参考后修改意见;六是再次汇总、反馈意见,做第二轮修改;七是经过多轮征询和反馈,直到专家不再改变意见为止;八是综合专家意见。
(3)方法要求。一是采用匿名和函询的方式;二是背景材料尽量充分;三是挑选的专家有代表性、权威性;四是征询的问题应是专家都能答复的;五是避免征询组合问题;六是综合意见时对专家的权威性可赋予不同权数。
(三)分析报告
1.分析报告种类。网络舆情分析的结果将形成各类报告。一是按时间分为年度、季度、月度报告;二是按地域可分为各地报告;三是按对象可分为机构、人物报告;四是按内容可分为专题、事件报告。
2.分析报告内容。主要分舆情状况、分析结论、意见建议三部分。
(1)舆情状况。包括触发事件、传播途径、热度变化及排行、各类媒体意见分布及支持率等。
(2)分析结论。包括信度分析、维度分析、动因分析、网络行为或习惯研判、主流媒体舆论引导力研判、管理价值评估等。舆情分析报告的重心是分析,通过信度和维度分析还原民意生态,通过动因等分析透析社会学、政治学隐形内涵,通过管理价值评估为社会治理必要性提供价值论证。应根据分析结果的类型恰当选择图表,如趋势图、比例饼图、百分比柱图、流程图等,表格设计要求简洁实用。利用图表的形象、直观、清晰、简洁特点,更合理表述舆情事件的数量分析结果。
(3)意见建议。包括应对点评、处置建议、管理建议、法律法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