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一章 把阳光定格在影像中——兰州广播电视传播中心影视创作团队侧记

  芝文

  俄国散文家普利什文说:“一切美丽的色彩都来源于太阳,而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来源于人。”

  在中国电影的大格局中,甘肃的电影一向是比较沉寂的,然而,近几年来,一个叫兰州广播电视传播中心的影视创作队伍开始悄然走进人们的视线,他们所拍摄的片子中,一组组定格在阳光中的镜头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07年,他们与上海合作拍摄的电影《万一有一天》在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播出。

  2008年,又合作拍摄完成了北京奥运会献礼电影《儿娃子》,并于北京奥运会期间在央视播放。获得甘肃省第二届电视金鹰奖二等奖、最佳摄影奖。

  而后,在他们创作的电影和纪录片当中,似乎都有着与阳光有关的镜头。也许,这正是他们心目中对电影、对纪录片这些光影艺术的追求,而有意无意地在影视作品中的情怀流露。进而形成了他们的作品风格,一如升腾的太阳,不断地显示出炫目的光芒:

  2009年12月23日,他们为庆祝建国六十周年所拍摄的献礼影片《兰州1949》在央视电影频道晚间19:30黄金时段播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甘肃省广电局一位领导去央视办事,电影频道主任陆红实一见到他就说:“我知道你们甘肃有一部片子相当不错,叫《兰州1949》。”目前,这部影片在中央电视台播放超过二十次。

  2012年,以兰州新区建设为背景的一部小成本电影《上去高山望平川》拍摄成功,于2013年1月在央视播放。当年获得第五届中国新农村电视艺术节二等奖。

  近年来,他们拍摄的纪录片和专题片中,有二十多部获奖作品。其中:《把“花儿”推向世界的人》获得中国年度优秀纪录片一等奖;《中山桥的言说》获得中国年度优秀纪录片二等奖、敦煌文艺奖二等奖;《青城古镇》获得“人文中国——世居系列”全国优秀纪录片评选活动二等奖、中国年度优秀纪录片三等奖;《车站丙班》获中组部全国党员电视教育片一等奖,并在《中共产党员》网展播……

  2013年12月,他们所拍摄的纪录片《窑洞人家过大年》获得中国山花奖,这是中国文联授予的民间文艺类国家级最高奖项。

  2014年3月他们所拍摄的兰州牛肉面题材纪录片《家乡是一碗面》,与正在热播的央视纪录片《百年巨匠》一起获得了中国纪录片年度评选好作品奖。

  由此,他们已成为业界所公认的一支与全国摄制水平接轨的纪录片创作队伍。

  阳光总在风雨后,当兰州广播电视传播中心的人们将作品呈现在世人面前,用他们的阳光、开朗和坚定传递着正能量的时候,又有谁知道,在这背后,他们付出了怎样的努力和拼搏?

  迷惘后的崛起

  2013年12月11日,皑皑白雪覆盖着东北大地,长春这座城市在冰雪中显得分外凝重素雅。由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吉林省长春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颁奖仪式在这里举行。

  窗外气温接近零下三十度,而从大西北的兰州前来领奖的丁如玮,心中却是一团火热。六年前他所领导的兰州广播电视传播中心拍摄的第一部纪录片《窑洞人家过大年》,此次被授予民俗影像作品奖。在五大门类94个奖项的争夺中,经过层层筛选,全国只有6部影视作品获此殊荣。

  这并不是他和他的团队第一次获得全国性奖项。在此之前,他们所拍摄的电视纪录片、电影故事片已经多次获得专业和政府奖项。对于他和他的团队而言,一部影视作品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获奖这个概念,真正让他们自豪的是,自己的作品能够走出兰州,走出甘肃,走向全国,在中央电视台和各地电视台得以播出。

  此时,捧着奖杯的他,思绪穿越千山万水,回到了黄河之滨他所在的单位和他朝夕相处的创作团队之间。那一张张熟悉的笑脸,一个个熟悉的身影,仿佛都在对他说:“老丁,加油!”

  兰州广播电视传播中心所在的城市,有一条自西向东,几乎贯穿整个城区的滨河路,它的一侧是日夜奔流的黄河,一侧便是喧嚣热闹的市区。在这条河流上观日出日落,视线是最通畅的。剧组每天迎着朝阳开始创作,这条阳光普照的大河带给他们无限的创作灵感。

  欣赏河景的情致早已淡然,但黄河带给大家的人生感悟却是那样丰厚深刻。一个单位、一项事业、一条人生道路不都与这条河流的经历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吗?对于每一个亲历者而言,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往往在于从惊险曲折驶向宽阔平坦的那一段里程。

  兰州广播电视传播中心的前身是兰州市电视剧制作中心,是一个兰州市属差额事业单位。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前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它曾经有过自己的辉煌,制作出《艰难的抉择》、《牛肉面的故事》、《兰州大空战》等电视剧,都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过,获得过不少国家级和省级奖项。然而,到了九十年代末期,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单位运转一度陷于困境。负债竟然高达四百多万元。工资无法发放,人才不断流失,不要说“发展”二字,连最起码的生存都难以维系。

  2003年的冬天,凛冽的北风让人在感到寒冷的同时,也感到了说不清的迷惘。就在那时,刚过不惑之年的丁如玮奉调来到传播中心主持工作。

  然而,令丁如玮意想不到的是,他面对的竟然是这样一种困顿不堪的情景:一张三条腿的办公桌,缺了腿的一面顶在墙壁上;一把旧椅子;几个旧沙发;单位账面上只有不到九百元的余款;摄制设备严重陈旧老化,无法使用;许多专业人员留职停薪离开了单位。这就是当时这个单位所拥有的全部家当!而在传播中心的一些老职工记忆当中,当时的整个氛围和天气一样寒冷,没有热烈的欢迎仪式,没有欢声笑语,大家漠然地望着比实际年龄还要年轻许多的新领导,不知道他会带给这个单位和每一个人什么样的前途。

  其实,调任中心之前的丁如玮,已经算得上兰州市小有名气的人物,只是他的成功是在另一个与影视并没有直接关联的圈子。当时的他是兰州市文化实业发展总公司的副总经理,同时兼任兰州市演出公司总经理,在从事文化产业工作的近十年间,成功地举行过许多大型演出活动,比如陕西秦腔名家大展演、零点摇滚乐队演唱会、东方歌舞团演出等近百场各类文艺演出活动,成为中国演出家协会的常务理事,曾在许多演出学术交流活动当中担任培训主讲。他还曾创办了兰州文化旅行社,为甘肃引进的中国音乐学院校外考级至今仍然是兰州文化产业开发的典范。

  然而,此时面对着传播中心的境况,他第一次感到心中涌起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茫然。因为他现在面对的是一个没有设备、没有资源、没有市场、没有业务可做的烂摊子,怎么办?

  面对困境,丁如玮没有胆怯,他将自己家里的电脑和打印机搬到办公室,开始了他人生里程的“二次创业”。

  上任伊始,丁如玮做了一件很漂亮的事情:他从自己所熟悉的演出业入手,把大家组织起来,用股份制筹资的方式,由单位职工个人筹资和外部投资,举办迎新春匈牙利交响音乐会,地点在当时兰州最豪华的金城剧院,内容是欧洲十大交响乐团之一匈牙利布达佩斯交响乐团首次造访兰州。这是一次高水平的音乐盛宴,连续两场演出座无虚席,这场演出创造了当时兰州演出市场的最高票价,当时省文化厅对外演出管理部门的领导感慨地说:“这样的演出运作只有丁如玮敢做!”这次活动,刨去成本,返还大家的投资费用后,一下子给中心的账面净留了十几万元,大家不仅拿到了工资还获得了奖金。从此这个沉寂了多年的单位重新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此后又相继组织了奥地利弦乐四重奏,法国钢琴家大马士独奏音乐会,美国天籁之音音乐会,中国少数民族明星演唱会,以及国际小姐大赛甘肃赛事等多项大型活动。

  然而,这样的一种热闹和繁荣在他们所在的电视大院里,似乎是另类的,丁如玮也敏锐地感到:演出虽然能挣钱,但并不是这个广播电视单位的主业。

  真像是一条河流的前行,波澜起伏,又遇到了迂回曲折。按照二次创业的部署,中心开始重新规划发展方向,确立职能定位,调整岗位责任、工资分配、考核机制等一系列大刀阔斧的全面改革。他们确定了“跳出大院,走向全国,跨行业发展”的战略思路。目标只有一个:创一流业绩!

  坚实的足迹

  阳光下的时光与黄河之水一样奔流向前,不舍昼夜。转眼已到了2014年春天,兰州广播电视传播中心脚踏实地走过了二次创业的十个年头,在这期间,曾经流失的专业人才一个又一个回来了,曾经在国外闯荡的海归也主动找上门来,加入旗下。因为,他们都看到了实现梦想的光明与期望。十年来,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荣辱与共,披肝沥胆,先后完成了42部精品影视作品创作,其中,纪录片18部,专题片10部,电影4部,电视广告宣传片10部。它们都在不同的时段,由不同的频道播出,获得了不同的反响,也获取了鲜花和荣誉。

  我们列举一连串数字和获奖名单并不是难事,但细心一看,这一串数字当中,有着非常可贵的零的突破,还有质的飞跃。

  最让大家骄傲的是电影故事片《兰州1949》的拍摄成功。这是兰州电视人全面走进电影业的一次成功实践。

  鲁迅先生曾称赞: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令人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

  在此之前,兰州市还没有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创作的电影。当时,为了迎接建国六十周年,中心决定筹拍一部以兰州解放战役为背景的电影故事片。在资金困难和渠道不畅的情况下,这部影片经过几上几下,险些夭折。丁如玮顶着压力,与在影视拍摄市场中有过“江湖经历”的摄影师郑鸥一起,一头扎在北京二十多天,多方运作,最终得到了北京影视界的参与和支持,使项目如期实施。

  我国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许柏林、饶曙光、李汀、李树声等都在电影故事片《兰州1949》的专题研讨会上做了专题发言,盛赞这部影片,《中国电影报》为此发了特刊。

  仲呈祥说:“我赞成这个电影面对历史的唯物主义态度,让当代的观众从电视电影的鉴赏当中获取历史评价,这种做法是我们兰州市委市政府包括我们的兰州电影人具有政治智慧、艺术智慧和远见卓识的地方。”(见《中国电影报》2009年12月3日专版)

  许柏林说:“我觉得今天这样一部成功的影片,它有一种文化上的意义,这个影片从文学艺术上完成了一次对历史的重读。”(同上)

  饶曙光说:“《兰州1949》从总体上来讲是一个优质的电影,是一个值得称道的电影,因为它找到了立足点,找到了自己的艺术视角,赋予了人物更多的内涵,也赋予了影片的叙事以更大的张力,这是值得充分肯定的。”(同上)

  一部电影、一件事情可以有完结,但它所具有的意义将会在今后不断地被彰显。也许,正如电影里的这轮太阳一样,它灿烂着兰州广播电视传播中心的影视梦想,鼓舞着他们迎接一个又一个新作品的挑战。

  于是,随着获奖作品的不断推出,许多新的机遇随之而来,而他们的眼界越来越开阔,路径越来越通畅,他们的片子不仅走出了兰州,走出了甘肃,而且走向了全国,走向了国际:

  应新加坡一家企业邀请,丁如玮和他的创作骨干王光达、田冰等人,远赴新加坡、马来西亚,承担了电视专题片《新加坡的宗教和谐》的摄制项目。这在传播中心是从未有过的。

  德国冰与火制作公司导演一行三人,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专程来到兰州,与传播中心共同合作完成了纪录片《奔向美好未来》,在德国剪辑,并由凤凰卫视播放。可以说,这是兰州纪录片创作史上一次成功的国际合作。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还巢。随着传播中心的事业发展,许多流失在外的人才又回来了。十年的时光当中,这些心怀阳光、坚韧自信的人们凝聚在一起,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追寻着影视艺术的梦想。

  2006年,也就是农历乙酉年腊月十八,时任影视部主任的王光达率领摄制组一行六人,开着一辆紫色的长安七座小客车,开始了他们第一部纪录片的创作旅程。

  他们此行的目的是到甘肃省镇原县太平镇马南庄村,去拍摄那里住在窑洞中的农民怎样过年。这一去就在村里足足扎了一个月,跟拍了这户人家以及他的左邻右舍赶集、祭拜、做饭、剪窗花等春节习俗。在整个拍摄过程中,有着浓郁乡土气息又丰富多彩的民俗,让他们的心里有了从未有过的震撼,也让后来观看这部片子的人们深受感染,这也许就是《窑洞人家过大年》片子播出后广受好评并收获中国山花奖的真正原因。

  2009年8月27日,纪录片《中山桥的言说》在这座古老桥梁建成一百周年纪念日当天播出,收到了广泛的反响和好评。

  丁如玮在播出后第一时间接到了一位电视业内专家的电话:“我刚刚看到你们的片子,我一直以为是中央电视台拍的,但到片尾时发现制作单位是传播中心,我真的是没有想到!”

  也许是兰州人对这座桥梁有着太深的感情,更重要的是人们认可了片中真实的纪录和饱含真情的言说。这座铁桥与黄河、与兰州、与中华民族近百年的历史紧密相连,又与远在地球那一面、横跨莱茵河的德国布兰登堡邦波兹坦格利尼克大桥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这是在所有表现兰州黄河铁桥的影视作品中从未出现过的。

  在片中,丁如玮一行在德国人弗里德里希的帮助下,寻找有关铁桥的资料。弗里德里希,一位退休的中学校长,对中国和中国历史充满热爱。当他知道摄制组要了解有关喀佑斯承包建设黄河铁桥的历史资料时,不辞辛苦地带着他们,跑遍了柏林国家博物馆、外交部图书馆、档案馆等处,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终于找到了这样一行珍贵而让人遗憾的字句:“泰来洋行注销。”一百年前承建兰州黄河铁桥的泰来洋行,带着自己的故事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在万里之遥的中国留下了一座黄河第一桥继续书写着传奇。

  在后来举行的观片座谈会上,许多专家纷纷表示,这部片子具有了超越兰州市以往纪录片的大气和高端的目光,是兰州市纪录片创作史上难得的一部佳作。

  十年岁月一路走来,传播中心向着一个目标走出了两条通向胜利的道路:第一,扭转经济——回归专业——创出品牌;第二,在专业起点上实现零的突破——走出甘肃——行业领军。

  在创新中挑战

  认识丁如玮的人,都知道他有着阳光一般热情的个性,对于所从事的工作,总是充满激情,富于挑战。在得到众多荣誉之后,他深深地感到,仅凭传播中心一个单位,十多个人,无论人力、财力,都很薄弱,想要做出大片,好片,还是要依靠社会的力量,而影视制作行业协会恰好可以弥补中心这方面的不足,也可以为本地影视创作搭建一个平台。

  有了这种想法,丁如玮又做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请回前任兰州影视剧制作中心主任孙琳来组织协会筹备工作。于2010年12月成立了西北首家影视行业协会——兰州市影视制作行业协会,丁如玮当选为会长。

  协会成立后,相继举办了首届西部题材影视剧本推介会暨西部影视创作论坛等系列活动,这些活动在省内颇具影响。2012年向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申报的兰州牛肉拉面题材通过拍摄立项,这是我省为数不多的与央视直接签约创作的纪录片。

  通过孙琳等协会成员的市场运作,筹资约八十万元,经过传播中心一年多的拍摄制作,取得了这一题材系列纪录片创作的丰硕成果:

  纪录片《家乡是一碗面》,获得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颁发的第二届“人文中国——味道中国”全国电视专题纪录片评奖活动二等奖,由国家广电总局、四川电视节组委会颁发的第十二届四川电视节金熊猫奖入围奖。

  专题片《兰州味道》和广告片,作为兰州市牛肉拉面产业的定制片,进行广泛播放和宣传,《兰州味道》获2014年兰州市文艺创作一等奖。

  央视合作版播出片《一城一面一世界》,几经修改,最终通过了审查,即将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

  随着创作拍摄题材的日益宽泛,传播中心的专业人员们明显感到自身知识结构上的不足。当大家为此困惑时,缘于当过大学老师的经历,丁如玮的办法是用科研来指导影视创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片的拍摄上,协同西北师大、兰州大学进行了两项科技课题的申报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化保护研究2010年通过科技验收,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保护库数字化平台建设工程2014年初通过了市科技项目验收,并获得了科技专项经费支持。应该说,这一举措是影视制作项目与科研相结合的一次有效尝试,这在影视创作上是不多见的。

  在课题研究的基础上,传播中心还同步开展了“兰州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典藏”系列影像摄制、出版发行工作。今后,还将持续对现存的非遗文化进行拍摄,计划形成百部纪录片系列影像库,为保护珍贵的非遗文化和探索文化内容产品的开发找出新的途径。

  阳光下的团队

  《山海经》中,夸父追日的传说流传了数千年。对于传播中心这个创作团队来说,影视事业的高峰需要他们不停地攀登。这是一支充满阳光的团队,每个人的性格各不相同,但共同的一点是,他们都有为了理想而坚持不懈的意志。

  少年时期的丁如玮,第一理想就是当一个画家,他曾背着自己心爱的画夹来到满目葱茏的五泉山,在万源阁接受了老画家杨丁冬先生的亲自指导。于是,一个两鬓皆白的老者,一个充满朝气的少年,开始了艺术心灵的交流与碰撞。几年后,丁如玮在大学校园里依然没有放下画笔,他的素描、彩墨都参加过校内举办的书画展览并多次获奖。同时他还是校园著名的男高音,有“小蒋大为”之称,他那一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至今令老同学们难以忘怀。他在大一的第二个学期就以超群的组织才能和艺术表现力而崭露头角,被推举为西北师大学生会主席和甘肃省学联副主席。他大学毕业分配到一所大学任写作课教师兼任校团委书记。今天看来,正是当年的这一切,为他打下了良好的艺术素养和领导团队的基础。

  来到传播中心之前,他就发表过《打破垄断,改革电影发行机制》、《用产业化的观点发展文化》等论文,并在全国文化产业会上宣读。来到传播中心以后,他像小学生一样,从头开始全面学习专业知识,进行市场调查,参加了一系列专业学术研讨会。2006年,在为时三天的中国电视纪实专题节目论坛暨中国优秀电视纪录片赏析会议上,他做了满满一大本笔记。然而,到2011年他已经是在全国电影论坛上发表学术演讲的业内专家代表了。这期间,他的专业素质不断提升,专业思想逐步成熟起来。

  十年来,传播中心所取得的一切成绩,与他的凝聚力,与他思想中不断闪现的智慧火花是分不开的,这一点已经得到了大家的公认,也得到了整个业内的认可。2010年6月,他在第四次甘肃省电影家协会代表大会上,被选举为省影协副主席;2012年3月,他被中共甘肃省委组织部、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授予第二届甘肃省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

  现任传播中心行政总监的王光达是个身高1.82米的山东汉子,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经济系,在学校曾是一个有着文艺天赋和组织才能的系学生会主席。这是一位血液中流淌着不安静因子的弄潮儿。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甘肃省财政厅机关工作,在许多人看来,这是一份令人羡慕的幸运。他却在干了几年之后,纵身一跃——下海了。这一跃,就在大海里游弋翻腾至今。其间,他曾经频繁往来于法国、德国、荷兰、意大利、比利时、卢森堡等国家,为传播中华文化、加强东西方交流,也为自己的生计忙得不亦乐乎。他与传播中心的缘分起于2005年,也就是传播中心二次创业的初始阶段,共同的理想和对未来充满信心的期盼,使他毅然加入到这个行列中。《窑洞人家过大年》就是在他的创意下完成的。《中山桥的言说》、《家乡是一碗面》在境外拍摄期间,都得到了他的德国朋友和法国朋友的诸多关照。今天的王光达依然对传播中心的前景充满信心,如同他当年热血沸腾地走来一样,对于自己选择的道路他从来不后悔,因为是这一份事业给了他翱翔于世界的机遇。

  郑鸥,一位优秀的摄影师,现任传播中心艺术总监,甘肃省摄影家协会常务理事。他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音乐系。很多人都知道他是电视连续剧《大宅门》的摄影师,因此对他尊敬有加,但在他的心里,传播中心很像是自己的家。他曾经在这个家里施展才华,也曾经从这个家里走出去,像游子一样出门在外闯荡。他的QQ签名是“江湖鸟”。他的名字里有一只飞翔的鸟,曾经的外号是“大鸟”。他曾经是影视行业里的一只“菜鸟”,如今却早已被圈内人视为一只展翅遨游的大鹰。2007年,丁如玮力邀他回来拍摄电影《儿娃子》,而当时他也接到电视剧《走西口》的导演李三林的邀请,一面是让他摄影事业登上更高峰的机遇,一面是他魂牵梦萦的故乡诚挚的邀请。郑鸥最终选择了回归。在十三年之后,又和以前的同事、朋友们在一起,在兰州这片土地上把影视事业再搞起来。从那一刻起,所有传播中心的作品,他都参与其中,有时是制片人,有时是艺术指导,有时是摄影师。对于未来,郑鸥的想法是:做了甘肃第一,就想做中国第一。目的地也许永远都太远,但只有努力地向前,距离就会一寸寸缩短。

  李昊,传播中心导演,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在早期的兰州电视剧制作中心担任过导演助理、剪辑、导演,后来停薪留职“北漂”十年,做过一些获得国家级奖项的电视作品,买过别墅、坐过奔驰、开过公司,也就是说,有过一段很惬意的老板生活。但是一次投资失利,让他十年的心血付诸东流。回到兰州的李昊,通过郑鸥、田冰力荐,在与丁如玮主任数次面谈后,重新回到了这支队伍中。此后,他担任过《中山桥的言说》、《大美阳刚——兰州太平鼓》、《黄河古镇——青城》、《兰州味道》、《奔跑吧,兰州》等片的导演,稳扎稳打,一步步展露出自己的才华。李昊最大的特点是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不厌其烦地深入研究,对于艺术他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比如对生活中美的发现,比如对影片中镜头的细致讲究。为了一个减速镜头,他可以在炎热的夏天架着机子,从早上五点开机,一直到晚上十二点关机,中间毫不停歇。正是这种对于美的追求,让他的片子在构图画面感方面一直是兰州市的佼佼者。

  田冰,是一个性格直爽、总是露出敦厚笑容的摄影师。他的第一个岗位是道具师,但他最羡慕的人是郑鸥,和他肩上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的摄影机。一有闲暇时间,他就趴在摄影机前,研究按键的作用,或是一个劲地向郑鸥问这问那。虽然没有拜师,但是郑鸥毫无保留地带着这个小兄弟,在摄影的道路上不断进发。在十年的时间里,他担任了电视剧《八路军》的副摄影,央视纪录片《出租车司机》、《皇城根下的老人》、《毛泽东在1949》的摄影,以及在文中提到的中心所有的电影、纪录片中,几乎他都担任了一号摄影师。

  陈雯惠,这个当年的少女,在传播中心一干就是十七年,恋爱、结婚、生孩子,这些人生中最美好最重要的事情都在这十七年里完成,她的笔端曾经流淌过多少优美动人的文字。如今的她,身兼数职,成熟干练,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成为了传播中心的挑大梁者。

  灯光师王兴中,录音师温源民,后勤制片陈清林、成玉芳、梁永明等都是一路伴随着传播中心走过风雨岁月的元老。20年前,他们有的风华正茂、意气风发,有的初出茅庐、懵懵懂懂,但他们都走过来了,迎着朝阳,甘苦与共,迈过一道道坎,回首望去,一路足迹是那样鲜明而坚实。近年来,传播中心又陆续增添了几个走出大学校门的年轻人,他们那一张张充满朝气的脸庞,给传播中心增添了许多青春气息和昂扬向上的正能量。可以说,传播中心所有的成绩都与他们息息相关,都是他们倾心打造。

  在笔者对兰州广播电视传播中心的采访即将结束时,了解到中心新创作的一部反映环保与人性纠结的悬疑题材故事片《狐疑》,将于9月份,在兰州举行的中国大众电影百花节期间公映。我们有理由相信,兰州广播电视传播中心会给我们带来更大的惊喜。

  阳光一如既往,将光明和温暖洒向大地。而他们的奋斗也不断地前行和延伸。虽然在中国影视这个巨大的光环中不是最耀眼的光线,但是他们用自己的坚持和理想,燃烧出属于自己最美丽的光环!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