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12日电(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王宏伟谭飞王博)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继续向贫困宣战,决不让贫困代代相传。贫困发生率位居全国第二的甘肃省,该如何摆脱贫困,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在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省长刘伟平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专访。
“我们确定了六个着力点,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向贫困宣战。”刘伟平说。
“六个着力点”是指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易地扶贫搬迁、金融资金支撑、公共服务保障、能力素质提升六个方面,针对的恰恰是甘肃新阶段“发展型贫困”的症结。
刘伟平说,困扰甘肃群众的“温饱型贫困”阶段已经过去,解决现在的“发展型贫困”的难度主要体现在“四个尚未根本改变”:一是扶贫对象规模大、贫困程度深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二是连片特困区域多、制约发展深层次矛盾突出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三是致贫因素复杂、返贫压力大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四是收入差距拉大、相对贫困凸显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
甘肃省2013年底贫困人口有552万,占全省农村总人口的四分之一。86个县(市、区)中,属于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区的有58个。
刘伟平认为,要想彻底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就必须改革创新。
在扶贫重点上,甘肃确定了以58个片区县为主战场,以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核心,以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的“两不愁、三保障”为目标。
在帮扶形式上,2012年甘肃启动了“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省、市、县、乡四级40多万名干部与60多万户贫困户结成对子,为扶贫对象帮定规划、帮谋发展,不脱贫结成的对子不脱钩。
在资金使用上,甘肃鼓励以县为单位统筹使用,各负其责,并创新融资方式,利用国开行贷款,专项支持农村道路、安全饮水扶贫项目建设,下工夫帮助贫困群众“脱穷貌”。
在考核机制上,甘肃首次把年度减贫人口列为全省目标责任考核内容,积极探索扶贫退出机制和鼓励“摘帽”机制,对提前脱贫“摘帽”的片区县、贫困乡,原有扶持政策不变,投入力度不减,并给予奖励。
扶贫方式的创新,让甘肃省去年全年减少贫困人口140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6.7个百分点。甘肃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13.3%,增速居全国第六位。
但是,脱贫之路仍充满坎坷。因灾返贫就是脱贫路上的一只拦路虎。去年7月,甘肃省定西岷县漳县6.6级地震致近80万人不同程度受灾,如今受灾群众的生活秩序已逐渐恢复,但连年遭灾,群众因灾返贫情况突出。
“灾区也是贫困地区,灾贫叠加,我们积极探索将扶贫攻坚的理念融入灾后重建中。”刘伟平说。
灾区基础设施差、社会事业底子薄,甘肃省划出重建资金,专门用于改善安全饮水、畅通出行、保障用电以及建设幼儿园、中小学、村卫生室、乡村敬老院等设施,以提升灾区公共服务能力。
灾区民贫县穷,农村居民自我发展能力弱。甘肃省坚持产业扶贫与恢复重建相结合,安排1.95亿元引导资金,重点扶持以特色农畜产品加工、商贸物流和生态旅游等为支撑的产业体系发展;安排4200万元,对1.2万名农村劳动力进行实用技能培训;通过产业扶贫和技能培训,增强灾区群众自我发展能力。
地震灾区恢复重建也处处体现着改革的理念。灾后重建实行了开门编制总体规划的方式,累计征求灾区市(州)、县、乡、村四级125名干部群众代表的意见建议。
灾后重建项目建设合理简化了审批手续,进一步下放了审批权限。政府投资重建项目不再审批项目建议书和可研报告,直接审批初步设计、实施方案或施工图的设计。对单体投资小的重建项目,打捆办理审批手续。建立灾后重建项目审批绿色通道,限时办结审批手续,提高了重建项目审批效率。
“更重要的是,我们深刻认识到,甘肃的贫困,自然灾害多发频发,都与生态脆弱密切相关。”刘伟平说,“如何统筹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是必须解决好的紧迫难题。”
2013年底,国务院通过了《甘肃省加快转型发展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成为甘肃省继循环经济示范省、兰州新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之后获得国家支持的又一重大政策性战略平台。
“我们将牢牢抓住这一重大机遇,坚持国家政策支持和自我创新发展相结合,深化改革、统筹谋划,积极探索一条欠发达地区生态扶贫、转型发展之路。”刘伟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