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恩寺塔位于永丰县城西郊的恩江河畔,为全县古塔之首。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弘治八年间修,嘉靖年间废,万历二十一年徐氏子孙重修。该塔为青砖结构,9级4面,塔身通高29.285米,每层高约3米,中空面积约10平方米。底层每边长6.45米,每层向上递减,比例适度,造型优美。塔六角,有两门,沿石阶可盘旋直达五至七层。塔平面呈四方形,而最上层为圆柱形,第七层以下,正面各层均有佛龛1孔,龛内有造像,塔身东面二至七层,其余三面只有二三层券龛内放有红石雕像和供奉物,“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出檐用叠涩13重,塔刹为3重。1959年列入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省文化厅拨款维修。整个塔形,雄浑有力。
相传汉朝时,当地有个叫欧宝的人,其父死后葬在名叫里中的地方,他在墓边结庐守孝。当时当地有个风俗,父母死后要结庐守孝三年。一天晚上,欧宝已经卧榻休息,突然一只老虎窜进他的茅庐,惊得欧宝缩在榻上不知所措,心想:此命休矣!可是这只老虎并没有靠近他,似乎没有要伤他的意思,欧宝试着看了一眼这只老虎,竟是一只正怀孕的母虎。只见它跪于地,神情恐惧,泪流双痕。哦,原来这是只跪求救命的老虎啊!见此情此景,念及父母,欧宝不觉动了恻隐之心,于是全然不顾心中的恐惧,披衣而起,出庐外探,只见远处有一个猎人的身影,扛着一把猎枪正急匆匆地往这个方向赶来。原来这只母虎正是猎人追击的对象。于是他急忙回庐,叫老虎躺在他的榻上,用一件蓑衣将其全部盖住。刚盖好,猎人便提枪而至,扫视一圈后问他是否看见一只怀有小虎崽的母虎,欧宝谎称没有见着。猎人入室未见虎迹,遂远去。母虎脱险,跪地三拜离去。数天后这只老虎衔来一只白鹿,放在欧宝的茅庐前。后来人们就把欧宝结庐的里中改称“恩江里”。里中前面的河就叫“报恩江”,即现在的恩江(这也就是前文所述的关于“恩江河”的第一个传说)。设镇时,叫镇名为“报恩镇”,即现在的永丰县城恩江镇。唐朝天宝年间(742—756年),中书侍郎徐全在报恩里为母守墓,将旧庐改建为报恩寺,500多年后,报恩寺倒塌。直到明朝洪武二年,徐氏后裔又重建了报恩寺(今废),并在寺院的右侧建造了“报恩寺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