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九章 天台山的传说(三则)

  天台山,位于永丰县陶唐乡黄泥垄村的西北,与乐安县境交界,海拔802米,范围约4平方公里,距大仙岩洞口处1公里。山上藏林修竹,竞相生长,各种山花野草,争奇斗艳,环境幽静,景色秀丽,空气清新,气候宜人。

  天台山,最早叫天罗山,唐贞观二年(628年)建庵,始建者为碧云大法师。

  碧云,系浙江仙居人,学佛于浙江天台。学成之后,即芒鞋衲衣,云游天下,寻觅修行胜地。一日,来到此山,见此地层峦叠嶂,松竹奇幽,繁花似锦,百鸟和鸣,且又远离世俗,不禁大喜过望,连声赞叹:“此处有灵鹫之气势,天台之灵秀,真乃吾息杖参禅之美境也。”遂选定此山稍东一块圆形平地,结茅为庵,并得善男信女相助,遂于贞观二年动工建寺,两年后竣工。相传,建成之后,寺院充满奇香,多日不散,故佛寺命名为“香城院”。寺院建有九幢二十七间、十八阁、七十二殿。

  寺院建成后,碧云开辟佛堂,广收僧徒,由于学识渊博,四方僧徒无不慕名前来求教,不到两年,僧徒达四五百人。

  自碧云在天台山建寺之后,天台山便有了许多优美动听的风物传说。

  伏虎坡

  昔日天台山,森林茂密,芦苇丛生,致使虎豹成群,经常下山伤害人畜。山下黄泥垄、娄元等村居住的山民,无一户没有遭此厄运,众多山民为避虎豹之害陆续投奔他乡。

  就在碧云寻觅修行胜地,打算在此结茅为庵时,黄泥垄村一位青年赶忙上山劝说碧云,说此山虎豹极多,不可一人在此安身。法师却满不在乎地回答说:“出家人,闲云野鹤做伴,飞禽走兽为友,请放心吧,不必为贫僧担心。”

  茅庵架设后,那个青年生怕虎豹伤害法师,特意带上猎具,上山保护碧云。果然,第一个晚上,一群饿虎窜到茅庵前,那个青年正欲举起猎具,与饿虎搏斗,碧云即制止,说:“我乃出家之人,素以慈悲为怀,怎能让你无故伤害生灵?”青年说:“法师,虎豹本性凶恶,残害人命,自古道,兽性难改,对它怎能讲慈悲呢?”碧云不以为然,双手一合道:“阿弥陀佛,佛法无边,我自有办法。”

  于是,他就盘腿端坐在老虎出没处,诵经念佛,念了七七四十九个时辰,滴水未进,茶饭不思,终于使虎豹销声匿迹了。

  从此,天台山再也没有发现虎豹出没的踪迹,山下离开故土的村民又纷纷返回故里,重振家业。后人把碧云法师降虎诵经念佛处称为“伏虎坡”,沿用至今,即现在寺院右上方的竹林内。后在此建一亭阁,更增添了天台山神秘色彩。

  袈裟段

  碧云法师在天台山建庵收徒,开辟佛堂,僧众与日俱增,永丰、吉水、乐安等县的僧人居士纷至沓来,天台山成了三县最早的佛教中心。

  唐贞观八年(634年)起,江南连年发大水,永丰、吉水、乐安等县也洪水暴涨,“溃坏田庐,居民漂殁无算”。虽然唐太宗实行“贞观之治”,对农民轻徭薄赋,但下层官绅地主和投机商人却乘机囤积谷米,牟取暴利,一时米价大涨,庐陵境内出现饥民不计其数。饥民暴动惨遭镇压的事件,传到清净佛门的天台山,深深地刺痛了碧云法师的心。他哀民生之不幸,恨苛政猛于虎,他看到寺院客众愈来愈少,靠施舍度日越来越难,僧多粥少,坐吃山空,于是决定让僧徒避世自耕,解决衣食供养,也好让僧徒专心修戒。

  碧云主意打定,便拜访山主,恳求给点土地。山主一听,断然拒绝,碧云再三恳求,还是不依。碧云见他尖酸刻薄,就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就给一点袈裟大的地块,也免我没白求你一场,也算你功德无量。”山主便回答道:“好吧,就依你,脱下你的袈裟,任你遮盖一块地,遮盖多少给多少。”碧云马上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大施主说话一定要算数呀。”碧云忙把袈裟脱下,挥手一抖,袈裟立刻变大,再抖两下,袈裟便铺天盖地地把天台山从半山腰到山脚的二百亩良田和山地全部遮盖了。这下,山主像丢了性命一样,急得直哭,但看到碧云如此法力,又不敢发难。后来,碧云还是作了让步,仅将香城院附近的四十九亩良田和山地划归寺院所有。

  从此,碧云带着众僧,春种秋收,耕织学佛,修行悟道,安得其乐也。后人便把这四十九亩农田和山地称为“袈裟段”,一直沿袭至今。

  拜泉

  天台山香城院,自碧云法师创建后,经历重建修葺十多次,建筑规模不断扩大,气势更加恢宏。寺院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殿宇雄伟、金碧辉煌。到了元代,又形成了以香城院为中心、东西相照、南北贯通的具有传统建筑特色的寺庙庵堂,即东庵、西庵、上禅寺、下禅寺、圆清寺等。当时,天台山有“进屋皆寺,逢人皆僧”之说,香火极为鼎盛,成为闻名遐迩的佛教圣地。

  元末,由于元朝统治者穷奢极欲,荒淫腐败,又推行“排汉”政策,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红巾军起义波及全国,至正十二年(1352年),江西境内陈海部和罗昭部也先后在天台山占山建寨,高举反元义旗,历挫元军。县令派兵围剿失败,便几次放火烧山,使天台山“草木成灰,地皮成炭”,唯留下庵堂寺庙。数年间,一个偌大的天台山寸草不长,便光秃秃的。此后,山泉干涸,水沟断流,人畜饮水和农田灌溉用水奇缺。

  时年,东庵有个法号叫妙莲的尼姑,人长得非常漂亮,瓜子脸,柳叶眉,朱唇杏眼,面如白玉,身材苗条,亭亭玉立。尤其是她那双眼睛,恰似两潭汪汪的秋水,清澈照人,虽是出家人打扮,却依然显露出十分俏丽,很受庵主和老尼姑们的宠爱。妙莲本是官宦人家的女子,原籍江苏宿迁,父亲为宿迁知府,由于奸臣陷害,诬为谋反招来满门抄斩。妙莲潜逃到天台山,从此遁入空门。

  她看到满山草木绝迹,水源缺流,多次向庵主提出,去化缘募银,买树苗花草种植,装点荒山,涵养水源。征得庵主同意后,妙莲遂身背香袋,手敲木鱼,走村串户,山栖野宿,软求硬讨,一路上,饱尝了人间风霜冷暖之苦。

  一日,在永丰县城化缘,恰巧碰上县令的儿子,他见妙莲长得如花似玉,顿生歹意,便紧跟着妙莲,厚颜无耻地提出要娶妙莲为妻,还说:“嫁给我,保你享不尽荣华富贵。”妙莲听了,强按住内心的怒火,婉言回绝说:“我乃出家之人,已皈依佛门,剃度为尼,就应奉行佛门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贪酒),决不邪淫而玷污佛门,请别在贫尼身上打主意。”说完,妙莲拼命逃走,赶回天台山。

  妙莲在外化缘有3个多月,讨得了一些银两,便交给庵主,买来树木花草种子。第二年春天,东庵的僧尼和香城院、圆清寺的僧徒、居士们都亲自动手,挖山打穴,插苗播种,苦干了一个多月,天台山终于布满了绿色,重现出盎然生机。

  却说县令的儿子自看上妙莲后,整天朝思暮想,郁郁寡欢,并几次上天台山寻找妙莲,妙莲总是避而不见。结果,县令儿子相思成病。县令得知事情原委后,一天,竟带着一帮衙役,骑马来到东庵,要庵主交出妙莲,并递给庵主一千两银子,让妙莲还俗下山,与他儿子成亲。庵主是个老尼姑,慑于县令的权势与千两银子的诱惑,便找来妙莲,劝她还俗破戒,到县令家享荣华富贵。妙莲誓死不依,县令喝令众衙役绑架妙莲,欲强行抢亲。妙莲怒道:“吾宁持戒而死,决不破戒而生。”言毕,冲出庵门,一头撞死在庵旁巨岩上。

  据传,每遇大旱之年,四处地面干得开裂,而这块石岩总是湿淋淋的。人们都传道:“妙莲生前为水源操劳而招来横祸,死后还要化作甘霖滋润天台山,足可看出她修行坚强,持戒严谨的决心。”

  明弘治年间,有高僧真镜(又名象虚大师)来主此寺。真镜曾受后帝御赐衣钵和环杖,故远近僧徒慕名而来求学。

  时年,又逢大旱,水源枯竭。真镜看到东庵门旁那边湿淋淋的岩石,又听老和尚讲过妙莲撞石而逝的故事,就断定此石下面必有奇泉。于是,他每日卯时至酉时,就跏趺坐于岩石之下,手敲木鱼,口诵佛经,唱颂“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圣号,祈求赐予甘泉,日日不辍。虔诚祈拜七日后,就在这块岩石的隙缝中,终于出现一股清泉,如银蛇般跃出,清澈甘甜,汩汩流向寺前,流向农田。此事一传出,远近无不称奇,前来祈祷求福者络绎不绝。后人遂将此水称之为“拜泉”,至今仍然四季喷涌,常年不竭。

  妙莲、真镜普济众生、功果圆满的业绩,赢得了后世人们的爱戴和尊敬,后人又塑造了他们的佛像,供奉在天台山兰若寺,从而使二位高僧名垂千秋,彪炳佛史!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