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贫有志的罗伦
罗伦是永丰的第三位状元,也是永丰五位状元中最为清贫的名儒状元!
中状元的传说
罗伦(1431—1478),字应魁,又字彝正,号一峰,永丰县瑶田镇水心村人。明成化二年(1466),35岁的罗伦喜中状元,后官拜翰林院修撰,成为明代理学家。
在福建泉州双髻山(俗称仙公山),山上有一何氏九仙祈梦胜地,至今仍广泛流传着一则罗伦祈梦高中状元的故事:罗伦赴京赶考前,特地到泉州仙公山祈梦,求问前程。他在“丰山洞”里一连住了九天九夜,却一梦无成。第十天清晨,他向庙祝借来文房四宝,气愤地在洞壁上题诗一首:“千里路途来求梦,九霄无梦是无缘。神仙不管凡间事,回去江西中状元。”题毕掷笔离去。但他行至山下,天空突然电闪雷鸣,他只得返回洞中寻找因匆忙而落下的雨伞,竟发现墙上的诗被改动了两个字:“无缘”改为“有缘”,“不管”改为“专管”,且墨汁未干。后来罗伦果然蟾宫折桂,一举夺魁。
又传说罗伦途中随行仆人经过一家门前,暗中拾到一只金手镯,行走5天路程后,罗伦偶然忧虑路费不够,仆人兴奋地告诉罗伦拾到金镯一事,罗伦听了非常生气,马上要返回原地送还失主。仆人说:“这样往返,会延误考期……”罗伦说:“这金镯,必定是人家婢女或仆人不小心失落,如果被他主人逼问拷打致死,是谁的罪过呢?我宁愿不参加会试,也不能让人因此而死。”于是主仆两人一路风尘,竟然又返回原来拾镯之处。果然是那家婢女,因泼弃洗面水时不小心遗失在地,主母怀疑婢女私藏金镯,因而遭受鞭笞,婢女深受委屈,几次想要寻死;主母丈夫又怀疑其妻,私下送人,追根究底,痛加责骂,其妻被冤枉,忿忿不平,要上吊自尽。幸而罗伦赶到,送还金镯,才保全了两条人命。好人好心有好报,罗伦折回参加朝考,果然中得状元。
清贫而有志
罗伦从小家境贫寒却志向远大,后人评价他有“滂沛之文,奇伟之节,果敢之气”。父名修大,素性刚直,家贫。据传5岁时,罗伦跟随母亲到一家果园玩耍,园中有各种熟果子落在地上,别人见了,都捡起来吃,特别是小孩子,嬉闹争抢,有的还忍不住将树上的好果子偷偷摘下一两个,吃不了的还用衣服包着带回家。而小小的罗伦竟然对此视而不见,不拾一枚落果,更不采摘树上的果子,众人见了暗暗称奇。主人见这个小孩贫而有志,心生敬佩,反赏了许多果子给罗伦。9岁,在祖父善耕处开始读书,凡是训童一类书籍,无不读遍,昼夜不辍。祖母担心他幼弱,晚间常叫他早点休息,但他一等祖母熟睡,又独自挑灯夜读。他每到野外放牛,上山砍柴,都手不释卷,伙伴常戏弄他,他却毫不动心。
罗伦15岁,家愈贫,想用“舌耕”来维持生活,却被地方豪强所阻。次年,才得设馆于乡。他庄重严毅,师道卓然,常对诸生说:“学岂科第而已!”意思是要诸生懂得:读书不是为了追求功名富贵。又说“宁可学圣人而未至,不可以一善而成名。”还说:“学圣人未至而不学者,便是自抛自弃。”要求诸生要踏踏实实学好一点东西。当时,有些嫉妒他的人屡次用诗句向他索和。罗伦说:“初次相会,和和诗,是理所当然,今频索如是,岂不是故意刁难我么?”于是,他立即奋起,除答原韵外,并书百韵以回击。从此,众皆敬服,不敢再渎犯他。这年,罗伦补吉郡庠弟子员,因家贫无力就学,伯兄应和便出卖家产来接济他。乡里有人讥笑他,他便写诗表达他的志向。自入学以后,油盐柴米,常常缺乏,虽饿得不能起床,他还是拿着书本,卧床默读。这样坚持下去,直至得病吐血。
罗伦20岁时,母亲去世,就学更感困难。后在梁家教书5年,以解决衣食纸笔之需。26岁,考中举人。成化二年(1466),赴春闱,廷试对策,下笔万言,直斥时弊,名震都下,擢进士第一(状元)。罗伦想请求给他担任教职,众人说:“状元就教职,世无此例,上必不允。”后就任翰林院修撰。
据传罗伦清贫到了无米下锅的地步,却乐于助人。罗伦小时候,知县张瑄非常欣赏他的勤奋好学,又怜悯他的处境,要接济他粮食粟米,解决罗伦的温饱问题,可是罗伦不卑不亢地婉言谢绝。后来父母去世,罗伦居丧三年,哀伤守孝,其间一直粗衣劣食,三年丧期后才吃盐乳酪。他一生提倡节俭,后来做了朝廷命官,也以粗茶淡饭、布衣敝屐自处,朋友见他如此寒酸,便相济他一些衣服,但当他发现还有不如他的人在挨饿受冻时,又将别人周济他的衣服脱下,送给他人,表现出他一贯的安于清贫、淡泊名利、果敢刚正的作风。清贫赢得了百姓对他发自内心的崇敬。有一次,高州太守见他衣服单薄,赠给他一件丝料袍子。他在回家的路上,见一饥民冻饿于途中,马上解衣以覆。罗伦家里穷得已揭不开锅,有客人早晨来访,他却要留客吃饭,妻子没办法,只得到邻居家借得湿粟数升,旋炒旋脱,等到生火做饭,天已晌午,他也不以为意。罗伦视名利富贵淡如水,居乡主约,整顿风俗,其法整严,没有人敢不遵守,独有强梁二人不服约束,且屡次违反教令,罗伦便命众人将二人抓捕,投入水中。
清廉为政
罗伦中状元之后,曾任福建市舶司副提举,时间虽不足两年,却为泉州地方做了一件大好事,就是反对将福建市舶司从泉州迁往福州。当时朝贡事宜除有市舶司主管,同时交由市舶太监办理,因市舶太监驻于福州,而市舶司设在泉州,于是有迁司之争。成化二年(1466),巡按御使朱贤提出迁移舶司的建议,加上税监高宷等人的操纵,朝廷准备将福建市舶司迁往福州的柏衙。时任福建市舶司副提举的罗伦据理上疏反对:“成化丙戌(二年),巡抚御使朱公贤奏请迁(泉州市舶司于)福之柏衙,制从之。提举罗公伦云:‘衙门设立自有其地,迁移亦有其数。盖以柏衙僻陋,非可设之地;岁数未穷,非可迁之时’,遂寝其事”。虽然明代泉州港的海外交通贸易已开始走下坡路,但福建市舶司设在泉州,对繁荣泉州港的海外交通贸易乃至推动泉州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罗伦在泉州任职期间为民造福,赢得泉州各界的广泛钦敬与爱戴。“明嘉靖八年,巡按御使聂豹、提学副使郭持平、知府顾可久、通判李文、推官徐炤改净真观地建一峰书院,祀市舶司提举罗文毅公伦。”因书院近旁有石若梅花,所以一峰书院又称梅石书院,其址在今泉州一中,至今泉州人仍称一峰书院遗址为“一峰书院”。
至清代,仍有不少人仰慕罗伦。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市舶司提举高季风钦仰罗伦,令福建盐运司同知李人龙撰文勒石。李人龙因捡张汝弼送罗伦谪官诗刻碑,又为自序,刻于张诗之后。明张汝弼《送罗应魁调官福建市舶提举》诗云:“江右衣冠此丈夫,才于枫陛听传胪。百年事业丹心苦,万古纲常赤手扶。郭隗台前折谏檄,考亭祠下扫寒芜。问渠荣落升沉事,天际浮云自有无。”此中泉州后人对罗伦的赞美、钦仰之情清晰可见。“李人龙撰此碑之时,上距罗一峰谪闽之时已八十九年,下距耿定力废提举司合祀罗伦、舒芬之时又三十二年”,可见罗伦对后人的影响之深远,不仅泽被当世,而且名垂千古。
罗伦在泉州更值得称道的是,他为促进泉州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因而倍受泉州人民的景仰和爱戴,任职福建市舶司期间,还关心福建各地文化教育的发展,曾先后作《闽县治重修记》、《邵武县学复地记》、《福州府学重正诸书序》等文。
清初大学者黄宗羲《明儒学案》载:“先生(罗伦)刚介绝俗,生平不作和同之语,不为软巽之行。”罗伦也曾自言:“予性刚,见刚者好之,若饥渴之于饮食不能自喻也。求之不可得,则友其人于古,相与论其世,如侍几杖而聆謦欬也,而欷嘘企羡,至为泣下。予之好刚,盖天性然也……孔、孟之所谓刚,固予之所好者也。”罗伦不仅天性醇正耿直,淡薄名利,刚正不阿,其文也是“刚劲之气,形于楮墨,诗亦磊砢不凡”。黄宗羲评论道:“先生之学,刚而正。或拟之孔融,非是。”
罗伦为人不视恶色,不听恶声,不耻恶衣、恶食。与人子言依于孝,与人臣言依于忠,与居官者言民疾苦。见一善人,爱之如祥麟威凤;见一恶人,恶之如封豕长蛇;见一饥寒冻馁之人,宁愿倾家所有以赈之。大率义之所在,毅然必为。人之毁誉欣戚,事之成败利钝,己之死生祸福,皆所不顾也,他所结交的人尽是一世豪杰之士。
敢于诤谏
罗伦为人严于律己,凡道义所在必定毅然去做。他不畏权贵,敢于直言,铁骨铮铮,一身正气。就连皇帝说了错话、做了错事他也敢于诤谏。
成化二年,宪宗皇帝要诏复内阁大学士李贤为官。而当时李贤父亡正奔丧,按规定必须守孝三年。满朝官员竟没有一个提出异议,而唯有只当了三个月官的罗伦劝谏,皇帝不允,罗伦又上《扶植纲常疏》弹劾李贤,气得皇帝龙颜大怒。
“乱臣贼子,当官不到三天,竟敢违旨,该当死罪。”传旨要杀罗伦的头。
“陛下,你让我把话说完了再杀头吧。”皇帝无奈,只好让罗伦把话说完。罗伦接着道:“朝廷制订了法律,而陛下却不带头执行,如果群臣效仿,又怎么去要求老百姓遵守呢。”他还历陈古今兴衰之是非,慷慨数千言。皇帝觉得他言词恳切,迫于情理只好赦了他的死罪,还是把他贬为福建泉州市舶司副提举。罗伦胸怀坦荡,浩然而往。不久,李贤卒。第二年,因大学士商辂进言,罗伦得诏复翰林修撰,改南京任职。
报恩尊师
罗伦12岁时到本乡邓表臣的私馆里读书。因家贫买不起书,罗伦只能用心听老师领读和其他学生朗读。背书时,等到其他学生一个个在老师面前背完,他也已经烂熟于心,能够流利地加以背诵。罗伦的专心和天资让邓老师十分惊叹和疼爱,可是却遭到一些学生的妒忌和打击。见此情形,他便对罗伦加以保护,把他带在身边,亲自指导,并帮助他解决一些困难。罗伦家的田产被豪绅所掠夺,官府却仍要他家征粮。一次,地方征粮官竟以罗伦家未交皇粮为由,把罗伦拘到乡里。邓老师得知后便跑到乡里说情,并对征粮官里胥说:“罗伦是个聪明异常的孩子,不可屈辱他。”征粮官不信,便叫罗伦背《大学》、《中庸》篇。罗伦背诵完《大学》,又背《中庸》至《哀公问政》章,征粮官十分惊叹,便把罗伦放了。罗伦对邓老师的恩德一直牢记在心。
由于家境越来越穷,罗伦15岁辍学,16岁在乡里设私馆以教书为生。后来他得到一次举荐补员到吉郡深造的机会,但终因经济上难以为继,加上母亲去世,没读多久又辍学。迫于生计,再一次拿起教鞭教书为业。他教书不仅要求学生学知识,而且要求学生修品德,提倡以圣人为榜样。他在教书的同时,仍手不释卷刻苦学习,并参加当时的科举考试。耕耘终有获,26岁时,罗伦考中举人,1466年又考中状元,一时名震天下。
高中状元的罗伦衣锦还乡,好不风光。乡里的名人绅士前来拜访的络绎不绝,他都一概闭门不见,却先去见他的恩师邓表臣。那是个寒风凛冽的下雪天,罗伦和书童一道带着礼物来到邓先生家门口,不巧,邓先生正在午睡。邓先生家人要去叫醒,罗伦连忙加以阻止,便在雪中肃立恭候。时间一刻一刻地过去,雪越下越大,罗伦头上身上落满了厚厚的一层雪花。此时,新科状元拜师的举动惊动许多村人,大家看见罗伦伫立在雪中的情景都赞叹不已。一个秀才用树枝当笔,在雪地上写下了“门外状元双立雪”一行大字。邓先生醒来得知罗伦状元在门外恭候自己,便出门前去迎接,见雪地上一行大字,便高声应对“庭前丹桂永传芳”,然后携着罗伦之手,笑呵呵地进屋去。此后,罗伦雪中拜师的故事,便成为乡里的美谈。
罗伦所提倡并身体力行的尊师重教精神,后来在水心村代代相传。罗伦充分利用自己的渊博学识,在公余聚众收徒,讲学郡北净真观。四方士人从学如流,连府学和县学的教谕,也来听课受教。同治《福建通志·明宦迹》载:“伦至泉日,有司率诸生从之,讲明正学。”罗伦非圣贤之说不讲,因人施教,“与人子言依孝,与人臣言依忠,与居官者言民所疾苦”,收效甚好。陈献章称其“洞彻不欺之心,炳中天之杲日;轰劲出群之气,发百蛰之春雷”。
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罗状元发现求学的人不是求学问,而是求科举成功的秘决。为了端正学风,几天以后的一个早上,学生们看见粉壁上写着一首诗:
新命传宣墨未干,栉风沐雨上长安。
低头懒进三公府,跣脚羞登万善坛。
闻戒固多持戒少,承恩容易报恩难。
何如及早回头看,松柏青青耐岁寒。
第二天又写出一首,接连几天又出现几首。这些诗使热衷功名的人大失所望。可是诗被一群中直的人争着抄存,传颂至今。
两年后,罗状元调往南京做官,泉州城的官员、乡绅、学子、父老乡亲到罗状元住所道别,罗状元拿起笔题诗相送。其诗云:
每日清晨一炷香,谢天谢地谢三光。
所求处处田禾熟,惟愿人人寿命长。
国有贤臣安社稷,家无逆子忤爹娘。
四方平静干戈息,我若贫穷也不妨。
送别的人都在哭声中,挥手送别罗状元。
讲学之余,罗伦还不断创作积累,以提高自己。罗伦工书,擅长行、楷,师法文天祥,被誉为“翰墨中之珊瑚玉树”。
成化五年(1469)九月,罗伦称病辞官回归故里,隐居家乡。后在离家百余里处寻得风水宝地金牛洞。该洞“峰峦叠嶂,潺潺流水,循泷而环,若玉快然”。与乡绅张泷崖(1437—1502,号子达,字邦俊,今龙冈畲族乡张家车村人,御赐“一国十善”,隐士),结茅屋数间,创办金牛洞书院(今龙冈茅坪),开馆授徒。为解除各地学子来金牛洞书院求学途中食宿之虑,特在中途建会秀堂一座,免费提供食宿。张泷崖赠田百担、竹林一块供书院日常开支。张泷崖学富五车,但无意功名,与罗伦为莫逆之交。两人同在金牛洞书院为众生授课,留下不少佳作妙文。罗伦还特意为张泷崖撰写了《泷崖记》。四方求学者数以千计,金牛洞书院一时学士济济。
罗伦为人刚正,清廉俭约,律己甚严。永丰当地因此流传着一个习俗。有一天罗伦游灵华山,下山走了半天,腹中饥饿,见一丘番薯田,四下无人看管。他挖了一个红薯充饥,放下两枚铜钱。又走了一段山路,时近傍晚,罗伦又饥又渴,见路旁有眼山泉,便俯下身来,先用口吹了几下,吹开浮物,双手捧着喝,足足喝了一肚清泉。至今,永丰老表山里喝冷水都要用口先吹几下,然后双手捧着喝。这个习惯沿袭了好几百年。
成化十四年(1478)九月二十四日,罗伦病逝于金牛洞书院,享年48岁。学生们清理他的遗物时,除了书籍文稿和几件皇帝赏赐的官服外竟无他物,就连棺木都是亲友捐赠的。噩耗传开,每日前往哭祭的达数百人。丧事即毕,四方来吊者却三年不绝,乡人建“一峰塔”以示纪念。
一峰塔屹立在现瑶田镇湖西村东边的山坳上,七级四面,底边长5.3米,通高16米,是一座砖石结构楼阁式“方塔”。“一峰塔”建成后,神奇怪象不断出现。每当有雾笼盖塔顶时,当天必定是阴天;每当塔顶明朗时,当日必定是晴天;每当久旱无雨的夏秋季节,塔在晚上闪耀点点星光时,不日必有大雨。当地群众说这些现象很有灵验,因此称一峰塔为“气象观测塔”。有一年,一峰塔被雷电击毁了一角。但此后几年间,便在塔基的四周长起了青藤,并沿着塔身爬至塔顶,把整座古塔自下而上严严实实地包裹了起来,似是护卫之意。现在塔身爬满青藤,塔尖直指天空,好似绿海中的一只大石笋,恰如罗伦刚正不阿的品格。
罗伦葬于瑶田镇都溪坳狗脑山掌形。墓前有石碑、石柱,墓后有望碑,四周有青砂拱形防护墙,望碑左文刻着:嘉靖十七年(1538)岁次戊戌九月十二日吉旦。正中刻有:明湓文毅一峰罗先生夫妇合葬之墓。右方刻有“赐进士、中顺大夫,苏州知府,前监察御史,邑后学聂豹之石”。
罗伦著有《五经疏义》、《一峰集》、《周易说旨》。其著述后被整理收入《四库全书》,各类文字十四卷,包括策、疏、状、序、记、传、墓志、谣、文、哀辞、说、铭、祭文、书等十卷,另有诗集、梦稿及歌四卷均被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