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家曾民瞻
890多年前一个寒冬的夜晚,一场大雪刚刚停止,天空繁星又在闪烁,江西永丰山村里有一位少年,正为积雪封堵而无法观察天象焦急不安。突然间,他搬来一把梯子靠在墙上,然后一步一步爬上梯子,伸手掀开几块屋面瓦片探出头去观望天空星星的运行情况,一看就是几个时辰,凛冽的寒风把他的耳朵都冻麻木了,但他一点感觉都没有,只是一心望着天空,两眼放出喜悦的光芒。这个少年,就是后来成为北宋天文学家的曾民瞻。
曾民瞻,字南仲,江西永丰睦陂(今永丰县坑田乡)人,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祖父曾朝阳,北宋庆历二年(1042)进士,叔祖父曾匪,庆历六年(1046)进士,当时号称“二曾”。堂兄曾元忠,北宋大观三年(1109)进士,爱好天文、历法,撰有《天文图》《春秋历法》和《古今年表》等著作。曾民瞻自幼聪明好学,受堂兄的影响,对天文产生浓厚的兴趣,阅读了大量的天文著作,还经常根据史书记载仿制一些天文仪器。经过多年的刻苦钻研,他发现有些天文书中的记载不很正确,计时仪器常常出现误差,于是他决心加以改进。
北宋宣和三年(1121),曾民瞻考中进士,被朝廷任命为南昌县尉,管理南昌的治安工作。上任不久,他就发现当时南昌府衙里计时的晷漏不准确,于是主动向上级要求,让他用自己研究的成果加以改进。在曾民瞻和一些工匠们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制成了一个更为精密的计时器——铜漏水壶。据记载,铜漏水壶的构造:先用铜铸一个铜壶,壶中放一个长方形木牌,叫作“箭”。在箭上刻有子丑寅卯等十二时辰名称,每一时辰又分成许多“刻”和“点”等计时单位。在箭的两边安装两个小木偶,左边的木偶手执木槌负责敲打木板,右边的木偶手拿木槌负责敲打小铜钟。在铜壶的后上方依次放置四个铜盆,盆的下部都装有铜质小龙头,以供漏水之用。使用时,先在铜盆里装满水,水通过龙嘴慢慢流入铜壶里,随着铜壶里的水位上升,木质的“箭”就渐渐浮上来,根据箭上刻的时辰名称,当时是某时某刻。每经过一刻时间,左边的木偶就打一下木板,右边的木偶就敲一下铜钟。到了晚上,每经过一点,左边的木偶又打一下木板,每经过一更,右边的木偶也敲一下铜钟,就和现在的时钟报时一样,其实它算是现代钟表的嫡系祖先。
后来,曾民瞻又在铜漏壶上增添了两个附件:一是用木板制成的圆盘,上面刻有一圈时辰名称,中心立一小柱,晴天时可以根据太阳影子移动的位置来判断时间,和铜漏壶互相印证,使之更为准确。另一件是木制的天球,上面刻满星象,利用水力的推动带动齿轮,使天球不停地旋转,当漏壶上的木箭指到某个时辰,天球上星象行到某一位置,正好和天上行星的实际位置一样。这件仪器制作精密,运行准确,并很快得到推广。曾民瞻还将他研究的心得和工匠们的经验总结起来,写成《晷漏》一书,印行于世,被誉为“得古人所未至”的科学著作。
为了制造新晷漏,曾民瞻根据当地的经纬,观察天空的星象,测量四季的日影,注意朔望的月形,研究天体变化的规律,精确计算贮水器皿的容积,漏水孔通的大小。在掌握了时空的准确数据后,又用铜、铁、木材等材料,制成铜壶、铜盆、铜斛、铜虬、铜钲和木箭、木偶等部件,配上机关,涂上釉彩,组装成一台新的晷漏。这种晷漏不但计时准确、外形美观,而且还可视听信号,应用方便。就当时来说,科技和工艺水平大大超过了前人,达到了领先世界的新高度。
晷漏已失传,但曾民瞻创新的晷漏制造方法,在《南宋书》、《永丰县志》和《吉安府志》中均有记载:“范金为壶,刻木为箭,后置两盆两斛,壶之水资于盆,盆之水资于斛;其于注水,则为铜虬张口吐之;箭之高为二木偶:左者昼司刻,夜司点,其前设铁板,每一刻一点则击板以告;右者昼司晨,夜司更,其前设铜钲,每一晨一更则鸣钲以告。又为二木图:其一用木荐之,以测晷景;其一用水转之,以法天象。”
晷漏虽不是曾民瞻的发明,但他对计时仪器的改进,使它更为精密,对天文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抗元英雄罗开礼
文天祥的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成了千古绝唱,而永丰抗元英雄罗开礼也以一首绝句“此身断不望生还,留得芳名在世间;大地尽为胡血染,好藏吾骨首阳山”流传至今!
罗开礼(1198—1277),字正甫,号水心,瑶田镇水心村人。
据传罗开礼长得面清目秀且博学多才,曾任袁州儒学教授和武冈军教授、永丰知县兼招抚使。晚年响应文天祥号召,起兵抗元,以身殉国。
罗开礼青壮年时期,朝廷腐败,奸权当道,由此,他无意做官。1255年,社会动乱,他便在水心村东2里许,挖池筑岛,建房岛上,聊以闲居,并取号“水心”。后人将这个遗址叫“河围寺”。
咸淳七年(1271),罗开礼中进士,被任为袁州儒学教授,但他未去上任。接着,改授武冈军教授。
咸淳年间,蒙古军正步步向南宋进逼,半壁江山烽火连天,南宋王朝危在旦夕。江西吉安人士文天祥因主战而被罢黜,隐居庐陵文山,但却无时不牵挂着国家安危。咸淳八年秋,文天祥为了激励各地豪杰共赴国难,来到永丰境内,在水心村河围寺与罗开礼相会,罗开礼设宴款待。宴席上,罗开礼与文天祥相见如故,肝胆相照,谈论国事,停杯流泪。
在文天祥的感召下,各地纷纷组织力量抗击元军,收复河山。景炎元年(1276),文天祥任右丞相,在南剑州组织抗元武装,并号召天下义士起兵勤王。罗开礼积极响应,捐出全部家财募养义兵,在河围寺疏池筑城,以利固守,并在河围寺前石子坪练兵,后亲领义兵,收复永丰县城,随即任永丰知县兼招抚使。
景炎二年七月,文天祥派遣邹沨率领吉州、赣州各县数万义军来到永丰,与罗开礼一齐镇守境内,训练部队,养精蓄锐。后奉旨出师攻剿吉赣,在吉州、赣州、南安、南雄等地大败元军。这时,临川、洪州起兵响应,宁都、于都指日可取,义军军威大振。
八月,元朝调元帅李恒率领骑兵5万直插兴国,另一支元军攻打永丰,文天祥兵败空坑;邹沨、罗开礼率部奋战,也败。罗开礼隐在岩洞中被李恒俘虏,解到吉州,关进监狱。
罗开礼在狱中坚贞不屈,严词拒降,大骂元军:“我为大宋义士,虽锅汤刀锯,亦何惧焉!”并在监狱过壁上题词:“此身断不望生还,留得芳名在世间;大地尽为胡血染,好藏吾骨首阳山。”绝食8天,卒于狱中,终年80岁。
文天祥闻罗开礼死,悲痛欲绝,作《祭招抚使罗水心先生文》,哭祭曰:“江西义士勤王者众,未有如公之劲气诋胡奋起死节,捐躯就义。若风霆日星,忠烈伟哉!”
一身正气的刘鹗
元代刘鹗为官不畏权贵,在京城大家都称赞他“两袖清风,一身正气”。
刘鹗(1290—1364),字楚奇,江西永丰人,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1290)出生在永丰县坑田镇。
刘鹗从小天资聪颖,敏悟过人,立志学业,发奋读书。十几岁就四处拜师求学,开始学习声律,准备应试举子,但因多次应试未中(元代科举不兴,许多文士只能通过游历元大都谋求官位。元大都,在士子眼中俨然天堂之门)。从此,刘鹗放弃科举,开始自学。20岁时,北走燕赵,南游湖湘,广览名山大川,采访风俗民情,大开视野,增长见识,志存高远,信心百倍。此时,他收到95岁高龄祖父的来信,信中说:“不知孙去身何地,深虑舟航浪拍天。”这朴实的话语,既饱含着祖父深深的思念,也蕴藉着长辈无穷的牵挂。刘鹗想到年事已高的祖父、父亲的确需要人照料时,泪如泉涌,立即停止游历学习,赶紧回家侍奉亲人。
游历期间,刘鹗的文学才华和办事能力都得到大家的认同,他也结识了不少文人官宦。皇庆元年(1312),得到翰林学士曾德裕、名臣文学家程钜夫等人的推荐,初任扬州儒学录。泰定二年(1325),被征召掌教河南、东坡、安阳三书院。泰定四年(1327)任期满,回到老家。在居室的西面修建三间房屋,作为退息修养之所,内置经史百家各类书籍数以万计,又题匾额为“浮云道院”;并开辟占地五亩的后花园,栽种桑柘茶橘及各类名贵花木成百上千。天历二年(1329),升任泰州儒学教授。元顺帝至元二年(1336)提拔为将士郎、京畿漕运司照磨。
京畿漕运司照磨虽为从八品的官,却是一个很实惠的位置,每年京畿漕运司的收支高达300万银两。此前的很多任官员都在这个位置上摔了跟头。刘鹗一上任,整肃纲纪,建章立制,从源头和制度上杜绝贪污腐败现象发生。他铁面无私,身先垂范,严格要求下属:不得贪赃枉法,胡作非为,若有发现,严惩不贷。有一天,中书丞相桑哥的一位亲戚找到刘鹗,要求办京都到天津卫的水上运输线。大礼包中夹放了十根金条,刘鹗见状大怒。俗话说:官不打送礼者。可刘鹗偏偏将这个送礼人打得狼狈不堪地逃了出去。当时,元朝统治者日益腐败,整个封建集团贪污受贿成风,上自贵族显官阿合马、桑哥到铁木迭儿、伯颜等,下至一般官吏。伸手要钱,名目繁多,所属始参曰“拜见钱”,无事白要曰“撇花钱”,逢节曰“追节钱”,生辰曰“生日钱”,管事曰“常例钱”,送迎曰“人情钱”,拘追曰“打发钱”,诉讼曰“公事钱”,如此等等,五花八门。然而,在金钱浊流大肆泛滥时,刘鹗不被浊流裹挟,不为私利所动,洁身自爱,难能可贵。更可贵的是他不畏权贵,肃贪反贪。就在拒礼后不久,桑哥的亲戚见刘鹗软的不吃,就来硬的,拿着桑哥的手令,强行霸占水运线。刘鹗得知后,亲自带领部下,冒着生命危险夺回了水运线,并将桑哥的亲戚绳之以法。事后,有人问刘鹗:“你不怕桑哥报复吗?”刘鹗严肃地说:“俗话说得好,身正不怕影子斜,我刘鹗不贪不占又怕谁呢?”不久,有人告发桑哥贪赃枉法,抄家时抄出大量金银珠宝等贵重物品,桑哥落得遗臭万年的下场,而刘鹗不贪不占的高贵品质很快传遍整个京城,大家称赞他“两袖清风,一身正气”。
至正元年(1341),刘鹗改任从仕郎、湖广儒学提举。他上任后,就发现整个湖广的儒学处于半瘫痪状态,学堂的田租谷子总收不上来。一查原来学堂的田地大都被当地有权有势者侵吞,有的霸占达30年之久。前几任提举都怕触犯地头蛇的利益,对自己的乌纱帽有威胁,不敢向上举报。刘鹗得知原委后,一方面亲自到各书院了解情况,摸清底细;一方面积极向行省汇报,要求行省高级官员出面调处,追缴田租惩治贪官污吏。最终经过刘鹗多方努力,把整个湖广学堂所有的田租全部收归儒学所有,使湖广儒学得以正常运转。任职期未满,刘鹗又调升秘书监郎,常与虞集、揭傒斯、欧阳元、许有壬等同僚结为文友,往来唱和。至正年间,官至广东副使的刘鹗,在与朋友们的一次聚会宴席上写下一首《快阁》诗:
一登快阁情何极,太史骑鲸已上天。
烟树溟蒙秋可画,江山空阔客如仙。
半生不识东南路,浪迹深惭下上船。
四海故人今聚会,忽惊歌舞落尊前。
刘鹗咏吟泰和快阁,缅怀先贤黄庭坚,感慨自身浪迹四海的游宦生涯。
至正四年(1344),刘鹗转承事郎、海门县尹。至正六年(1346),迁承直郎南雄路经略,政绩卓著。至正十年(1350),升翰林修撰、奉训大夫,任内回乡奔丧而辞官,改浮云道院为浮云书院,闭门不出,读书著述。至正十二年(1352),红巾军兴起,北方、南方的许多州郡很快被起义军占领;六月,朝廷遴选守令,刘鹗超试授江州路总管。至正十六年(1356)改授奉议大夫瑞州路总管。至正十七年(1357)九月,授中顺大夫,升广东肃政廉访副使。至正十九年(1359)二月,刘鹗奉命镇守韶州(今韶关)。至正二十年(1360)九月,升中宪大夫、广东阃帅。至正二十二年(1362),拜嘉议大夫、江西行中书省参政。至正二十四年(1364)九月,韶州少数民族起义,刘鹗在韶关分兵抵抗。此时江西方面数万起义军乘隙突至,强攻韶关城。刘鹗与幼子运御战月余,其子毙命,刘鹗被俘,押解到赣州,囚禁在慈云寺,刘鹗六天不食而死。
刘鹗以儒术扬名中外,揭傒斯评论他说:“其学以六经为主,其文以义理为本,其诗近陶阮之间。”吴澄评论他的诗说:“五言七言古体,五言七言近体,五言七言绝句,凡六体,无一体不中诗人法度,无一字不合诗家声响。”刘鹗著有《唯实集》8卷,外集2卷,载入《四库全书》行于世。
兵部尚书聂豹
有功传千年!至今人们说到永丰的先贤名臣,都会说宋有欧阳修,明有聂尚书(聂豹)。果真名不虚传,在21世纪初出版的《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中,聂豹不仅作为明朝的知名兵部尚书闻名于世,还作为中国古代的廉吏、思想家和理学家载入丛书。
聂豹(1487—1563),字文蔚,号双江,明永丰双溪(今佐龙乡聂家村)人。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历官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松江县)知县、福建巡抚、苏州知府、山西平阳知府、陕西按察副使、兵部侍郎、兵部尚书等。隆庆元年(1567)诏赠少保,谥曰贞襄。在他38年的政治生涯中,清正廉洁,不畏权贵,政绩显赫,又以丰富的阅历和对民间疾苦的了解,促进他对教育的重视和对理学的研究传播。
聂豹出生在贫穷的农村,深知百姓的疾苦,在华亭任知县时,他以身作则,立法行政,禁止官吏侵占公产,严禁豪强盘剥百姓、拖欠赋税,对那些顶风作案、对抗法律的,一律从重从严惩治。不到一年时间,查出吏胥私吞应蠲免的税银18000余两、大米5600万石,并把这批财物用来抵民间积欠,上上下下人心大快,境内一派清平景象。同时,他重视农业,兴修水利,疏浚塘港三万余丈,修复废塘12000余丈,使百姓不为缺水所苦,逃亡来归的农户达3223户,政声远扬。他在任监察御史时,多次上疏,既指斥司礼太监张佐违诏收补内监工匠,又弹劾兵部尚书金献民、侍郎郑岳接受边将贿赂。金、郑终被罢去。还检举礼部尚书席某为其弟请留翰林院。对这些达官显贵敢于抨击,声振一时。
嘉靖年间,山西北部屡被俺答(北方少数民族)侵犯,百姓不得安宁。嘉靖二十年(1541),聂豹任平阳知府,号召富户捐款,准许在押疑犯出银赎身,一时筹得饷银21000余两,用以加固郭家沟、冷泉、灵石等隘口。又募乡勇6000人,加紧训练,严密守防。不久,俺答来犯郭家沟,守军开关迎敌,斩除两个前来试探的,为首的咋舌失计,率众逃跑,从而有力地抵御了外族的入侵,使边关得到安宁。明世宗听到此事,非常震惊地问:“平阳守为何这样能干?”
嘉靖二十二年(1543),聂豹升迁陕西按察副使,有人诬陷他在守平阳时贪污。当时的宰相陈言,不调查了解,偏听偏信,将聂豹逮捕入狱。被捕时,聂豹从容地出见差使,换上囚服慷慨就道。屋内大声悲哭,他像没有听到,门人父老相送,无不潸然泪下,他却神色不动,只是拱手作别。友人送至江边,他如同平日,与他们探讨学问,人们大为敬服。不久,陈言也因案入狱,聂豹在狱中见到他时,不仅毫无怨言,还心平气和地同他研究理学,在狱中写完了《困辨录》《幽居答述》等著作。陈言后来愧疚地对人说:“我愧见聂双江。”这足见聂豹心胸有何等大度。次年,冤案终于大白,却仍落职回到永丰。
嘉靖二十九年(1550),俺答侵犯京城,世宗颇想得到良才。吏部尚书徐阶推荐聂豹,言其才可大用。世宗准奏,立即拜封聂豹为右佥都御史,巡抚顺天。未到职,途中被提拔为兵部右侍郎。任职不久,转兵部左侍郎。当时威宁侯仇鸾恃宠骄横,谋划撤除宣(府)、大(同)守兵,防卫京城,意在削弱宣、大,以接纳敌人。聂豹上疏,条陈“四虑”,认为应该“固守宣大,宣大安则京师安”。仇鸾痛恨他,伺机陷害,但没有成功。
嘉靖三十一年(1552),聂豹升任兵部尚书。奏请修边城,建关隘,慎选将士,预备当粮,分屯重兵,控制要害。尤能严禁请托,遵循法规,一时声望赫然,为明朝的国防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累进太子太保。
嘉靖三十四年(1555),聂豹因反对赵文华请视师祭海神和朱隆禧差田赋开市舶,违反了皇帝旨意,受到降俸二级处分。随后,疏请退休南归。
聂豹素喜崇尚节义,颂扬先辈。明代,欧阳修家乡祖茔已无子孙祀守,聂豹巡按江南期间,见安徽颍州有欧公裔孙,而家乡独缺,便请得欧阳修第三子欧阳棐的第十六世孙欧阳云,奉欧阳修遗像驰归永丰沙溪;并与知县谋划,由县人捐资,为之买田娶妻,更立欧阳修专祠,世代守墓奉祀。
聂豹所到之处,异常重视兴学,培养人才。在华亭任内,尽收地方精英于门下,后来成为宰相的徐阶,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任职福建时,聂豹建立养正书院,荟萃八闽秀士加以培育。守苏州期间,“首兴学校,日萃名士于学道书院,相与切磋”。南归在家,常赴青原等书院讲学。曾与邹守益、钱德洪讲学于本县城西崇元观。县人宋仪望追随聂豹近三十年,成为聂豹的高足弟子。
聂豹推崇王守仁的“致良知”学说,屡有书信来往,相与辩难,自称弟子。常与邹守益、欧阳德、罗洪先、钱德洪、王畿等辨究阳明学说。其议论互有发明,亦颇有异同。聂豹认为“良知”不是现成的,要通过“动静无心,内外两忘”的涵养功夫才能达到,倾向宋儒的“主静”说。他致书欧阳德说:“良知本寂,感于物而后有知,知其发也。不可遂以知发为良知,而忘其发之所自也。故学问之功,自其主乎内之寂然者求之,使之寂而常定也,则感无不通,外无不该,动无不制,而天下之能事毕矣。先师云:‘良知是未发之中寂然大公之本体,使自然感而遂通,便自能物来顺应。’此岂非录中要语哉!”
聂豹身长玉立,神思静远、超特不群,有飘然物外之气。聂豹著有《致知议略》、《良知辨》、《幽居答述》、《困辨录》、《大学臆说》与《双江文集》等行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