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章 杀鸡取卵(上)

  两扇门啪的一声贴到墙上,从外面闯进几个人来,为首的是个矬子,年约四十开外,光着头,八字胡,皮肤焦黄,最与众不同的是他的面相,嘴歪眼斜地好像总在算计着什么。上穿黑棉袄,下着湛蓝色的棉裤,斜挎一支手枪。此人俺认识,是小沟村的甲长李破风,他经常用鞋踢俺家的门。那鞋子的质量应该很不赖,听那动静好似石头砸到了门上。在他身后跟着几个当兵的。

  李破风进门后四下瞅了瞅,然后盯着炕上的几碗稀粥阴阳怪气地对爹说:“傅清樟,关上门一大家子吃好吃的呢,啊?”

  爹有点紧张,哆嗦着说:“没……没啥好吃的,就……就几碗稀……稀粥。”

  李破风用鼻子哼了一下:“稀粥还不是好饭,现在的地主都快喝不上了。”

  “这些小米是俺拿犁换的,熬了点想给孩子们补补,您看看,家里老的小的身体太瓤了。”爹慢慢解释道。

  李破风没有答话,瞪着牛一样的眼死死盯着爹,似乎想从爹几近骷髅的脸上发现点什么。许久,李破风转过身指着身后的高个子兵对爹说:“这位是王队长,是来收税的。”

  高个子兵像根电线杆似的,快要顶着俺家屋顶了,肩上扛着两颗金色的星星,手上戴着银白色的手套。他进屋后一言不发,只用两只贼眼乱扫。这时,李破风拿出个灰不溜秋的本子,端着翻了翻说:“傅清樟,今天来跟你把需要缴的税算一算,今年的租赋是大洋七元两角,特别军费四元,河堤工程费四元,票照费和田房契税十元四角,赈灾捐一年四元,杂捐五元,连去年没有缴的十五元六角,加起来总共再需缴五十元两角。”说到这里,他提高嗓门道,“傅老头,这钱你啥时候能缴齐啊?”

  “甲……甲长,咱村今年也遭灾了,庄稼颗粒无收您老不是不知道,咋还……还让俺们出钱赈……赈灾哪?”从爹嘴里发出来的声音像被棒子打过了似的,歪歪斜斜地在屋里碰来撞去,“再说,租赋今年俺都缴清了,咋还缴哪?再说……”

  “他娘的,你啰嗦个屁!”爹的话把王队长给惹火了,他边骂边狠狠地踹了爹一脚,“今年征收四次,这是张省长(张宗昌)的命令,全省都一样。”

  爹被踹了个趔趄,往前跄了一大步扶住墙才站稳,额头上立刻渗出密密麻麻的小汗珠。俺知道爹的腿很痛,因为当兵的鞋是用“石头”做的。哥哥见状,瞪着眼准备跳下炕去拼命,被奶奶使劲拽住了。

  爹用袖口拭了拭额头上的汗说:“这些税俺认了,那杂捐是啥捐,咋以前没听说过哪?”

  “他妈的,杂捐也不知道?”王队长瞪着眼睛说,“老子今天再跟你啰嗦几句,听好了,杂捐有鸡捐、狗捐、猪捐……”

  爹愣愣地说:“俺现在没有养鸡、狗、猪啥的,也要捐?”

  爹这么一说,又把王队长惹火了,上前给了爹一巴掌,吼道:“老子还没说完,打断老子的话干什么?他妈的,你家没有鸡猪,有锅台、有人头吧,这都得捐。”

  听到这里,爹似乎啥都明白了,捂着脸说:“好好好,缴缴都缴,老总,俺家现在没那么多的钱,能不能先缓缓,等来年收成好了再……再缴,到时俺多缴成不?”

  “他妈的,说得倒轻巧,你们都不缴,我们当兵的他妈的现在都喝西北风去?”王队长骂骂咧咧地说。

  “队长,要么搜搜,俺觉得他们家肯定还有粮。”李破风点头哈腰地对王队长说。

  俺寻思他们搜个屁,家里的东西睁半只眼就看个遍还用搜?没想到李破风还是有办法的:“队长,也许把粮食埋到地下了,要不找个镐子刨刨看,这些刁民可狡猾了。”

  王队长又四下瞅了瞅,摆了摆手说:“不用了。”然后伸出带着白手套的食指戳着爹的胸脯说:“你叫傅清樟?”

  爹嗯了一声,王队长继续说道:“傅清账,名字起得倒不错,我说你啥时候把账付清哪?”还没等爹说话,他张开手掌说,“五天,我只给你五天时间,如果五天内凑不起一半的现大洋,你就跟着我去拉大炮。”说完,王队长和李破风带人摔门而去。他们走后娘就大嚎起来,边嚎边念叨:“这日子没法过了,你说天不下雨,地上不长庄稼,蹬蹬山都来欺负人,这上哪弄这么多的钱哪……”

  娘这么一哭,俺的心里很不好受。俺不知今年的天为啥不下雨,田地里到处开裂着像乌龟壳样的口子,到了秋天,地里头不知哪来那么多的蚂蚱,铺天盖地像黑云一样飞来,吃饱后又像黑云一样飞去,所到之处,地面上本来就不是很多的草,被它们啃得成了光秃秃的晒场。

  爹见娘哭个不停就不耐烦地说:“甭嚎了,嚎又嚎不出现大洋来,有啥用?”

  听了爹的话,娘好像想起了什么,止住悲声说:“孩他爹,你今天是不是昏了头,糊涂了,现在这些税都缴不齐,咋还说收成好了多缴?”

  爹翻着白眼说:“昏啥头,俺看你才昏头呢,这叫缓兵之计,懂不?本来这税收得就不合理,灾年收得比丰年还多。你说咱家就四亩地,收成再好,满打满算只能打二十来块钱的粮食,除了缴租咱还能剩多点儿?可他们狮子大开口,一年杂七杂八的加起来就得缴三四十块,你寻思寻思这公平吗?再说,现在咱欠就欠了人家五十多块,就是把仨小人都卖了也缴不齐啊。”

  “爹,你要卖俺吗?”听爹这么说俺立刻担起心来,就伸着脖子问。

  爹顿了一下,然后笑着说:“嗯,想哪,可你们仨带把的甭说不值钱,现在贵贱没人愿意要,丫头片子还差不多。”

  “爹,那一个丫头片子多少钱?”俺又问。

  “那得看多大,十五岁以上的值钱,能卖三四十块现大洋,十五岁以下的不太值钱,也就卖十五六块吧。”爹叹着气说,“这年头,兵荒马乱的,老天爷不让穷人活命啊,咱多糊弄一天是一天了。”

  娘边盛着稀粥边说:“孩他爹,你说这些当兵的是哪儿来的,这么狠?”

  “听说是驻王台顾震的部队,是张宗昌手下的。”爹说。

  “张宗昌也太不讲理了,还让人活不活了?”娘压低声音说。

  “唉,现在当兵的谁还跟你讲理?秀才碰到兵都跟他说不清楚,甭说咱了。”爹说,“今天咱还算有运气,听说张宗昌的部队可狠了,在山东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现在不是有个顺口溜传得挺厉害的,叫……”爹仰着头想了想说,“对了,是这么说的:‘张宗昌,坐山东,山东百姓受了坑。不怕雨来不怕风,怕的是兵来一扫清。’老百姓都恨他,尤其是济南的老百姓,把他恨得牙根都痒痒,还编了个顺口溜咒他:‘也有葱,也有蒜,锅里煮着张督办;也有蒜,也有姜,锅里煮着张宗昌’。”

  爹这么一说,娘扑哧一下乐了:“这些人还真敢编啊。”娘笑了一会儿又说:“其他当兵的倒好对付,俺看出来了,这伙人个个跟恶狼似的,到时候咱要是真拿不出来,他们说得出来可就干得出来啊。”

  爹叹了口气说:“他们来他们的,该死屌朝上,不死当和尚呗。”

  “那要是他们过来抓人哪?”

  “让他们抓呗,到军营就不愁吃不上饭了。”爹不以为然地说。

  “啊,你说啥?”娘睁大眼睛愣愣地瞅着爹,泪水立刻夺眶而出,“孩他爹,你真想丢下俺娘们不管了?”

  “家里的,跟你开玩笑的,俺能跟他们走吗?”爹笑笑说,“他们再来俺有办法对付。”

  “咋对付?不好对付啊,再说现在太多了。”娘用手掌拭着眼泪说,“王台、王戈庄、泊里都有当兵的,大小珠山还有李永平、崔宝龙几伙土匪,这些龟孙的跟吃流水席似的,一拨一拨地来,再一拨一拨地走。”

  “不是还有大刀会吗?大刀会向着咱。”爹说,“你忘了今年夏天,一百多个大刀会员把李善亭(土匪)都打了,还抢了崔家庄的大地主,包围了红石崖的盐务局,真给咱穷人长脸。”

  “大刀会上个月不是让顾震给打散了?现在还有?”娘皱着眉头说。

  “是,是打散了,也许风头过去了还能再凑起来。”爹含含糊糊地说。

  ……

  见爹娘为难的样子,俺想到一个主意:“爹,娘,长大了俺也要当官,最好当张省长那样的大官,到时候这些小兵就不敢再来了……”

  “二虎,悄悄地吧。”爹小声说,“你想当什么俺都依你,就是不能当张宗昌那样的官,他最大的本事就是祸害人,其他屁事干不了,就连自己有多少老婆都知不道。”

  “不会吧?”娘笑着说,“他爹尽说瞎话,能连自个有几个老婆都知不道?”

  “俺说啥瞎话?”爹提高嗓门说,“人们不是叫他‘三不知’将军吗?你知道哪三不知?”爹顿了顿说,“不知有多少兵,不知有多少钱,不知有多少老婆,是这三不知。”

  “啊,这种混混还能当将军?”娘眨着眼说。

  爹压低声音说:“这是乱世,有啥也古事不能发生。”爹好像想起了什么事,对大家说:“对了,以后不管在哪个蔫儿,说话嘴巴上一定留个把门的,指不定哪句话说错了,你的小命也就没了。”

  “他爹,说得太吓人了吧。”娘说。

  “俺吓唬你干啥。”爹小声说,“就拿张宗昌来说吧,他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王。你忘了,民国十四年,就是青岛纱厂大罢工那年,张宗昌杀了多少人,又抓了多少。他拿日本人和土匪没办法,对付咱这平头百姓本事大着哪,有多少人因为说错话掉了脑袋。”

  “唉,这世道,穷人真的没有活路啊。”娘摇头叹气说,“以前咱家多好,吃喝不愁,怎么这日子越过越窄巴了。”娘说着眼泪又掉了下来,“他爹,你说今日把肚子对付过去了,那明日咋办?”

  “赶明个儿把房子拆了吧。”爹面色凝重地说。

  “他爹,要是把房子拆了,这大冬天的一家老小可咋过呀?”

  爹提高嗓门说:“没事,过两天咱在院子里搭个窝棚,人要是饿死了,留着房子有啥用?你不是知不道,咱家实在没有可卖的了,那四亩地肯定不能动,房子又没人要,如果不拆的话全家都得活活饿死。”爹又安慰娘说,“家里的,房子好说,等以后有钱了再盖,人要是没了,以后有钱也买不回来了。”

  娘哀叹着说:“看现在这个样,咱家猴年马月能有钱呐?以前还有两头牛,一头被土匪牵走了,另一头卖了,犁也卖了,明年种地都成了问题,还能有钱……”

  娘这么一提,俺想起了家里以前的两头大黄牛,一公一母,那头公的是母的生的。刚生下来的时候站都站不稳,慢慢长大后,俺和哥哥经常牵着它们到地里吃草。俺很喜欢那头温顺的母牛,给它挠痒痒的时候,它就伸出长长的涩涩的舌头舔俺的脸。后来那头母牛卖给了日本人,听说,日本人买了很多牛都运到了日本,公牛则被大珠山的土匪抢走了。

  “能将就一天是一天,不拆房子的话连一天都将就不下去。”爹长出一口气说,“前些日子你不是知不道,宋明一家五口都喝了药,难道咱也走他那条路?”

  “唉,要是拆了人家就要了?好房子都卖不出去。”娘皱着眉头说。

  “拆了有能用的,门和窗能当柴火,那些柱啊梁的,要是碰到盖房的,或许能卖上个好价钱。”爹指着屋顶说,“这些梁椽还不少,要是都卖了能换不少东西。”这时爹朝炕上喊道,“大虎、二虎,明日哪儿都不要去了,一起跟爹拆房子,三虎也甭出去瞎溜达了。好了,饭都凉了,快点吃吧。”

  接着,大家就开始吃饭,俺一口气喝了两碗稀粥,感觉这是世界上最好的美味,也用不着担心小米变成的屎拉不出来。

  次日天蒙蒙亮,爹就开始拆房子了,先把屋里的锅碗瓢盆被褥搬出来,然后开始卸门卸窗。娘没有帮忙,只是坐在旁边一个劲地抹眼泪。到天大亮的时候房子拆完了,爹把拆下来的门窗椽柱装到独轮车上,然后跟哥哥推走了。

  正当俺无所事事的时候,房喜从外面进来了,笑嘻嘻地到俺耳边说:“刘大脑袋家被人欺负了,快去看看吧。”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